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宏扬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生...

更新时间:2023-12-08 浏览次数:3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以下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 . 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 B . 葡萄的扦插 C . 果树的嫁接 D . 桃树的种子发芽长成小苗
  • 2. 《增广贤文》中写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种繁殖方法叫( )
    A . 扦插 B . 嫁接 C . 压条 D . 有性生殖
  • 3. 菜农将苦瓜苗作为接穗接到南瓜茎上,提高了苦瓜的产量和品质。这运用了( )
    A . 扦插技术 B . 嫁接技术 C . 克隆技术 D . 组织培养技术
  • 4.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 草莓的组织培养技术可产生无病毒感染的植株 B . 克隆羊“多莉”的培育利用的是有性生殖的原理 C . 生产胰岛素的转基因技术可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环境控制的 D . 发酵技术中的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生殖方式都是出芽生殖
  • 5. 如图为昆虫发育方式的模式图,已知D为卵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B→C B . 若用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C . 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为成虫期 D . 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 6. 下列不属于鸟类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繁殖行为的是(   )

    A . 求偶、交配 B . 占区、筑巢 C . 胎生、哺乳 D . 孵卵、育雏
  • 7. 如图是云南红河州一种树蛙的抱对现象。抱对的主要意义是有利于( )

    A . 抵御敌害 B . 完成体内受精 C . 捕食害虫 D . 提高卵的受精率
  • 8. 青蛙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是( )
    A . 体温不恒定 B . 用皮肤辅助呼吸 C . 肺不发达 D . 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 9. 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蚊、苍蝇、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B . 所有鸡卵都能孵化出小鸡 C . 受精卵到达子宫后,才开始进行细胞分裂 D . 并不是所有的鸟都有孵卵和育雏的行为
  • 10. 在观察鸡蛋结构中,发现卵黄上有个小白点,两端各有一条白色的带,它们分别是( )
    A . 卵白、细胞核 B . 卵细胞、卵白 C . 胚盘、系带 D . 卵细胞、系带
  • 11. 现有甲、乙、丙三种口味的雪梨,将甲(接穗)嫁接到乙(砧木)上,接穗成活后,再用丙对其投粉,所得雪梨果实的口味相似于( )。
    A . B . C . D . 甲和丙
  • 12.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疟疾能通过“按蚊”叮咬传播。下图是按蚊的生长发育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B . 生殖发育类型为卵生 C . 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D . 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 13. 蝗虫是禾本科农作物的主要害虫。蝗虫对禾本科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
    A . 产卵以后 B . 幼虫时期 C . 受精卵 D . 成虫时期
  • 14. 科学家将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入褐鼠的子宫内,该褐鼠产下的小鼠的体色与性别是 (   )
    A . 黑、雌 B . 褐、雌 C . 白、雄 D . 黑、雄
  • 15. (2017八上·莒南期末) 一对夫妇生育男孩时,形成受精卵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分别是(    )

    A . 22条+X、22条+X B . 22条+Y、22条+Y C . 22条+X、22条+Y D . 22条+Y、22条+X
  • 16. 结黄粒种子(Aa)和结绿粒种子(aa)豌豆杂交,它们的后代性状表现和比例是( )
    A . 黄:绿=1:1 B . 黄:绿=2:1 C . 黄:绿=3:1 D . 黄:绿=4:1
  • 17. 已知有酒窝和无酒窝这一对性状,决定有酒窝基因(D)是显性基因,决定无酒窝基因(d)是隐性基因。如果一对夫妇都无酒窝,那么这对夫妇的子女( )
    A . 都有酒窝 B . 都无酒窝 C . 有酒窝和无酒窝都有 D . 以上都不对
  • 18. 下图为某生物体细胞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示意图,如果只考虑图中所示染色体和基因,关于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和D两个显性基因不能同时出现在一个生殖细胞内 B . A和a分别控制的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 C . 该个体也能表现出a控制的性状 D . 该个体可以产生1种生殖细胞
  • 19. (2023·甘孜) 以下概念关系表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0. (2019·铜仁) 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中有一半是高茎,另一半是矮茎,那么双亲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
    A . DD、dd B . DD、Dd C . Dd、dd D . dd、dd
  • 21. 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 猫的白毛和蓝眼 B . 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C .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D . 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A型血
  • 22. 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十分普遍,人类对它的研究和应用也从未停止。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孟德尔利用碗豆主要进行异花传粉的特征研究遗传和变异规律 B . 只要生物的基因组成相同其性状表现就一定相同 C . 播种时只要选用粒大饱满的种子种下去,收获的种子也一定是粒大饱满的 D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出了多个优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
  • 23. 下列关于人的性别遗传,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B . 男女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XY、XX C . 一个国家的人口中,男女比例一定是1:1 D . 含X或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机会均等
  • 24. 下面生物的变异性状,不可遗传的是( )
    A . 人们在培育西瓜时,将其放在透明的盒子里,成熟时形成的方形性状 B . 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番茄株高茎粗,果穗多的性状 C . 经杂交繁育的丰鲤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的性状 D . 袁隆平团队培养的杂交水稻可以在禾下乘凉的高秆性状
  • 25. 如图是某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排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中形态差别较大的一对染色体是性染色体 B . 正常情况下,此人产生的精子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 C . 此人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2对+XY D . 此人的体细胞中X染色体来自父方或母方
  • 26. (2021·乐山) 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下红绿色盲的孩子是一种遗传现象 B . 这对夫妇的父母一定有红绿色盲患者 C . 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一定是隐性基因 D .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一定色觉正常
  • 27. 如图表示基因、染色体、DNA、性状和细胞核等生物学名词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①是DNA B . ②是性状 C . ③是细胞核 D . DNA就是基因
  • 28. 家庭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双亲中一个是基因组成为Ee的患病者,另一个表现正常。那么,他们的子女发病的可能性是( )
    A . 25% B . 50% C . 75% D . 全部
  • 29. 下列生物技术与应用实例的搭配,错误的是( )
    A . 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棉 B . 组织培养技术——试管婴儿 C . 仿生技术——发明雷达 D . 克隆技术——繁殖多莉羊
  • 30. 某人不是色盲,其父亲、祖父、外祖父都不是色盲,但弟弟是色盲患者,那么色盲基因传递的过程是( )
    A . 祖父→父亲→弟弟 B . 祖母→父亲→弟弟 C . 外祖父→母亲→弟弟 D . 外祖母→母亲→弟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40分。如无特殊说明,“______"填文字,“[ ]”填序号)
  • 31. 【读图理解】

    下图比较归纳了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生殖和发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①]发育两种方式。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2. (2) 两栖动物体外受精、生殖和幼体发育都在[②]中进行。
    3. (3) 鸟卵的结构复杂,有坚韧的[③]保护内部结构。卵黄是鸟卵的主要营养部分,里面含有细胞核。
    4. (4) 从图中找出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生殖的共同特点,它们都属于
  • 32. 【实验探究】

    为了改良水稻株型提高产量,研究人员根据袁隆平提出的水稻上三叶“长、窄、直、厚、凹"超高产株型叶形指标,尝试用上三叶叶形为窄叶的水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

    1. (1) 子代水稻叶形与亲代水稻有差异,这种现象称为变异:水稻叶形有正常叶和窄叶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2. (2) 若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它所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
    3. (3) 假设控制水稻叶形的显性基因用T表示,隐性基因用t表示,则子一代正常叶的基因组成是;在子二代正常叶植株中,纯种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4. (4) 子二代中一株正常叶植株(甲)与窄叶植株杂交,后代正常叶与窄叶的比例为1:1,则甲的基因组成为
  • 33. 【资料分析】

    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细菌,体内有“杀虫蛋白”基因(简称BT基因)。将该基因转入水稻中,可以生产出含有BT蛋白的大米,名为BT大米。BT蛋白能使食用它的昆虫幼虫死亡,但目前尚未发现BT蛋白对哺乳动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资料二:一般来说,DNA和蛋白质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即使食用了BT大米,人体内也不会有BT基因和蛋白。然而,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存在未经消化的蛋白质被吸收进入人体的现象。

    1. (1) 转基因技术依据的科学原理是。BT大米中被转入的基因是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基因。
    2. (2) “蛋白质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是指蛋白质被消化成。“未经消化的蛋白质被吸收进入人体”是指进入了人体的
    3. (3) 资料二中科学家的发现,如果存在的现象,人们会对食用BT大米感到担忧,因此转基因食品还难以得到大众认可。
  • 34. 【综合应用】

    央视的《开学第一课》节目曾向观众展示了我国第一只无壳孵化的小鸡,它的名字叫“小茶缸”.无壳小鸡是由中国农业大学李赞东教授和她的团队建立的鸡胚开放式培养系统孵化出来的。大致的操作过程是:将鸡卵的内容物倒入图中的孵化装置中,再置于孵化箱中孵化21天。图中①~④是鸡卵的内部结构,其余是人造无壳孵化装置。一块包裹乳酸钙和重蒸水的多聚膜“环抱”着鸡卵,被杯口托起,杯口保鲜膜上有一个个小孔,杯身侧面用脱脂棉堵住的洞,是为17天后的输氧提前准备的。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无壳孵化装置中的多聚膜模拟鸡卵结构中的。在孵化过程中,科研人员事先在杯子侧壁钻出了一个圆孔并用脱脂棉封口,还在多聚膜上烫出了若干个小透气孔,这样做的目的都是
    2. (2) 经过孵化,①胚盘最终将发育成“小茶缸”,[②]为鸡胚发育提供主要营养。
    3. (3) 该装置需要定期转动,孵化箱还要为其提供适宜的。这些过程相当于母鸡生殖过程中的孵卵。
    4. (4) 中国第一只无壳孵化的小鸡“小茶缸”发育良好,各项生理指标正常,这个实验背后承载重大的科研意义。没有了卵壳限制,我们更容易对鸡卵施加某种变量,研究它对鸡胚发育的影响。作为小小科学家,你最想研究什么条件对鸡胚发育的影响?

      。(写出一条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