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昆山市、太仓市、常熟市、张家港市2022-2023学年...

更新时间:2024-02-21 浏览次数:2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 每年五月下旬,天鹅一般会产下2~3枚卵,雌鹅孵卵,雄鹅守卫。决定天鹅这类生理活动和行为的物质是(  )
    A . DNA B . 蛋白质 C . 脂肪 D . 糖类
  • 2. 下列是染色体、DNA、蛋白质、基因之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3. 东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研究东北虎的遗传特性对其物种的延续有重要意义。下图为某东北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体细胞中有19对染色体 B . 此东北虎为雄性个体 C . 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D . 生殖细胞内染色体为9对半
  • 4. 用基因组成是Aa的水蜜桃技条为接穗,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水蜜桃的砧木上,所结水蜜桃的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的概率是(  )
    A . 25% B . 50% C . 75% D . 100%
  • 5. 如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1号个体与5号个体都有Y染色体 B . 6号个体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1号个体 C . 7号个体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3号个体 D . 8号个体的X染色体不可能来自4号个体
  • 6.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领衔的团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的页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由野生水稻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过程属于人工选择 B . 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C . 杂交水稻新品种性状的改变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 D . 杂交水稻产生的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量是体细胞的一半
  • 7. 科学家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中,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得到提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运用的是克隆技术②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③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④说明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8.  2022年,数千粒水稻种子跟随神舟十四号进入太空,科学家希望能从中选育出品质优良的新品种,这是因为太空条件有可能(  )
    A . 定向改变生物的某些性状 B . 提高水稻营养价值 C . 淘汰生物的某些不良性状 D . 诱导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 9.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论述,你认同的是(  )
    A . 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 B . 米勒实验表明,原始地球条件下可形成构成生命的蛋白质 C . 原始生命形成过程中所需能量来自原始闪电、紫外线等 D .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 10. 多姿多彩的生物界,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下图表示由a进化成几种古生物的进化历程及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字母表示生物种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中最低等的生物是a B . a只是b、d、e的共同祖先 C . b和c的亲缘关系比b和e的更远 D . c的化石一般不会出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
  • 11. 下图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发生进化 B . 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 C . 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 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以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
  • 12. (2020·云南)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 . 长臂猿 B . 森林古猿 C . 北京猿人 D . 黑猩猩
  • 13. 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
    A . 直立行走 B . 使用工具 C . 产生语言 D . 形成社会
  • 14. 抗生素对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有重要作用,但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就会下降,其原因是(  )
    A . 抗生素药性减弱 B . 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C . 人类的体质下降 D . 细菌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 15. 免疫是人体一项基本的生理功能。下列现象中,通常与免疫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 螨虫过敏 B . 胃肠蠕动 C . 淋巴结肿大 D . 人体清除水痘病毒的过程
  • 16. 人体患急性炎症时,体内白细胞的数目会增多。从免疫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属于(  )
    A . 特异性免疫 B . 非特异性免疫 C . 计划免疫 D . 和免疫无关
  • 17.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下列关于流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是一类比细菌小得多的单细胞生物 B . 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两部分组成 C . 结构简单,能独立生活 D . 该病毒是流感传播的传染源
  • 18.  2022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共抗艾滋、共享健康”。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高危行为”的是(  )
    A . 输入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 B . 与艾滋病患者拥抱、握手 C .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等锋利的生活用品 D .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给婴儿哺乳
  • 1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7到10天后,人体会产生两种抗体:IgM抗体和IgG抗体,其产生时间和含量变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抗体是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由吞噬细胞产生的 B . 发病后7~30天,体内IgG抗体水平高于IgM抗体水平 C . IgM抗体产生晚,维持时间长,消失慢 D . 接种疫苗可让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获得抗体
  • 20. 麻辣小龙虾是人们喜爱的美食,但人若食用了未完全煮熟的虾,就有可能感染寄生虫。在传染病中,寄生虫属于(  )
    A . 传染源 B . 传播途径 C . 易感人群 D . 病原体
  • 21. 手足口病是一类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疾控中心号召市民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下列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  )
    A . 消灭病原体 B . 控制传染源 C . 切断传播途径 D . 保护易感人群
  • 22. (2023七下·南海期末) “绿电”即绿色电力,主要来源于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2022年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实现了100%绿电供应。下列关于“绿电”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减少煤炭资源的消耗 B . 减少有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 C . 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D . 减少生产、生活用电量
  • 23. 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维护生物多样性越来越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下列关于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错误的是(  )
    A . 长江流域十年禁捕 B . 设立自然保护区 C .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D . 退耕还林
  • 24. 下列关于“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用于实验的水蚤其体型大小应基本一致 B . 需要配制不同体积分数的烟草浸出液形成对照 C . 水蚤的心率仅仅受到烟草单一因素的影响 D . 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的心率变化
  • 25. 必要的用药知识和急救技能对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处方药适用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B . 遇到突然溺水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C . 遇到伤口出现喷射状出血时,要压迫伤口的远心端止血 D . 遇到因触电而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应立即拨打120,并在周围环境安全的情况下正确进行心肺复苏
  • 26. 换季时,气温的骤升或骤降容易导致感冒。下面是常用感冒药“板蓝根颗粒”说明书的部分内容,下列关于此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板蓝根颗粒是非处方药,购买时无需医生处方 B . 中药无副作用,可每天喝板蓝根以预防感冒 C . 为提前康复,可增加每次用药量或服用次数 D . 只要未拆封,此药在2023年7月可正常服用
  • 27. 2021年,原本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一群野生亚洲象一路北迁,沿路的农田和设施受损。为缓解“人象冲突”,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为大象建“食堂”,栖息地修复,为群众购买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等。下列做法你赞同的是( )

    ①保护野生象体现了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

    ②保护野生象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其栖息地

    ③保护野生动物就是要禁止利用野生动物资源

    ④保护野生动物要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28. 梅雨季温度高、湿度大,微生物生长繁殖快,易使食物腐败变质。生活中可以对食物进行适当处理,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下列处理不能达到此目的的是(  )
    A . 用盐腌制 B . 冷冻冷藏 C . 烘干处理 D . 常温保存
  • 29.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从而形成了茂密的森林、美丽的草原、无垠的荒漠、神秘的湿地等,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 .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B . 生物遗传的多样性 C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 生物环境的多样性
  • 30. 忙碌的学习中,同学们难免有情绪紧张的时候,下列关于调节情绪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 休息时,听音乐,散步,适当放松自己 B . 向朋友或父母倾诉、咨询,消除烦闷 C . 适当进行体育运动,转移注意力 D . 和父母大吵一架,发泄情绪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两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得0分。)
  • 31. 下列生物技术中,能改变生物体基因组成的有(  )
    A . 克隆技术 B . 杂交技术 C . 转基因技术 D . 组织培养技术
  • 32. 达尔文发现,大风经常袭击的克格伦岛上,生存的昆虫要么翅很强大,要么翅退化,没有中等大小翅的种类。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有(  )
    A . 这与昆虫是否经常使用翅膀有关 B . 该岛上昆虫的中等大小翅为不利变异 C . 昆虫在繁殖后代时产生的变异是定向的 D . 这是在大风作用下,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33. 某单位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其中四名员工分别被检测出患有高血压、色盲、急性结膜炎及水痘。那么,与他们共同工作的健康人,最有可能被传染的疾病是(  )
    A . 急性结膜炎 B . 色盲 C . 高血压 D . 水痘
  • 34. 每年的2~3月是诺如病毒的高发期,这种病毒容易引发人体上吐下泻,且康复后还有可能反复感染,其原因可能是(  )
    A . 人体对诺如病毒没有任何抵抗能力 B . 诺如病毒发生变异的速度很快 C . 人体不能对诺如病毒产生抗体 D . 诺如病毒抗体的保护时间很短
  • 35. 下表为科学家研究“水体pH对水生动物存活情况的影响”,其结果如下表(pH表示酸碱度,pH=7表示中性,pH>7表示碱性,pH<7表示酸性,数值越小酸性越强)。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       

    6.5~7.0

    6.0~6.5

    4.5~6.0

    3.0~4.5

    溪红点鲑

    ×

    ×

    小口黑鲈

    ×

    ×

    黑头呆鱼

    ×

    ×

    ×

    牛娃胚胎

    ×

    小龙虾

    ×

    ×

    注:“√”表示能够存活,“×”表示不能存活

    A . 水体pH为3.0~4.5时,最适合这些生物生存 B . 该实验研究能得出水体pH变化对生物存活情况的影响 C . 水体pH变化对牛蛙胚胎存活情况的影响最小 D . 水体pH发生变化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
三、组合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span class="fmt-emphasis-words">只有一</span><span class="fmt-emphasis-words">个</span>选项最符合题意。)
  • 36.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科学家做过以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标记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以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用多种方法尽量回收,统计其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统计项目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桦尺蛾

    浅色桦尺蛾

    深色桦尺蛾

    浅色桦尺蛾

    释放数量(只)

    154

    164

    475

    496

    回收数量(只)

    90

    41

    29

    208

    1. (1) 桦尺蛾的体色在生物学上称为,其体色有深浅之分,这体现了生物的现象。
      A . 遗传、变异 B . 遗传、性状 C . 性状、变异 D . 性状、遗传
    2. (2) 下列对两种颜色桦尺蛾回收情况不同的解释,合理的是
      A . 桦尺蛾数量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B . 环境诱使桦尺蛾出现了体色变化 C . 适应环境变化的个体存活率高 D . 桦尺蛾的体色根据环境产生了定向的改变
    3. (3) 从表中可以看出,桦尺蛾的保护色会因环境变化而改变。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保护色的形成是
      A . 长期烟熏的结果 B . 自然选择的结果 C . 长期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的结果 D . 人工选择的结果
    4. (4)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
      A . 生物本身的意愿 B . 生存竞争和适应 C . 器官的用进废退 D . 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
    5. (5) 桦尺蛾对桦树危害很大,下列防治措施不合理的是
      A . 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B . 利用蛾幼虫趋光性,用灯光进行诱杀 C . 桦尺蛾幼虫时期活动范围小,可以大量使用农药进行灭杀 D . 冬季清园,清除树冠下的枯枝、落叶、杂草,减少越冬虫源
  • 37.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20年6月1日起,《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执行。为什么要推行垃圾分类?一方面生活垃圾产生量在逐年递增;另一方面,目前对生活垃圾的处置主要是焚烧和填埋。混合垃圾因为其中部分垃圾含水量高,很难进行焚烧处理,直接填埋不仅侵占大量土地,同时填埋后产生的渗滤液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对周边自然环境破坏巨大。因此,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垃圾分类迫在眉睫。

    根据《条例》规定,生活垃圾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

    1. (1)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设立“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
      A . 3月3日 B . 6月5日 C . 5月31日 D . 12月1日
    2. (2) 下列图标能表示厨余垃圾的是
      A . B . C . D .
    3. (3) 现有以下几种生活垃圾:①过期药品②废旧灯泡③易拉罐④坏了的金属剪刀⑤薯片包装袋⑥废旧纽扣电池,其中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
      A . ①③ B . ③⑤ C . ③④ D . ②⑥
    4. (4) 垃圾填埋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由此产生的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 . 水污染 B . 大气污染 C . 噪声污染 D . 放射性污染
    5. (5) 据调查,附近有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某稻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较高。推测该稻田中,体内重金属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A . 水稻 B . 青蛙 C . 蚱蜢 D .
四、分析简答题:(每空1分,共15分)
  • 38. 豌豆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实验材料。碗豆子叶有黄色和绿色之分,纯种黄粒碗豆与纯种绿粒豌豆杂交,所得的子一代全部是黄粒豌豆;子一代种下去后自花传粉,收获的子二代有黄粒和绿粒两种,数量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决定豌豆子叶颜色这个性状的基本单位是
    2. (2) 在豌豆子叶的黄色与绿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是显性性状。
    3. (3) 若豌豆子叶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则子一代豌豆在生殖过程中,产生的精子类型为下图中的(填字母序号),子二代中黄粒个体的基因组成为下图中的(填字母序号)。

    4. (4) 若子一代碗豆种下去后自花传粉,收获的子二代碗豆种子共有8824粒,则从理论上计算,子二代中纯种黄粒豆有粒。
    5. (5) 将收获的颗粒完整饱满的子二代豌豆种子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的环境中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在不进行人工施肥,保证水、温度、光照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到收获季节发现,乙组的产量明显低于甲组的产量,这样的变异属于(选项“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 39.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一般分为两类: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预防性疫苗主要用于疾病的预防,接受者为健康人或新生儿;治疗性疫苗主要用于已患病的人,接受者为患者。根据疫苗的成分又可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抗毒素、亚单位疫苗(合多肽疫苗)、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

    为了探究疫苗能否提高动物的免疫能力,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S型细菌对小鼠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 (1) 高温杀死的S型细菌在免疫反应中起到了(选填“抗原”或“抗体”)的作用,它可以刺激小鼠的细胞(填免疫细胞的种类)产生抵抗S型细菌的(选填“抗原”或“抗体”)物质,该物质(选填“能”或“不能”)抵抗进入该小鼠体内的另外一种病毒。小鼠通过B过程产生的免疫属于免疫(填免疫的类型)。
    2. (2) 根据疫苗的成分,若用高温杀死的S型细菌制备疫苗,该疫苗属于疫苗。
    3. (3) A过程中的小鼠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