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郑州市2023年化学中考二模试题(一)

更新时间:2023-12-09 浏览次数:25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strong>
  • 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文物的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岩石打制的石器 B . 玉石雕刻的玉印 C . 汝窑烧制的瓷器 D . 郑州出土的金覆面
  • 2. 科学家为人类科技、文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阿伏加德罗确定了空气的组成 B . 道尔顿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C . 索尔维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D . 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 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B . 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无需分类回收 C . 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 D . 加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 4. 锂离子电池最早使用的电极材料是LiCoO2 , 其中钴元素(Co)的化合价是(  )
    A . -3 B . +1 C . +2 D . +3
  • 5.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 . 氨气、C60 B . 金刚石、水银 C . 氯化钠、氖气 D . 硫酸铜、干冰
  • 6. 2023年2月,河南灵宝市发现了一处大型银矿。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银属于金属元素 B . 图中n的值为18 C . 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 D . 银原子易失去电子
  • 7. 2023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黄河水经过滤后可直接饮用 B . 河水经活性炭吸附后可得到纯水 C . 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D . 将水煮沸不仅可以杀菌消毒,还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 8.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测溶液pH C .   闻气体气味 D .   稀释浓硫酸
  • 9. 绿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O3N2)具有降血压,松弛神经紧张、保护脑神经细胞的功能。下列关于茶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茶氨酸属于氧化物 B . 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C . 茶氨酸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D . 茶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0. 为补充新移植的大树的营养,提高成活率,常采州“大树输液”这一园林处理技术。如图为某树苗营养液说明书的部分内容,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树苗营养液

    成分:天然BR,维生素C(C6H8O6),KNO3 , KH2PO4 , NH4Cl,镁、硼、铁等元素

    A . 图中只含有KNO3一种复合肥料 B . NH4Cl能防止大树叶片发黄 C . NH4Cl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D . KH2PO4能增强大树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虫害能力
  • 11. 依据性质可以鉴别物质,下列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B . 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加水溶解 C . 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D . 羊毛和腈纶—灼烧法
  • 12. 如图所示是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大 B . 将30℃时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所得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KCl溶液的大 C . t℃时,将65gKNO3饱和溶液升温到60℃,应再加入40gKNO3才能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D . 60℃时,将30gKCl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是KCl的不饱和溶液
  • 13.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
    A .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B .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水 C .   向一定量氯化铁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D .   分别向相等质量的镁、铝中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 14. 向一定质量的某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沉淀的质量恰好等于原碳酸钠溶液质量的1/5。则原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
    A . 11% B . 21% C . 31% D . 41%
二、填空题</strong>
  • 15.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老年人缺少元素会骨质疏松、易骨折;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是
  • 16.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从未止步。
    1. (1) 我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选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组成双元动力推进剂,二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则X的化学式为
    2. (2) 航天服能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工作能力,其编织层数达数十层,用到的材料有尼龙、涤纶、玻璃纤维、铝等,其中尼龙属于(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
    3. (3) 中国空间站为航天员配备了种类丰富的航天食品来保证营养和口感,如藜麦桂花粥、辣味金枪鱼、酱香油麦菜等,其中“辣味金枪鱼”富含的营养素是
  • 17. 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试管内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将W形管的b处放入80℃的热水中,白磷迅速燃烧,而a处白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 18.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离子是;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充分反应后,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显色。

      

  • 19. 《汉代古火井碑序》记载:“诸葛丞相躬莅视察,改进技法,刳斑竹以导气(气指天然气),引井火以煮盐。”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当氧气不足时,一定质量的甲烷燃烧,生成水10.8g、CO和CO2的混合气体10g,则反应生成的CO和CO2的质量比为
三、推断题</strong>
  • 20.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E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表示相互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D是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水溶液呈蓝色;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是黑色固体;E是实验室常用的溶剂。

      

    1. (1) A的化学式为
    2. (2) E→B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简答题</strong>
  • 21. 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 (1) 喷洒75%的酒精溶液消毒时,能闻到特殊气味
    2. (2) 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
  • 22. 小林准备自制“叶脉书签”,需要在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

      

    1. (1) 完成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2. (2) 若其他操作正确,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对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造成什么影响?
  • 23. 向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ag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和固体。
    1. (1) 请写出一个反应后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2. (2) 向所得固体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请分析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3. (3) 反应后所得固体的质量大于αg,其原因是什么?    。
  • 24. 用海水晒盐的方法得到的粗盐中含有泥沙、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对粗盐进行除杂以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I.向粗盐中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溶液A;

    Ⅱ.向溶液A中依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B;

    Ⅲ.将溶液B蒸发结晶,得到固体C。

    1. (1)  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什么?
    2. (2) 请写出步骤Ⅱ中,除去粗盐中的杂质Na2SO4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步骤Ⅲ得到的固体C并不是纯净的氯化钠,请写出含有的杂质并将以上方案补充完整
五、综合应用题</strong>
  • 25. 碳及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 (1) 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单层结构,石墨与金刚石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是
    2. (2) 实验室可用图1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对其性质进行探究。

        

      ①A和B装置均可制取二氧化碳,与A装置相比较,B装置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②用E装置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若a为进气口,请将装置中的玻璃导管补画完整

      ③如图2所示的W型实验装置可用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将二氧化碳从左端通入,观察到什么现象可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3. (3) 一氧化碳常用于冶炼金属。实验室将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气体通过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检验气体生成物。

        

      ①写出乙装置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

      ②写出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实验结束后,小林想要检验甲装置内的溶液中是否还有氢氧化钠剩余,请简要写出实验方案

    4. (4) 称取25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0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216.2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试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