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2023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4-01-09 浏览次数:27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 1. 秦朝建立后,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其主要目的是( )
    A . 巩固国家统一 B . 促进经济交流 C . 加强思想控制 D . 增加政府收入
  • 2. (2022·烟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化,实现封建化(少数民族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主要体现生产方式和文化的改进),封建化又促进某些民族间的交融。下列可以佐证该观点的是(   )
    A . 商鞅变法 B . 孝文帝改革 C . 贞观之治 D . 王安石变法
  • 3.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下表②处的时代特征是( )                                                                                                                           

    夏商周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4. 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岳飞抗金的一手史料是( )
    A . 电影《满江红》 B . 元末编撰《宋史》 C . 岳飞代表词作《满江红》 D . 评书《岳飞传》
  • 5. 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处于(  )
    A . 12世纪后期 B . 12世纪70年代 C . 13世纪初期 D . 13世纪70年代
  • 6. 整理知识要点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为某同学对明朝知识进行的分类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①政治统治:废除丞相——成立“厂卫”

    ②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雅克萨之战

    ③建筑成就:明长城——北京城

    ④科技成就:《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A . B . C . D .
  • 7. (2022·潍坊) 下列重大举措,反映了清朝(    )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62年

    清朝设立伊犁将军

    1793年

    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A . 封建经济繁荣 B . 实行闭关锁国 C . 内忧外患严重 D . 加强边疆管辖
  • 8. (2022·菏泽) “东交民巷从1860年开始就是外国使馆所在地,几个大国的使馆都在这里…(大学士)徐桐居于东交民巷,并在自家大门上贴了这样一副对联:‘望洋兴叹,与鬼为邻’。”与之相关的侵华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9. (2022九上·东明期末) 据如图的漫画可知,洋务运动(    )

    A . 得到西方列强鼎力相助 B .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C . 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统治 D .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10. (2022·菏泽) 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提出的“打倒列强,除军阀”口号,正是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直接传承,也切合民间大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这说明二者的共同任务是(    )
    A . 反帝反封建 B . 建立民主政治 C . 反对帝国主义 D . 反对封建主义
  • 11. (2022·聊城) 下面是我国民政部2014年公布的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情况统计表。据此表可知,抗日战争的基本特点是(    )

    群体类别

    八路军

    新四军

    东北抗日联军

    党政工

    作人员

    国民革命军陆军

    外籍抗日烈士

    其他抗日群体和个人

    占总数的比例

    32%

    9%

    7%

    10%

    29%

    0.02%

    12.98%

    A . 持久战 B . 大兵团作战 C . 游击战 D . 全民族抗战
  • 12. 如表中的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历史史实

    历史解释

    A

    开国大典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B

    建国后的土地改革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土地私有制

    C

    一五计划的完成

    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D

    两弹一星的成功

    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2022·临沂) 秦基伟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以后有人说过,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由此可知(   )
    A . 上甘岭战役的地理位置在朝鲜半岛中部 B . 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全歼了侵朝美军 C . 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主要处于进攻地位 D . 上甘岭战役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
  • 14. 如图所反映的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主持制定的。该计划实施的历史意义是( )

    A . 集中主要的力量发展重工业 B . 大多数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C . 中国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
  • 15. (2022·临沂) 邓小平说,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国资本不动,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即使武装统一,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从中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 . 台湾问题必须使用和平解决模式 B . 武力统一后也可实行“一国两制” C . “一国两制”构想排斥使用武力  D . 只有通过武力才能解决台湾问题
  • 16. (2022·烟台) 这场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也为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这场访华”的美国领导人是(   )
    A . 罗斯福 B . 杜鲁门 C . 麦克阿瑟 D . 尼克松
  • 17. 某校九年级(一)班在计板报内容时选取了以下几个部分:毛泽东电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这些内容的板报主题应该是( )
    A .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思想成果 B .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社会主义理论 C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思想 D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 18. (2021·定西) 观察下列图示的遗迹、遗物,证明古埃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水平的是(   )
    A . B .    C . D .
  • 19. (2022九上·东明期末) 社会主义发展史,从1516年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起,至今有500多年。据此判断,下面时空坐标中的①对应的是(    )

    A . 马克思主义诞生 B . 巴黎公社的成立 C . 十月革命的胜利 D . 中国共产党成立
  • 20. (2022·烟台) 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在亚非拉三洲带有着普遍的性质。这种现象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矛盾的尖锐性质,表现了建立亚非拉独立民族国家体系的历史趋势。下列符合该历史趋势的是(   )
    A . 拉美独立运动 B . 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C . 日本明治维新 D .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21. (2022九上·东明期末) 分析如表中各国的措施,它们产生的相同作用是(    )

    国家

    措施

    俄国

    彼得一世强令俄国男子剃须

    日本

    明治政府发布“散发废刀令”

    中国

    民国政府颁布剪辫令,易服饰

    A . 准备了对外扩张的条件 B . 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 C . 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D . 推动了学习西方的进程
  • 22. (2022·临沂) 毛泽东说:“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句话的意思是该公约(   )
    A . 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B . 使日本基本实现了独霸中国的企图 C . 使美国实现了单独支配中国的目的 D . 实现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联合统治
  • 23. (2022·烟台)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美英澳三国借口乌克兰危机,大张旗鼓宣称美英将向澳提供核动力潜艇,改不了冷战思维和集团政治的老脑筋……他们的终极目标是打造亚太版北约,彻头彻尾服务美国霸权之私。据此可知,北约(   )
    A . 放弃了冷战思维 B . 维护了世界和平 C . 是美国霸权工具 D . 有利于亚太稳定
  • 24. 基辛格等美国著名战略家均已预测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只能持续15至25年时间。随着美国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和影响力相对下降,美、欧、日、中、俄“五大力量中心”的综合国力对比大致趋于相对均衡化,形成系列相互影响、相互牵制的力量结构。这表明基辛格等人认为( )
    A . 两极对峙格局恐难以持久 B .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 C . 经济全球化趋势开始出现 D . 世界多极化是历史发展趋势
  • 25. (2022·临沂) 时至今日,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历程: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信息时代。这种划分时代的方法是(   )
    A . 用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来代表一个时代 B . 把社会制度的变革当作划分各时代的标准 C . 将各时代的先进思想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准 D . 根据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来划分各个时代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

    文物介绍: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形象再现了“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历史典故,宣扬了孔子谦虚好学、尊老敬贤等美德。该画像石发现的数量很多,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苏、陕西三省。

    材料二: 

                                                                                                                                                                                       

    诸子

    学派

    思想主张

    墨子

    墨家

    兼爱非攻

    A ____ 

    儒家

    实行仁政

    荀子

    儒家

    B ____ 

    韩非子

    C ____ 

    主张严刑苛法。

    1. (1)  材料一汉画像石中孔子、老子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请你任选其一,介绍其代表的学派名称及政治主张。“孔子见老子”题材的汉代画像石发现的数量很多,主要与汉代实行的哪一项思想措施有关?
    2. (2)  根据材料图表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极富创造力,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指出“异常活跃”的局面被称作什么?完成图表中的ABC。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外历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1992年

    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017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

    1953年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

    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197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

    1972年

    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0年

    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并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征程。 

    ——摘编自人民日报理论部《本质》

    材料二:2013年,美国学者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出版。全书明显地以1978年至1992年这14年为重点,占全书五分之四的篇幅,以便着力描画作者所强调的“邓小平时代”,并认为这14年是中国大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邓小平一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傅高义看来,邓小平留给中国最大的财富,是给中国指明了一条道路。 

    ——摘编自匡丽娜《傅高义:越来越感觉邓小平有了不起的智慧与品质》

    1. (1)  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社会变革”完成的标志,据材料概述其对“中国道路”的重要贡献。
    2. (2)  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强调1978年、1992年两个时间节点的理由。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道路”的认识。
  •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都鲜明的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人的伟大和卓越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的笔下得到最崇高的颂扬:“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我们已经习惯了一种自18世纪以来以西方霸权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法国、英国、美国,让世界伟大三百年,法国是文化,英国是工业,美国是战争。我们习惯了这种伟大,它让我们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掌控着绝对的支配权。但事情正在起变化,有些危机来自我们西方国家自身的错误,而有些则来自新兴国家的挑战。 

    ——摘编自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讲话

    1. (1)  材料一中“新的时代精神”是指什么?这种精神对人的思想解放有何作用?
    2. (2)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发生在18世纪的“法国是文化,英国是工业,美国是战争”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马克龙认为“事情正在起变化”原因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