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

更新时间:2023-11-13 浏览次数:23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5.0分)
  • 1.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国家,占人类总数1/4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材料叙述的是新中国成立的( )
    A . 原因 B . 过程 C . 性质 D . 影响
  • 2. (2023八下·深圳期末)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魏巍撰写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立即在神州大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当时,“最可爱的人”指的是(  )
    A . 红军战士 B . 八路军战士 C . 新四军战士 D . 志愿军战士
  • 3. 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你将不可能看到( )
    A .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B .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 . 解放牌载重汽车 D . 青藏铁路通车
  • 4. 如果为如图的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 

    A . 三大改造 B . 新中国的成立 C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 外交建树
  • 5. 某同学在参加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竞赛时,主持人给出的提示内容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正确的是( )
    A . “两个凡是”方针 B .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C .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 “左”倾思想
  • 6.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衷心拥护什么农业政策的生动写照( )
    A . 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B . 1953年开始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 1958年开始的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1982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7. (2023·云南) 1982 年动工的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惊人奇迹,一时被称为”深圳速度”。深圳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 . 地理位置优越 B . 工业基础良好 C . 自然资源丰富 D . 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 8. 李老师讲课ppt上有几个词语“天才构想”“和平统一”“制度创新”,据此推断她讲述的内容应是( )
    A . 祖国统一 B . 外交风云 C .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D . 民族团结,共同发展
  • 9. (2023八下·皇姑期末)  “它是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它超越了不同意识形态和制度藩篱,恰恰符合了大多数国家的根本利益。它的内容,不仅被联合国诸多宣言所采纳,也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国家关系和国际法基本法则”。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求同存异”的方针 D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10. “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 )

    A .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 . 保家卫国,革命英雄主义 C . 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D . 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
  • 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材料一:自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再到维新派变法图存,这些复兴之路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了闸门。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歌曲《走进新时代》歌词

    材料三:“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在近代化的过程中对西方国家哪两个方面的学习?
    2. (2)  材料二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3. (3)  材料二中“改革开放”的开始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 (4) 结合材料三,回答: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建党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在建国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
  • 12.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时代的变化,制定不同的外交策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成妨碍中美两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 

    ——《人民日报》1972年2月22日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总统宴会上的祝酒词

    材料三: 

    1. (1)  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建国初确立的外交政策。举出一例体现这项政策的外交成就?
    2. (2)  这段祝酒词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当今中国应该如何在“坚持自己的原则”前提下妥善处理国际关系提出对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