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3-10-20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 1. 如图以工人和农民高举五星红旗的形象,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指的是中国实现了( )

    A . 大陆统一 B . 社会主义 C . 国家富强 D . 民族独立
  • 2. “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此次改革( )
    A .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 B . 确立了根本政治制度 C .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 . 壮大了地主阶级
  • 3. 对下表反映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增长速度比重变化

    行业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1953年农轻重比例(%)

    农轻重比例(%)

    农业

    4.5

    52.8

    43.5

    轻工业

    12.8

    29.6

    29.2

    重工业

    25.4

    17.6

    27.3

    ①农业增长相对缓慢

    ②实现了工业化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

    ④经济建设成绩突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4. 公私合营是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重要步骤,公私合营中的创造性举措是( )
    A . 和平赎买 B . 公平竞争 C . 按劳分配 D . 无偿没收
  • 5. 1978年12月的《人民日报》指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会议是( )
    A . 中共八大 B . 中共十二大 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6. 《平凡的世界》中写道:“当年搞合作化时,田福堂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 )
    A . 允许公私合营 B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实行土地私有制 D . 发展乡镇企业
  • 7. 城市暗涵时代印记。下面是某同学对某个城市做的学习笔记,此城市是( )                                 

    1.对外开放的窗口

    2.一夜崛起之城

    3.经济特区的代表

    A . 珠海 B . 深圳 C . 上海浦东 D . 厦门
  • 8. “2023年5月28日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客机从上海虹桥机场飞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由此正式进入民航市场。C919是中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材料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 . 绿色 B . 创新 C . 开放 D . 共享
  • 9. 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夙愿。下列史实史实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香港回归

    ②澳门回归

    ③提出八项主张

    ④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①③④ D . ③①②④
  •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到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 . 华东军区海军 B . 东海舰队 C . 南海舰队 D . 火箭军
  • 11. 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文化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1964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②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③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

    ④“双百”方针指的是艺术上的“百花齐放”和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2. (2023七下·周村期末)  下列两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国防力量的壮大 B . 教育事业的繁荣 C . 社会生活的变迁 D . 民族关系的和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6分)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并派出大批人员帮扶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70年来,各民族地区开展多形式的基层民主管理;创作了大批优秀少数民族电影,并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

    ——摘编自李晓《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民族事业的成就与经验》等

    1. (1) 材料一图中①处是 (地名)自治区。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 (制度)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地名)自治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材料一中图2是 年全线通车的青藏铁路,它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在西部地区实行的哪一战略为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
    3.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国家实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图2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

    由于美国的唆使和破坏,一些与会国将矛头指向社会主义新中国,攻击和污蔑共产主义是“独裁”,周恩来以其政治家、外交家的敏锐眼光和宽阔胸怀,发表了重要讲话,而不是来‘立异’的。”

    ——摘编自杨晋辉《论周恩来“求同存异”思想》

    ①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期间,中缅双方一致同意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谈谈此原则对推动国际关系所起的作用。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图3《乔的笑》(1971年)

    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摆脱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中国外交战略进行了新的调整,其主旨是团结包括美国在内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摘编自黄庆、王巧荣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②图3中《乔的笑》是哪项外交成就让乔冠华开怀大笑?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70年代中国调整外交战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这一时期中国取得的其他重大外交成就。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我们愿同中亚国家加强现代化理念和实践交流,推进发展战略对接,协力推动六国现代化进程。让我们携手并肩,团结奋斗,共同迎接六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

    1. (1) 根据材料一图1中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并指出影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2. (2) 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3. (3) 当前我国大力建设共同发展的对外开放格局,同中亚紧密团结合作,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认识。
  • 15. 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铸牢了中华民族同心圆,某历史学习小组正在开展“大国风范”的主题研究、请您参与。​

    【中国精神】

    材料一:

     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以下简称神舟十六号),神舟十六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中国新闻网

    【中国英雄】

    材料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材料三: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凡是数典忘祖,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也一定能实现!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担当】

    材料四:当今国际社会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削弱,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成为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产生了参与全球治理的强大需求

    ——摘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1. (1) 在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航天人身上体现了哪些航天精神?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美援朝的意义。请列举一位入朝参战的民族英雄。
    3. (3)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大概括讲话“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九一共识”,双方均坚持什么原则?
    4. (4)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你认为我国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在新一轮赶超中,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