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3-10-20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
  • 1. 历史图片往往能够定格历史的瞬间,弥足珍贵。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 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 . 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 . 标志着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 . 实现了祖国大陆的首次完全统一
  • 2. (2022八下·淮北月考) 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唱道;“……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反映了中国人民(    )
    A . 热情好客,彰显礼仪风范 B . 爱好和平,坚决打击侵略 C . 士气旺盛,武器装备精良 D . 努力生产,创造幸福生活
  • 3. 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从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和农具,变为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家有米吃。使他家里出现如此变化的深刻变革是( )
    A . 土地改革 B . 西藏解放 C . 惩治腐败 D . 三大改造
  • 4. 1957年,邮电部发行了“武汉长江大桥”纪念邮票。如图这张邮票反映的建设成就,归功于我国从1953年开始执行的( ) 

    A . 抗美援朝战争 B . 共和国反腐败斗争 C . “一五”计划 D .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5.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这样的起点上,我国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 . 纺织业 B . 畜牧业 C . 轻工业 D . 重工业
  • 6. (2022·大庆) 北京同仁堂是我国中药名牌老店。1954年,为了贯彻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同仁堂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 . 无偿没收 B . 赎买政策 C . 平均分配 D . 成立乡镇企业
  • 7. 如图展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这一历程反映出( ) 

    A . 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 B . 社会主义建设一帆风顺 C .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D . 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 8. 1978年底,北京召开了历史上著名的会议,在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
    A . 毛泽东 B . 邓小平 C . 江泽民 D . 习近平
  • 9.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7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6000多亿斤,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8000多亿斤。全国粮食总产量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 . 高考制度的恢复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 股份制改革的开展
  • 10.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随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企业的经济利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营成果相联系,克服了“大锅饭”的弊病,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这体现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 B . 增强企业活力 C . 允许外国企业投资 D . 实行联产承包
  • 11. 邓小平一直关心着海南岛的开放和开发问题,他说:“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为此,35年前批准建立的经济特区位于如图中的( )

    A . B . C . D .
  • 12. 2001年,我国货物贸易占全球的份额为4.0%,列第6位。后来,货物贸易规模增长明显加快。2009年,我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2013年,我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我国货物贸易规模在2001年后增长明显加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 . 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B . 发展了乡镇企业 C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 实施西部大开发
  • 13. (2023·荆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它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 )
    A . 中共七大 B . 中共八大 C . 中共十四大 D . 中共十九大
  • 14.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预期实现时间是( )
    A . 君主专制度结束100年时 B .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C . 人民解放军建军100年时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 15.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21年指出“中国取得的非凡成就为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希望,提供了激励。这一成就证明,政府的政治承诺和政策稳定性对改善最贫困和最脆弱人群的境况至关重要”。“非凡成就”是指中国( )
    A . 提高了人均住房面积 B . 改变了通信落后方式 C . 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D . 取得了医疗长足进步
  • 16. (2022·梧州) 广西在农历三月三开展壮族歌圩、抢花炮、打扁担、打铜鼓等民族风俗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壮乡民族风情、壮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反映少数民族重视(    )
    A . 经济开发 B . 文化传承 C . 科技创新 D . 民族平等
  • 17.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图时间轴上①②③处是新中国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的重要步骤。下列选项中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 

    A . 西藏澳门香港 B . 西藏香港澳门 C . 新疆澳门香港 D . 新疆香港澳门
  • 18. 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 )
    A . “三不”政策 B . 八项主张 C . 两岸“三通” D . “九二共识”
  • 19. (2022·株洲) 俄乌冲突的爆发与持续,使国防建设再次成为人们探讨的重要话题。下列国防建设成就中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是(    )
    A . 建立华东军区海军 B .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 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D . “辽宁舰”交接入列
  • 20.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空降兵十五勇士临危受命,毅然从5000米高空冒死盲跳,空降震中,打通了重灾区与外界联系通道。这体现了( )
    A . 人民军队爱人民 B . 国际主义精神 C . 游击战战术灵活 D . 军民团结抗战
  • 21.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在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此次会议是( )
    A . 联合国大会 B . 八七会议 C . 日内瓦会议 D . 亚非会议
  • 22. (2022·百色) 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结束长达20多年的敌对状态。为此,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此举( )
    A . 彻底消除了中美两国矛盾 B . 使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 成为新中国外交的转折点 D .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23. 他说“我梦见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我和同事坐在稻穗下乘凉。”他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 )
    A . 杨利伟 B . 莫言 C . 袁隆平 D . 屠呦呦
  • 24.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3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这体现出( )
    A . 交通运输水平不断提高 B . 人们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C . 大众抗疫观念不断变化 D . 旅游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
  • 25.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所有国家的共同追求,经过百年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智慧】 

    材料一:

    ​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2023年5月14日中国台湾路拳道选手李东宪在亚太大师运动会中取得铜牌成绩领奖时,李东宪将“整齐叠好”的五星红旗展开举起,采访时他提到“2012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大陆时,感触很深,从机场出来两侧的高楼特别多,感觉发展速度特别快,那里的人也都友好和亲切。而当你了解台湾历史,你会知道他们原本一体的,两岸同为中国人,同属一个国家,这是不可改变的。作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支持国家统一”。 

    ——摘编自《人民日报》

    【中国力量】 

    材料三:根据 1956年制定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研机构得到了较大发展,从1955年的800多个到1965年发展为17144个。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部门、各地方以及人民解放军大力协作,广大科技人员、干部、工人艰苦努力,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大跨步地向前发展。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这一巨响,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国际社会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呼声越来越高,对国防现代化建设、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据王桧林《中国现代史》等整编

    【中国方案】 

    材料四:首届中国一中亚峰会上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 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10年来,将双方关系带入一个崭新时代。去年,中国和中亚五国宣布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这是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着眼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光明未来,作出的历史性选择。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深化文明互鉴。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助力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摘编自习近平《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1. (1)  根据材料一,列举建国初期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哪一重要构想?根据材料二,概括台湾回归的有利因素。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我国为“两弹一星”做出贡献的一位科学家。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研制原子弹取得成功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你认为中国应当如何应对?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人民日报》1949-2022年的部分报道和社论。                                                                                                                                            

    时间

    标题

    1949年9月24日

    新世纪开始—记政协代表关于国旗、国都、纪元的讨论

    1949年10月1日

    万岁,新中国!

    1950年11月6日

    首都文艺界集会讨论,纷纷签名志愿抗美援朝

    1954年9月2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有力武器

    1955年4月27日

    从万隆会议开始

    1971年10月27日

    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恢复我在联合国合法权利,驱逐蒋帮的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案

    1972年2月21日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1978年12月24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1984年2月2日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92年3月31日

    东方春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

    2001年11月11日

    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决定

    2017年5月16日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022年10月16日

    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

    ——据黄福特《人民日报中的共和国大事1949-2019》等整编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选择表中的三个报道(或社论)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语言通畅)

  • 27. 2023年5月18日是第17个国际博物馆日,八年级同学开展了“踏红色足迹,探川人之魂”的建川博物馆研学之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岂曰无碑山河为碑】 

    材料一:建川博物馆“最可爱的人”展馆。                                                                                                                                                                                                                        

    四川贡献

    数量

    备注

    志愿军

    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行署区扩军

    60余万人

    0

    四川籍英雄、模范

    特级英雄

    1人

    0

    一级英雄

    6人

    伍先华、胡修道、柴云振等

    二级英雄

    43人

    0

    二级模范

    8人

    0

    口用人民运动

    慰问品

    60148件(120557斤)

    截至1952年9月

    慰问金

    89.05亿元(币)

    新旧币兑换比

    1:1000

    捐献飞机大炮

    2893.27亿余元(币,可买战斗机192架有余)

    截至1952年5月

    【探索求取改天换地】 

    材料二:建川博物馆珍藏照片。

    四川郫县犀浦乡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正在向农业推广站工作人员学习单锋犁的使用方法

    1956年四川群众上街游行,庆祝公私合营

    【敢为人先勇立潮头】 

    材料三:建川博物馆“建党百年辉煌成就”展馆。

    1979年2月20日,《四川日报》长篇通讯报道了金鱼公社经验并配发短评《不要新经验忌讳一个“包”字》

    1978年1月,广汉县金鱼公社在国内率先“包产到组”。我们不必忌讳一个“包”字,“包”得越具体越合理,越有利于调动大伙的积极性,搞好集体生产,这有什么不好呢?我们在推广金鱼公社的经验中要面向实际,走好群众路线,做到善于学习别人的好东西,敢于创造自己的新经验。

    ——摘编自《四川日报》​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四川为抗美援朝胜利作出的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再列举一名抗美援朝的英雄功臣(要求:所列举人物不得与表中列出的内容重复)。 
    2. (2)  按照史料的价值划分,材料二中两张照片都属于  。(请在①第一手史料、②第二手史料两种类型中,选择正确答案,并将其对应的番号填入空格内)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材料三中“包产到组”的目的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川人的哪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发扬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