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学区联...

更新时间:2023-10-09 浏览次数:13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 1. 青春期健康成长是幸福人生的基础,关于青春期健康,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远离毒品不酗酒 B . 参加体育活动      C . 不与其他人交流 D . 不沉迷于网络游戏
  • 2.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亲为儿女的诞生在精力、体力等方面付出了极大的艰辛。下列关于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的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全部来自胎盘和脐带      B . 受精卵开始分裂和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分别是输卵管和子宫      C . 婴儿的诞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      D . 试管婴儿属于无性生殖,是在体外完成受精作用和早期发育,然后移植到人体子宫内发育的
  • 3. 2022年3月,温州动物园饲养的濒危鸟类黄腹角雉(如图)产下3枚鸟蛋(      )

    A . 无性生殖、胎生 B . 无性生殖、卵生      C . 有性生殖、胎生 D . 有性生殖、卵生
  • 4. 如图是叶芽(枝芽)的纵切结构及其发育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      )

    A . 幼叶发育成叶 B . 芽原基发育成芽      C . 芽轴发育成叶 D . 叶芽发育成枝条
  • 5. 茉莉是一种常见的花卉植物。如图所示为茉莉的一种繁殖方式,这种繁殖方式称为(      )

    A . 嫁接 B . 压条 C . 分根 D . 扦插
  • 6. 细菌侵入人体后,少量的细菌形成大量的菌群,产生相应的毒素,这一过程属于(      )
    A . 分裂生殖 B . 细胞生长 C . 出芽生殖 D . 孢子生殖
  • 7. 如图所示,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往往在人行道上铺设具有凹凸花纹的盲道。盲人行走依靠的感觉是(   )

    A . 痛觉 B . 嗅觉     C . 触觉 D . 味觉
  • 8. (2022七下·瓯海期中) 下图是小科和小敏探究音叉共振现象实验的过程,面对小敏的质疑,小科增加下列哪一个实验来说服小敏最合适?( )

    (注:频率的单位是赫兹,其符号Hz)

    A . 减轻敲击音叉的力量,观察敲击后是否会共振 B . 将其中一支音叉更换成频率为500Hz的音叉,观察敲击后是否会共振 C . 将两支音叉更换成频率同为500Hz的两支音义,观察敲击后是否会共振 D . 将其中一支音叉更换成频率为360Hz但大小不同的音叉,观察敲击后是否会共振
  • 9. 小嘉学习光学知识后,整理了如图所示的知识结构图,小意补全后应为(      )

    A . ①凸面镜②光的直线传播③正立虚像      B . ①凸透镜②光的直线传播③正立虚像      C . ①凸面镜②光的直线传播③正立实像      D . ①凸透镜②光的直线传播③正立实像
  • 10. (2020七下·杭州期中) 某人看非常远处物体时,眼中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其眼睛出现的问题及纠正方法为( )

    A . 近视眼,配戴乙镜片 B . 近视眼,配戴丙镜片 C . 远视眼,配戴乙镜片 D . 远视眼,配戴丙镜片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8小题,第11题12分,第12题6分,第13题6分,第14题8分,第15题11分,第16题9分,第17题9分,第18题9分,共70分)
  • 11. 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繁殖体,对物种延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棵参天大树是有一粒种子萌发而来,如图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小幼苗的图片。

    【种子萌发过程】利用所学知识,简要介绍菜豆种子是如何萌发成小幼苗的过程。

    1. (1) 【种子萌发的内因】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时,首先要选对种子,你对选种的建议是。(写出2点)

      【种子萌发的外因】科学兴趣小组为进一步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步骤:

      ①选取适合的绿豆种子60粒,并准备好3个带盖的塑料盒、纱布等。

      ②分别在塑料盘上贴上标签A、B、C,每个盒子中放4层纱布,在纱布上各放上20粒绿豆种子。

      ③按照下表所示进行操作。

      ④3天后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装数

      种子数量

      条件

      A

      20粒

      不洒水

      23℃恒温培养箱

      B

      20粒

      适量水(以快要淹没种子为宜)

      23℃恒温培养箱

      C

      20粒

      适量水(以快要淹没种子为宜)

      4℃冰箱

      实验结果:只有装置B中的种子萌发。

    2. (2) 根据A、B、C装置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3) 小嘉同学为了探究另一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又设置了一个实验装置D,请补充完整:

      装置

      种子数量

      条件

      D

    4. (4) 观察发现D组装置部分种子胚根突破种皮,小明对此现象疑惑不解,对此。(填序号)

      ①这些绿豆种子是特殊挑选出来的,不需要氧气也可以进行萌发。

      ②水中溶解了部分氧气,一些种子可以借助这一小部分的氧气进行初步萌发。

      ③D实验中,如果将水煮沸并冷却后再使用,那么能萌发的种子数量将更少

  • 12. 发糕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其味清香、营养丰富,适合老年人和儿童食用。小嘉在学习了酵母菌之后,以下是他的制作过程。

    【材料用具】面粉、鲜酵母、糖少许、温开水、面盆、确、发糕容器、蒸锅等。

    【方法步骤】

    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

    ②碗内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

    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搅拌,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直至接成干湿适当的面团,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4小时。

    ④将发好的面团放入发糕容器并放在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

    ⑤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根据上述制作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方法步骤③中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的目的是
    2. (2) 方法步骤③中,面团充分发酵后与发酵前对比,有什么变化?。用刀切开发酵后的面团,观察面团内部,会出现什么现象?
    3. (3) 你还想利用此面团来研究与酵母菌相关的问题是
  • 13. 人类对植物开花、结果、产生种子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时间,其中凝聚了许多科学家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

    资料1:17世纪,格鲁通过对花进行解剖。对植物作了如下说明:“在花中有产生精子的部分,就是雄蕊,使相当于卵巢的部分受孕。因此,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资料2:卡梅拉里乌斯通过实验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实验1:把长花粉、不结果实的桑树与结果实、不长花粉的桑树隔离开。结果发现结果实的桑树虽然结果实。但果实中没有一粒种子;

    实验2:把玉米的雄蕊切掉,发现一粒种子也不结。

    1. (1) 格鲁的描述中“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是指;“相当于动物卵巢的部分”是指
    2. (2) 根据资料2的描述,卡梅拉里乌斯所做的两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 (3) 根据以上资料,请简单说明无子果实形成的过程。
  • 14. 利用一根钢尺,研究声音的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1. (1) 实验的步骤:
    2. (2) 实验的现象:
    3. (3) 实验的结论:
  • 15.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嘉和小组同学选取一块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

    1. (1) 如果有5毫米和2毫米厚的两块平板玻璃,小嘉选择2毫米厚的平板玻璃做实验,他的依据是
    2. (2) 小嘉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他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并在图丁中画出玻璃板和蜡烛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3. (3) 在找准像的位置后,小科在白纸上标记出a、b、c三点,如图丙所示:他应分别测出(填“a、b”、“b、c”或“a,c”)两点到平板玻璃的距离进行比较。
    4. (4) 如图戊所示,小嘉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平板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体左右位置关系。(填字母编号)
  • 16. 小嘉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意外发现: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1),小嘉塞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所示:

    入射角i

    10°

    20°

    30°

    40°

    41.2°

    41.8°

    42°

    折射角r

    15.2°

    30.9°

    48.6°

    74.6°

    81°

    90°

    /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100%

    1. (1) 分析以上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2. (2) 由表格数据可知:图2中能反映上述实验中的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关系的是(选填“a”或“b”),其理由是
    3. (3) 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原因是折射角入射角。(选填“>”“=”或“<”)
    4. (4) 利用这个原理,工程师制造出了光导纤维,结合题目信息
  • 17. 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各种便利,近几年市场上流行的主动降噪耳机,开启降噪模式,有种世界都安静的体验。

    1. (1) 环境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简要说明声音传播过程和形成听觉的过程?
    2. (2) 降噪耳机的耳罩外面有麦克风(收集环境噪声)、降噪电路(可以产生一个与噪声抵消的声波)和扬声器,试分析降噪耳机的工作原理。
    3. (3) 结合降噪耳机的原理,在丙图中画出降唾声波的波形图和传播方向。
  • 18. 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照相机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学习原理、制作简易照相机、评价模型作品三个环节。
    1. (1) 【学习】制作模型前,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知道物距(u),像距(v)应该满足f<v<2f,胶片上成的像的特点是
    2. (2) 【制作】小组同学利用A4卡纸、半透明纸和凸透镜制作出简易相机模型,组内同学进行测试时,发现拍摄不同距离的景物,有时模糊,请你指出该模型可能存在的缺陷是

    3. (3) 【制作】评价量表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某小组设计的量规,将表格补充完整。

      自制照相机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功能完善

      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能成像

      结构较完整,能成像

      结构不完整,不能成像

      外形美观

      有固定的外形,且美观

      有固定的外形,较美观

      无固定的外形,不美观

    4. (4) 【改进】小组同学根据“功能完善”评价指标,认为照相机模型存在功能上的缺陷,组内同学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