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3-10-09 浏览次数:2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3七下·禅城期末) 在美国作家迈克尔•H•哈特撰写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隋文帝杨坚名列其中。杨坚能够入选最重要的理由是( )
    A . 完成国家统一 B . 加强中央集权 C . 开通大运河 D . 完善科举制度
  • 2.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江南北国脉相牵,这两句诗都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
    A . 耗费国力 B . 激化矛盾 C . 加速隋亡 D . 促进交流
  • 3. 隋唐时期打破门第背景的限制,为寒门学子提供进阶之梯的选拔机制是( )
    A . 分封制 B . 刺史制度 C . 科举制 D . 三省六部制
  • 4. 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上曰:“善!”魏征给唐太宗的建议是( )
    A . 关心民生 B . 任用贤才 C . 虚心纳谏 D . 勤俭节约
  • 5. (2017七下·永定月考) 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 . 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D . 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 6. (2016七下·宜昌期中)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

    A . 唐高宗统治初期 B . 唐太宗统治时期 C . 武则天统治时期 D . 唐玄宗统治初期
  • 7. 唐代出现了筒车。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轮,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筒。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倒入田间。这说明筒车是( )
    A . 实用的生活用具 B . 农业灌溉工具 C . 便捷的交通工具 D . 农业耕作工具
  • 8. (2016七下·山西期中) 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

    A . 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B . 所受的教育不同 C . 仕途不同 D . 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 9. 一位历史老师在讲解某知识点时,出示了如图三幅图片。这位老师讲解的主题最有可能是唐朝( )

    A . 繁荣的经济 B . 和谐的民族关系 C . 多彩的文学艺术 D . 丰富的社会生活
  • 10. “及范阳节度使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导致了( )
    A . 隋朝灭亡 B . 唐朝由盛转衰 C . 北宋建立 D . 金与南宋对峙
  • 11. (2017七下·灌南月考)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    

    A . 春秋战国 B . 魏晋南北朝 C . 辽宋夏金    D . 五代十国
  • 12.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
    A . 赵匡胤和铁木真 B . 赵匡胤和忽必烈 C . 赵构和铁木真 D . 赵构和忽必烈
  • 13. 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则天下自安矣”的建议,这一建议有利于( )
    A . 杜绝官员贪腐 B . 增强地方实力 C . 加强中央集权 D . 削弱皇帝权力
  • 14.
    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作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这一变化反映了
    ( )
    A . 宋具有尚武精神、积极进取 B . 宋崇文抑武引发社会观念流变 C . 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 D . 两宋时期民族交融是主流
  • 15. 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收集了“契丹的兴起”、“西夏建立”、“宋夏和战”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C .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 16. 图中的货币分别为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契丹和西夏(    )

    A . 都在同一区域建立的政权 B . 都是由同一民族建立的政权 C . 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 D . 都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
  • 17. 随着2023年春节档电影《满江红》的热播,精忠报国的岳飞再次成为人民热议的话题。下列与岳飞有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
    A . 黄袍加身 B . 陈桥兵变 C . 金兵灭辽 D . 郾城大捷
  • 18. 如图所示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9. 某地兴起于北宋,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其生产的产品以“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 )
    A . 广州 B . 泉州 C . 宜兴 D . 景德镇
  • 20. 现在扫二维码已成为一种日常的支付手段,纸币作为支付方式最早出现于(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北宋 D . 南宋
  • 21. (2023·滨海一模) 如图呈现了西汉至南宋时期南北方户数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推动了(   )

    A . 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B . 北方人口不断增长 C .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 22.
    《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立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
    A . 秦隋宋 B . 秦隋元 C . 秦元明 D . 隋元明
  • 23. 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西夏灭亡

    ③蒙古灭金

    ④南宋灭亡

    ⑤元朝建立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③②④⑤ C . ②③①⑤④ D . ①②③⑤④
  • 24. (2023九下·泸县月考) 穿越时光隧道去古代进行研学旅行。我们可以到通宵营业的“瓦子”去看戏、听曲、观看蹴鞠,买古玩字画的,还有剃头……。这些热闹情景反映了(   )
    A . 隋朝科举制确立 B . 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 . 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D . 明朝科技发展
  • 25.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下列对该著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 . 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C . 由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 D . 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
  • 26. (2020·永州)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有利于人类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是(   )
    A . 火药、指南针 B . 指南针、印刷术 C . 印刷术、造纸术 D . 火药、造纸术
  • 27. 暑假将至,小明想去北京旅行。在历史课上小明听老师讲到有个景点叫做“明十三陵”,但通过查资料得知朱元璋的陵墓却不在北京,大家能告诉他应该去哪儿参观( )
    A . 南京 B . 西安 C . 洛阳 D . 杭州
  • 28. 如表所示是我国北方某地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变化。出现表中变化的原因是( )                                                                                                                 


    明朝以前

    明清时期

    粮食作物

    粟、小麦、大豆

    粟、小麦、大豆、玉米、甘薯

    经济作物

    棉花、桑、麻

    棉花、桑、麻、烟草、花生、向日葵

    A . 引进了农作物新品种 B . 郑和下西洋的推动 C . 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 D . 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 29. 据统计,明朝永乐年间,新建和改建约二千艘海船,船上装载的各种赏赐物品花费很大。为了保证造船质量的精良,明成祖不惜“支动天下一十三省的钱粮”。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
    A . 宝船的造船技术世界领先 B . 促进了造船技术的提升 C . 给明朝政府造成财政负担 D . 以宣扬国威为主要目的
  • 30. 1553年,____人以“借地晾晒水浸货物”为借口,在澳门半岛暂时居住。横线处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
    A . 日本 B . 葡萄牙 C . 西班牙 D . 美国
  • 31. 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 )
    A . 宋应星——《齐民要术》 B . 李时珍——《本草纲目》 C . 徐光启——《天工开物》 D . 贾思勰——《农政全书》
  • 32. 如图为太和殿,是明清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位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殿前设有广场,可容纳上万人朝拜庆贺。这种建筑理念反映出( )

    A . 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的 B . 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 C .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D . 北京是由宫城、皇城、京城三大部分组成的
  • 33. 明朝末年,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某地流行这样歌谣:“杀牛羊,备酒浆,闯王来了不纳粮。”文中“闯王”指哪一位农民起义领袖( )
    A . 陈胜 B . 黄巢 C . 李自成 D . 张献忠
  • 34. (2018·常德) 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清朝建立了一个空前统一和强大的国家,基本奠定了当今中国疆域的版图,其中清朝前期疆域南到(    )
    A . 台湾岛 B . 海南岛 C . 南海 D . 南海诸岛
  • 35. (2023七下·西青期末)  清朝初年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认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大力推行的政策是(  )
    A . 发展海外贸易 B . 改进生产工具 C . 推行垦荒政策 D . 招募农民屯田
  • 36. “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与晋商相匹敌的是江南徽州府组成的徽商……这些商帮的活动( )
    A . 唐朝 B . 宋朝 C . 元朝 D . 清朝
  • 37. 清朝前期,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主要集中在( )
    A . 纺织业 B . 旅游业 C . 运输业 D . 服务业
  • 38.
    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是空前绝后的,顺治帝施文字狱17次,康熙帝施文字狱20多次,雍正帝施文字狱20多次,乾隆帝施文字狱130多次。文字狱的推行
    ( )
    A . 促进了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 B .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 C . 维护了民族团结 D . 促进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 39.
    清朝后期,“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主要表明清政府实行
    ( )
    A . 闭关锁国政策 B . 重农抑商政策 C . 对外开放政策 D . 鼓励垦荒政策
  • 40. 这部作品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通过几大家族的兴衰变化,“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作品是( )
    A . 《史记》 B . 《窦娥冤》 C . 《三国演义》 D . 《红楼梦》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 41. 习俗因传承而延续,文化因赓续而繁荣,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回答问题。                                                                                                                                                                                   

    节日名称

    图片资料

    文字资料

    ①    

    ③对应文字资料     (填字母)

    A: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唐)张建封

    《竞渡歌》

    元宵节

    ④对应文字资料     (填字母)

    B:东风夜放花干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南宋)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清明节

    ⑤对应文字资料     (填字母)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北宋)王安石

    《元日》

    ②    

    ⑥对应文字资料     (填字母)

    D:裁漉酒笼头纱帻,制踏青可脚乌靴。与知音三五词林社……买花钱滴溜溜杖上挑着,沽酒店闹炒炒桥边问也

    ——(元)无名氏

    《南吕•一枝花•春日即事》

    1. (1) 为宣传我国的传统节日,同学们搜集到以上资料,再为节日、图片匹配上合适的文字资料。
    2. (2) 结合所学知识,B、D两段文字资料的体裁分别是什么?
    3. (3) 从以上资料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有关宋元明清时期城市生活的信息?
    4. (4) 我国的传统节日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请你从以上节日中,任选一个节日
  • 42. 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中央集权与皇权的不断加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抵五代之所以取天下者,皆以兵。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则随以亡。

    ——(南宋)范浚《五代论》

    材料二: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咸不逮元

    ——《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

    材料四:

                                            

    军机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雍正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开始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辅佐皇帝处理政务。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对皇帝的旨意不能稍加改变。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朝初年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写出元朝版图在我国历史上的特点,并指出元朝为此采取了什么制度?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明朝中央机构与元朝相比的两点变化。并写出明朝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强皇权措施。为监视臣民设置的特务机构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清朝军机处的特点。
    5. (5) 综上所述,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趋势。
  • 43.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儿女对祖国真挚情感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代时间轴

    材料二:疆域空间图

    材料三: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一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 (1) 材料一是历代政府对台湾地区管辖,请分别写出A、B机构的名称。1662年谁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2. (2) 请分别写出材料二中唐、元、清三个朝代与C区域交往的史实各一例?清朝设什么机构管辖新疆地区。
    3. (3) 根据材料三回答,元朝时形成的新民族是什么?
    4. (4) 依据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识。
  • 44. 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古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期

    事件

    西汉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唐朝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

    宋朝

    广州、泉州是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元朝

    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

    明朝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清朝

    郑成功收复台湾,“闭关锁国”

    1. (1) 根据表格中唐朝时期中外交往的史实,说明这一时期中外交往的特点。
    2. (2) 宋代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 (3) 选择材料中互相关联的两到三则史实,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