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10-19 浏览次数:2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部分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1. 下图为1949年的版画《我们的力量》:主体位置高举的旗帜上分别写着“中国人民政协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保卫世界和平”等,左下方为抱头鼠窜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帮凶。该版画创作的背景是(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抗美援朝的胜利 C .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 国民经济的恢复
  • 2.  20世纪50年代,大批青年和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志愿军和各种军事干部学校;大批铁路员工、汽车司机和医务人员志愿到朝鲜担负战勤和运输工作。这反映出人民群众( )
    A . 庆祝新中国工业体系的建成 B . 力争实现西藏和平解放 C . 投身抗美援朝巩固新生政权 D . 响应政策接受义务教育
  • 3. 下图是1950年浙江省杭县临平区农民分田到户的图像史料,当时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农民获得生产资料。以上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 . 推翻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 . 走上农业集体化的生产道路 C . 改变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 D . 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 4.  1953年“鞍钢大型无缝七高炉开工纪念章”(下图)可用来研究( )

    A . 一五计划的工业建设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 . 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D .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发与建设
  • 5.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为少数民族代表们配备了汉语翻译,代表们使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表决票”上也印有汉、蒙、藏、维吾尔4种文字。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
    A . 中央人民政府的正式成立 B . 各族人民平等地享有民主权利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D . 西部大开发拉动边疆经济发展
  • 6.  1955年,一位参加万隆会议的美国记者赞叹道:“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万隆会议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 )
    A . “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普遍欢迎 B . 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中国与亚非国家广泛建立外交关系 D . 会议促成了中美之间邦交正常化
  • 7. 以下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 乡镇企业的发展 C .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D . 工业布局的调整
  • 8.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关系。在地域上,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这句话描述的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
    A . 背景 B . 特点 C . 内容 D . 影响
  • 9. 右图为某部历史人物传记的目录(部分),该传记记述的历史人物是( )

    A . 毛泽东 B . 周恩来 C . 彭德怀 D . 邓小平
  • 10.  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此社论的提出( )
    A . 为新中国工业化起步奠定基础 B . 掀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 . 体现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决心 D . 实现了教育工作领域的拨乱反正
  • 11. 春联折射人们的生活。1974年,湖北农民彭立成家的春联是“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到1980年,他家春联变成“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春联的变化折射出( )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果 B . 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的影响 C .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终确立 D . 我国建成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12. 图片记录着历史。以下图片反映的史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④③① D . ③②④①
  • 13.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率先开放的深圳经济特区位于图中的( )

     

    A . B . C . D .
  • 14. 邓小平在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的开幕词中提出: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以下属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是( )

    ①一国两制

    ②《共同纲领》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2013-2020年,我国新增造林面积7.7亿亩,完成森林抚育10.1亿亩,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 23.04%。“十三五”以来,全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880万公顷,昔日的“沙进人退”变成了如今的“绿进沙退”。以上现象体现出( )
    A . 全面从严治党凝聚人心 B . 全面依法治国持续推进 C . 全面深化改革持之不懈 D . 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显著
  • 16. 2022年6月29日,某校历史小组开展喜迎活动,右图为该活动的宣传画,图中“□□□□”部分的内容应是( )

    A . 新中国成立 B . 香港回归 C . 改革开放 D . 加入WTO
  • 17. 下图为1999 -2019年中国澳门GDP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澳门回归后( )

    A . 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B . 粮食安全得到保障 C . 城乡结构明显改善 D . 外贸总量名列前茅
  • 18. 某校历史小组策展“当代中国的外交”,其中一幅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对该示意图理解准确的是( )

    A . 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 轰动世界的“乒乓球外交” C . 加强与亚非国家间的合作 D . 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 19.  2019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近两万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3975亿元,使三百多万贫困农民实现增收。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

    ②交通物流的快速发展

    ③“双百方针”的推动

    ④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0. 2015年,我国某位科学家凭借“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提出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疗法”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为中国和世界消灭疟疾做出卓越贡献。这位科学家是( )
    A . 钱学森 B . 屠哟哟 C . 袁隆平 D . 钱三强
  • 21. 以下是某班制作的“云展板”的主要内容,这组图片反映出( )

    A . 武器装备向现代化迈进 B . 人民军队服务人民忠于党 C . 现代医学技术普惠全民 D . 国防工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 22.  2021年7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我国实现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是( )
    A . 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B . 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 C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 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 23.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以上成就的取得发生在(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C .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24. “人们在饮食上不但‘吃饱’还要‘吃好”,“城市居民告别大杂院搬入宽敞的单元房”“昔日‘自行车王国’,今日汽车进千家万户”。以上调查结果可以说明我国( )
    A . 交通技术突飞猛进 B . 文教卫生不断发展 C . 杂交水稻技术进步 D .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二、材料分析题,本部分共4题,共52分。
  • 25. 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

    材料一人才缺乏,已是我们各项建设中一个最困难的问题,不论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还是 在巩固政权方面,我们都需要人才。 ——1951年8月周恩来在主持部分专业代表及政府各部门负责同志会议时发言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关于人才的看法。为什么50年代急需经济、国防建设等方面的人才?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2. (2) 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把以上人物事迹的序号填写到下列横线的对应位置上。(填写序号即可)

      ABC→①

    3. (3) 仿照示例,从②③④中任选其中一位人物,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他的事迹具有怎样的意义? 

      【示例】黄文秀毕业后回到农村建设家乡,推动了家乡经济发展,为全民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做出贡献。她放弃高薪,投身农村扶贫工作,体现了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精神,攻坚克难的实干精神。 

    4. (4) 依据材料三,指出海淀区人才资源的特点,并分析海淀区人才汇聚得益于哪些因素? 
  • 26. 桥
    1. (1) 材料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1950年,专家组开始制定桥址线方案。 1955年,苏联专家和茅以升、梁思成等国内著名的桥梁专家和建筑专家“集体会战”,完成了大桥桥梁结构的设计和建造技术的方案。 大桥所需全部钢梁,均由山海关、沈阳桥梁厂制造,钢材由鞍钢提供。1957年10月15 日,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提前两年竣工完成。 
      ——摘编自王琥《新中国设计纪事》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图中处(填写字母即可),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的历史背景。
    2. (2)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级跨海交通工程。1997年香港回归及亚洲金融风暴发生之后, 特区政府认识到要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需要与内地尤其是 广东加强合作,因此于2003年向中央政府提出了修建港珠澳大桥的建议。港珠澳大桥制定了120年的建设质量标准。中国工程师们在西方海洋地质标准的技术、工艺无法满足施 工需要的困难面前,攻克大量技术难题,自主研发了十几项 国内首创、世界领先的专用设备和系统,依靠自主创新形成了百余项专利,最终保障了“120”质量标准的达成。 
      ——摘编自杨海霞《超级工程背后的那些事》等 

      依据材料二,概括港珠澳大桥的特点,分析该桥建成后的影响。
    3. (3) 材料三:沟通世界的桥梁         
      中国海外桥梁建设彰显了“中国与世界 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的愿景。自 “一带一路”建设开启,中铁大桥局在越南、 孟加拉国、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缅甸、南非、坦桑尼亚、摩洛哥等20多个“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承建了40多座象征沟通和友谊的桥梁,推动中国对外开放的同时,分享和输出中国技术、中国管理、中国机遇。 
      ——《一座座中国桥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五洲四海》
      中国路桥在莫桑比克的当地员工介绍说, “从殖民时代就规划的一座桥梁经过多少年都没有修建,现在这一梦想终于实现了……如果没有中国企业的投资和建设,许许多多像我这样的人可能至今没有工作……这5年,莫桑比克的发展比以往要快得多,这就是‘一带一路’给我们带来的好事情。” 
      ——《一桥飞架,打通发展“经脉”》
      依据材料三,谈谈中国海外桥梁建设如何体现出“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 27. 老北京・新发展
    1. (1) 材料一:同仁堂早年为清宫御药房,供奉御药172年。1949年到1959年,在国家扶持下同仁堂彻底摆脱了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模式,简单的手工操作逐渐被机械化、半机械化的设备所替代,结果是素以“质高价昂”知名于世的北京同仁堂成药,在1954年后连续几次降价,成为质高价廉的产品,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1992年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成立,在保持同仁堂制药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不断开发符合国际标准新产品,近年来同仁堂的品牌已经行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摘编自李建勋《亲见同仁堂新生》 
      依据材料一,从50年代和90年代任选一个时期,指出该时期同仁堂药业的历史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2. (2) 材料二:北京是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2019年,北京服务贸易达1543.37 亿美元,较2003年增长了9.51倍。2021年,尽管受世界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影响,北京服务贸 易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市对外贸易的22.7%。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697.9亿美元(同比增长 12.5%)。 
      ——薛熠《依托“两区”建设推动北京服务贸易高水平创新发展》 
      依据材料二,指出北京新兴产业发展的情况。
    3. (3) 综合以上材料,说说你对北京城市发展的建议。
  • 28. 发展・共享
    1. (1) 材料一: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优势充分发挥,中国实现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扶持对象 扶持情况
      福建省宁德市赤溪村       赤溪村位于大山深处,经济落后,村民们一度食不果腹。后来,在政府和企业帮助下,该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建立优质水稻、生态有机茶等农业示范基地,又结合该村少数民族多的特点,打造了畲族文化节等旅游项目,脱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山西省娄烦县       山西娄烦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是国家级贫困县。该县农民们只能“种些玉米和山药蛋”维持生计。山西省农科院针对这里的气候特点,研究出一套反季节出菇的栽培模式,带动全县香菇产业发展。农民们学会了蘑菇种植技术,摘掉了贫穷帽。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 李文宾       2017 年,生病在床的李文宾被认为永远站不起来了。他的情况被扶贫干部录入到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2017 年,对口帮扶的广东医疗队来到西林,找到李文宾进行会诊。当地医保和广东罗湖帮扶的大病救助资金,为他承担了几万元手术费。今天,康复后的李文宾已恢复正常生活。
      阅读材料一,指出我国为何能够创造人类减贫奇迹。
    2. (2) 材料二: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2022年10月16日) 

      阅读材料二,任选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特征,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