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辽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质量监...

更新时间:2023-10-16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5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yān)    愧(zuò)    取(dì)    言外之(yì) B . 古(gèn)    高(liáng )   吞(shì)    心有灵(xī) C . (tiē)    修(qì)    午(shǎng)    妇皆知(rú) D . (dùn)    震(sǒng)    歉(bào)    以身作(zé)
  •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绚丽的青春,总是让我们心潮澎湃。沐浴着阳光,满怀炽热的激情,带着无限      牢记师长的谆谆教诲,      地奔向未来。即使今天的我们步履蹒跚,但      有汗水的奠基,梦想的大厦就不会坍塌,热血一定会      力量,明天一定会争奇斗妍。

    A . 幻想  不屈不挠  只要  迸溅 B . 憧憬  锲而不舍  只有  迸溅 C . 幻想  不屈不挠  只有  迸发 D . 憧憬  锲而不舍  只要  迸发
  • 3. 下面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这里的瀑布多姿多彩 , 变幻不定。有时,它像一阵风,岩壑间轻轻流转呼唤;有时它如漫天 , 尽情地润湿山峦草木;有时,它是三两个隐者,躲在密密的丛林里轻歌曼舞;而更多的时候,它们成群结队从高高的山崖上呼啸而下,天地为之动容,草木因之失色。但是,你便明白了,大山的呐喊,原来是这样震人心魄

    A . ”这里”是代词,”一阵”是数量词,”在”是介词,”地”是助词。 B . ”有时”是名词,”大”是形容词,”润湿”是动词。 C . ”多姿多彩”“轻歌曼舞”都是并列短语,”漫天大雨”是偏正短语。 D .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将”但是”改为”于是”。
  •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活板》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是沈括,字存中,北宋的科学家、政治家。 B .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韩愈、王安石同属”唐宋八大家”。 C . 古汉语中常用”三、九、十二、百、千、万”等词来表示”多”,《木兰诗》”军书十二卷”中的”十二”也是这样的用法。 D .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篇幅比较短小。
  • 5. 学校开展了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 (1) [设计活动]请你围绕主题另外设计两个具体活动,写出活动名称。

      爱国人物图片展→

    2. (2) [抒发情怀]”家国情怀”在邓稼先、闻一多、志愿军战士身上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活动宣传展板上有这样的话,请你仿照示例写一写表现在志愿军战士身上的”家国情怀”。

      示例:”家国情怀”在邓稼先身上表现为呕心沥血,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家国情怀”在闻一多身上表现为舍生忘死,与独裁的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到底;”家国情怀”在志愿军战士身上表现为英勇无畏,

  • 6. 名著阅读。
    1. (1)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海底两万里》想象丰富,全书用第三人称,语言平实,将科学与文学巧妙地结合,体现了作者的科学精神和非凡的想象力。 B . 《骆驼祥子》叙写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小说大量使用北京口语,还有一些关于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小说的经典作品。 C . 《骆驼祥子》——祥子在曹宅拉过包月。因为曹先生一家很和善,对祥子很好,祥子在曹宅过得很愉快。 D . 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重庆地区的地下共产党人的英勇斗争的故事,刻画了江姐、许云峰、刘思扬等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
    2. (2) 请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样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

      ① 选段中人物语言鲜明、独特。结合选段中的语言描写,说说祥子的性格特点。

      ②老舍是公认的语言大师,《骆驼祥子》一书中他创造性地运用了北京市民的口语,极富地域文化特色。如”一边儿”是”同样”的意思,”小过节儿” 就是”小矛盾”。通俗朴素的文字增添了亲切活泼的味儿,选文中卖车的铺主说的语言就京味十足,”少一分咱们吹”中”咱们吹”的意思是

  • 7. 古诗文默写。
    1. (1)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2. (2)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 (3) 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4. (4) 斯是陋室,。(刘禹锡《陋室铭》)
    5. (5) 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 (6) 陆游的”。”;王安石的”“都蕴含了人生哲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15分)
  • 8. 阅读下面古诗

    [甲]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前出塞(其六)

    杜甫

    挽弓当挽强,当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①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②,岂在多杀伤?

    [乙]①列国:各国。②侵陵:侵略。

    对这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甲诗题为”望岳”,诗文中没有一个”望”字,但每一句都围绕”望”展开。 B . 乙诗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指明作战取胜的关键。并用比喻说明凡事其中要害就容易成功的道理。 C . 甲诗尾联两句体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也表现了诗人在安史之乱中悲天悯人的情怀。 D . 两首诗都表现诗人的情怀,甲诗融情于景,乙诗在议论中抒情,强调了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
  • 9.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子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为分宁主簿①。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惊曰:“老吏不如也。”有囚法②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 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③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选自《宋史·周敦颐传》,有删改)

    [注]①主簿:官名。②法:按照法律。③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1. (1) 选出下面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 出淤泥而不染    敦颐独与 B . 香远清    自以为大有所 C . 分宁主簿    已后典籍皆板本 D . 手版归     而去之
    2. (2) 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3. (3)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4. (4) 甲文运用的写作手法,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的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满分30分)
  • 10.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两棵金银花

    朋友两年前送给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四月份就迫不及待的开放了,千万朵金银花你不让,我不让你,在微风细雨中轻轻地摇曳着。有的含苞欲放,羞答答的细小的白色花蕾散发出若有若无的淡淡香味;有的正在盛开,一簇簇的小花在它们洁白的椭圆形细碎花瓣中伸出小小的心蕊,悠悠的清香,白黄两种颜色既不失单调,又高雅清洁,小雨滴沾在上面,为金银花增添几分姿色,就像邻家的小女孩活泼可爱;有一些花朵开的时间长了,白色的花朵已经变成金黄色,就像姑娘头上戴着的黄色发髻,一枝数朵,给人一种惊喜,一缕清爽,实在是标致极了。

    ②这些开放着的花朵在雨中默默地散发着它们特有的香气,把芳香送给从这里经过的每一个人,微风吹来,花枝花朵摇摆起伏,袭人香气简直可迷醉万人。想不到两年的时间,这棵金银花就由纤弱的一棵小苗长成了亭亭玉立的美少女,主干已经有两米来高了,足有大拇指那么粗,在主干上还发出了一些枝桠,这些枝桠柔柔的、嫩嫩的,伸着毛绒绒的头,吐出一丝绿意,左摆右摆地在风中摇着摇着就攀附在了桃树上,一个劲地噌噌直往上长,密密麻麻的卵形的绿叶非常茂盛,以白色的围墙做背景,配合着粉红色的桃花,桃树下一盆盆茉莉、竹子、山茶、文竹、玫瑰、水仙,姹紫嫣红,绿叶红花,色彩鲜丽,显得格外的娇艳动人,特别逗人喜爱,是入画的一景。

    看着金银花长得那么盛,花开得那么多,我心里有些后悔。其实朋友把金银花送给我之后,我就只把它栽在院子的一角,想起来的话,就给它浇点水,有时连水都忘了浇,更不用说施肥了。超强的生命也让金银花显得不起眼,平凡的花,平凡的花香,甚至常被人忽略,就好像人们总是想得到天山雪莲的高洁,却忘记了山脚下狗尾巴草的万般风情。

    ④钟情于金银花的叶子绿,花儿的美,那淡淡的香味儿,去年我在花盆又扦插了一棵金银花,准备长大后放在客厅里。我希望这棵金银花能够带给我一片葱茏的绿色,淡淡的花香。曾经,我为我的这个设计充满了赏心悦目的憧憬和希冀。为此,我选用了树林里的基土,埋入了最好的基肥,随时不忘给它浇水,精心呵护,一如母亲精心照料刚出生的婴儿。甚至冬天还把它从院子里搬到房子里,白天又从房子里搬到院子里,让它充分享受阳光,乐此不疲。但很遗憾,一年来,它只是窝在花盆里,不长高,也不长粗,它所报答于我的便只是若干枝条和绿叶,看来连花都不会开。

    ⑤然而,我对它却没有丝毫的抱怨,因为我就知道:它已经尽力了。就是说,它所能够报答于我的,也就是这些了。是的,它有着充足得过分的肥料供应,充足得过分的水的供应,充足得过分的主人的关怀……但没有足够的风,没有足够的地气,更是没有足够的成长的自由,没有足够让根自由伸张的空间!而那些自由,作为主人的我,竟然在很长的时间里茫然无知——居然不知道它还要自由!

    ⑥两棵金银花,一棵在院子里无拘无束自由生长,越长越高,绿树成荫,盘虬卧龙,花香四溢;一棵长在花盆里,虽然受到精心呵护,却似一棵长不高长不大的小草。我们应该知道:有自由的空间,有些小草其实是可以长成一棵树的!

    (选自《新华副刊》,略有改动)

    1. (1) 阅读选文,概括出”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2.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①段画线句子。

      朋友两年前送给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四月份就迫不及待的开放了,千万朵金银花你不让,我不让你,在微风细雨中轻轻地摇曳着。

    3. (3) 选文第③段中”我心里有些后悔”的原因是什么?
    4. (4) 选文第④段写”我”精心照料室内花盆里的金银花,用意是什么?
    5. (5) 阅读选文,谈一谈你对”有自由的空间,有些小草其实是可以长成一棵树的”这句话的理解。
  • 11.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闫红

    ①我妈68岁时拿到的驾照。一开 始她和我商量要考 驾照时,我是反对的:“那么多年轻人都考不过,您这么大岁数了还去考,多累啊,再说,有必要吗?”我妈有点迟疑,但仍然很坚持,下定决心要学。我再一想,我妈这辈子,就是靠各种学习医治苦难的,学习就是她的治愈系,再学一样,也挺好。于是我口气一改,变作支持。我妈废寝忘食地学了三个月,把驾照拿到了手。要知道,在吾乡,像我妈这么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太太开车,真是太罕见了

    ②我妈出生于1951年2月,出生没半年,我姥姥和姥爷就离了婚,直以来,我妈和我姥姥一起生活。我妈说,她小时候最怕听到别的小孩说”俺爸给俺做了啥啥”,人家都有个爸,她没有。她18岁被招工,进了纺织厂,工厂里成日机器轰鸣,空气混浊,一个纺织女工一天要在流水线上奔跑15公里。后来她嫁给了我爸。我爸是个知识分子,同样来自贫穷之家,负担沉重,到现在才算好了一些。我妈每个月的退休金2000元左右,必须精打细算才能生活。

    ③只是没钱倒也罢了,这几年,先是我姥姥摔断腿,然后是我爸脑血栓半身不遂,我妈全年无休地照顾他们。我想一想,都觉得暗无天日。但目睹我妈这大半生,我发现她常有一种愉悦感。是的,我用了”愉悦”这个词,而不是”高兴”相对于高兴,愉悦的快感里,带着一点充实感。

    ④我妈不觉得此生虚度的原因是,她是一个爱学习的人。

    ⑤虽然我妈文化水平不高,但她很留心别人的长处,跟我爸结婚后,我爸喜欢看书,订了很多文学期刊,我妈也拿过来看,看着看着就上了瘾。等我长大一点儿,我妈开始跟我一块儿看徐訐、张爱玲、三毛等人的作品。她最喜欢徐訐那种不疾不徐的叙事方式,一度对张爱玲也很着迷。看得多了,我妈也写,写乡村往事、童年记忆,在我爸的指点下投稿,居然也屡有作品发表。

    ⑥有些技术活儿,我妈也不在话下。打印机刚流行时,我们家也置办了一台,一则为我爸写稿方便,二来时不时兜揽一些为其他单位打印的活儿,也算是家庭副业。开始主要是我爸操作,后来我妈看着手痒,一边做家务一边背诵起五笔字根“王旁青头兼五一”,三五天后居然能见字拆字,让费了好大劲儿才学会五笔打字的我爸佩服不已。

    ⑦这几年微信流行,我妈不甘心被时代抛弃,让我给她买了平板电脑。从没有学过拼音的她,就成天在键盘上戳戳点点,很快,她不但能用微信发送文字祝福,使用各种表情包更是不在话下。

    ⑧她到亲戚家,会注意人家怎么收拾房间;跟人谈话,会想到吸取有效信息;连看韩剧,她都注意吸收正能量。她曾经很认真地跟我说,韩国人的理念是”生命不在于长短,只要活得好”。她学习了,化为己用,关注眼下的一时一刻,活得高兴。

    我有时笑我妈,她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我妈的乐趣来自学习本身,结果并不重要,她先行一步地发现了学习过程的愉悦。这种愉悦感无须依凭,自给自足,不看别人脸色,也不用跟谁比较。因这日复一日对实现自我超越的愉悦感,即使周围慌乱不堪,她依然能够自洽。

    ⑩我妈是一个与命运劈面相逢的人,却不曾被命运击倒,虽然她也常常感慨自己这一生碌碌无为,但是在我看来,她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不惧任何困苦处境的精神,就是她的了不起之处。

    (选自[读者]2022年11期,有删改)

    1. (1) 请为选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说明理由。

      A.一生都在成长

      B.用学习治愈苦难的人

    2. (2) 阅读选文①~⑦段的内容,梳理能体现”我妈”成长的具体事例。

      “我妈”68岁时拿到驾照→①→②→③

    3. (3) 结合语境,分析第⑤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看得多了,我妈也写,写乡村往事、童年记忆,在我爸的指点下投稿,居然也屡有作品发表。

    4. (4) 请从材料详略安排的角度,分析第⑧段在全文叙述中所起的作用。
    5. (5) 选出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
      A . 选文第①段画线句”要知道,在吾乡,像我妈这么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太太开车,真是太罕见了!”这句话直接抒发了我对母亲的佩服和赞美。 B . 选文第②段中列举了很多数词,表明了母亲是个能吃苦耐劳、不惧任何困苦处境,会过日子的人。 C . 选文第⑥段中,写了母亲很快就学会了五笔打字,让我和爸爸都佩服不已。这也是母亲一直以来爱学习的原因,因为她学啥都会。 D . 选文第⑨段的画线句,运用了比喻,将母亲比作”行走的百科全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知识渊博和好学的特点。
四、写作(满分50分)
  • 12.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① 成长路上,总有一些故事感动着你,启迪着你,而这些故事很多时候都隐藏于背后,背后有汗水,有泪水,有鼓励,有指责,有坚强,有关爱……

    请以”成长背后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②邓稼先始终站在研究第一线,昼夜计算筹划的那个身影;老王临死前送鸡蛋香油,一步一步走下楼梯的那个身影:父亲用大半辈子,一块砖一片瓦修建新台阶的那个身影……它们或让人感动,或让人愧怍,或让人惋惜。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这样触动你心灵,让你难忘、让你动容的身影。

    请以”那身影让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体都是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