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江津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

更新时间:2023-09-24 浏览次数:2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 1.  2022年12月4日至10日是我国第五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是“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宪法宣传有利于青少年( )
    A . 增强宪法意识,自觉践行宪法 B . 了解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具体的问题 C . 学习宪法,积极参与宪法修订 D . 认识到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概括与总和
  •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公开讲话和演讲中善用“中国风格”话语表达方式,引经据典,融情于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平“语”近人。下列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体现法治思想的是( )
    A . 言必信,行必果 B .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C . 法必明,令必行 D .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3. 在八年级某班的“查法条•看时政”宪法知识分享主题活动中,下列法条和时政搭配有误的是( )                                                                                                                                                                                   

    选项

    法条

    时政

    A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B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重庆市江津区开展“传中华好家风,做厚道江津人”的家风家训活动。

    C

    第二十二条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国家文物局提出将启动壁画彩塑文物和廊桥专项保护行动。

    D

    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A . A B . B C . C D . D
  • 4.  2023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一号,内容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任命李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由此可见,我国国家主席行使( )
    A . 公布法律权 B . 任免权 C . 外事权 D . 授予荣誉权
  • 5. 针对中小微企业当前面临的生产经营困难,2023年1月14日,国务院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从政策支持、融资促进等方面多措并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信心。这体现了( )

    ①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2023年3月5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5周年纪念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西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全区各族人民正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发展( )

    ①得益于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共建美好祖国

    ③表明了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已消除了差距

    ④彰显了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7. 当前,一些领域党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还不够科学,保障党的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的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这种状况迫切要求我们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以下关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出台过程正确的是( )

    ①党的二十大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

    ②党的第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③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④中共中央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草案)》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①→④→②→③ D . ②→④→③→①
  • 8. 以下是某班“法治课堂”对一些法治案例的解析,其中正确的是( )↩

    ①经查,纳税人刘某未在法定期限内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少缴个人所得税。后东莞市税务局稽查局对刘某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9.99万元。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可逃避

    ②17岁男子陈某文身后后悔了。他得知法律规定,文身店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遂将文身店主李某诉至法院,要求退还文身费并承担清洗费2万元。经调查,在陈某未成年人身份信息确认上,双方均存在一定过错,判定由李某返还文身费,另赔偿陈某5000元。

    ——双方的法律意识不强,应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

    ③2022年“十一”假期,Y市有两名员工拒绝加班,造成公司二十多万元人民币损失。公司要求这两名员工进行赔偿,赔偿公司1.8万,并得到法院一审判决的支持。

    ——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④林某将家中的雪纳瑞犬从7楼抛下,造成“狗死人伤”的后果,被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3000元。

    ——林某的行为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于2023年1月1日起实施。新时代,新法呈现新亮点:将男女平等确定为国家的基本国策;新增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的一般规定等。这说明( )

    ①新法可彻底消除就业性别歧视

    ②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③我国法律满足公民的一切诉求

    ④国家为实现公平正义做出努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八年级(3)班开展“公平正义”主题手抄报比赛活动,如图漫画最符合手抄报主题的是(   )

     

    A . B . C . D .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0分)
  • 11.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只有人人有责、人人尽责,才能壮大网络正能量版图,维护网络文明,共筑美好精神家园。结合漫画,回答问题。

    结合漫画,运用“尊重自由平等”相关知识,请你补全萌萌的话语,并说明理由。

  • 12.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施行40周年。40年来,我国宪法在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根本法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依法治国立良法】

    以法律的武器治理环境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我国自1979年颁布《环境保护法(试行)》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以宪法为依据、以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专门立法为骨干、以相关立法为辅助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系统。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中国迈入了“环境宪法”时代。生态环境领域现行法律达到30余部,初步形成覆盖全面、务实管用、严格严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法治建设成就展】

    现行宪法实施40年来,我国在法律体系、民主政治、人权保障和宪法保障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下是成就的部分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健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中国特色宪法实施保障机制不断健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取得了从“有法依”到“良法善治”的重要成就。

    党和国家切实做到了依法规范、制约和监督权力,使我国国家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化、法治化。

    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持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切实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我们设立了“国家宪法日”、宪法宣誓制度等;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合宪性审查制度等更加完善。

    1. (1) 结合【依法治国立良法】,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以法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2. (2) 运用“坚持宪法至上”的知识,对【法治建设成就展】进行点评。
  • 1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A市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方凝心聚力,共谱乡村振兴“协奏曲”。市人大在多轮次座谈、多方面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地方性法规,并监督其实施;市政协积极融入,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作用,做深做细专题调研和协商议政,为推进乡村建设聚共识、献良策、促发展;A市甲村召开村民大会,制定了《甲村议事协商章程》和《甲村乡规民约》,为村级议事协商工作提供规章制度保证,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议事协商格局。A市的乡村发展迈入了一个新阶段。

    结合材料,运用“人民当家作主”的知识,分析我国政治制度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作用。

  • 14. 噪声污染防治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组成部分。在习近平总书记“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重要精神指引下,2022年6月5日,新修订的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出台施行,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新要求新期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缘起

    小李是一名初三学生,即将面临中考。最近他非常苦恼,因为每周末楼上的居民王先生都在家里播放高分贝音乐,导致他无法正常学习和休息。

    展过程

    于是小李的妈妈就噪音问题与王先生进行微信和电话沟通,并向社区进行反映,但是沟通和处理效果甚无。而后小李的妈妈愤然地将与王先生的沟通聊天记录和照片发布在小区业主微信群里,并辱骂王先生一家。王先生发现后,去找小李的妈妈解决问题,在争执中王先生殴打了小李的妈妈,并砸坏了小李妈妈的手机,随后小李的妈妈进行了报警,并将王先生诉至法院。

    查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八十六条受到噪声侵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侵权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评案例

    结合材料,运用“理解权利义务”知识,通过梳理案例缘起和过程,请你对小李妈妈的行为和王先生的行为分别做出点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