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阜新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

更新时间:2023-11-10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 1.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是( )
    A . 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 .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C .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确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2. (2019九上·宜城期中) 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    )
    A . 共享合作 B . 改革开放 C . 大众创业 D . 万众创新
  • 3.  2021年12月3日,74种新增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张劲妮“灵魂砍价”刷屏朋友圈,一次次报价、一次次压价,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拉锯战”,最终每瓶药成交价比最初报价少了2万多元。谈判中“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体现了( )

    ①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人民

    ②打压医药企业和医药代表,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③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解决,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④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增进民生福祉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4. 中国的腾飞证明,____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A . 改革开放 B . 经济建设 C . 反对分裂 D . 民主法治
  • 5. 当今时代“四个尊重”已成为社会共识,“四个尊重”指的是( )

    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

    ②尊重资本、尊重技术

    ③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④尊重创新尊重贡献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6.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③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④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7. 创新的目的是( )
    A . 增进民生福祉 B . 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C .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 . 实现共同富裕
  • 8. (2020九上·马山月考) 我国高铁历经“引进、吸收、再创新”的发展之路,已掌握世界一流的高铁技术,正走在世界前列。这说明(    )

    ①创新让生活更加美好             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④万众创新理念早已世人皆知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9. 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取材于古典名著,造型设计秉承中国民族工艺美术特点,合理想象,票房屡创佳绩。好莱坞著名制片人安德鲁梅森评价,这是一部属于全世界的合家欢电影,而且很中国。这表明( )

    ①文化创新要植根于本民族文化

    ②文化创新需要坚持对外开放

    ③文化创新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④文化创新要借鉴优秀文明成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达到909万人( )

    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教育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基石

    ④要把教育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1. “智慧书店”,扫码、选书、机器人扫码结算,所有环节均无人值守,人脸识别等高科技大大缩短了顾客的结账时间;“无人银行”,引导客户到相应区域办理业务……这主要体现了( )
    A . 知识创新 B . 制度创新 C . 技术创新 D . 文化创新
  • 12. 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是在( )
    A . 改革开放以后 B .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时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D . 各级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
  • 13. (2019九上·大洼月考) ______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
    A . 公民参与 B . 民主选举 C . 民主决策 D . 民主监督
  • 14. “它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 )
    A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15. 国家规定,国家有关部门对事关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举行社会听证会,方可做出最后决定。社会听证制度有利于( )

    ①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②增强群众主人翁的责任感

    ③从根本上防止腐败滋生

    ④扩大了群众的民主权利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 16. (2021八下·海口月考) 下列做法属于中学生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是(   )
    A . 值日班长将班里同学违纪情况报告给班主任 B . 小桂在微信上随意转发未经核实的疫情谣言 C . 小林将社区垃圾分类的建议反映给人大代表 D . 小西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后及时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 17. 市民徐某上班常常遭遇堵车,经过仔细观察沿途路况后,写信建议市政府把某处的花坛改成一条右转的机动车道( )
    A .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 . 专家咨询制度 C .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 . 社会听证制度
  • 18. 这边,多车连环追尾、行人纷纷滑倒、公交难刹车;那边,在道路上“辛勤”作业,路面成为危机四伏的“溜冰场”。洒水车化身冬天里的一把“祸”,相关政府部门要( )
    A . 推进科学立法,为冬季洒水提供法律依据 B . 建设阳光政府,让人民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 . 全面深化改革,为市民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D . 改革司法体制,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 19. 下列行为中,体现政府依法行政的是( )

    ①国家制定了《食品安全法》

    ②工商部门对企业进行了监管

    ③国有企业实行产品年报制度

    ④食药监局对不合格产品曝光

    A . ②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 20. 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体现在日常言行中。( )

    ①宗教信仰

    ②民主思想

    ③人文精神

    ④法治精神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21.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这启发我们( )

    ①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

    ②加强立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严格执法,努力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④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22. “犯罪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好比污染了水源。”培根的话启示我们( )
    A . 科学立法 B . 严格执法 C . 公正司法 D . 全民守法
  • 23. 厉行法治是对____的共同要求。( )
    A . 全体社会成员 B . 公民 C . 人民 D . 外国人
  • 24. 维护公平正义不只是司法部门的事情,全社会都应树立法治理念。作为公民,我们应该成为法治的( )

    ①自觉修改者

    ②坚定捍卫者

    ③自觉遵守者

    ④忠实崇尚者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25. “法律可以强制你赡养父母,但无法让你真正孝敬父母”。这启示我们( )
    A . 要依法治国 B . 法律的强制性没有发挥作用 C . 要以德治国 D . 要把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
二、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题共3小题,共25分)
  • 26. 材料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随着习近平同志掷地有声的话语,“人民”二字格外鲜明醒目,力重千钧。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入实施____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1. (1) 材料一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思想?
    2. (2) 材料一体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3. (3) 请将材料二中划线部分补充完整?
    4. (4) 材料二体现了我国怎样的科技发展水平?
    5. (5) 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青少年应怎样做?
  • 27. 材料一:2022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5个“必由之路”、5个“战略性的有利条件”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涵盖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也是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汇聚力量的过程。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为人民造福,这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要义。

    材料二: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1. (1) 请结合材料一回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 (2) 材料一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哪种形式?
    3. (3)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4. (4) 材料二中提到的“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体现了法治的哪一要求?
    5. (5) 如何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28. 材料一:“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对法治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材料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只有政府带头依法办事,国家才能在法治轨道上有序发展,报告中指出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

    1. (1) 结合材料一请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什么?其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什么?
    2. (2) 作为中学生,你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些什么?
    3. (3) 根据材料二请回答政府的宗旨是什么?
    4. (4) 结合材料二请回答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利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