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23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9-26 浏览次数:32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贾湖遗址是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存,该遗址发现大量距今约9000―7500年的遗迹、遗物,如古墓葬、房址、陶窑、石铲、石镰、石磨盘、石杵等。据此推测,该聚落( )
    A . 过着定居生活 B . 已经产生文字 C . 社会分化严重 D . 出现阶级国家
  • 2. 《尚书.周书.梓材》载周公教导弟弟康叔治理商故地的训词:“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意即上天将中国的土地与人民交给周王治理.据此,这里的“中国”应该指 ( )
    A . 河北、河南一带的西北地区 B . 陕西、河南一带的中原地区 C . 山东、河北一带的华北地区 D . 陕西、浙江一带的江南地区
  • 3. 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发现秦代法律文献,其中有当时官员编写解释法律名词术语的问答式手册《封诊式》,体现了严格的法律程序,如杀人,要区分是故意杀人还是过失杀人再定刑等等。这( )
    A . 反映了秦朝实行的是“仁政” B . 证明秦朝实行了残暴统治 C . 可用于研究当时的治理情况 D . 说明《史记》记载不可信
  • 4. 《宋书》(梁.沈约)描述:“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户不夜扄(jiong),盖东西之极盛......”,此材料记载的是南朝宋____情况( )
    A . 社会发展 B . 民族关系 C . 南北交流 D . 对外贸易
  • 5. 根据下面两幅图,这说明( )

    A . 中日实行相同的政策 B . 日本文化来源于中国 C . 唐文化影响周边国家 D . 唐王朝注重文化扩张
  • 6. 南宋临安著名小吃“宋五嫂鱼羹”由女子宋五嫂所创,她是“汴京酒家女,善作鱼羹”,随宋室南渡临安后,仍以鱼羹为生,因手艺好,“人竞市之,遂成富媪”。这从侧面反映南宋( )
    A . 商品经济继续发展 B . 坚持重文轻武政策 C .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D . 科学技术创新发展
  • 7. 阅读下表,这说明,明朝中后期( )                                                                                          

    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明朝中期,戚继光等率部抗倭。

    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相继在我国沿海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明朝中后期,西方传教士给中国带来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如《几何原本》等。

    A . 中外开始进行交往 B . 反抗侵略是主题 C .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 . 危机与机会并存
  • 8. 康熙曾抱怨说“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假鞭策,以为尔即踣毙,必有更换者。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体恤......”这一现象,表明清康熙时( )
    A . 皇权已经丧失 B . 大臣地位提高 C . 君主专制强化 D . 已无人才可用
  • 9. 广州十三行原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外国人在此经商贸易。但从1840年-1850年初,洋人几乎无法在广州城内定居、经商、开设领事馆。这反映,广州地区( )
    A . 不允许对外贸易 B . 具有反侵略意识 C . 对外需求不强烈 D . 自然经济占主导
  • 10. 1861思想家冯桂芬将自己所写的文章呈给曾国藩,他建议中国的教育必须加入外语、数学、科学等科目,并主张给擅长这些科目的学子授予举人品第。这一“建议”( )
    A . 推进了科举制的完善 B . 表明清政府统治腐败黑暗 C . 说明他思想保守顽固 D . 有利于学习“自强”之道
  • 11.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1914年8月前中国注册工业公司146家,资本总额41148205元,1914年8月-1920年,新注册272家,资本额117434500元。这表明,这期间( )
    A . 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B . 工业体系进一步完善 C . 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D . 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 12. 鲁迅在《<呐喊>自序》(1922)中提问:一群人在密封的铁屋睡觉,不醒会在不知不觉中死去,是叫醒自救还是在睡梦中死去。答案是叫醒几人就有破屋自救的希望。鲁迅意在( )
    A . 揭露清政府统治黑暗 B . 强调思想解放的重要 C . 倡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D . 指出无产阶级的使命
  • 13. 阅读(如下表)1930年毛泽东对江西省寻乌县农村调查情况。这有利于( )                                                                                                                                                                          

    社会地位

    每群体的百分比

    大地主(收租五百担以上);中地主(收租五百担以下二百担以上);小地主(收租二百担以下,其中破落户1%,新发户2%)

    分别占比0.045;0.400;3.00.

    富农(有余钱剩粮放债的);中农(够食不欠债的)

    分别占比4.00;18.255

    贫农(不够食欠债的)

    70.00

    手工工人(各种工匠、船夫、专门脚夫)

    3.00

    游民(无业的);雇工(长工及零工)

    分别占比1.00;0,300

    A . 加强对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宣传 B . 为发动武装起义找到依据 C . 制定符合实际的革命斗争策略 D . 为进军井冈山做思想动员
  • 14. 阅读下面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解放军进军江南 B . 进军井冈山 C . 北伐战争 D . 中央红军长征
  • 15. 下表是1941年12月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军力配置,这表明( )                                                                                                                                                                                                                                      


    中国

    太平洋和东南亚

    伪满洲国(中国东北)

    日本

    中国台湾与韩国

    陆军师(50)

    21

    10

    13

    4

    2

    混合旅或相同等级(58)

    20

    3

    24

    11

    空军飞行中队(151)

    16

    70

    56

    9

    A .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B . 中国是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 C . 日本的侵略目标是中国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16. 小说《暴风骤雨》描述了1946-1947年东北解放区一农村工作组进驻名叫元茂屯的村子,发动贫农开展工作的故事。为解决贫农反映的问题(如下图),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同名连环画贫农赵玉林控诉地主韩老六的画面( )

    A . 三三制原则 B . 三大改造 C . 土地改革 D . 减租减息
  • 17. 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怕牺牲,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为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
    A . 黄继光 B . 雷锋 C . 焦裕禄 D . 邱少云
  • 18.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即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此政策( )
    A . 基于当时客观的国内国际环境 B . 表明只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C . 为改革开放创造了和平的环境 D . 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侧
  • 19.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火箭发射成功东方红一号;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收回;2022年中国自主研制生产大飞机——客机C919。这反映了我国 ( )
    A . 军事力量的增强 B .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 C . 交通条件的改善 D . 科学技术已领先世界
  • 20. 读下面两幅图,产生变化的背景是( )

    A . 实行改革开放 B .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 . 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D . 义务教育的普及
  • 21. 阅读下面表格内容,这说明,古文明( )                                        

    埃及谚语:尼罗河上午干涸,埃及下午死亡。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诗歌:猖狂的洪水啊,没人能和它对抗......

    庄稼成熟了,猖狂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A . 发源于埃及和西亚 B . 受自然环境影响 C . 毁坏于洪水泛滥 D . 具有多元特征
  • 22. 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合法公民都有发言权,但规定凡殴打不赡养父母、挥霍掉从父母或其他人那里继承来财产的人不得在大会发言。这表明,雅典民主强调( )
    A . 财产地位 B . 能言善辩 C . 道德修养 D . 学识素养
  • 23. 兰德斯在《国富国穷》中说,英国将便宜干净的棉纺品介绍到欧洲,到17世纪末“其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巨大,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兰德斯重点强调( )
    A . 新航路开辟的积极作用 B . 英国已建立了世界市场 C . 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合理 D . 市场扩大促使技术革新
  • 24. 1787年,华盛顿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新英格兰(邦联州)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为此,美国( )
    A . 发表《独立宣言》 B . 制定1787年宪法 C . 颁布《权利法案》 D . 通过《人权宣言》
  • 25. 美国记者约翰·德里亲历十月革命,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的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据此来制定纲领。”与“纯真而简单的愿望”相匹配的是( )
    A . 推翻沙皇专制 B . 自由、民主、平等 C . 政权属于公社 D . 和平、土地、面包
  • 26. 罗斯福关于新政言论:“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他们)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 )
    A . 整顿金融体系 B .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 C . 推行以工代赈 D .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 27. 德国战败后,苏联在其在德占领区推行非军事化政策。最开始是大规模拆除军事工业企业设施和技术设备,后将科技人员和科技特别是飞机制造、原子武器制造等技术进行转移。这种“转移”( )
    A . 为苏联的发展提供根本动力 B . 打破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封锁 C . 使苏联最早研制成功原子弹 D . 适应了苏联发展的客观需求
  • 28. 1946年,美国总统公开宣称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力量,这意味着“挑起领导”世界的担子;苏联强调在自己的周边建立“安全带”,确保自己的利益。这表明( )
    A . 美苏冲突不可避免 B .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 . 苏联维护世界和平 D . 世界需要美国领导
  • 29. 二战后,亚洲有7国独立;非洲有40多个国家独立;拉丁美洲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万隆精神”、“非洲年”等具有特定意涵的名词载入史册。这说明( )
    A . 世界多极格局形成 B . 国际政治新秩序确立 C . 美苏冷战正式结束 D . 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 30. 20世纪后,世界难民问题日益突出,二战后的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难民在收留国没有基本的国民权利,处境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国际社会应该( )
    A . 关注各国贸易交流 B . 倡导环境保护意识 C . 携手合作共同努力 D . 实行相同政治制度
二、综合题
  • 31. 隋朝统治时间虽短,但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室虽祚短运促,然其国计之富足,每为治史者所艳称。自汉以来,丁口之蕃息,仓廪府库之盛,莫如隋。在其(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足供五、六十年。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关于隋朝的一些数据                       

    项目

    数据

    出处

    全国耕地

    开皇八年(589年):1,904万倾大业五年(609年):5,585万倾

    (唐)《通典·食货》

    全国户数

    开皇元年(581年):400万户大业五年(609年):890万户

    官仓储备

    洛阳附近的洛口仓及回洛仓,共有3,300个地窖,每窖所储粮食多达8,000石,合计2,600万石。

    (宋)《资治通鉴·隋纪》

    (备注:开皇是隋文帝年号、大业是隋炀帝年号)

    1. (1) 根据材料一 钱穆对隋代有什么评价?指出其这样评价的依据。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方面,说明隋代经济的发展。
    3. (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
  • 32. 毛泽东作为党的主要创建者和在革命实践活动中成长起来的领袖,他一直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也是党的优良作风。毛泽东的革命活动与党的革命活动结合在一起,其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主要革命活动(部分)                                                                                

    序号

    主要革命活动

     

    1919年12月至1920年4月,参加李大钊组织的北大“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

    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8月7日,参加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1927年10月,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1年11月,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政治报告。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纠正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

    1945年4至6月,主持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作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全党同志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等重要指示。

    示例:观点: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

    事件: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共“一大”

    北大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中共“一大”将革命目标定为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明确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结论:中国先进分子注意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以此为指导成立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 (1)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史事件。
    2. (2) 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参考示例,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三、识图题
  • 33. 伴随生产力发展和交通技术的提升,人类的活动和交流范围不断扩展,在交流和碰撞中不断融合。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 (1)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A在人类交流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2. (2) 根据地图,B、C所示对外交通线的变化,从政治局势角度分析,指出变化的原因。
    3. (3) 有学者认为,西方划时代的发明是以“海洋”代替“草原”,作为全世界交往的主要媒介。指出上述地图中能证明这个观点的地图(只写地图序号)及所示历史事件,简要说明理由。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现代人类交流应该秉持什么样的理念。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