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自贡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

更新时间:2023-11-08 浏览次数:2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
  • 1. (2023·丹江口模拟) 我国宪法序言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表明(   )
    A . 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 .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 . 宪法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D .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严格
  • 2. 过去的三年疫情,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这表明,在我国( )

    ①党坚持依宪执政、依法行政

    ②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3. 某校八年级开展了“宪法在我心中”的主题活动。以下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涛: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②小方:宪法保障全体公民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③小强:宪法精神需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④小乐:宪法距离中学生的生活非常遥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3八下·阳新月考) 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长春市某校开展了宪法晨读活动,此活动有利于(   )
    A . 增强宪法意识 B . 提升宪法地位 C . 审查违宪行为 D . 追究违宪责任
  • 5. (2022·广东) 2022年5月,某社区开展以“送法进万家,家教伴成长”为主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活动。宣传栏前,家长们议论纷纷。以下观点你赞同的是(    )
    A . 这为老师管教孩子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B . 教训不听话的孩子还得靠我的“家法” C . 这部法律彻底解决了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D . 这部法律为我国的家庭教育提供了指导
  • 6. 如图启示我们,作为社会成员,必须( )

    A . 强化法治意识,大力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 B . 按照法律要求严格执法,保障法律的实施 C . 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D . 在日常生活中与宪法、法律彻底划清界限
  • 7. (2022九上·灌阳期中) 2022年4月,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表示,十年来,共有205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参与人次超过119万,提出350多万条意见。这说明(    )
    A . 立法过程体现民意、集中民智 B .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 .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 . 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 8. (2022·广东) 节假日期间,人们在绿地公园、河滩湖岸、露营营地搭起帐篷,与亲朋好友一起露营、烧烤,休闲娱乐,但同时也产生了植被损伤、环境污染、用火隐患等问题。对此,正确的选择是(    )

    ①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的人格

    ②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③主动融入社会促进自身发展

    ④享受权利的同时要承担相应义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2·北部湾) 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下列行为属于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
    A . 小刘悉心照料年迈的父母 B . 小周在成年后积极应召入伍 C . 小王按时缴纳个人所得税 D . 小邱将自己的图书赠予学校
  • 10. (2022·福建)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为履行好这一义务,中学生应该(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学习党的民族政策

    ③精通各民族的传统技艺   

    ④体验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2022·北部湾) 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该课程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从中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感悟劳动的价值。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   )

    ①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②树立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更重要的意识

    ③参加劳动锻炼,培养劳动习惯   

    ④将主要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到劳动实践中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在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国有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同时,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因为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 )
    A . 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和战略性产业 B .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 C .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D .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 1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①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④有利于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③
  • 14. (2022·自贡) 自2013年以来,全国政协双周座谈会已成为人民政协的一个品牌,广大政协委员强化责任担当,广纳群言、广谋良策的效果更加明显。这说明,人民政协(    )

    ①围绕民主与团结主题开展活动

    ②是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③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④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15. (2022·自贡)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
    A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荣辱与共、共创伟业 B . 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定信心、荣辱与共 C . 坚定信念、同心同向、长期共存、肝胆相照 D .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16.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跨越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大幅改善,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这主要得益于( )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消除各民族间的差异,实现了民族大融合

    ③政治协商制度推进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③
  • 17. 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两人为如何公平分配争执不下。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挑选,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解决了。故事启示我们( )

    ①要积极引导人们自觉遵守制度和规则

    ②践行平等,让人人拥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③公平公正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④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8. “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无论是维护权益,还是表达诉求,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任何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其表达的理念是( )

    ①崇尚自由

    ②权利重于义务

    ③崇尚法治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9. 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在现代社会,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 )
    A . 政府 B . 保险 C . 教育 D . 司法
  • 20. 习近平强调,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健全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保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积极意义在于( )

    ①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②有利于消除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③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④引领人民朝着同步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 21. 法治中国。

    材料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针对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 (1) 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①;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②以保障公民权利。
    2. (2) 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理解。(答出两点即可)
  • 22. 权义之理。

    材料一: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对现代人来说,更像是一个提醒:别忘记读书!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

    材料二:2022年5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央文明办、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强调:禁止网站平台为未成年人提供现金充值、“礼物”购买、在线支付等各类打赏服务。

    1. (1) 结合材料漫画,运用“受教育权”的知识,说明国家实施相关教育政策的重要意义。(答出两点即可)
    2. (2) 从“法定义务须履行”的角度,分析说明“禁止网站平台为未成年人提供各类打赏服务”这一规定的合理性。(答出两点即可)
  • 23. 自信中国。

    材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具有独特优势。今天的中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要坚定制度自信,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发扬伟大民族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1. (1) 依据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写出其中两个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名称。
    2. (2) 根据材料二,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角度,你能悟出哪些道理?(答出两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