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数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数学入学...

更新时间:2023-11-16 浏览次数:31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strong><strong>8</strong><strong>小题,每小题</strong><strong>5</strong><strong>分,共</strong><strong>40</strong><strong>分</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strong><strong>.</strong>
二、选择题:本题共</strong><strong>4</strong><strong>小题,每小题</strong><strong>5</strong><strong>分,共</strong><strong>20</strong><strong>分</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全部选对的得</strong><strong>5</strong><strong>分,部分选对的得</strong><strong>2</strong><strong>分,有选错的得</strong><strong>0</strong><strong>分</strong><strong>.</strong>
  • 9. 为了解中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情况,某校一兴趣小组持续跟踪调查了该校某班全体同学10周课外阅读的时长,经过整理得到男生、女生这10周课外阅读的平均时长(单位:h)的数据如下表:  

    女生

    7.0

    7.3

    7.5

    7.8

    8.4

    8.6

    8.9

    9.0

    9.2

    9.3

    男生

    6.1

    6.5

    6.9

    7.5

    7.7

    8.0

    8.1

    8.2

    8.6

    9.4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该班男生每周课外阅读的平均时长的平均值为7.85 B . 该班女生每周课外阅读的平均时长的80%分位数是9.0 C . 该班女生每周课外阅读的平均时长波动性比男生小 D . 由该班估计该校男生每周课外阅读的平均时长不低于8h的概率为0.5
  • 10. 某地下车库在排气扇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测得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了危险状态,经抢修排气扇恢复正常,排气4分钟后测得车库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为81ppm,继续排气4分钟后又测得浓度为27ppm.由检验知该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浓度与排气时间(分钟)之间存在函数关系 , 其中为常数).(注:)若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不高于0.5ppm为正常,人就可以安全进入车库了.则(  )
    A . B . C . 排气20分钟后,人可以安全进入车库 D . 排气24分钟后,人可以安全进入车库
  • 11. 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享有“数学王子”的称号.设 , 用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也被称为“高斯函数”,例如:.已知函数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是周期函数 B . 的值域是 C . 上是增函数 D . 若方程有3个不同实根,则
  • 12. 如图所示,有一个棱长为4的正四面体容器,的中点,上的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直线所成的角为 B . 的周长最小值为 C . 如果在这个容器中放入1个小球(全部进入),则小球半径的最大值为 D . 如果在这个容器中放入4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全部进入),则小球半径的最大值为
三、填空题:本题共</strong><strong>4</strong><strong>小题,每小题</strong><strong>5</strong><strong>分,共</strong><strong>20</strong><strong>分</strong><strong>.</strong>
  • 13. 第六届进博会招募志愿者,某校高一年级有3位同学报名,高二年级有5位同学报名,现要从报名的学生中选取4人,要求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的同学都有,则不同的选取方法种数为.(结果用数值表示)
  • 14. 18世纪英国数学家辛卜森运用定积分,推导出了现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柱、锥、球、台等几何体的统一体积公式(其中分别为的上底面面积、下底面面积、中截面面积和高),我们也称为“万能求积公式”.例如,已知球的半径为 , 可得该球的体积为;已知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 , 高为 , 可得该正四棱锥的体积为.类似地,运用该公式求解下列问题:如图,已知球的表面积为 , 若用距离球心都为1cm的两个平行平面去截球 , 则夹在这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

  • 15. 已知为双曲线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点在第一象限且与点关于轴对称, , 直线交双曲线的右支于点 , 若 ,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
  • 16. 已知函数给出下列结论:

    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是周期函数;

    的最大值为.

    其中正确结论有.(请填写序号)

四、解答题:本题共</strong><strong>6</strong><strong>小题,共</strong><strong>70</strong><strong>分</strong><strong>.</strong><strong>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strong><strong>.</strong>
  • 17. 已知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 , 且.
    1. (1) 求角的大小;
    2. (2) 若的中点为 , 求的最大值.
  • 18. 如图,圆台的轴截面为等腰梯形为下底面圆周上异于的点.

    1. (1) 点为线段的中点,证明直线
    2. (2) 若四棱锥的体积为 , 求直线与平面夹角的正弦值.
  • 19. 已知函数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1. (1) 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 (2) 若有两个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 20.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学校某班组织开展了“学党史,忆初心”党史知识竞赛活动,抽取四位同学,分成甲、乙两组,每组两人,进行对战答题.规则如下:每次每位同学给出6道题目,其中有一道是送分题(即每位同学至少答对1题).若每次每组答对的题数之和为3的倍数,原答题组的人再继续答题;若答对的题数之和不是3的倍数,就由对方组接着答题.假设每位同学每次答题之间相互独立.求:
    1. (1) 若第一次由甲、乙组答题是等可能的,求第2次由乙组答题的概率;
    2. (2) 若第一次由甲组答题,记第次由甲组答题的概率为 , 求.
  • 21. 设正项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 且.令 , 记为数列的前项积,为数列的前项和.
    1. (1) 若 , 求的通项公式;
    2. (2) 若为等差数列,且 , 求.
  • 22. 已知抛物线为常数,).点是抛物线上不同于原点的任意一点.
    1. (1) 若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求
    2. (2) 设的准线上一点,过的两条切线,切点为 , 且直线轴分别交于两点.

      ①证明:.

      ②试问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