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1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更新时间:2023-08-30 浏览次数:21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3高二下·南京期末) 通过反应Ι:CO2(g)+3H2(g)CH3OH(g)+H2O(g)可以实现CO2捕获并资源化利用。密闭容器中,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比=3时,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在温度为250℃下压强变化和在压强为5×105Pa下温度变化)达到平衡时CH3OH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下图所示,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II:CO2(g)+H2(g) CO(g)+H2O(g)ΔH2=+42.5kJ·mol-1

    反应Ⅲ:CO(g)+2H2(g) CH3OH(g)ΔH3=—90.7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Ι的ΔH1=+48.2kJ·mol-1 B . 曲线②表示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随压强的变化 C . 一定温度下,增大的比值,可提高CO2平衡转化率 D . 在5×105Pa、250℃、起始=3条件下,使用高效催化剂,能使CH3OH物质的量分数从X点达到Y点
  • 2. (2023高一下·吉林期末) 向2L绝热(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CO(g)和2mol H2S(g),发生反应CO(g) + H2S(g) ⇌ COS(g) + H2 (g),反应5min达到平衡状态,测得平衡时COS(g)体积分数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O和H2S的平衡转化率均为60% B . v(COS) = v(H2S) = 0.12 mol·L-1·min-1 C . 将绝热恒容容器改为恒温恒容容器,反应达平衡时间大于5min,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 . 保持不变或容器压强不变,均可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 3. (2023高二下·汕尾期末) 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 发生反应。已知时反应的平衡常数是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的平衡转化率为 B . 容器内的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 达到平衡后移走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D .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至 , 若某时刻各气体的浓度均为 , 则此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 4. (2023高二下·泸县期末)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其中X2、Y2、Z2、Q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4mol/L、0.2mol/L、0.3mol/L,反应达到平衡,各物质的浓度不可能为(  )
    A . c(X2)=0.15mol/L B . c(Y2)=0.7mol/L C . c(Z2)=0.3mol/L D . c(Q2)=0.6mol/L
  • 5. (2023·广东) 催化剂Ⅰ和Ⅱ均能催化反应。反应历程(下图)中,M为中间产物。其它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使用Ⅰ和Ⅱ,反应历程都分4步进行 B . 反应达平衡时,升高温度,R的浓度增大 C . 使用Ⅱ时,反应体系更快达到平衡 D . 使用Ⅰ时,反应过程中M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
  • 6. (2023高一下·宁波期中) 在容积固定的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和B各4mol,发生可逆反应A(g)+2B(g)2C(g),并达到平衡,以B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V与时间的关系如图。则B的平衡浓度的表示式正确的是(式中S指对应区域的面积)(   )

    A . 4-S(aob) B . 2-S(aob) C . 4-S(abdo) D . 2-S(bod)
  • 7. (2023高一下·宁波期中) 往一定容积的反应容器中充入2molNO和 , 发生化学反应 ,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压强

    温度/℃

    NO达到所列转化率需要时间/s

    50%

    90%

    98%

    1.0

    30

    12

    250

    2830

    90

    25

    510

    5760

    8.0

    30

    0.2

    3.9

    36

    90

    0.6

    7.9

    74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B . 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慢 C . 、90℃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时反应已达平衡 D . 若反应速率以表示,在、30℃条件下,转化率0~50%时段NO的反应速率为5mol/s
  • 8. (2023高一下·浙江期中) 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NH3(g)和5molO2(g),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g),5min时测得H2O(g)的浓度变为1.5mol•L-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v(NH3)=3v(H2O) B . NH3(g)的转化率约为66.7% C . 该反应在这5min内的速率可表示为v(O2)=0.5mol•L-1•min-1 D . 此时容器中的压强和起始时压强的比值为16∶17
  • 9. (2023·梅州模拟) 一定温度下,在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 X点的Y点的 B . Z点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 B的平衡转化率为30% D . 保持温度、体积不变,时充入 , 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 10. (2023·佛山模拟) 在催化剂作用下,向容积为1L的容器中加入1molX和3molY,发生反应: , 平衡时和反应10min时X的转化率(X)随温度的变化分别如曲线I、Ⅱ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该反应 B . 200℃时,前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C . 40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 D . bc段变化可能是催化剂在温度高于400℃时活性降低导致
  • 11. (2023高一下·广州期末)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制硫酸的其中一步重要反应是 , 正反应放热。一定条件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1. (1) 反应开始至20分钟,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 (2) 图中点,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填“>”“<”或“=”)。
    3. (3) 反应进行到第分钟时恰好达到平衡,结合图像分析,能说明转化成的反应在该条件下达到限度的证据是
    4.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 . 上述条件下,不可能地转化为 B . 升高温度,可以实现的完全转化 C . 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可以提高该反应进行的程度 D . 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大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5. (5) 硫酸厂产生的尾气中含有少量。双碱法脱硫的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②理论上,过程Ⅲ中消耗氧气时,过程Ⅰ中吸收的物质的量是

二、多选题
  • 12. (2023高一下·赣州期末) 一定条件下铁可以和发生反应:。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气体,反应过程中气体和CO气体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4 min时 B .  min时该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 4 min内,的转化率约为71.4% D . 4 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
  • 13. (2022高二上·广东期中) CO2催化加氢制取甲醇的研究,对解决环境、能源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CO2与H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催化加氢制取甲醇的反应体系中,两个反应同时进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恒容条件下,体系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的浓度增大,说明温度对反应ⅰ的影响大于反应ⅱ B . 恒温条件下,体系达到平衡后,压缩体积,反应ⅰ平衡正向移动,反应ⅱ平衡不移动 C . 恒温恒压条件下,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时反应体系已达平衡 D . 相同时间内,有1molC=O断裂的同时,有1molH-O断裂,则反应体系已达平衡
  • 14. (202高二上·江西月考) 二氧化氮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之一,经研究得知二氧化氮易发生自身二聚反应(g,红棕色(g,无色),现研究小组向容积均为的甲、乙两恒温恒容容器中分别通入 , 测得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容器

    T/℃

    n/mol

    t/min

    0

    30

    60

    90

    120

    150

    180

    T1

    n(NO2)

    2.00

    1.50

    1.10

    0.85

    a

    0.80

    0.80

    T2

    n(NO2)

    2.00

    1.60

    1.25

    1.00

    0.80

    0.65

    0.65

    A . , 起始时甲中活化分子百分数较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较多,速率较大 B . 内,甲中的平均反应速率 C . 后,甲容器中的气体颜色保持不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 平衡时的转化率,甲容器>乙容器
  • 15. (2022高二上·宁乡市月考) 反应CO(g)+2H2(g)CH3OH(g) ΔH<0,达到平衡后,在t1、t2、t4时刻改变某一外界条件时,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B . t3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 . t4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减小压强 D . t0时刻的平衡常数与t5时刻的平衡常数一定相同
  • 16. (2022高一下·宿迁期末) 某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3A(g)+bB(g)⇌cC(g)+2D(s),12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8mol(反应进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12s时,A的转化率为75% B . 0-2s,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s) C . 化学计量系数之比b:c=1:2 D . 图中两曲线相交时,A的消耗速率等于A的生成速率
三、非选择题
  • 17. (2019高二上·宁夏期中) 一定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mC(g)+2D(g),经过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c(A)∶c(B)=1∶3,C的反应速率是0.1 mol·L1·min1 . 求:

    ①m的值为多少?

    ②A在5 min末的浓度。

    ③B的平衡转化率。

    ④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 18. (2019高二上·泉州期末) 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易燃气体。主要作为甲基化试剂和各类气雾推进剂,在制药、染料、农药工业中有许多独特的用途。其制备方法之一可由H2和CO合成:2CO(g)+ 4H2(g) CH3OCH3(g)+H2O(g)   ΔH<0
    1. (1) 该反应的ΔS0(填“>”、“<”或“=”)。
    2. (2) 在恒温恒容容器中,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选填字母序号)。

      a.二甲醚和水蒸气的体积比等于1︰1     

      b.容器中压强保持不变

      c.υ(H2)=4υ(CH3OCH3)          

      d.容器中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3. (3)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CO转化率的是(选填字母序号)。

      a.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b.缩小容器体积,使体系压强增大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升高体系温度

    4. (4) T℃时,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CO和8molH2发生反应,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状态Ⅰ(图中实线)所示:

      ①T℃时,在状态Ⅰ的条件下,反应达到C点时体系处于平衡状态,以H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υ(H2)=,CO的转化率是,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②若仅改变某一条件,测得H2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状态Ⅱ所示,则KK(填“>”、“<”或“=”)。

      ③若仅改变某一条件时,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状态Ⅲ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19. (2022高二上·广东期中)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溶液和酸性溶液的反应探究“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K

      往烧杯中加入的试剂及其用量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s

      酸性溶液

      溶液

      A

      293

      2

      0.02

      4

      0.1

      0

      B

      2

      0.02

      3

      0.1

      8

      C

      313

      2

      0.02

      0.1

      1

      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通过实验A、B,可探究出(填外部因素)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通过实验(填实验序号)可探究出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
    3. (3) 若 , 则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0~8s内,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保留2位有效数字)。
    4. (4) Ⅱ.工业上常以软锰矿为原料生产高锰酸钾,为测定高锰酸钾的纯度,进行如下实验:称取mg样品,配制成100mL待测液,每次取浓度为溶液 , 加入稀硫酸酸化,用所配制的待测液进行滴定,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的体积为

      下列操作会使所测得的高锰酸钾的纯度偏低的是____(填字母)。

      A . 未用溶液润洗滴定管 B . 滴定前盛放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 . 读取溶液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5. (5) 该高锰酸钾的纯度为(列出计算式)。
  • 20. (2022高二上·淮南期中) 平衡移动是化学平衡研究的重要方向。
    1. (1) 在溶液中存在平衡:

      某兴趣小组取适量固体进行下面实验:

      ①向固体中加入少量水时,溶液呈绿色的原因是:

      ②取少量蓝色溶液加热后,溶液变为绿色,则0;(填“>”、“<”或“=”)

      ③另取少量蓝色溶液滴加几滴浓盐酸,溶液颜色变为

    2. (2) 已知:a.反应存在一定限度:

      b.为黄色沉淀,且溶解度比小很多。

      ①ⅰ中蓝色变深,说明加入饱和溶液后,平衡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②ⅱ中蓝色变浅,用平衡移动解释其原因为

      ③ⅲ中出现色沉淀,静置后溶液颜色与ⅳ相比更。(填“深”或“浅”)

  • 21. (2023高二下·成都期末) 不依赖植物,人工合成碳水化合物,一直是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梦想。我国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突破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研究碳的化合物对减少CO2在大气中累积及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ΔH.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与活化能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的ΔH=kJ·mol-1(用含Ea1和Ea2的代数式表示)。

    2. (2) 恒温恒容条件下,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标号)。
      A . ʋ(CO2)=ʋ(CH3OH) B . CH3OH(g)的体积分数与H2O(g)的体积分数相等 C .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 .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3. (3) 一定温度下,向一体积为3L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CO2和6molH2 , 此时容器内的压强为45kPa,发生上述反应,进行5min时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的压强为30kPa,则0~5min内用H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mol·L-1·min-1.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L2·mol-2
    4. (4) 以CO2、H2为原料合成CH3OH时,还发生了副反应:

      CO2(g)+H2(g)CO(g)+H2O(g) ΔH1=+41.5kJ·mol-1

      一定压强下,按照一定比例投入原料,CO2的平衡转化率在300℃以下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300℃以上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甲醇的产量在300℃以下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300℃以上随温度升高基本不变,理由是

  • 22. (2023高二下·崇明期末) 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某研究小组对下列有关甲醇制取的三条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探究。已知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1、K2、K3)如表所示:

    化学反应

    焓变

    平衡常数

    温度/℃

    500

    700

    800

    ①2H2(g)+CO(g)⇌CH3OH(g)

    △H1

    K1

    2.5

    0.34

    0.15

    ②H2(g)+CO2(g) ⇌CO(g)+H2O(g)

    △H2

    K2

    1.0

    1.70

    2.52

    ③3H2(g)+CO2(g)⇌CH3OH(g)+H2O(g)

    △H3

    K3

    1. (1) 反应②是(填写“吸热”或“放热”)反应。
    2. (2) 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用K1、K2表示)。据此可判断反应③的△H30(填写“>”、“<”或“=”),在(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3. (3) 500℃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CO2(g)、H2(g)、CH3OH(g)、H2O(g)浓度都为0.2mol•L-1。判断此时vv(填写“>”、“<”或“=”),说明理由
    4. (4) 某兴趣小组研究反应②的逆反应速率在不同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开始时升温,t1时建立平衡,t2时降压,t3时增加CO浓度,t4时又达到平衡。请在图中画出t2至t4的曲线

  • 23. (2022·浙江模拟) 含氮化合物是实验室和工业上的常用化学品。请回答:
    1. (1) 汽车尾气中的NO与CO能否通过反应NO(g)+CO(g) N2(g)+CO2(g)进行净化,可以通过热力学计算进行理论分析。已知在标准压力下,由最稳定的单质合成标准压力下单位物质的量物质的反应焓变,叫做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用符号△fH 表示;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纯物质的规定熵,叫做标准摩尔熵,用符号S 表示。相关数据如表:

       

      NO

      CO

      N2

      CO2

      fH /kJ·mol-1

      91.0

      -110.5

      0

      -393.5

      S /J·mol-1·K-1

      210.8

      198.0

      190.0

      213.8

      ①已知当ΔH-T·ΔS<0 [T为热力学温度,T(K)=273.15+t(℃)]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则上述尾气净化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温度范围是(忽略温度变化对各物质的焓H、熵S的影响)。

      ②常压下,将体积比1:1混合的NO和CO以一定流速通过两种不同催化剂(Cat.1和Cat.2)进行反应,测量流出气体中NO含量,得出尾气脱氮率α(NO)随反应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B.使用Cat.1时,NO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

      C.相同条件下该反应在使用Cat.2时的反应热小于使用Cat.1时的反应热

      D.700℃为Cat.2的最佳活性温度,温度升高,催化剂可能失活

    2. (2) 一定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0molN2和3.0molH2 , 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下列情况不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
      A . 3v(N2)=v(H2) B . 一段时间内,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C . 一段时间内,N2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D . 一段时间内,容器内气体分子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3. (3) 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 △H=-92kJ·mol-1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得到在不同温度T时达到平衡状态的NH3体积分数φ(NH3)随反应物投料比 变化曲线。

      ①T1(填“>”“<”或“=”)T2

      ②由曲线可知:恒温恒压条件下,当投料比 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φ(NH3)有最大值。请在图中画出T1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平衡时NH3体积分数φ(NH3)随反应物投料比 变化曲线

    4. (4) 标准状况下,测得NO2、N2O4混合气体的密度为3.57g·L-1。则反应2NO2(g) N2O4(g)的平衡常数Kp=。[列出表达式或计算结果,体系压强取100kPa或用p表示。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 , p(B)=p·x(B),p为平衡总压强,x(B)为平衡体系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