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德宏州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

更新时间:2023-11-10 浏览次数:3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
  • 1. 青春,带着一份特殊的邀约,款款而来。青春期的来临给我们带来了( )
    A . 心理上的变化 B . 生理上的变化 C . 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 D . 没有变化
  • 2. (2022·娄底) 随着思维能力的提升,面对未知而又新奇的事物,我们中学生应学会独立思考。下列对于独立思考的看法值得点赞的是(    )
    A . 小刚:一味追求独特,与众不同 B . 小丽:凡事都敢于和他人争辩就是独立 C . 小伟:独立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为他人的观点所左右 D . 小红: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看法,同时也能听取他人的合理意见
  • 3.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青春就是批判到的年华。”在成长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同时也应注意一些态度和技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批判具有建设,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B . 我们应勇敢表达不同的见解,提出合理化建议 C . 批判就应一针见血,批判或攻击他人在所难免 D . 在表达不同观点时,应考虑他人的感受
  • 4. (2023七下·尤溪) 科技有“无中生有”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突破了载人航天、卫星导航、深海探测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随着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我国空间站建设又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面对创新实践,我们应(    )
    A . 循规蹈矩,坚守前人走过的路 B . 只需关注自己,无需在意社会和他人的需求 C . 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争当勇于创造的好少年 D . 多勤奋学习,少参与社会实践
  • 5. 下列认识属于性别刻板印象的是( )

    ①小英认为自己是女孩子,应该长发飘飘

    ②小勇认为女人应该承担全部的家务

    ③小丹认为男女各有优势,应相互取长补短

    ④小辉认为男女同学都适合体育运动

    A . ③④ B . ①④ C . ①② D . ②④
  • 6. 阅读如图漫画。据此完成各小题。

    漫画中的男女同学应该懂得( )

    ①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②我们对异性的欣赏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③青春期的我们不能对异性有好感

    ④爱情意味着欣赏和尊重,更需要责任和能力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7. 对处于青春期的男女学生而言,我们倡导“交往有度,纯化友谊”。下列对其中“度”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 . 避免交往,不引起他人怀疑 B . 消除差异,克服性别刻板印象 C . 保持距离,不突破一米限制 D . 控制情感,不超越友情界限
  • 8. 自强不息,乃幸运之母。对自强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

    ②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③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

    ④自强需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9. “耻之一字,乃人生第一要事”。下列语句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A . 羞耻之心,义之端也 B .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C .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D . 敬人者,人恒敬之
  • 10.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下列行为能体现“止于至善”要求的是( )

    ①基本遵守规则,偶尔迟到、旷课

    ②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

    ③做好事要适可而止,不要长期坚持

    ④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属于基本情绪的是( )
    A . 喜、怒、哀、乐 B . 喜、怒、哀、惧 C . 害羞、焦虑、厌恶 D . 害羞、焦虑、内疚
  • 12. 哈佛大学研究表明,只有情感能让人幸福。一个人有成功的事业,有金钱和健康,却没有情感联系,他不会感到幸福。这说明( )
    A . 拥有情感的人一定是幸福的人 B . 情感是我们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C . 正面的情感体验推动事业成功 D . 爱的情感属于正面的情感体验
  • 13. (2023七下·东明期末) 从”感动中国”到”最美家庭”,从”中国好人”到”最美孝心少年”,无数感动中国的代表温暖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我们可能不能清楚地记住曾让我们感动的每一个人,但每一次提起他们的事迹,依旧心存温暖。这体现出( )
    A . 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 B . 体验负面感受可以使我们的生命更加丰盈 C . 我们要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 D . 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
  • 14. 七年级(1)班举行了以“集体荣誉”为主题的班会,同学们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观点,你觉得正确的有(  )

    ①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

    ②集体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③集体荣誉感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

    ④集体荣誉感是集体的事情,和我们个人没有关系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15. 俗话说“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才香”。云南省深入开展的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主动参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成员的数量越多集体的力量就越强大 B . 在集体中我们可以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 C .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间的团结协作 D . 集体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一个人
  • 16. 某校经常组织同学们开展文学沙龙、书法绘画、科技制作、文艺演出、社会公益等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同学们参加这些活动(    )

    ①有利于培养兴趣、发展特长   

    ②有利于展示个性、发展个性

    ③有利于陶冶情操、涵养品格   

    ④会耽误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7. 在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时,我们通常会考虑( )

    ①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

    ②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

    ③自己的兴趣、爱好,任务的紧迫程度

    ④是上学还是放学时间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8. 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生活背景相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下列对小群体认识正确的是( )
    A . 可以体验归属感和安全感 B . 不利于互学共进增长才干 C . 一定会违背集体主义原则 D . 形成小群体只有弊没有利
  • 19. 在美好集体中,集体的事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每个人都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这说明( )
    A . 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的 B . 美好集体是民主公正的 C . 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 D . 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
  • 20. 如果同学们想把自己的班级建设成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集体,那么下列能为他们提供内驱力的是( )
    A . 共同的愿景 B . 顶尖的成绩 C . 老师的管教 D . 统一的班规
  • 21.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关于法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法治是指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

    ②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③法治与我们未成年人的关系不太密切

    ④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2. 下列事件能体现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 )
    A . 唐山市某烧烤店内暴力殴打女性事件,9名涉案人员被人民法院公开宣判 B . 2023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了“香精大米”问题 C . 为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某校家长开展了“家长护学岗”志愿服务 D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 23. “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他谁触电;法律是个保护神,惩罚犯罪保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法律(    )

    ①规范人们的行为     ②保护公民的一切利益

    ③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④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4.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因此,我们每个人要( )
    A . 树立法治意识,崇尚法律 B . 推动法制建设,科学立法 C . 维护法律尊严,制裁犯罪 D . 提高道德素养,崇尚德治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25. 【青春成长,直面困惑】

    七年级的小凡同学在青春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惑,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他答疑解惑、帮他走出困境。

    困惑一:又长青春痘了,我最近都不敢照镜子……

    困惑二:我不喜欢父母干涉我的事情。可是,当我遇到麻烦时,还是渴望他们“出现”。

    困惑三:青春的我对未来充满着憧憬。我经常会想象自己十几年后当老师、医生、科学家、外交官的情形,可同学们总笑话我不切实际。

    1. (1) 你的看法
    2. (2) 你的看法
    3. (3) 你的看法
  • 26. 【调节情绪品味情感】

    中学生小林早上被妈妈批评了,心里很不高兴。小林来到教室看到同桌小方正把一些垃圾放在自己的桌上,顿时暴跳如雷,把小方痛骂一顿。小方心里很窝火,猛踢了前桌小丽的椅子一脚,导致前桌小丽摔倒在地,手和膝盖也碰伤了。

    老人拎满满一篮熟鸡蛋拦车送消防战士的短视频引发网友点赞。2023年4月11日玉溪江川区突发森林火灾,消防战士奋战多日最终扑灭山火。临别之际,为了感谢消防战士,一位老人拎满满一篮熟鸡蛋与当地群众一起来到路边守候,欢送灭火英雄。

    1. (1) 负面情绪一旦失控,就犹如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引发一连串的矛盾。遇到此类情况,我们该如何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2. (2) 老人拦车送熟鸡蛋给消防战士的行为,对我们传递情感正能量有什么启示?
  • 27. 【共建美好集体】

    在班会上,同学们围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展开了讨论,以下是小明和小颖同学的观点。

    小明: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小颖:维护好集体利益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1. (1) 请你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2. (2) “team”译为“团队”,我们的班级也是一个团队。结合下图,简要说说你能为建设美好集体做些什么?
  • 28. 【良法善治呵护成长】

    为增强同学们的法治意识,某中学开展了“法治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如图是校学生会宣传展板的内容。

    请给展板添加一个恰当的标题:①。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外,②也是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的专门法律。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③、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个方面,全方位构建了未成年人保护的制度体系。

    近年来,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校园欺凌、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时有发生。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化了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不同主体的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安全防线。

    校园欺凌是通过肢体、语言以及网络手段实施欺负、侮辱,从而给受害者带来身体伤害或者精神损害的事件。校园欺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是特别值得关注的因素。

    症结1

    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父母疏于管教或者没有能力管教未成年人……

    症结2

    学校宿舍和厕所等隐蔽场所成为欺凌发生地方……

    症结3

    暴力影视、游戏在未成年人群体中流行,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1. (1) 请把①②③补充完整。
    2. (2)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国家为什么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3. (3) 为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请你从家庭、学校、社会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4. (4)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面是某校团委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倡议书

          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此,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①在学习法律方面: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知道法律规定我们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②在遵守法律方面:

      ③在依法维权方面:

      校团委

      2023年6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