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3-08-17 浏览次数:3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是( )
    A . 人大集中制 B . 全票通过制 C . 民主集中制 D . 民主协商制
  • 2. 如图,2023年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一号)公布,这体现了国家主席行使的职权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一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任命李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23年3月11日

    A . 任免权 B . 外事权 C . 授予荣誉权 D . 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 3. 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
    A . 让国家的一切权力掌握在政府手里 B . 建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 . 设置权力清单以杜绝权力滥用现象 D .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 4. 下面是中学生小德一家人的收入,其中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
    A . 爸爸是一家民营企业的技术骨干,年收入15万元左右 B . 妈妈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每个月工资收入6000多元 C . 叔叔将房子租给陌生人李某,每月可获租金3000多元 D . 姑姑单身且重度残疾,每月享受政府提供的低保700元
  • 5. 国务院制定并出台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应当依法予以清偿。这一规定( )
    A . 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B . 能杜绝全社会违法犯罪行为 C . 消除了城乡间的发展差距 D . 有助于营造平等的社会风气
  • 6. 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说道:“我们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采取减税降费等系列措施为企业纾难解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告诉我们( )
    A . 我国人权的主体广泛 B . 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C .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 . 我国的人权保障工作做得还不到位
  • 7. 学习宪法知识后,小德主动运用宪法原文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如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

    生活现象

    宪法规定

    小明妈妈出版了一本诗集

    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小雪爸爸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

    小亮哥哥光荣入伍,成为一名军人

    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A . 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B . 宪法的实施需要加强监督 C . 宪法是法制统一的基础 D . 宪法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 8. 在我国,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的主要职能有( )

    ①依法执政

    ②民主监督

    ③参政议政

    ④政治协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针对下侧漫画中人物的做法,以下评论你赞同的是( )

    ①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②割裂了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关系

    ③应增强义务观念,积极履行义务

    ④公民依法享有权利,此做法正常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分析小德一家人的生活,对应正确的是( )

    ①小德按时上学,体现了他享有受教育权

    ②舅舅当选人大代表,体现他享有监督权

    ③奶奶领养老金,体现她享有物质帮助权

    ④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了他们享有财产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2023年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长吕志成发言。作为全国人大代表( )

    ①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②必须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③必须积极履行监督人民的职能

    ④要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2018年至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1733.6万件。共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8.8万人,已起诉7.8万人,其中原省部级以上干部104人。这体现了人民检察院( )

    ①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②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④会受监察机关的干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每年,沈阳市政府都会谋划安排一批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2023年,沈阳将为群众办实事清单扩充到40件,各部门用心用情用力扎实推进,确保件件民生实事落实到位。为群众办实事体现了沈阳市政府( )

    ①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

    ②做到了法无授权不可为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平等是人类崇高的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下列能体现平等的是( )

    ①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

    ②招聘人员以权谋私,暗箱操作

    ③火车站设置现役军人特别通道

    ④企业用工能保障男女同工同酬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中学生小治在乘公交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小偷正在行窃,他机智提醒被行窃的乘客,并协助其他乘客一同抓获了该小偷。这表明( )

    ①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

    ②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

    ③多管闲事,不利于保护自己

    ④面对非正义行为,既要敢于斗争,又要见义“智“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16. 材料一:近年来,直播带货的盛行让某些网络主播获得大量金钱收益,但他们中的有些人却选择偷税漏税,被税务部门处以巨额罚款。

    材料二:2023年2月23日,某中学举行高考冲刺誓师大会,一名高三学生代表因励志言行遭受网暴,名誉受损。当地网信和公安部门已介入调查此事,对散布负面信息的人员进行追踪。微博、抖音等平台清理了相关违规内容,并对多个违规账号予以阶段性禁言、禁评等处置。

    1. (1) 材料一反映了某些主播没有履行公民的哪一基本义务?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2. (2) 材料二中的网曝行为侵犯了高三学生的哪一权利?这表明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3. (3) 为减少网络暴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请你向国家或公民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17. 材料一:在讨论什么是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时,同学们用关键词给出了自己对两种行为特征的描述。

    材料二: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并回答问题。

    1. (1) 请续写一个描述正义行为特征的关键词。
    2. (2) 对比分析后,请用所学知识说明什么是正义行为?
    3. (3) 图一启示我们应如何践行平等?
    4. (4) 面对图二中的就业歧视现象,该女士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写出一点即可)
  • 18. 材料一:向某涉嫌非法套取国家农机补贴经费。县监察委员会收到举报后,决定进行调查。向某所在单位却以向某曾经在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为由,向县监察委员会发函,要求停止调查。
    材料二:2023年3月5日至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胜利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1. (1) 划线部分反映出县监察委员会具有哪项职责?
    2. (2) 向某所在单位的这一要求是否合法?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 (3) 请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两点结论。
  • 19. 材料一:小德家所在的社区居委会进行换届选举,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开展宣传活动,要求大家推举候选人,小德一家积极参与。
    材料二:小德爸爸是国有企业的技术人员,妈妈在村办企业上班。
    1. (1) 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实行哪一基本政治制度?
    2. (2) 除居委会外,请你再列举一个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3. (3) 小德父母的工作单位分别属于公有制经济中的哪种经济形式?
    4. (4) 对于上述经济形式,国家采取的共同态度是什么?
    5. (5)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推进强国建设,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写出一点即可)
  • 20. 材料: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某校八年一班开展了宪法宣传活动。
    1. (1) 【学习宪法】

      ◆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体现了教材哪一观点?
    2. (2) ◆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宪法第五条规定的理解。
    3. (3)

      【以案释法】

      为更好的理解宪法,同学们设计了以案释法活动。

      请将“案例分析”中的两个空白处补充完整。
    4. (4) 请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自身实际,在“以法导行”中的空白处补充一种具体做法。
    5. (5) 【感悟宪法】

      为进一步体会和感悟宪法的权威,班级开展了模拟宪法宣誓活动。领誓人将左手抚按在宪法条文上,举起右拳,领诵誓词;其他宣誓人整齐排列,举起右拳,跟诵誓词。

      同学们参与模拟宪法宣誓活动后会有哪些收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