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人教版 /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同步训练培优卷:13....

更新时间:2023-08-14 浏览次数:4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3九上·靖江期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 .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C . 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也不会运动 D .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 2. (2023九上·靖江期末) 下列实例,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搓手取暖 B . 晒太阳 C . 用热水袋取暖 D . 向双手哈气取暖
  • 3. (2023九上·驿城期末) 下列实例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 . 两只手相互摩擦使手掌发热 B . 阳光照射下,地表的温度升高 C . 水沸腾后,壶盖被水蒸气顶起 D . “神七”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
  • 4. (2023九上·海珠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具有的热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多 B . 只要物体吸热,物体的温度就一定会升高 C . 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 D . 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
  • 5. (2022九上·临澧期中) 2021年1月7日,罗庄气温-15℃。在这样温度低于0℃的环境里,小王在没有热源加热的情况下,他用两块冰来回摩擦的方法也让冰熔化了。下列成语中描述的现象与小王的方法原理相同的是(   )
    A . 钻木取火 B . 扬汤止沸 C . 滴水成冰 D . 炙手可热
  • 6. (2022九上·滦州期中) 一杯热水变凉了,在这个过程中(   )
    A . 水的内能消失了 B . 水的内能增加了 C . 水含有的热量减少了 D . 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减慢了
  • 7. (2022九上·滦州期中) 如图所示,在玻璃瓶中放入少量水,用中间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盖紧瓶然后往瓶中打气,当气压达到足够大时,橡皮塞从瓶口冲出,原来透明的瓶内充满了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瓶内充满的白雾是水蒸气 B . 瓶内充满的白雾是水蒸气汽化成的小液滴 C . 橡皮塞冲出时,气体的温度升高 D . 橡皮塞冲出时,气体对橡皮塞做功,内能减少
  • 8. (2022九上·陇县期中) 最近,一款名叫“小熊牛油”的火锅备受欢迎。烹煮火锅时,随着“小熊”造型的牛油慢慢熔化,麻辣鲜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让人食欲大增。下列关于涮火锅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熊牛油熔化前没有内能,故温度很低 B . 小熊牛油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 C . 涮菜时,主要通过做功增加菜的内能 D . 加热后香味更浓说明温度越高,扩散越慢
  • 9. (2022九上·花都期中) 如图所示,小铁块的温度为70oC,大铁块的温度为30oC。现将两个铁块接触,过了一会,两个铁块的温度都为40oC。忽略两个铁块与周围环境的热传递,则(   )

    A . 小铁块的分子运动越来越剧烈 B . 大铁块把热量传递给了小铁块 C . 小铁块的内能减小 D . 当温度都为40oC时,两个铁块的内能相等
  • 10. (2021九上·建华期末) 以下有关“热”的说法,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 . 今天的天气真热,这里的“热”指的是温度 B . 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指的是热量 C . 物体吸热之后温度可能升高,这里的“热”指的是内能 D . 分子热运动,这个“热”指的是热量
  • 11. (2023九上·锦江期末)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成功返回地球。如图所示,是返回舱通过黑障区的情景,返回舱的防热外壳被烧成一个大火球,舱内温度却在30℃以下,使舱内三名航天员和设备安然无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返回舱的防热外壳“燃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内能 B . 返回舱通过黑障区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 返回舱的防热外壳材料导热性好,可以保护舱内航天员避免被高温灼伤 D . 返回舱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内能不会改变
  • 12. (2023九上·新沂期末) 如图所示三杯水的内能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a杯中的水内能最大 B . b杯中的水内能最大 C . c杯中的水内能最大 D . 三杯水的内能一样大
  • 13. (2022九上·广州期中) 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小赵同学在网上下单了自热小火锅,如图。上下包装被分为两层,通过向下层加水,使发热包膨胀升温,加热上层食物,一段时间后便可食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已加热的鸭血有内能,未加热的虾饺无内能 B . 闻到火锅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 . 刚开始加热的藕片温度升高,内能可能不变 D . 发热包是通过做功改变小火锅里食物的内能
  • 14. (2022九上·花都期末) 物体M和N是同种物质,已知M的温度为0℃,N的温度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的内能为0 B . M和N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C . M的分子运动比N更剧烈 D . M的内能一定大于N的内能
  • 15. (2021九上·越秀期末)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只有做功和热传递。下图是用针简对密闭容器内空气做功的示意图,针筒初始状态及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小明在第一次实验中缓慢下压活塞,针筒末状态及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小明在第二次实验中迅速下压活塞,针筒末状态及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已知两次实验中,活塞均对针简内空气做功(针筒内空气分子势能变化忽略不计),则从甲到乙的过程中,筒内空气(   )

    A . 内能一定增大 B . 内能一定减小 C . 一定向外界放热 D . 一定向外界吸热
二、填空题
  • 16. (2023九下·凤翔月考) 羊肉泡膜是陕西省的特色美食。小明利用劳动课上学习的烹饪技能,为家人们制作美味的羊肉泡膜,香味四溢是现象,煮羊肉汤是通过的方式增加了汤的内能。
  • 17. (2023九上·太和期末) 我国研发的一款以压缩空气提供动力的环保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存储气体,开动时,释放气体推动发动机,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存储气体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 的方式使气体的内能增加。
  • 18. (2022九上·江油期中) 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容器中水的内能 乙容器中水的内能;丙容器中煤油的内能 丁容器中煤油的内能。(大于/等于/小于)

  • 19. (2022九上·江油期中) 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其外壁采用镀银的双层玻璃,并将中间抽成真空,这是为了减少引起的内能变化。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来。这一过程中水蒸气对软木塞做的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软木塞增加的机械能,瓶内气体的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

  • 20. (2023九上·莱阳期末) 区别下列词语中“热”字的含义(均选填“温度”、“热量”或“内能”)。
    1. (1) “热传递”、“物体吸热”中的“热”是指
    2. (2) “热水”、“物体变热”中的“热”是指
    3. (3) “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
  • 21. (2023九上·电白期末) 如图所示是一款斯特林发动机模型,点燃酒精灯后就会发现发动机的连杆带动飞轮转动起来。其工作原理是:酒精灯火焰通过 的方式增加了气缸内空气的内能,高温的空气推动活塞做功,内能 (填“增大”或“减小”),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酒精灯继续加热气缸内空气从而实现往复工作。

三、实验探究题
  • 22. (2022九上·樊城期中) 如图所示,拿一个大口玻璃瓶,瓶内装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通过塞子上的开口往瓶里打气。

    1. (1) 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会出现
    2. (2)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瓶内的空气膨胀做功时,内能(选填“增加”或“减少”),温度(选填“升高”或“降低”),使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成小水珠。
    3. (3) 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4. (4) 实验在瓶内装少量的水目的:
  • 23. (2021九上·和平期中) 晓松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气压式喷雾器和数字式温度计验证“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关系”(如图)喷雾器中装一定量的水。

    1. (1) 先安装好器材,关闭喷雾器的阀门,用数字温度计测出喷雾器内空气的温度,如图(a),手压活塞快速打气,如图(b)。实验现象:,这个实验说明:
    2. (2) 然后,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喷雾器内的气体,如图(c)实验现象数字式温度计示数变小,这个实验说明:(c)瓶与(b)瓶比较,水的 (选填“分子动能”或分子势能”)变 (选填“大”或“小”)。
    3. (3) (a)、(b)、(c)三瓶中的水内能最大的是 瓶。
四、简答题
  • 24. (2022九上·大连月考) 如图所示的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取火器的模型图,把木质推杆迅速推入牛角套筒时,杆前端的艾绒立刻燃烧起来。

    1. (1) 请分析杆前端的艾绒燃烧起来的原因;
    2. (2) 请分析把木质推杆迅速推入牛角套筒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