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

更新时间:2023-08-22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 1. 进入青春期后,许多同学都有了一些小烦恼:小强最近声音变粗了;小亮的身高比其他同学矮了半个头;小丽有心里话不知道对谁说……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 )

    ①悦纳自我变化,调节矛盾心理

    ②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和困惑

    ③学会掩饰自己,避免缺点暴露

    ④相信矛盾心理是会自然消失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结合以下中学生小港的表现,下列主题最适合的是( )

    小港升入初中后在异性同学面前的表现:乐于表现自我;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

    A . 青春活力 B . 青春有格 C . 青春萌动 D . 青春奋斗
  • 3.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为此,我们要( )

    ①学会独立思考

    ②追求标新立异

    ③培养批判精神

    ④严于固守常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3七下·普宁期中)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这句话,成为后世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这启示我们要(   )
    A . 学会欣赏,悦纳自己    B . 磨砺意志,学会自控 C . 学习榜样,自我反思    D . 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 5. “青春有格,止于至善”。下列同学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的是( )

    ①向灾区捐款、捐物

    ②周末假期做志愿者

    ③考试给好友传答案

    ④翻越校门前的护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下列对古语的解读正确的是( )

    序号

    古语

    解读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成就事业,要树立远大志向,并坚持不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要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个人力量是有限的,集体能产生强大合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人,合作交流共同进步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3·蚌埠模拟) 中国航天人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天,壮志报国,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向他们学习有助于青少年(   )

    ①养成攻坚克难的品质             

    ②激发爱国奉献的情怀

    ③增强自傲自负的勇气             

    ④汲取勇攀高峰的力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8. (2022·湘潭) 漫画《拆》讽刺的是(    )

    A . 只顾个人不顾集体的极端个人主义 B . 个人意愿需要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 C .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是一致的 D . 集体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
  • 9. 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下列共建美好集体的合理推导路径是( )

    ①商定集体规则→②确定集体目标→③共建美好集体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② C . ②→③→① D . ②→①→③
  • 10.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下列与这一名言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A . 良好的集体是个人健康成长的唯一环境 B . 要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 C . 只要有共同目标,集体就定能获得成功 D . 为了朋友聚会,不参加学校临时大扫除
  • 11. 如图示归纳法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下列选项符合如图关系的是( )

    A . ①个人主义   ②集体主义 B . ①法律特征   ②法律作用 C . ①行为规范   ②道德纪律 D . ①家庭保护   ②学校保护
  • 12. 如下表“数”说“双减”感受变化是某权威部门在较大范围内对近两年来“双减”政策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从下表数据变化中,可以看出该政策的实施直接有利于( )

    有关问卷项目

    “双减”实施前

    “双减”实施后

    规定时间书面作业完成率

    36%

    90%

    初中生9小时的合理睡眠

    40%

    76.2%

    初中学校的各种课后服务

    较少

    90.7%开展文体、阅读、科普等社团活动

    A . 学生之间深化友情 B .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C . 学生法律意识提升 D . 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 13.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习近平总书记以此激励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创辉煌。​下列古语与近平总书记这一用典蕴含的思想一致的是( )
    A .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B .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C . 一人计短,百人计长 D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14. (2023七下·瑶海期末) 集体生活成就我,让我不断进步,下列选项体现“我”在集体生活中成长的是( )
    A . 在班级评比中,我作为记分人员,多给本班加分 B . 期末复习阶段,我因数学成绩不好,常通宵学习 C . 参加演讲比看,我怕竞争会影响友谊,临时退赛 D . 在合作学习中,我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了
  • 15. 下列对校园生活“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体育锻炼的时间

    家庭保护

    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要档案封存

    网络保护

    教育部深入推进“双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政府保护

    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司法保护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6. (2022·河北) 随着网红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乱象。比如,网红明星偷逃税、“直播带货”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流量造假等。有人主张,治理这些乱象,需要税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经济法律制度做出调整和完善。这一主张包含的思想观念是(    )
    A . 尊重人权 B . 制约权力 C . 网络无限 D . 崇尚法治
  • 17. (2022·昆明)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 . 学校严肃批评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并给予纪律处分 B . 乘客们纷纷谴责在公交车上争抢爱心专座的李某某 C . 张某因制作、传播侮辱他人的漫画,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 D .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0分)
  • 18. 【奋斗青春】
    1. (1) 材料一:202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杨宁,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2010年,刚从广西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的家乡江门村。回到家乡后,大学生村官杨宁面对着山多地少、交通不便的环境和一穷二白的产业基础,她在山中步履不停,挨家挨户的实地走访,脚上的鞋子磨旧了一双又一双,最终决定结合江门村的实际情况带领乡亲们种植高山水果蔬菜和特色养殖,走绿色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你打算从感动中国人物——杨宁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
    2. (2) 材料二: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当代青年要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最好成绩!
      请你以“幸福”和“奋斗”为主题写两则青春寄语,激励自己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争取跑出最好成绩!(不能照抄上述材料。)
  • 19.
    1. (1) 【新闻评析】2023年4月30日,金华某景区验票口,婆孙二人穿过人群挤到了一小伙子前面。排了好久突然被人插队了,这位小伙子自然是不乐意的,于是便拉了女子的衣服,提醒她们不要插队。但是没想到婆孙俩不仅不认错,反而当场朝小伙子发起飙来,态度非常蛮横,这段视频被传到网上后迅速冲上热搜,婆孙俩的行为引发众怒,遭到全网痛批!自插队事件发酵以来,婆孙的头像先是被人制作成漫画表情包,后又被商家印到各种各样的商品上出售,有车贴、有短袖、有地毯、有文具盒……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婆孙俩的行为”及“商家的做法”进行评析。
    2. (2) 【情感体验】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你参加过哪些获得美好情感的活动?(请列举两例)
    3. (3) 【人生哲理】汉字是古老而具有生命力的文字,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以“海”字为例,“每”一滴“水”汇聚起来,就能成为浩瀚的大海;而大海之所以博大,正是因为可以包容“每”一滴水.
      运用“在集体中成长”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对“海”字的解读给你哪些感悟?
  • 20. 为鼓励同学们关注时政,了解社会,提高法律意识,某校七年级二班做一期黑板报。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展板一】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自2023年3月15日起施行。

    【展板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应当统一管理。”

    【展板三】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调查(主要特点)

    1.未成年人犯罪总体数量下降。

    2.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低文化水平。

    3.未成年人犯罪手段网络化,如网络上的虚拟财物盗窃案、诈骗案经常发生。

    4.缺少家庭关爱,对未成年人犯罪影响大。

    1. (1) 【展板一】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
    2. (2) 请你运用法律伴我们成长的相关知识,对【展板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作出这样规定的原因进行分析。
    3. (3)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请你根据【展板三】反映的问题,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打造坚实的“青春盾牌”建言献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