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

更新时间:2023-08-08 浏览次数:1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1.  2023年5月,太原市某中学开展网络模拟“游学亚洲”的第二课堂地理活动,通过此活动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亚洲。结合亚洲山脉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第一小组的同学描述了他们在四个地方的所见所闻,你认为下列叙述不可信的是( )
      A . 我登上了A处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 B . 我游览了B处的人口大国——印度 C . 我在C处看到了世界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 D . 我在D处走访了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2. (2) 第二小组的同学对亚洲的地理特征进行了总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②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③人口最多的大洲 ④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3. (3) 下列关于亚洲人文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亚洲没有发达国家 B . 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 C . 绝大多数国家经济较发达 D . 亚洲各国工业基础一般比较好
  • 2. 下列关于马六甲海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位于中南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 B . 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C . 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 D . 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 3. 西亚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读图,完成下面题。

    1. (1) 西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被称作( )
      A . “铜矿之国” B . “五海三洲两洋”之地 C . 现代的“丝绸之路” D . 东西方的“十字路口”
    2. (2) 西亚石油运往西欧和美国,最短的海上航线必须经过( )
      A . 巴拿马运河 B . 苏伊士运河 C . 马六甲海峡 D . 土耳其海峡
  • 4. 下列关于非洲世界之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世界上流程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注入太平洋 B .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C . 世界陆地上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 D .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 5. 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地区 B . 地形以平原为主 C . 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D . 世界上人口增长最慢的地区
  • 6. (2023七下·宜州期末) 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终年温和湿润、降水比较均匀的气候类型是( )
    A .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 温带季风气候 C . 地中海气候 D . 温带海洋性气候
  • 7. 如果你是一位光荣的科考队员,准备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是( )
    A .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考察 B . 矿产资源、淡水资源考察 C . 海洋生物资源考察 D . 原始自然环境考察
  • 8. 俄罗斯许多民居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窗小,而且屋顶大多高耸,这是为了适应当地( )
    A . 寒冷多雨雪 B . 炎热多雨 C . 温暖干燥 D . 温暖多雨雪
  • 9. 当地时间3月20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问印度,并与该国总理莫迪会面,双方就加强两国合作展开讨论。下列关于日本和印度的共同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日本和印度都属于东亚地区的国家 B . 日本与印度都属于发达国家 C . 日本和印度的民族都以汉族为主 D . 日本和印度都濒临海洋
  • 10. 澳大利亚热带草原广布,但没有野生狮子,原因是( )
    A . 人口稀少,环境污染小 B . 长期与其他大陆分离 C . 发展缓慢,开发程度低 D . 地形与气候类型单一
  • 11. 日本传统的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其原因主要是( )
    A .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 B . 日本是岛国,南北狭长 C . 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D . 关东平原面积最大
  • 12. 尼日利亚的石油资源储量居非洲第二位,其主要分布在( )
    A . 尼日尔河沿岸地区 B . 尼日尔河上游 C . 尼日尔河三角洲和沿海大陆架 D . 乔斯高原周边地区
  • 13. 下图为美国本土工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分布在( )
      A . 东北部工业区 B . 南部工业区 C . 西部工业区 D . 中部地区
    2. (2) 美国在五大湖区及东北部布局乳畜带的原因是( )
      A . 气候寒冷,不能生长农作物 B . 气候适宜牧草生长,城市分布密集 C .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 . 工业污染严重,不能种植粮食作物
    3. (3) 美国农业生产上形成了小麦区、畜牧带、玉米区等农业区,这反映了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A . 高度机械化 B . 高度工业化 C . 高度商品化 D . 地区专业化
  • 14. 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别是( )
    A .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B . 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C .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D . 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 15.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走走。”以下是玲玲同学在朋友圈写的旅游计划,合理的是( )
    A . 我想去澳大利亚看桑巴舞 B . 我想去英国看艾菲尔铁塔 C . 我想去巴西看袋鼠 D . 我想去印度看泰姬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40分)
  • 16. 【探秘亚洲的气候】

    交口县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在亚洲的气候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才智,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读亚洲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小丽的发现:世界上大部分气候类型在亚洲都有较大面积的分布,这说明了亚洲的气候特点之一是,但缺失热带草原气候和气候,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填名称)。
    2. (2) 小敏的发现:亚洲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受季风的影响,这里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雨热不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夏季风/冬季风)的时强时弱也会造成气候灾害。
  • 17. 【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南极地区

    课题资料:

    资料一:近年来,极地旅游日益受到追捧,俨然成为一个“高端旅游品牌”,旅游者通常选择乘飞机先到南美洲阿根廷,再乘游轮到南极地区观光游玩。

    资料二: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于2018年2月7日在罗斯海西岸的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克服恶劣气候条件胜利完成了任务,2022年建成。

    资料三:南极地区分布有世界珍稀濒危生物,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下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

    课题思考:

    1. (1) 图中字母A、B、C代表南极地区周围的大洋,其中A代表洋。图中我国五个科学考察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站。
    2. (2) 南极地区的恶劣自然环境有。罗斯海新站选址奠基仪式时间选择在北半球冬季的原因是
    3. (3) 有人呼吁关于极地旅游不应“大力提倡”,而是要“严格限制”,理由是
    4. (4) 近年来,南极地区的冰雪面积不断缩小,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这对南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的生存带来了威胁。
    5. (5) 南极被称为“白色沙漠”,形成2000多米的巨厚冰层的原因是
  • 18. 【案例分析】

    探究名称:独特水井古老文明

    探究资料:

    资料一:印度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西部地区较为干旱,为适应当地气候,古印度人发明了一种独特的阶梯井,整口井呈倒金字塔形向下延伸,四面都有台阶,方便人们从各个角度下去取水。旱季来临,阶梯井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每当雨季,台阶(多达一百多级)会被升高的水位淹没。阶梯井已有上千年历史,是古代印度文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物,有蓄水、纳凉、祈祷等多种用途,也展现了古印度石匠的高超

    技术。“王后”阶梯井规模宏大、浮雕精美,于2014年6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二:下图为“印度地形示意图”、“孟买气候资料图”和“王后”阶梯井。

    思考完成:

    1. (1) 印度地形示意图中A是什么高原?B是哪条纬线?
    2. (2) 说出印度有“圣河”之称的第一大河。
    3. (3) 概括印度的主要气候类型,并说出影响其气候的两种季风风向。
    4. (4) 推测古代时期,印度阶梯井使用频率较高的月份,并说明理由。
    5. (5) 印度在建筑、雕刻、文学、哲学、自然科学和宗教等方面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请列举三例。
  • 19. 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和南美洲巴西的经济都处于发展阶段,在人文、自然条件和资源方面有着很多异同之处,在发展中可以相互借鉴。读图,探究下列问题。

     

     

    1. (1) 探究一【知概况,系知识】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上种人的故乡,巴西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
    2. (2) 同为经济发展中地区,两地自然资源都很丰富。据图1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两种矿产资源的产量一向居世界首位。巴西已探明的铁矿储量约333亿吨,居世界第位。
    3. (3) 探究二【找规律,析原因】

      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巴西纬度位置的共同点是大部分位于热带,两地河流中哪条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试分析其原因。

    4. (4)

      探究三【知问题,谋发展】

      20世纪以来,在发展中国家中,巴西经济水平提升很快,发展历程如图2,巴西经济发展历程可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提供的经验有哪些?

                                                       图2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