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

更新时间:2023-08-15 浏览次数:85 类型:期末考试
一、<b>选择题</b>(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202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旨在倡导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下列措施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 . 推广植树造林计划 B . 鼓励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 . 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D . 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 2. 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 . B . C . D .
  • 3. (2022八下·温州期末) 许多乳制品含有磷酸钙等成分,可为人体适当补充钙元素。磷酸钙由钙离子(Ca2+)和磷酸根离子(PO43-)构成,则磷酸钙的化学式为(    )
    A . CaPO4 B . (PO4)3Ca2 C . Ca2(PO4)3 D . Ca3(PO4)2
  • 4. 番薯是一种高产且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块根除作为主粮外,还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造工业的重要原料。下列有关番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番薯的茎属于攀缘茎 B . 番薯的有机物是通过导管运输的 C . 种植番薯应多施氮肥 D . 番薯所需的水分主要由根尖吸收
  • 5. (2023八上·宁波期末) 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植物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根从土壤里吸收来的。如图为植物根尖四部分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最活跃部位的细胞是(  )
    A . B . C . D .
  • 6. 许多超市出口处装有报警器(如图甲所示),它由防盗天线、检测门、检测器构成,结帐时贴在商品上的磁性标签被消磁。若未经消磁,经过检测门时,防盗天线便检测到商品上标签的磁性,从而转化为电流,显示在仪表上,发出警报,达到防盗目的。根据上述信息判断,报警器的原理与下列哪个实验相同(    )

    A . B . C . D .
  • 7. 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与甲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成化工产品乙酸,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生成物乙酸属于氧化物 C . 该反应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 .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是1:1
  • 8. 如图是某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站在地面上的人触摸火线不会触电 B . 若保险丝烧断,一定是电灯短路造成的 C . 电冰箱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能使其金属外壳接地 D . 断开开关S时,用测电笔接触B点时氖管会发光
  • 9. 同学们正在参加期末调研抽测考试考试,让我们来做个深呼吸,缓和一下紧张的考试气氛。你呼出的气体中体积含量最高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水蒸气
  • 10. 如图所示是一种新型灭火球,火灾发生时将灭火球滚入火中,灭火球遇明火后自动喷洒干粉,覆盖在物体表面,实现灭火。该灭火球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

    A . 隔绝助燃剂 B .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 . 清除可燃物 D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11. 科学观点需要许多事实证据的支持,有时一个事实也可以作为多个观点的证据。如图所示实验不能支持的观点是(    )

    A .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 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C .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D . 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 12.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如图是白莲植株的构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莲叶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B . 当莲叶表皮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就关闭 C . 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过根从淤泥中吸收而来的 D . 莲叶表面的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 13. 如图为验证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装置的气密性好差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 . 实验时为便于操作和观察,应该用手握紧试管 C . 为更好地控制变量,可在乙试管内放入等数量的同种灭菌死昆虫 D . 两试管内的碱石灰等量,实验中此混合物主要用于吸收水分
  • 14. 推理是初中科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 . 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D . 酸雨是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所以pH小于5.6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 15. 读图识图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图甲: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 . 图乙: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 图丙: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D . 图丁:分别向等质量大理石中滴加足量的相同的稀盐酸
二、<b >填空题</b>(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 16. 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授时精度达到百亿分之三秒。如图为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据此回答:

    1. (1) 铷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 (2) 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17. 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经过多年的努力,利用野生稻培育出了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的“超级杂交水稻”,并研究出能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海水稻”,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请回答:
    1. (1) “超级杂交水稻”最适宜的是中性、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环境,要求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所以应选择(填”砂土类”、“黏土类”或“壤土类”)土壤种植。
    2. (2) 在海边的盐碱地上,一般作物因为缺少水分难以生存,而“海水稻”能在盐碱地生长,可能是其细胞液的浓度比常见植物细胞液的浓度要
  • 18. 如图甲是模拟人体呼吸过程示意图,图乙表示外界与肺内气压差随时间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 (1) 图甲中的a模拟的是状态。
    2. (2) 图乙中的BC段对应的是图甲中的(填“a”或“b”)。
  • 19.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请回答:
    1. (1) 以下是科学家及其提出的原子结构假设模型(如图所示),按照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先后顺排列为(填图中序号)。

    2. (2) 2022年4月26日,我国首次国产化碳—14批量生产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站启动。下列模型能表示碳—14(有6个质子,8个中子)原子结构的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A .   B . C . D .
  • 20. 课堂上,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给直导线(铝棒)通电,观察到直导线运动起来。请回答:

    1. (1) 该实验现象说明对放入其中的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电动机就是利用这种现象制成的。
    2. (2) 老师将磁极上下对调,让同学们观察直导线的运动情况,他这样操作是为了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 21. 如图所示,用细线悬挂的磁体AB , 磁极未知,当闭合电路开关S后,磁体的B端与通电螺线管左端相互吸引,则A端是磁体的极,断开S,磁体静止时,B端会指向地理的(填“北方”或“南方”)。

  • 22. 小科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

    1. (1)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体积变化情况是
    2. (2) 图2中,锥形瓶中固态物质的质量m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23. 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新鲜绿萝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同时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如图所示。立即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都放置4小时。

    1. (1) 实验后发现,两塑料袋内壁都有小水珠,装置内液面都下降。这主要是植物的作用引起的。
    2. (2) 与实验前相比,乙装置中绿萝的有机物总量会(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 24. (2022九下·义乌期中) 小科同学在实验室做“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实验。请回答:

    1. (1) 如图甲是小科组装好的气体发生装置,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改正:
    2. (2) 如图乙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气体收集装置,其中不能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填序号)。
  • 25. 守恒思想是科学中重要的学科思想,电荷守恒便是其中之一。电荷守恒是指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之和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之和。例如:某Na2SO4溶液中有x个Na+ , 有y个SO42 , 则该溶液电荷守恒可表示为x=2y。现有一混合

    溶液,组成如表所示。请回答:

    离子

    K+

    Mg2+

    Cl-

    SO42

    个数

    a

    B

    c

    d

    1. (1) 该混合液的电荷守恒可表示为(用a、b、c、d表示)。
    2. (2) 若该溶液中有两种溶质,这两种溶质可以是KCl和MgSO4 , 也可以是(填化学式)。
三、<b >实验探究题</b>(本大题共有5小题,26题5分,其余每空2分,共35分)
  • 26. 在进行“燃烧需要什么条件”的活动中,将一个杯口涂凡士林的玻璃杯倒扣在一支点燃的蜡烛上,如图甲所示,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为探究蜡烛熄灭是因为氧气减少还是二氧化碳增多,进行下列实验。请回答:

    实验1:如图乙所示,蜡烛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用数字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得到图丙数据。

    实验2:收集一瓶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将点燃的蜡烛伸入瓶中。现象:蜡烛继续燃烧,没有立刻熄灭。

    1. (1) 玻璃杯口涂凡士林的目的是
    2. (2) 小科同学认为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因为氧气耗尽,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3. (3) 通过实验2可以证明蜡烛熄灭是因为(填“氧气减少”或“二氧化碳增多”)。
  • 27. 利用图甲所示的教材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选用红磷作为药品是最佳选择吗?科学兴趣小组设计并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准备如图乙的玻璃容器,顶部用密封盖密封,并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②将氧气传感器(能实时显示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固定在容器内壁,并装入足量的红磷;③用激光笔点燃红磷,红磷剧烈燃烧,观察并记录氧气传感器所显示的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④用白磷替换红磷重复步骤①~③;⑤换用食品脱氧剂(可以直接与氧气反应,无需点燃的物质)重复上述步骤①~③。

    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三种物质氧化时容器内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

    1. (1) 步骤①中检查气密性时,将玻璃容器浸没水中,如果观察到容器内充满水或有气泡冒出,则说明气密性(填“良好”或“不好”)。
    2. (2) 装置甲中225毫升集气瓶中装入25毫升的水,量筒内装有50毫升水,用红磷做实验,根据图丙的实验数据,理论上实验结束后量筒内剩余的水为毫升。
    3. (3) 根据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用图甲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选用哪种药品最合适?请说明理由:
  • 28. 小科为验证“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设计了如图实验,右侧底端固定有小磁铁的指针能绕转轴O转动。

    实验1:将变阻器滑片P移至最上端,闭合开关S至a处,再将滑片P逐渐向下移动,观察指针示数的变化。

    实验2:先将变滑片P移至最上端,闭合开关S至a处,记下指针示数和电流表示数;再闭合开关S到b处,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 , 使电流强度保持不变,指针示数比之前更偏右。

    请回答:

    1. (1) 实验1的目的是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的关系,实验过程中指针向(填“左”或“右”)偏转。
    2. (2) 实验2的目的是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9. BT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可以一定程度反映水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如图甲所示。小金依据这一原理设计实验探究黑藻光合作用是否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如图乙所示。请回答:

    1. (1) B组在实验在中的作用是
    2. (2) 小科同学提出质疑,光照是否会引起BTB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碳量减少。为回应这一质疑,小金增加了C组实验:制得与A、B两组相同的黄色BTB水溶液后,不放黑藻,先将C组实验装置放置于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观察BTB溶液颜色,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
    3. (3) 为了得出结论,小金继续取A、B两组中的黑藻叶片,经酒精褪色、漂洗等处理后,分别滴上碘液,结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4. (4)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0. 小科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的实验中,需要制取氧气并完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 (1) 制取:教材中是用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小科用如图A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固定得太高,此时他应该调节图B中的旋钮(填“①”、“②”或“③”)。
    2. (2) 收集:小科用排水法收集了三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所用。当集气瓶内水面降到如图C所示位置时,在水面下盖好玻璃片,取出充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于实验桌上(如图C)。集气瓶中留有少量水的目的是
    3. (3) 性质实验:如图D所示,取三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丝,将其中两根分别盘成螺旋状,在每根铁丝一端绑上粗铜丝,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快燃尽时,分别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Ⅰ、Ⅱ中的铁丝都剧烈燃烧,且(填“Ⅰ”或“Ⅱ”)中的铁丝燃烧更剧烈;Ⅲ中铁丝没有燃烧。请分析Ⅲ中铁丝不能燃烧的原因是
四、<b >解答题</b>(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各8分,共40分)
  • 31. “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碳中和”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实现碳中和,一是要减排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要发展增汇技术即二氧化碳的吸收技术。

    资料一:浙江大学研发了“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用微型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实现固碳。

    资料二:李灿院士领衔的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在兰州试车成功。

    1. (1) 微型藻类吸收二氧化碳该技术,本质是利用微藻的作用实现固碳。
    2. (2) 自然界中的淀粉一般也是通过绿色植物的该生理活动合成,请写出该生理活动的文字表达式:
    3. (3) “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简单流程如图,甲醇(CH3OH)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据图分析,甲醇合成时,利用氢能合成甲醇的反应物为
    4. (4) 若碳元素全部来自二氧化碳,则1.6吨甲醇(CH3OH)与吨二氧化碳含碳量相当。
  • 32. 氕、氘、氚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相关信息如下表。请回答:

    名称

    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H

    1

    D

    2

    T

    3

    1. (1) 原子结构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
    2. (2) 超重水有一定的放射性。一个超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可表示为T2O。T2O中T的化合价为 , T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 (3) 重水是由氘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可表示为D2O,重水和普通水化学性质相似。在海水中重水的质量约占0.02%,则100吨海水中所含氘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33. 项目化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孵化器的恒温装置。图甲为热敏电阻R、滑动变阻器R1和继电器等组成的恒温箱的简单温控电路。为继电器线圈供电的电池的电压为6伏,图中的“电源”是恒温加热箱的电源,继电器线圈的电阻为100欧。当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0毫安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图乙为热敏电阻的Rt图像。分析回答:

    1. (1) 恒温箱的加热器应接在(填“AB”或“CD”)端。
    2. (2) 孵化小鸡时,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40℃,则滑动变阻器R1应取多大阻值?
    3. (3) 不同孵化时期所需要的孵化温度略有不同,如要调低孵化温度,应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并说明理由:
  • 34.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0.3g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前称得混合物总质量为24.8g,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0.0g。请分析计算:
    1. (1) 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g。
    2. (2) 反应后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3. (3) 剩余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分数为
  • 35. 为了提高温室大棚中种植蔬菜的产量,菜农们有以下的经验分享:

    经验一:选用无色的棚膜,增加透光性。

    经验二:往菜地的土壤里掺入一定比例的沙子增加土壤透气性。

    经验三:在棚内植物上端50厘米处悬挂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如图)。

    经验四:采用滴灌代替传统浇灌,可使棚内空气的湿度降低。

    经验五:冬季白天适当提高大棚内温度,晚上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结合上述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的经验能提高蔬菜产量做出合理的解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