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商洛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22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新霉素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新霉素主要通过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抑制核糖体的移动过程从而抑制细菌的增殖,则新霉素主要抑制的过程是( )
    A . 复制 B . 转录 C . 翻译 D . 逆转录
  • 2. 下图表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其中处于减数分裂I前期的是( )
    A . B . C . D .
  • 3. 下列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是( )
    A . 白化病 B . 镰状细胞贫血 C . 抗维生素D佝偻病 D . 唐氏综合征
  • 4. 在中国水稻育种史上,育种工作者通过杂交培育出了一系列的优良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如珍珠矮11、南优2号、汕优63、中嘉早17等等。水稻杂交育种遵循的遗传学原理主要是( )
    A . 基因突变 B . 基因重组 C .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 染色体数目变异
  • 5. 某品种的棉花是四倍体,若用其花药离体培养,则获得的植株是( )
    A . 八倍体 B . 四倍体 C . 二倍体 D . 单倍体
  • 6.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鸡羽毛的芦花和非芦花受Z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且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在生产上常常根据鸡羽毛的这种性状区分性别,以实现高产的目的。下列能根据子代表型区分性别的杂交组合是( )
    A . ZBZB×ZbW B . ZbZb×ZBW C . ZBZb×ZbW D . ZBZB×ZBW
  • 7. 下图是某DNA片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链与b链中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 B . 复制时,仅以a链或b链中的一条为模板 C . 复制时,子链由5'-端向3'-端延伸 D . ①②③分别表示氢键、核糖和磷酸基团
  • 8.   1957年,美国科学家泰勒用含³H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蚕豆根尖细胞,一个有丝分裂周期后采用放射自显影技术,可以观察到每条姐妹染色单体都能显影。随后将标记的根尖移入普通培养液中,使其再经过一个细胞周期,观察到染色体中一条单体可显影,另一条单体不显影。该实验结果可以验证( )
    A . DNA复制是半保留式复制 B . 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 C . DNA复制方向是双向复制 D . DNA复制是全保留式复制
  • 9. 基因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信息。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血红蛋白基因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 B . 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可同步分离 C . 基因均存在于染色体上,且在分裂间期复制 D . 基因的碱基总数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相等
  • 10. 下图表示探索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的部分过程,①~④组经过相关实验处理。图中④组的实验处理是( )

    A . S型细菌+DNA酶+R型细菌 B . 加热杀死的R型细菌+S型细菌 C .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 D . S型细菌+蛋白酶+R型细菌
  • 11. (2023高一下·云浮期末) 遗传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3个染色体组 B . 遗传咨询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遗传病的发生 C . 携带遗传病致病基因的人必患该种遗传病 D . 镰状细胞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相同
  • 12. 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了分离定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孟德尔设计了正交和反交实验 B . 孟德尔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C . 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验证假说 D . 豌豆开花时,对其进行了去雄并套袋
  • 13. 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I~IV)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I可以表示精细胞 B . 载体①和②的组成成分中都含有③ C . 减数分裂过程中,图示细胞出现的顺序可能为Ⅲ→IV→Ⅱ→I D . 处于Ⅲ、IV阶段的细胞中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
  • 14. 白化病和黑尿病都是由酶缺陷引起的人类遗传病,白化病患者不能将酪氨酸合成黑色素,黑尿病患者不能将尿黑酸转变为乙酰乙酸,排出的尿液因含有尿黑酸,遇空气后氧化变黑,相关物质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白化病患者的酶B存在缺陷,酶C和酶D正常 B . 黑尿病患者的酶D存在缺陷,酶B和酶C正常 C . 该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 . 该实例说明基因与性状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 15. 玉米的籽粒颜色有色(B)对无色(b)为显性,淀粉质(D)对蜡质(d)为显性,这两对基因都位于9号染色体上。某株有色淀粉质玉米植株测交后代中有色淀粉质:有色蜡质:无色淀粉质:无色蜡质=1:1:1:1,忽略变异对配子的影响,则该植株发生的染色体变异类型最可能是( )
    A . 丢失了1条9号染色体 B . 染色体易位 C . 染色体片段缺失 D . 染色体倒位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6. (2023高一下·云浮期末)  2023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并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释放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信号。各种育种方法的运用为人类的生产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杂交玉米可稳定遗传,无须年年购买种子 B . 需要诱导染色体加倍的育种方式是多倍体育种 C . 利用诱变育种,诱发家蚕常染色体基因移到性染色体上,其原理是基因突变 D . 单倍体育种能排除显隐性干扰而提高育种效率
  • 17. DELLA蛋白能抑制植物体生长。现有两个DELLA基因突变个体,突变体1表现为植株疯长,突变体2表现为植株矮小。下列有关突变体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 突变体1表现为植株疯长是因为DELLA基因甲基化 B . 突变体1中的DELLA蛋白的活性可能高于野生型中的 C . 突变体2中的DELLA蛋白可能因结构发生改变而难以被降解 D . 借助显微镜观察不能鉴别两个突变体的基因结构是否发生改变
  • 18. 下图表示某果蝇卵原细胞中,部分基因的相对位置关系。正常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示任意两个基因都可称作非等位基因 B . 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板上 C . 有丝分裂后期,图示基因会同时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D . 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的每一极可能都会出现图示的四个基因
  • 19. 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全球性环境问题,约百万物种正在遭受灭绝的威胁。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停止破坏自然的狂欢,与自然缔结和平契约”。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物多样性就是指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B . 协同进化就是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的进化 C . 基因频率的大幅度改变意味着产生了新物种 D .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 20. 栝楼是雌雄同株植物,其叶形有近圆形和心形,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含心形叶基因的花粉有50%不育。让纯合近圆形叶植株与纯合心形叶植株杂交,F1全为近圆形叶植株,F1自由传粉得F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F2中有两种叶形的植株 B . F2中有三种基因型的植株 C . F2植株中,近圆形叶:心形叶=5:1 D . F2近圆形叶植株中,纯合子占1/2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 21. 果蝇是一种具有昼夜节律的生物。研究发现,PER基因表达产生的PER蛋白能与TIM蛋白结合形成蛋白复合体,该复合体会阻遏自身基因的表达过程,从而对PER蛋白的含量进行调节,使其出现周期性变化,进而使果蝇出现昼夜节律,上述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催化①过程的酶是,该过程需要消耗的原料是
    2. (2) 过程②表示过程,图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
    3. (3) 若细胞质中的TIM蛋白被降解,则果蝇(填“能”或“不能”)出现昼夜节律,理由是
  • 22. 图1表示DNA的双螺旋结构,图2表示DNA复制过程。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在图1的一条链中两个相邻的碱基通过连接。加热会使DNA氢键断裂,但是不同DNA解旋需要的温度不同,从碱基对角度分析,解旋所需温度更高的DNA具有的特点是
    2. (2) 图2中酶A作用于键,从图中可以看出DNA的复制特点是(答出1点即可)。
    3. (3) 若组成该DNA分子的碱基对共4000对,其中碱基C占20%,该DNA分子的两条链均被32P标记,将其放在仅含31P的培养液中复制两次,则共需消耗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复制两次后,含32P的DNA所占比例是(用分数表示)。
  • 23. 达尔文在研究物种形成时发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有2种龟,分别栖居于被海洋分隔的2个小岛上。研究发现这2种龟原本属于同一物种,由于海洋的分隔作用,经过长期的演化形成了2个不同的物种,其形成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的[]([_]中填字母)是物种形成的标志。
    2. (2) 生物进化的单位是(填文字)决定进化方向。
    3. (3) 调查小组调查了某乌龟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0%,60%和10%,环境变化后基因型为aa的个体失去繁殖能力。若环境变化后让该乌龟种群自由交配一代,则子代个体中A的基因频率为(用分数表示),该种群(填“有”或“没有”)发生进化。
  • 24. 猫叫综合征是人的5号染色体片段缺失,使部分关键基因丢失而引起的遗传病。某家系中出现猫叫综合征患者,下图表示科研人员对该家系部分成员染色体的检查结果(只显示出5、8号染色体),其中甲、丙均为男性且表现正常。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与个体甲的染色体相比,个体丙中5号染色体的片段移接到8号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的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
    2. (2) 若个体乙与一染色体正常的男子结婚,则子代患该病的概率为(用分数表示),产前可以通过(填“B超检查”或“羊水检查”)来确定胎儿是否患该病。若在该家系中调查猫叫综合征的发病率作为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则计算结果比实际值(填“偏低”或“偏高”)。
    3. (3) 图中5号染色体的片段位置的变化导致图示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
  • 25. 小鼠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基因B控制黑色素的合成,基因A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基因B的表达而使个体表现为胡椒色。一个纯合黑色品系与一个纯合白色品系杂交,F1均表现为胡椒色。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雌雄鼠的表型及比例均为胡椒色:黑色:白色=9:3:4。回答下列问题:
    1. (1) F2白色个体中纯合子有种基因型,F2胡椒色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2. (2) 现有多只白色雌鼠(基因型相同)、三种颜色的纯合雄鼠若干,请根据以下杂交实验推测白色雌鼠的基因型。

      实验设计:在繁殖季节,让待测的多只白色雌鼠与黑色纯合雄鼠多次交配,观察并统计子代小鼠毛色。

      ①若子代小鼠毛色全为胡椒色,则待测白色雌鼠的基因型为

      ②若后代小鼠毛色,则待测白色雌鼠的基因型为aabb。

      ③若后代小鼠毛色,则待测白色雌鼠的基因型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