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28 浏览次数:5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
  • 1. 1955年,郭沫若题词称赞扬李冰:“掘离堆,凿盐井,不仅嘉惠蜀人,实为中国二千数百年前卓越之工程技术专家”。“掘离堆”指兴建( )
    A . 都江堰 B . 阿房宫 C . 秦长城 D . 龙门石窟
  • 2. “秦二世元年七月,一队开往渔阳的戍卒,在大泽乡遇雨受阻,无法按期赶到戍地。按秦律,戍卒‘失期当斩',这些戍卒为了死里逃生,在带队屯长的领导下揭竿起义”。据此可知,导致这次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大雨滂沱 B . 赋税繁重 C . 刑法严酷 D . 徭役沉重
  • 3. 诸葛亮向孙权分析道:曹军远道而来,又不习水战,孙刘合作定能取胜;曹操败后势必北撤,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诸葛亮所预言的这场战役后来发生在( )
    A . 桂陵 B . 官渡 C . 赤壁 D . 淝水
  • 4. 东晋南朝时期,来自北方的麦、黍、粟以及其它各种杂谷,在种植时间上与水稻交错进行,这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亩产量。由此可知,南方农业经济发展是由于( )
    A . 耕作劳力充足 B . 社会环境安定 C . 自然环境优越 D . 种植技术改进
  • 5.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这一旨令的颁布者是( )
    A . 周平王 B . 秦始皇 C . 汉武帝 D . 魏孝文帝
  • 6. “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内容涉及社会各方面,不虚美,不隐恶,不受正统思想的束缚”。此话评论的对象应是( )
    A . 《史记》 B . 《兰亭序》 C . 《齐民要术》 D . 《伤寒杂病论》
  • 7. “汉朝丝绸由中亚、西亚运到罗马帝国,成了罗马元老院议员和其他贵族的夫人的珍贵服饰;罗马的铁制品、玻璃、金银流入了汉朝”。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古罗马人穿丝绸服装很普遍

    ②汉朝与西方的交通保持通畅

    ③西方与汉朝存在着经济贸易

    ④汉朝丝织品的价格非常便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 8.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序号

    历史文化遗址

    距今时间

    考古发现

    北京人遗址

    距今约70万-20万年

    共发现分属四十多个男女个体的北京人化石,十多万件石器和石片,还有厚达6米的灰烬层。

    跨湖桥遗址

    距今约7000-8000年

    出土的独木舟材质为松木,用火烤配合石锛挖凿的方法加工而成。

    河姆渡遗址

    距今约7000年

    发现了大面积的稻谷、稻杆、稻叶和木屑、苇编构成的稻谷堆积层,平均堆积厚度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00厘米。

    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作出判断:能够从材料中得出的,填涂“√”;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填涂“×”。

    序号①: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现,可知北京人已掌握石器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

    序号②:从跨湖桥遗址的考古发现,可知黄帝制作船只的传说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序号③:从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现,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原始农业的种植。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 9. 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先秦,形成于秦汉。

    【萌芽】

    材料一:商鞅曾多次游说秦孝公,均不成功,最后,他以“霸道”游说孝公,“霸道”是强化君主集权,使用刑法,奖励耕织,以经济和军事实力称霸天下的理论。孝公被这种学说深深吸引。

    ——摘编自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初创】

    材料二: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把全国分为36郡,秦末增至40余郡。郡设郡守,为一郡的最高长官,掌管全郡,一郡之内辖若干县,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足万户的设县长。郡县的长官均直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跌宕】

    材料三:刘邦共封十国,并且规定只有姓刘的才可以封王。刘姓诸王专制一方,除丞相一职由皇帝任免外,其他一切官员皆由诸侯王任命。汉初的诸侯王实际上形同独立王国,叛变很难避免,高祖死后四十年即有“七国之乱”。……将刘邦同秦始皇相比,鄙陋与圣德立见。

    ——摘自李定一《中华史纲:从传说时代到辛亥革命》

    【巩固】

    材料四:平叛“七国之乱”后,景帝在吴、楚、赵、齐等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但规定诸侯王不得干预各自封国的政务,“天子为置吏”。……元朔二年,汉武帝准许梁王等将部分国土分与其弟,并下诏“诸侯王分与子弟邑者”,朝廷均已批准。此后,“诸侯惟得衣食租税”。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1. (1) 商鞅鼓吹的“霸道”属于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主张?
    2. (2) 为什么李定一认为秦始皇“圣德”而刘邦“鄙陋”?请你结合材料二、三并联系所学知识予以阐释。
    3. (3) 结合材料四,分析汉武帝“推恩令”得以顺利实施的原因。
    4. (4) 秦汉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结合上述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从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角度予以阐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