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22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28 浏览次数:38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20分)
  • 1. 疫情期间小明在家用电脑上网课,不能减弱听课过程中噪声的做法是( )
    A . 关闭门窗 B . 用耳机收听电脑的声音 C . 降低电脑音量 D . 让家人尽量不发出声音
  • 2. 身高1.7m的小明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2m高的整容镜前0.8m处,他镜中像的高度、像与他的距离分别为( )
    A . 1.7m 1.6m B . 2m 1.6m C . 2m 0.8m D . 1.7m 0.8m
  • 3. 搭乘自动扶梯时应遵循“右侧站立,左侧急行”的原则,如果以扶梯上右侧站立的某人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地面是静止的 B . 扶梯是运动的 C . 左侧急行的人是运动的 D . 右侧站立的另一个人是运动的
  • 4.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的科学家是( )
    A . 法拉第 B . 欧姆 C . 焦耳 D . 奥斯特
  • 5. 2022年2月15日,苏翊鸣夺得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金牌,这是中国首次夺得该项目的冬奥会金牌。如图是他比赛时的场景,宽大的滑雪板可以( )

    A . 减小压强 B . 减小压力 C . 减小重力 D . 增大压强
  • 6. 下列过程中,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 . 钻木取火 B . 木柴燃烧 C . 植物光合作用 D . 水泵把水抽到高处
  • 7. 杠杆早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范蠡兵法》和《墨子·备城门》中都记载着一种攻守兼备的战具——藉车,也叫抛石机,如图所示是它的简单结构示意图,长杆AB可绕O点转动,在B处放重石,人拉A处的绳子将重石抛出。抛石机在使用过程中( )

    A . 可以省力 B . 可以省距离 C . 既省力又省距离 D . 既不省力又不省距离
  • 8. 下列有关新材料、新能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太阳能是一次能源 B . 利用超导体可制成发热效率更高的电热器 C . 目前人类已建成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发电的 D . 可采用密度更小、硬度更高的新材料来制作飞机
  • 9. 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B . 表示天体间的距离常用光年做单位 C . 天体之间和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D . 原子中的电子带有正电荷且位于原子中心
  • 10. 实验室中有甲、乙两只小灯泡,额定电压均为6V,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将它们串联在电源电压为4V的电路中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灯泡乙比甲亮 B . 通过甲的电流比乙的大 C . 甲两端的电压比乙的大 D . 相同时间内两灯泡消耗的电能相等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每图2分,22题6分,共50分)
  • 11. 如图是2022年3月24日天宫课堂第二课中播放的太空实验视频截图,图中的固态金属球悬浮在空中,用激光加热器给它加热,使之变成液态,之后又冷却成固态。此过程中金属球先后经历了两种物态变化,在第一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金属球热量,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内能的,整个过程中金属球的质量将

  • 12. (2023·吉林模拟) 我国研制的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舰载机受到强大的推力而快速起飞。电磁弹射器的工作原理与(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相同,提炼飞机燃油的石油属于再生能源。
  • 13. 汽车导航系统是利用传递信息的。汽车刹车的过程,机械能减少,转化为轮胎、地面和空气的内能,这些能量不能再自动地用来驱动汽车,是因为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性。
  • 14. 如图所示,是风光互补路灯,此灯组不需要外界对其供电,它能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给各自的蓄电池充电。若1000套150W风光互补路灯,一年可间接节约电能4.2×1012J,相当于节约煤kg。这些能量可以使2×107kg温度为20℃的水升高 ℃。 [c=4.2×103J/(kg℃),q=3×107kg]
  • 15.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过程中,他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物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所用棉布比木板表面粗糙)

    1. (1) 甲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丙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
    2. (2) 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3. (3) 在图甲中画出物块对木板压力的示意图。
  • 16. 小明用如图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 (1) 为使凸透镜所成的像位于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
    2. (2) 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应将光屏适当向移动。
    3. (3)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移动至32cm刻度线处,则人眼应在图中(填字母)处观察烛焰的像,生活中的成像原理与此相同。
  • 17.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他发现每次电流表指针摆动幅度不同,于是提出了“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

    1. (1) 他根据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猜想: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速度有关,因为速度越大,能越大,转化成能就越多。
    2. (2) 如果他的猜想是正确的,在实验时,当导体PQ水平运动的速度越大,电流表指针摆动幅度就越
  • 18.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 (1) 老师提供了一块比烧杯口略大的圆形硬纸板,小明要在硬纸板上剪出小孔,盖在烧杯上,图乙中剪裁最合适的是硬纸板。(填字母)
    2. (2) 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水的沸点为℃,此时大气压比标准大气压
    3. (3) 小明为了缩短沸腾前的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方法是
  • 19. 小明测量标有“2.5V”字样小灯泡的电阻,电路图如甲图所示。

    1. (1)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电路图,将图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连线不得交叉。
    2. (2) 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可能出现的故障原因是小灯泡
    3. (3) 排除故障后,规范操作,通过实验数据可得出小灯泡灯丝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Ω。小灯泡灯丝电阻的变化说明导体的电阻与有关。
  • 20. 小明设计了一个自动控制抽水的装置。如图所示,在空水箱底部竖直放置一重10N的空心长方体,长方体上端通过绝缘轻杆与控制电路的压敏电阻R接触,此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零。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F的变化规律如表格所示。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6V,电磁铁线圈电阻忽略不计。当控制电路的电流I<40mA时,工作电路工作,功率为200W的水泵给储水箱注水,当控制电路的电流I≥40mA时,电磁铁将衔铁吸下,工作电路断开,水泵停止给储水箱注水。

    1. (1) 控制电路中的电磁铁上端为极。
    2. (2) 要使长方体所受浮力为100N时水泵恰能自动停止工作,滑动变阻器R1连入电路的电阻是
    3. (3) 如果控制电路的电压略低于6V,要想使水泵仍在长方体所受浮力为100N时恰能

      自动停止工作,则需要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适当向移动。

                                                                                                                  

      压力F/N

      80

      90

      100

      110

      电阻R/Ω

      120

      100

      80

      60

    4. (4) 此水泵的抽水效率是75%,它将150kg的水提高了6m,用时s。(g取10N/kg)
  • 21. 小明用蜡烛和水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圆柱形蜡烛的底面积是1cm2 , 长为20cm,底部嵌有一个薄铅片,使蜡烛竖直在水中。蜡烛静止时露出水面0.8cm,如图甲所示(铅片未画出)。薄铅片忽略体积但不忽略质星,蜡烛芯的体积和质量忽略不计,ρ=0.9×103kg/m3

    1. (1) 蜡烛在水面静止时,分析受力大小,蜡烛所受的浮力蜡烛和薄铅片的总重力。
    2. (2) 将蜡烛点燃,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
    3. (3) 燃烧到最后蜡烛被水熄灭(熄灭后仍视为圆柱体),此时蜡烛恰好悬浮,剩余蜡烛的长度为cm。
    4. (4) 剩余蜡烛如图乙所示,AB=2cm,CD=6cm。小明在BC间标上刻度制成液体密度计,使它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通过读取液面对应刻度值得到液体密度。请通过推理计算该密度计最大测量值。(g取10Nkg,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及最后结果) 
  • 22. 疫情期间,小明家居住的楼被封控。社区工作人员送蔬菜等生活物资时,小明用滑轮将物资运到楼上,完成人员无接触运送,示意图如图所示。若物资总重95N,小明用力50N将物资提高10m。求此过程中:

    1. (1) 小明做的有用功。
    2. (2) 此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