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3-07-31 浏览次数:3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小明问妈妈:“当我还在您肚子里的时候,我是通过( )吸取养料和氧气呢?”
    A . 子官 B . 卵巢 C . 输卵管 D . 胎盘
  • 2. 小强同学升初一,经常使用单肩背书包,导致双肩发育不平衡,原因是小强同学处于青春期,其骨的特点是( )
    A . 有机物超过1/3 B . 无机物超过2/3 C . 有机物不足1/3 D . 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相等
  • 3.  2023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中国水周”,“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水属于无机物 B . 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C . 水可参与人体调节体温、排出代谢废物等过程 D . 喝热水会出汗,因为水中含有能量
  • 4. 每年5月20日在网络上是个浪漫的日子,也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知营养,会运动,防肥胖,促健康”。某生物兴趣小组计划出一期“人体消化与吸收”的黑板报,同学们准备的资料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 馒头咀嚼变甜是因为淀粉被分解为葡萄糖 B . 微生素、无机盐都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 C . 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分解蛋白质的酶 D . 胆汁中的消化酶能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 5. 阿花的爸爸在工地上发生意外事故失血较多,医生建议输血救治,查验得知他爸爸的血型为O型,则输给阿花爸爸的血应为( )
    A . O型 B . A型 C . AB型 D . B型
  • 6. 婴幼儿输血时可选择头皮作为针刺部位,在这种情况下,药物随血液循环到患病部位前可能没有流经的血管是( )
    A . 上腔静脉 B . 下腔静脉 C . 主动脉 D . 肺动脉
  • 7. 小明体检时,医生在腕部测得小明的动脉脉搏为每分钟78次,他的心率应是( )
    A . 26次 B . 38次 C . 78次 D . 152次
  • 8. 当异物阻塞呼吸管道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其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此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 . 膈顶部上升,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大 B . 膈顶部上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 C . 膈顶部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 D . 膈顶部下降,胸廓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小
  • 9. 人体呼吸时,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含量增加的是( )
    A . 氧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水蒸气 D . 氮气
  • 10. 在新冠疫情期间,进入校园要查三码,测体温。下列部位最接近人体实际温度的是( )
    A . 额头 B . 口腔 C . 腋窝 D . 直肠
  • 11. 发烧是人常见的现象。发烧的本质就是人体产热增多,那关于“发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发烧时人很难受,说明发热对人体不利 B . 一定程度内发烧,会使人体抵抗力增强 C . 发烧是身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 D . 长期发烧会导致人体的生理功能紊乱
  • 12. 阳城县不仅风景优美,历史悠久,还有令人回味无穷的美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杂格中的糖类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物质 B . 卤肉中的蛋白质是建造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但不能供能 C . 油条中的脂肪是人体重要的储备能源物质 D . 桑椹能为人体提供多种微生物
  • 13. 如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a、b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a、b物质分别是( )

    A . 水、尿素 B . 尿素、葡萄糖 C . 葡萄糖,尿素 D . 蛋白质,无机盐
  • 14. 如图为人体某腺体细胞所分泌的某物质a及其运输和作用示意图,则与该腺体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 . 甲状腺 B . 唾液腺 C . 肾上腺 D . 胰岛
  • 15. 南瓜小米粥是既健康又营养的早餐。研究表明,南瓜有降血糖的作用,因为南瓜中富含的钴元素有利于人体合成( )
    A . 甲状腺激素 B . 生长激素 C . 胰岛素 D . 肾上腺素
  • 16.  2023年,高中学校举行“成人礼”之际,玲玲的爸爸将18年来坚持为女儿在家里沙发上拍的照片,整理出来,当做礼物送给了玲玲。这套照片记录了玲玲“女大十八变”的过程,与“女大十八变”直接相关的激素是( )
    A . 维生素 B . 雄性激素 C . 甲状腺激素 D . 雌性激素
  • 17. 你正在做答本题,大脑皮层“功不可没”。关于作答试题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只有神经调节参与 B . 不是反射活动 C . 是条件反射 D . 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 18. 小军视力正常,在十字路口等公交车时,看到1路公交车从远处逐渐驶来。图中能反映小军同学在注视汽车前进过程中,眼球内晶状体曲度变化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 19. 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出现了许多“低头族”,导致学生视力下降。长期用耳机听歌,可能导致学生听力下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物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B . 视网膜既是成像的部位,也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 . 内耳中的耳蜗有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信息 D . 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以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
  • 20. 我县为了推行垃圾分类,促进垃圾资源合理利用,在各垃圾点,投放了不同类型的垃圾分类箱。小青的一支塑料中性笔杆坏了,她应该把这支坏的中性笔杆投放到哪个垃圾箱?(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 21. 【识图作答】

    荣耀的中国航天

    2021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18时22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中国“天宫”空间站对接成功,翘盼已久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住“天宫”。随后两个航天组拍下“全家福”,向祖国人民报平安。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图中的G是,H是,H主要由组成。
    2. (2) 当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观看直播的人们热烈鼓掌。请你用图中的数字、字母及箭头写出这一反射过程:B→C→①→③→
    3. (3) 照片中六位宇航员处在失重状态下,需要依靠舱内把手才能固定自己。在地球上的我们,维持身体平衡主要依靠图中的[]
    4. (4) 当小虎同学看到神舟十六号飞船与“天宫”空间站对接成功后,激动万分。此时他大脑皮层非常兴奋,体内的含量增加,进而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说明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5. (5) 在神舟十六号飞船的乘组人员中,桂海潮是唯一一位带近视眼镜的航天员,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的突破。那么近视的结果是光线经过图中[]的折射作用,透过[],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的方(填前或后)。
  • 22. 【识图作答】

    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

    跑步有利于增强心肺耐力,锻炼意志。小陈同学是一名跑步爱好者,2023年5月7日,小陈参加了在晋城市泽州县举行的马拉松赛事。开跑前,小陈吃了面包、牛奶、牛肉干等食物。如图是小陈体内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牛奶、牛肉干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其最终产物将在中被吸收进血液,再经过(填“体循环”或“肺循环”)到达心脏。
    2. (2) 图甲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和[]。请用数字和箭头写出体循环的过程
    3. (3) 奔跑时,小陈的呼吸频率和深度会加深,当吸气时,对应图乙中的。此时小陈胸廓体积将(填“扩大”或“缩小”),肺内气压(填“大于”或“小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
    4. (4) 奔跑时,爸爸提醒小陈用鼻子呼吸,因为鼻子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
    5. (5) 请写出肺泡适用于气体交换的一个结构特点
  • 23. 【材料分析】

    关注肾健康

    材料一: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我国慢性肾病发病率达8.2%,据估算我国大约有1.15亿慢性肾病患者。肾是人体“净化器”,是人体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是很多代谢废物排出的主要器官,所以我们要关注肾健康。

    材料二:早在20世纪之初,科学家就开始研究制造人工肾来维持肾功能衰竭病人的生命,现在已经可以用人工肾来代替患者丧失功能的肾,其原理就是肾透析。肾透析仪器有许多中空的管子,这些管子通过导管与病人的动脉和静脉相连,中间被一种半透膜隔开,当病人的血液经过这些管子时,其中的废物就通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最终随溶液流出管排出体外。

    1. (1) 肾单位是图甲中的②,④和[]组成。
    2. (2) 图甲中①血管是,流经③的血液是(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3. (3) 图乙是一位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示意图,此透析仪器相当于肾单位中的,其作用主要是
    4. (4) 医生建议肾衰竭病人减少食用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原因是
  • 24. 【科学探究】

    可恶的蚊虫

    炎热的夏天到来了,傍晚时分学校大树下,蚊虫像一团黑云肆虐着放学的学生,学校因此规定不要戴黄色的帽子,以避免蚊虫“袭击”。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就蚊虫是否喜欢黄色这个问题展开探究。

    实验步骤:

    ①准备一个有盖子的大玻璃箱(或透明鱼缸)。

    ②在大玻璃箱内放置不同颜色的A4卡纸(不能重叠)

    ③通过特殊工具捕捉足够量的蚊虫,放入大玻璃箱内,并盖上盖子。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不同颜色卡纸上蚊虫的数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是
    2. (2)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3. (3) 本实验均采用A4型号的卡纸,理由是
    4. (4) 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5. (5) 面对夏季“肆虐”的蚊虫,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6. (6) 请你为学校防治蚊虫提出建议。(写一条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