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

更新时间:2023-08-08 浏览次数:2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 16 题,每题 1 分,共 16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 有人说:“青春,是与七个自己相遇。一个明媚,一个忧伤,一个华丽,一个冒险,一 个倔强,一个柔软, 最后那个正在成长。”以下属于这些“变化”的是(  )

    ①感到精力不够充沛,思维变得更加敏捷
    ②自我意识不断减弱, 情感世界愈加丰富 
    ③我们对成长充满渴望,感觉生活无限可能
    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 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2022七上·江油月考)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个崭新的起点,是人生画卷中最华美的篇章。面对青春的邀约,我们应(    )
    A . 悦纳生理变化,直面心理矛盾,消除批判精神 B . 正确对待情感,减少男女交往,理智对待爱情 C . 合理调节情绪,保持积极心态,拒绝负面情绪 D . 规划青春路径,坚持自信自强,坚守青春有格
  • 3. 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后, “新时代好少年”施某发明了一款“白菜拉拉袋”新型湿垃圾分类袋, 并申请了专利。材料启示我们挖掘创造潜力要(  )

    ①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②用智慧和双手努力探索、实践 
    ③立足个人兴趣,另辟蹊径 
    ④谦虚谨慎, 善于接纳他人意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下列名言佳句与情绪表达一致的是(  )                                                                                                                                                                                   

    序号

    名言佳句

    情绪表达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怒花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A . B . C . D .
  • 5.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如右图所示) 揭示(  )

    A . 情绪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B . 情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C . 情绪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D . 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行动
  • 6. 有人问冬奥会冠军苏翊鸣成功的原因,他说:“没有别的,不管每天训练有多长时间或者有多么困难,我都把它当成享受、当成热爱。”这说明(  )

    ①正确对待挫折,能够增强生命的韧性

    ②面对不同挫折,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

    ③合理调节情绪,有助于保持乐观心境 
    ④情绪复杂多样, 要善于掩饰负面情绪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李玉刚的歌曲《万疆》大火,歌词深入人心。“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我何其幸 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难同当福共享/挺立起了脊梁/吾国万疆/以仁爱/千年不灭的信仰...”。下列歌曲与《万疆》表达的情感相符合的是(  )
    A . 《人世间》“祝你踏过千重浪/能留在爱人的身旁/在妈妈老去的时光” B . 《孤勇者》“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C . 《起风了》“也沉醉于儿时情话/我终将青春还给了她” D . 《雪龙吟》“我一声龙啸凌云志/热血燃冬扶摇起/看长城内外这天地”
  • 8. 《礼记 ·大学》中说;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下列古语与“止

    于至善”所蕴含的道理最接近的是(  )

    A .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 B .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C .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D . 千人同心, 则得千人之力
  • 9. 下表中老师帮助小方同学调控情绪的方法属于(  )                                 

    小方: 老师,我马上参与一场演讲, 我感到很紧张。

    老师: 你可以做一个深呼吸,缓解一下紧张的心情。

    A . 转移注意 B . 放松训练 C . 合理宣泄 D . 改变认知评价
  • 10. (2022·龙江) 小北参加了“学党史,传承红色基因”的宣讲活动,更加深刻领悟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和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立志成为新时代的追梦人。这表明(    )
    A . 情感表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B . 情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C . 只有正面的情感体验对成长有益 D . 美好的情感可以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获得
  • 11. 2023 年 5 月 30 日,长征二号 F 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各司其职,密切合作, 在地面人员配合下,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说明(  )
    A . 坚持集体主义就要放弃个人利益 B .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C . 集体力量源于成员共同目标和团结协作 D . 集体力量的大小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
  • 12. 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 需要共建共享。但有时集体规则和个人意愿之间会发生冲突。下列行为属于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是(  )
    A . 为了标新立异,在学校坚持不穿校服 B . 为了玩游戏,悄悄把手机带进学校 C . 为参加学校临时大扫除,取消朋友聚会 D . 大课间活动太辛苦, 以各种理由请假
  • 13. (2022·泸县)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在女足2022年亚洲杯决赛中,为了祖国荣誉,中国女足队员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以3:2逆转韩国队,再次获得亚洲杯冠军。这说明( )

    ①女足为队员们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②队员只关心集体利益,不关注个人利益

    ③共同的愿景是女足夺冠的精神动力之源   

    ④女足的成功得益于全体队员的团结奋斗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习总书记在公开讲话和演讲中,善于用“中国风格”话语表达方式, 引经据典、融情 于理, 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平语近人”。下列习总书记的“用典”能体现法治思想的是 (  )
    ①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②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③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 
    ④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5. 右图漫画《保护》表明(  )

    ①公民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②我国已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③法律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

    ④信息技术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 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 管理等功能。该规定实施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 家庭保护 B . 司法保护 C . 网络保护 D . 社会保护
二、非选择题,共2题, 每题12分,满分24分。
  • 17. 2023 年3月4日,《感动中国 2022 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某中学道德与 法治老师开展了以“汲取榜样力量,争做时代先锋”为议题的探究活动, 请你参与。
    1. (1) 【学榜样知良善】道德与法治老师选取了下面两位“感动中国 2022 年度人物”的事迹制 作了卡片,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探究。
      榜样事迹 教材解读
      ①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从
      2006 年第一次参加冬奥会开始,徐梦桃一次又一次与金牌失之 交臂,但她一次又一次地坚强自信地站起来,在 2022 年冬奥会 赛场上,徐梦桃用行动诠释了“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②陈清泉是香港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亚洲电动车之 父”。他创造性地把汽车、电机、控制等技术融合到一起,形 成一门全新的学科, 用创造和实践助力我国在电动车和新能源 赛道实现弯道超车。  
      上述材料中两位人物的事迹分别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2. (2) 【读话语谈感悟】2022 年感动中国人物钱七虎说:“只有将个人的利益、前途融合到祖国、 人民的事业和党的需要中去, 才能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 才能不被坎坷和困难所压倒, 才 能集中有限的精力去攀登事业的高峰。”
      小明读了榜样的话语, 写了如下感悟:在集体中,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 请你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角度评析小明同学的感悟。
  • 18. 今年 5 月是第三个“民法典宣传月”。近日连云港市各级人民法院积极开展民法典进 校园普法宣传暨“法治护航,伴你成长”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1. (1)  【“典”亮生活】市中院少年及家事案件审判庭副庭长应邀来到某学校进行法治教育宣讲, 对如何防止和避免受到校园伤害提出了良好的建议,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运用“生活需要法律”的相关知识,谈谈人民法院开展“民法典宣传月”的必要性。 
    2. (2) 【“法”网恢恢】 2023 年 5 月 24 日上午,江苏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消息: 江苏省高级人民 法院原执行庭审判员刘其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审查调查。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说说上述内容主要体现了法律的哪个特征?并对此说明理由。
    3. (3) 【“植”法入心】 法治宣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 “普法工作 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就材料中的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写一份学习心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