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卷 B卷

更新时间:2023-06-21 浏览次数:60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二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 我们生活在能量的世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能量。对于能量、能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做功过程实质是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过程 B . 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所以能量不守恒 C . 核燃料能量转化效率可达100%,需大力发展 D . 煤、石油、天然气提供的能量源自地球本身
  • 2. “因为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世界才生机勃勃……”,下列对光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太阳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到达学校操场 B . 太阳光照在人身上的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 通过天文望远镜看到月球环形山,此时像与物等大 D . 白光经三棱镜分解成的彩色光,可通过凸透镜合成白光
  • 3. 小美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以下实验:甲、乙两烧杯各装100g水,用酒精灯加热甲烧杯,煤油灯加热乙烧杯,直至杯内水沸腾1分钟即熄灭该灯,测得消耗酒精4g、煤油2.5g。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水温与加热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若水沸腾前质量不改变,同一杯水沸腾前后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整个过程,甲杯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更多 B . 前3分钟,乙杯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 C . 消耗的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D . 酒精灯加热的效率为28%
  • 4. 如图甲所示装置,小欢用力F向下拉绳子,使物体M在水平地面匀速移动,地面abbc粗糙程度不同。物体M重为400N,动滑轮重为5N,。物体Ma点到c点过程中,拉力FM移动距离的关系如图乙,不考虑物体大小对运动的影响,忽略绳子重力及滑轮转轴摩擦,对此过程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15m B . 拉力F做的功为840J C . 拉力Fab段做的额外功等于在bc段做的额外功 D . 物体从ab段到bc段,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
  • 5.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U恒定不变, , 滑动变阻器标有“”字样,电压表量程为0~15V,电流表量程为0~3A。当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左端,开关S接通触点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A;当开关S接通触点2,为保障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当改变滑片位置、开关S接不同触点,在保障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电路工作的最大电流和最小电流分别为。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 B . 的范围为 C . D . 电路工作的最小功率
二、综合题(共10分。第7题在解答时应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
  • 6. 某品牌电吹风铭牌上标有“220V  2000W”字样,有“断开、冷风、慢速中温、快速高温”四个档位。物理兴趣小组同学把此款电吹风拆解后,发现有两条不同的电阻丝绕于支架上并置于出风筒内,经研究后画出了简化电路图(如图)。

    1. (1) 同学们研究说明书和电吹风内部结构后,有以下认识,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_。
      A . 说明书提示“请勿在手湿的情况下使用”,主要是为了防止触电或引发短路 B . 说明书提示“请勿在使用过程中用手触摸出风口”,主要是为了避免烫伤 C . 电吹风额定功率是指电吹风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发热功率 D . 绕电阻丝的支架应采用绝缘、耐高温材料制作
    2. (2) 开关S与0、1两触点接触时,电吹风处于“慢速中温”档;开关S与2、3两触点接触时,电吹风处于“快速高温”档。两档相比,电动机在“快速高温”档转得更快,原因是
    3. (3) 同学们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电吹风具有过热自动断电保护功能,其内部有一个双金属片开关,当温度达到设定值,双金属片开关自动断开,电吹风停止工作,待温度下降到安全值后又自动接通。则双金属片开关应安装在图中的点(选填“a”、“b”、“c”或“d”)。
    4. (4) 同学们在组长家中采用以下步骤测量电吹风的实际功率:

      ①测量开始前关闭家中所有用电器,记录智能电能表示数为

      ②将电吹风调至“快速高温”档工作4分钟断开开关,记录电能表示数为

      ③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吹风在“快速高温”档工作的实际功率为W。

  • 7. 如图所示,薄壁长方体容器A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 , 高为12cm,质量为。容器A内装有144g水。均匀实心立方体B和C的边长都为4cm,质量分别为。已知。忽略实心立方体吸水、容器壁厚度等次要因素。

    1. (1) 求容器A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 (2) 若将B缓慢放入容器中,请分析B平衡时的状态,并求出B放入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
    3. (3) 若将C放在B上,再将它们缓慢放入容器中,平衡时C与B的接触面水平,求C对B的压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