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3-06-28 浏览次数:16 类型:期中考试
一、
  • 1.   默写古诗文。
    1. (1) 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2. (2)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 (3)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4. (4) 《木兰诗》中表现征程遥远,行军神速的诗句是:
    5. (5) 在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由“折柳”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6. (6) 韩愈的《晚春》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它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诗句是:
    7. (7) 《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句子是: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huāng pì 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
    2. (2) 母亲坐在mén kǎn 上干活,我就被安置在青石板上。
    3. (3) 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 ér bù shě
    4. (4)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shēn wù tòng jué 的。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个十岁的小朋友,在大庭广众之下演讲,精彩的表现让人赞赏不已。 B . 回到故乡,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 , 流下了心酸的泪水。 C .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D . 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你今后批评人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当着众人的面批评。
  •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删去“由于”) B . 随着党的二十大的召开,怎样深入学习践行会议精神,成为各地干群关注谈论热议的话题。(删去“谈论”) C . 能否根治校车问题,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删去“能否”) D . 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控诉”改为“揭露”)
  • 5.   七年级(1)班决定开展“家国情怀”语文综合性学习。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1) 任务一【致敬英雄】“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校刊《湾区韵》准备以“致敬英雄人物”为主题出一期专刊,请仿照栏目一、栏目三,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

      栏目一:英雄故事最励志

      栏目二:

      栏目三:英雄歌曲最响亮

      栏目四:

    2. (2) 任务二【盛情邀请】为了让同学们受到更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拟邀请志愿军老战士赵爷爷于周五来校作英雄事迹报告,请你以学校团委的名义发出电话邀请。
    3. (3) 任务三【名著阅读】。

      ①《骆驼祥子》以祥子“希望→奋斗→幻灭”为主线,叙述了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请你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完成表。

       

      祥子来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A

      B

      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第二次希望破灭。

      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C

      ②小慧同学阅读了《骆驼祥子》的故事后,感触颇深,为主人公祥子制作了一张小卡片,请你找出其中描述有误的一处,并说明理由。

      A.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买了辆新车,人被大兵抓去当壮丁,车也没有了;

      B.祥子逃走时顺走了大兵的三匹骆驼,因此得了“骆驼祥子”的称号;

      C.祥子卖掉骆驼,继续攒钱,可是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

二、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于云梦 , 使虞人而射之。 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选自刘基《常羊学射》,有删改)

    【注释】①田:打猎。②云梦:泽名。③虞人:古代掌管山泽的小宫吏。④起:赶起。⑤禽:禽兽。⑥鹄(hú):天鹅。⑦旃(zhān):赤色曲柄旗。
     

    1. (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公亦以此自

      之久而不去

      ③尔敢轻吾射

    2. (2)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②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3. (3)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欲闻射道乎

      ②如使十叶焉

    4. (4) 用“/”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标三处。

      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

    5. (5) 【乙】文和《卖油翁》都提到了射箭,但所讲的道理不同,它们分别蕴含了什么道理?
  • 7.   实用文本阅读。

    (材料一)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于 2021年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摘自《表彰!以国之名!》人民网)

    (材料二)

    全党上下快速行动,在精准扶贫方略指引下,瞄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构建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行之有效的帮扶体系。每个贫困户脱贫背后,都是一套量身制定的脱贫方案、一个相互协同的系统工程、一场改变命运的硬仗——做到“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国家扶贫政策精准“滴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

    (摘自《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新华网)

    (材料三)

    (材料四)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广大脱贫群众激发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社会各界关爱贫困群众、关心减贫事业、挺身脱贫行动,弘扬合舟共济、团结互助美德,生动彰显了脱贫攻坚精神。 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换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无数人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脱贫攻坚精神。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他们的付出和贡献流芳百世,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

    (摘自《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新华社)

    1.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 . 阅读材料一可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举行,表明我国已经完成了消除贫困的艰巨任务,人民都过上了小康生活。 B . 阅读材料二可知,为实现精准扶贫,政府为每个贫困户量身打造了一套脱贫方案。 C . 观察材料三中的漫画可知,利用大数据库可精准扶贫。 D . 材料四中列举李保国、张桂梅等人的事例,目的是对脱贫攻坚精神作具体阐释。
    2. (2) 阅读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原因。
    3. (3) 假如你跟随扶贫工作队,到贫困户家中慰问,为了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早日走上致富之路,你会怎么说?(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父亲归来那一天

    ①小时候,父亲归来的那一天,就如彗星降临的那一天一样不可思议。父亲是天文望远镜工程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科院下属的国家级天文台中,不少观测星系的望远镜都是他设计的。设计组装好的望远镜,小心翼翼地运往各地的天文台安装完毕,需要父亲前往调试,确保望远镜的运行达到设计标准。通常,他一出差就会有一个月左右。

    ②为了避免城市的灯光干扰,各地的天文台都安设在市郊的高山上。父亲去调试望远镜,业余时间会跟当地天文台的工作人员一起种山芋、种蔬菜、种西瓜,用以改善生活。那年头的人都讲奉献,调试好精密度极高的望远镜,就能开启天文台的观测圆顶,观察浩瀚星空,研究宇宙的演变与奥秘,这是让人无比欣喜的事情,所以父亲对出差毫无怨言,我们全家也毫无怨言,因为我和母亲都发现,当父亲归来时,那个木讷、谨慎,甚至有点刻板忧郁的工程师会忽然变得浪漫起来。

    ③我记得,父亲到陕西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工作结束后正值临潼的石榴丰收,父亲带回了六个硕大的石榴。那是物流极不发达的时代,我们这些江南小孩,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石榴。 父亲按照临潼小贩教给他的方法,在石榴果顶上找到一个下刀处,在外皮上轻划了一圈,用力掰开。里面的石榴籽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我们用勺子挖着石榴籽,细细品尝,它的甜是多维的、立体的、丰富的,有些许醇厚甜蜜还有些许酸爽。我终于明白古诗中为何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繁密的石榴籽,是在怎样的大地上学育,才能够散发出如此滋味?这是陕西大地的结晶。那时候,我就立誓要到北方去,看一看与南方黏腻、湿润的气候完全不一样的土地。父亲说,只有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才能结出如此硕大的石榴。

    ④父亲还去过新疆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当时绿皮车要走 56个小时的漫长旅程。父亲带足了榨菜、方便面,还有自己做的紫菜包饭卷上了车。等他归来时,他居然带着一个大纸箱,难道父亲是带回了新疆的冬不拉?打开纸箱,全家人都笑了,父亲居然带回了新疆的棉花,是生长在棉枝上的一朵一朵的棉花哦。

    ⑤父亲说,调试完望远镜,他去城里办事,搭乘老乡的拖拉机,路过浩瀚无边的棉田,被一望无际的丰收场景震撼了,他便用口袋里的清凉油,向棉农换了几枝棉花。棉农困惑地问他:要做一副棉手套,或者一顶厚棉帽,这点棉花都不够,要不要多送他一点?父亲笑着说:够了,千万别把棉花从棉枝上扯下来,他要让两个女儿看一看,真正的棉花是什么样子。记得那天,我们把家中腌萝卜干的空坛子反复刷洗,接着,父亲将这干燥的棉枝插入坛中,成了家中别致的装饰。掉落的小棉枝子,父亲让我亲手从中扯出棉花来,摸摸里面的棉籽儿,他说:“在新疆,每一地有上万亩这样的棉花。那里的棉花质量之好,做一床棉胎,可以用 20年都不会扁塌。”

    ⑥父亲还去过云南天文合,那次他去调试望远镜,我已经上高三。母亲觉得在这节骨眼儿上,家里的顶梁柱不应该再出长差,但是父亲说,云南天文台的这台望远镜,对研究星系的形成和变化有着特殊意义。只有它装成了,我们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研究才能更进一步,所以,他必须去。父亲承诺说,等他归来时,会带给我们惊喜。

    ⑦父亲去了 40天,回来时带着从花卉市场批发的一箱子白玫瑰花。我们都吃了一惊——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给母亲买花。家里没有这么多花瓶,母亲不仅动用了没有来得及扔掉的白醋瓶,腌腊八蒜的坛子,还抱着余下的玫瑰,四处去送邻居。令人疑惑的是,在一大捆白玫瑰花的上面,父亲还放上了一把蔫掉的硕大花苞,也是洁白的。看上去已经凋谢的花,为什么还要带回来?父亲说你们不懂,这就是成语“昙花一现”中的昙花呀!昙花是仙人掌科的植物,在子时过后开花,两三个小时后,这些花朵都凋谢了,必须从花枝上掰下来,否则下一轮花朵就没有力量盛放。昆明人喜欢用昙花做甜汤,父亲买了八朵昙花,想让我们尝一尝昙花汤的味道。

    他将昙花的花萼轻轻去掉,把那些柔弱无骨的花瓣用清水反复冲洗,放莲子等配料熬40分钟后,起锅前加入昙花的花瓣。昙花的花瓣,口感又滑又嫩,带着云贵高原上的清气。父亲的背包里,还带着昙花的小苗。花农对他说,昙花其实很好养,只是栽种后需要三四年才会开花。你要学会耐心等待。

    ⑨这次昆明之行,给父亲带来的最大喜悦,不仅是望远镜的调试成功,还有他归来时,我的高考成绩已经出炉。高过一本线 41分的成绩,令他十分满意。他送了我一个礼物作为奖励,是一架迷你天文望远镜,镜片是父亲跟着云南天文台的磨镜师傅学习并磨制的。满月时,用这台小望远镜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月亮上的环形山,看到清辉四溢的月亮上,有山地,有凹坑,也有被宇宙风暴吹袭后形成的暗影。

    ⑩我记得,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他曾经说过,女孩子成长中最要紧的事,就是不局限于眼前的鸡毛蒜皮、些微得失,要看到地球上的千山万水,春华秋实,看到在宇宙星际之间,自己是一颗多么幸运的尘埃。如果你的视野之内都是乌云,那肯定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眺望得还不够远。归来的那一天,作为父亲,他想给予我的教益,就是如何跳脱个人的狭窄视野,去看待这个世界的别致角度,小到一个石榴、一枝棉花,大到一架望远镜。他做到了。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1. (1) 选文中“我”回忆了父亲的三次归家,父亲归家那一天,给“我”带来了哪些惊喜?请简要概括。
    2. (2) 请赏析下列句子。

      ①他将昙花的花萼轻轻去掉,把那些柔弱无骨的花瓣用清水反复冲洗,放莲子等配料熬40分钟后,起锅前加入昙花的花瓣。

      ②父亲按照临潼小贩教给他的方法,在石榴果顶上找到一个下刀处,在外皮上轻划了一圈,用力掰开。

    3. (3) 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分析。
    4. (4) 文章在选入某文学杂志时,编者将标题“父亲归来那一天”改为了“父亲带回的世界”。你更喜欢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三、
  • 9.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常常因为细节变得丰盈而意味深长。冬奥会上,四朝元老徐梦桃拿到金牌时,喊出“我们终于赢了!……”一个“我们”彰显了团队的力量;越野滑雪中第一名芬兰选手尼斯卡宁,冲线后一直站在终点线旁,等到倒数第一的哥伦比亚的 36岁老将卡洛斯•金塔纳完赛,给他送上掌声,我们看到队员对对手的敬重;苏翊鸣夺冠后,日本教练佐藤在面对媒体时竟然激动得哭了,我们感受到“体育无国界”的深意……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一定也有许多让你感动的细节,请以“那一刻,我感动了”为题作文。

    要求:①紧扣题目,围绕中心组织材料。

    ②写亲身经历,抓住细节,写出人物的精神。

    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