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开发学校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调研...

更新时间:2023-06-26 浏览次数:3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我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将生活垃圾按图示分四类科学处置。已知电学实验所用的废旧锌锰干电池,内含锌、碳、二氧化锰及某些有害重金属等物质,因此不能随意丢弃。废旧锌锰干电池属于
    A . 其他垃圾 B . 可回收物 C . 厨余垃圾 D . 有害垃圾
  • 2. 我们居住在美丽的蓝色星球上,她每时每刻都在自转和公转。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地球自转引起太阳东升西落 B . 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365天 C . 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D .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 3.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学了光学后,小金对“影”有了新的认识,下列对各种“影”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 . “摄影”是由于光的反射

    C . “投影”是属于平面镜成像

      

    D . “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

  • 4.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滴加液体 B . 倾倒液体 C . 熄灭酒精灯 D . 检查装置气密性
  • 5. 同学们在做试卷时,先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然后书写作答。参与审题、思考等活动的主要细胞是
    A . 神经细胞 B . 精子细胞 C . 洋葱表皮细胞 D . 平滑肌细胞
  • 6. 央视“是真的吗?”节目中,有一问题是“你能让液体瞬间现白雾吗?”实验验证装置(如图),过程如下:在塑料瓶内倒入少量酒精溶液,用打气筒往瓶里迅速打气,当瓶塞跳出时,瓶内出现大量白雾。这其中包含了许多科学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B . 通过热传递酒精溶液温度升高,酒精汽化加快 C . 打气筒活塞对空气压缩做功,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D . 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瓶内气体内能减少,气体发生液化
  • 7. 成语“昙花一现”中的“昙花”(如图),是著名观赏植物,其花呈漏斗状,具芳香,夜间开放;果实为浆果,可食用;种子肾形。昙花在植物分类上属于

    A . 蕨类植物 B . 苔藓植物 C . 裸子植物 D . 被子植物
  • 8. 沿着海沟内壁向下延伸的深源地震带被称为“毕鸟夫带”,如图是其形成示意图。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毕鸟夫带”是大洋板块向陆地板块俯冲而形成。下列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地球上的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 B .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之一 C . “毕鸟夫带”上肯定没有火山 D . 板块的俯冲还有可能形成大裂谷
  • 9. 如图所示是经过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的叶子,甲为绿色不遮光部分,乙为黑纸片遮光部分,丙为银边部分。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取下该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下列预测和分析正确的是

    A . 结果是乙处变蓝色,甲、丙处不变蓝 B . 结果是甲处变蓝色,乙、丙处不变蓝 C . 甲、丙对比,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D . 甲、乙对比,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 10. (2021八下·滨江期末) 如图是小敏设计的汽车尾气中CO排放量的检测电路,当CO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电铃发声报警,图中气敏电阻R1阻值随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铃应接在A和C之间 B . 当CO浓度升高,电磁铁磁性减弱 C . 用久后,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1会减小,报警时CO最小浓度比设定值高 D . 为使该检测电路在CO浓度更低时报警,可将R2控制电路的滑片向下移
  • 11. 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③<② B . 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 ②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 . 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 12. 如图是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大豆种子萌发时,图中4提供营养物质 B . 种子萌发时先突破种皮的是3 C . 5既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幼体 D . 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相比,玉米、水稻种子中没有4
  • 13. 一种新型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CH3OH),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是单质,乙、丁均为氧化物 B . 在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C .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 : 1 D . 生成物丙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 : 3
  • 14. 如图是某排球比赛中的情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 . 运动员在跳起拦网的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 B . 运动员拦网成功,说明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 排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 . 排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往前飞行,是因为排球受到惯性作用
  • 15. 取一定质量的锌粒于某敞口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硫酸。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 16. 读太阳系模式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 (1) 图中最大的天体是(填序号和名称)。
    2. (2) 当③的天然卫星运行到A位置时发生的月相是
  • 17. 西瓜是人们喜爱的夏季解暑水果,其主要食用部分是果肉。如果将刚结出的圆形西瓜幼果放进立方体的透明盒中让它继续生长,则原本是圆形的西瓜就会被塑造成方形(如上图)。

    1. (1) 西瓜是由花中的发育而成的;
    2. (2) 若从“方形西瓜”中取出种子播种,使其自然生长,则会结出(填“方形”或“圆形”)西瓜。
  • 18. (2022·舟山)   2022年3月,我国最大推力的氢氧发动机在北京完成首次试车。氢氧发动机为火箭腾飞提供“硬核”动力,结构简图如图。

    1. (1) 为便于运输和储存,通常采用降温和压缩体积的方式将氢气和氧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分别储存于火箭的液氢贮箱和液氧贮箱。
    2. (2) 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使发动机对火箭持续做功,直至上升到特定轨道,该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
  • 19. 84消毒液是常用消毒剂,科学使用消毒液才能达到好的消毒效果。
    1. (1) 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制备次氯酸钠(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2. (2) 小金从防新冠指导手册中查阅了84消毒液的原液稀释计算公式,研究了2种品牌的84消毒液使用方法,将有关数据列表如下(稀释公式为:原液浓度×原液体积=稀液浓度×稀液体积)。

      品牌

      原液浓度

      (mg/L)

      稀液浓度(mg/L)

      原液体积︰加水体积

      原液体积

      (L)

      稀液体积

      (L)

      L品牌

      9000

      300

      1︰29

      0.01

      0.3

      J品牌

      1000

      900

      1︰9

      0.01

      0.1

      细心的小金发现有一个品牌的原液浓度是标注错误的,这个品牌是(填“L品牌”或“J品牌”)。

  • 20. 体外膜肺氧合设备(ECMO)是一种人工心肺机,其工作过程如图所示。血液一般由患者下肢静脉引出到体外,通过氧合器后,回到患者颈静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其中的动力泵为血液的流动提供动力,它相当于人体器官中的
    2. (2) 血液经过氧合器变成含氧丰富的(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 21. 木块在两端开口且足够长的竖直筒中自由释放可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木块在其右侧质量为5 kg的物体牵引下则可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绳子质量及滑轮与转轴、绳子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如图所示。问:(g取10 N/kg)

    1. (1) 当右侧物体刚落地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
    2. (2) 木块的质量为
  • 22. 氧气跟人类生活及生产关系最为密切,人类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取氧气。在学习了氧气的相关知识后,小金对氧气的制取途径进行了归纳整理(如图甲)。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若工业上需要用到大量的氧气,可通过上述图甲中的哪一途径制取(填字母);
    2. (2) 小金通过B途径来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应选择图乙中的(填字母)。
  • 23.  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操作步骤。请据图回答:
    1. (1) 步骤②中滴加的液体是
    2. (2) 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上述步骤中的(填步骤序号)操作不当造成的。
  • 24.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标有“6V  3W”,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只闭合S1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读数为安;
    2. (2) 若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构成并联电路,滑片P由中点处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25. 某碳酸钠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钾、硝酸钡、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样品的组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探究:

    步骤一:取适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得无色溶液X;

    步骤二:在无色溶液X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滤液B;

    步骤三:在白色沉淀A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产生大量气泡,沉淀部分消失;

    步骤四:将无色溶液B分成两等份,一份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另一份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再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 (1) 步骤二中的无色滤液B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2. (2) 通过以上实验,仍无法确定原固体样品中是否存在的物质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26题5分,27、28题7分,29、30题8分,共35分)
  • 26. 某科学兴趣小组取白桃幼嫩枝条置于光照和温度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育,记录相关指标的变化如下表:

    幼嫩枝条

    发育情况

    叶面积

    (最大面积的%)

    总叶绿素

    含量

    气孔相对

    开放度(%)

    净光合

    速率

    A

    未有叶片

    -2.8

    B

    新叶展开中

    87

    1.1

    55

    1.6

    C

    新叶展开完成

    100

    2.9

    81

    2.7

    D

    叶已成熟

    100

    11.1

    100

    5.8

      注:①“/”表示未测到数据。  ②净光合速率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积累的有机物的量。

    1. (1) 相对C组,B组的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较低,推测原因可能是:

           ①B组总叶绿素含量较低,因而B组吸收的光能显著(填“多于”或“少于”)C组;

        ②B组气孔相对开放度比C组小,导致(填“O2”或“CO2”)供应不足;

    2. (2) 测定幼嫩枝条A、B、C、D在光照和温度恒定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时,可以测定密闭容器中的增加速率。
  • 27. 在学习了《大气压强》后,科学兴趣小组用2.5mL的注射器、量程为0~10牛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实验设计运用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p=F/S;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步骤二:如图所示连接好器材,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步骤三:……;

      步骤四:重复进行了3次实验。根据p=F/S

              计算出大气压强值。

         请将上述实验步骤三补充完整

    2. (2) 小组同学对实验测量值会偏大或偏小进行了反思改进。小金同学分析注射器筒底空气未排尽、活塞与注射器筒壁的摩擦力等可能是造成实验测量误差的因素,于是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①小金找来润滑油涂在活塞与针筒壁上,其目的是减小摩擦及。取下橡皮帽,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读得测力计的示数为0.3牛;

              ②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填“水平方向”或“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这样便于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③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继续上述的实验步骤二,读得测力计的示数为7.1牛,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为0.625厘米2。根据改进后测得数据,请你重新计算大气压的值为帕。

  • 28. 实验小组将NaOH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结果溶液中生成了浅绿色的固体。该浅绿色固体到底是什么物质?该小组对此固体的成分进行了研究。

       【查阅资料】

        a.NaOH与CuSO4反应既会生成Cu(OH)2 , 也会生成Cu4(OH)6SO4

        b.Cu(OH)2在80℃时会分解生成CuO。

        c.Cu4(OH)6SO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在300℃时分解。

       【建立猜想】

    1. (1) 根据资料提出了关于浅绿色固体的三个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 Cu(OH)2;猜想二:可能是 Cu4(OH)6SO4;猜想三:可能是

         【实验步骤】

    2. (2) 实验操作和现象分析:

          ①过滤,得到浅绿色固体。过滤时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应该出现的情况是

          ②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90℃,观察到(填实验现象),证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Cu(OH)2

          ③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再滴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Cu4(OH)6SO4

          【得出结论】浅绿色固体中存在Cu4(OH)6SO4 和Cu(OH)2

  • 29. 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分组实验。

     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规格为“3.8V”的小灯泡、学生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滑动变阻器(“20Ω 1A”)、开关等各一只,导线若干。

        小智组同学发现,实验桌上的电压表0~15V的量程已损坏,其它器材完好。

        【提出问题】如何用电压表0~3V的量程,完成“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实验。

    【原理分析】因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超过了0~3V的量程,电压表直接接在小灯泡上无法完成实验;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U=UL+U)可知,当电源电压为6V,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可以改变电压表的连接位置,将电压表接在滑动变阻器两端,来完成实验。

    1. (1) 将电压表接在滑动变阻器两端,若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
    2. (2) 【实验设计】小静将电压表接在滑动变阻器两端,按照规范操作,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但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

      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改进创新】为解决上述问题,小虹认为可以①先将电压表(0~3V)接在小灯泡两端(如图甲),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设置一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值;②接着,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再将该电压表改接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完成实验。

    3. (3) 根据电压表的量程(0~3V)及电源电压(6V)判断,操作①中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应设置为V,才能使操作②能顺利完成;
    4. (4) 要使小灯泡达到额定电压,操作②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填“左”或“右”)移动;【总结反思】实验原理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实验途径来完成实验。
  • 30. 某气体X可能是由H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解其组成情况,小金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CO还原CuO的化学方程式:
    2. (2) 如果省略B装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3. (3) 气体X通过整套装置时,A中液体不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D中液体变浑浊,则气体X的组成情况是
    4. (4) 若要检验H2的存在,则应对该装置作何改进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 31. 图甲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为特定的生理活动过程;图乙表示的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分析回答:

    1. (1) 图甲中生理过程①是指
    2. (2) 写出图乙中猫头鹰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3. (3) 图甲中的(填字母)所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在图乙中未画出;
    4. (4)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
  • 32. 小金买了一辆按新国标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如图),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已知小金质量为60千克,假定电动自行车在水平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终为总重的0.08倍。

    项  目

    参数

    最高车速(千米/小时)

    25

    整车质量(千克)

    40

    电动自行车最大功率(瓦)

    400

    1. (1) 车轮上刻花纹的目的是
    2. (2) 小金在水平地面骑行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50厘米2 , 则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帕?
    3. (3) 小金在水平公路上骑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10千米过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
  • 33. 某氢氧化钙样品中有CaCO3杂质,兴趣小组采用两种方案测定此氢氧化钙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取经充分干燥后的氢氧化钙样品24.8克放在烧杯中,并逐渐加入300克稀盐酸,使之与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320.4克。【方案二】取与方案一相同的氢氧化钙样品24.8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高温分解,并测得在不同温度充分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如图)。

        【资料】①氢氧化钙分解温度一般为450~600℃时,分解产物为氧化钙和水;

       ②碳酸钙分解温度一般为800~900℃时,分解产物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1. (1) 根据方案一,求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1%);
    2. (2) 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在方案二中21.2克固体的成分是
  • 34. 保温电热水壶,集烧水和保温两大功能,加水后启动烧水按钮,水烧开后会进行保温,当水烧干时又会自动断开开关,起保护电路作用。如图是某保温电热水壶的部分简化电路,正常工作时,加热功率为1100瓦,保温功率为55瓦,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1. (1) 当温控开关S接b时,电热器处于(填“加热”或“保温”)状态;
    2. (2) 正常工作时,加热5分钟,消耗电能多少焦耳?
    3. (3) 电热丝R2的阻值为多少?
  • 35.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民采用的垄作法(如图)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是把田地开成一条条的垄和沟,把庄稼种在垄上的耕作方式。气候寒冷、春季易旱、夏季易涝地区较普遍采用。

    【资料1】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垄台与垄沟的位差大,一般降水少的地方,将农作物种在垄沟里,降水较多的地方,将农作物种在垄上,如下图所示。

    【资料2】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面积增加约20%~30%,使土壤受光面积增大,吸热散热快。

    【资料3】垄台土层厚,土壤疏松,空隙较大。垄向一般取南北走向。

    长期实践发现,马铃薯等农作物种在垄台上耕作比平地耕作产量更高,请你结合上述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解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