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23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

更新时间:2023-06-12 浏览次数:89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冬天,家用汽车前挡风玻璃结冰会影响出行,可通过开启车辆暖风系统除冰。除冰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熔化 B . 液化 C . 凝固 D . 凝华
  • 2. 仪器和工具能扩大人们的观察内容和范围。下列实验中能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的是(   )
    A . 观察酒精和水分子间的空隙 B . 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 C . 观察金鱼尾鳍血液流动情况 D . 观察小麦幼根的外形
  • 3. 物质发生变化常伴随着出现气体、颜色改变等现象发生,下列现象是由于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
    A . 阳光下的金鱼藻叶表面产生气泡 B . 手握试管一会儿后导管口产生气泡 C . 切开的苹果暴露在空气中变红色 D . 浸过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遇水变色
  • 4. 近期在广东丹霞山发现了新物种一丹霞鸭拓草,其茎直立或斜生,叶两面具有柔毛,花瓣颜色为蓝色。丹霞鸭拓草属于(   )
    A . 被子植物 B . 裸子植物 C . 蕨类植物 D . 苔藓植物
  • 5. 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或过程,以下有关水的流程图正确的是(   )
    A . 植物细胞吸水:外界→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液泡 B . 植物体散失水:土壤→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叶外 C . 人体对水利用:食物→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体外 D . 地球上水循环:海洋→蒸发→水汽输送→径流→降水→陆地
  • 6. 2023年央视春晚舞蹈节目《碇步桥》灵感源自我省泰顺碇(dig)步桥。碇步桥是由高低不同的石磴(deng)铺设而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为方便人们行走,石磴最大间距不宜超过5厘米 B . 人在石磴上行走时石磴对后脚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C . 同一位置高、低石磴在水中倒影到水面距离相等 D . 人站在石磴上看到水中的鹅卵石比真实的位置浅
  • 7.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B、C分别代表不同的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H





    A

    B


    C



    A . 原子序数A>C B . B的离子符号可表示为B2- C . 氧元素与C位于同一周期 D . B,C两种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
  • 8.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做了如下图中甲、乙、丙三次实验(斜面光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三次实验时斜面的倾角必须控制相同 B . 实验需要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C .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状态改变得就越慢 D . 运动的小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 9. 概念图可以较直观地体现概念之间的包含、并列和交叉等关系。下列概念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0. 小嘉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来验证“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其中不能作为支持证据的是(   )
    A . 中间喷水,纸船相互靠拢  B . 向下吹气,乒乓球不掉落 C . 水平吹气,水从玻璃管上端喷出后 D . 锥形瓶受热冷却鸡蛋被“吞”入
  • 11. 甲醇(CH3OH)等液体燃料被形象的称为“液体阳光”。甲醇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醇属于碱类物质 B . 甲醇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 C . 乙在反应中体现氧化性 D . 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12. 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结论

    A

    地球有卫星;木星有卫星;……

    行星都有卫星

    B

    氢气能燃烧;甲烷气体能燃烧;……

    所有气体都能燃烧

    C

    金属铜能导电;金属银能导电;……

    所有金属都能导电

    D

    植物由细胞构成;动物由细胞构成;……

    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科学课上,老师利用塑料管和塑料丝演示了“静电章鱼”实验,如图,整个塑料丝彼此张开,看似章鱼。同学们讨论形成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 . 应使用不同材质的毛巾分别摩擦塑料管和塑料丝 B . 实验中塑料丝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彼此分开 C . “章鱼”在空中静止是因受到重力和浮力相互平衡 D . 要使“章鱼”上升,则要增大塑料管与它之间的距离
  • 14. 模型能够直观反映化学变化的结果。将一定质量的镁条放入某一溶液(含Zn2+和Fe2+量相同),反应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相关离子数量关系不可能成立的是(   )

    A . B . C . D .
  • 15. 如图是太阳直射点变化的模型,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引起 B . 当直射点在①时,嘉兴当天是冬至日 C . 一年中嘉兴地区会出现两次太阳直射 D . 春分、秋分日时,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 16. 部分城市道路安装了一种“按钮式红绿灯”,如图。当路上车辆不多时,行人通过触摸按钮使正对车辆的红灯亮起,此时行人可安全通过。这个按钮相当于电路元件;红灯和绿灯的连接方式是

  • 17.  如图是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关系图,请回答:

    1. (1) ①是,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2. (2) ②是物质交换的场所,其结构特点是
  • 18. 小嘉在整理科学知识时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相同和不同。

    1. (1) 气、氘、氚原子(图1)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不同,故互为同位素原子。
    2. (2) 硫(图2)和铁丝(图3)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都装有水,但水的作用不同。铁丝与氧气反应时,集气瓶底部少量水的作用是
    3. (3) 镁条与盐酸反应(图4)、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图5)都有气体生成,但后者为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故沾有水的玻璃片最终能被黏在烧杯底部。
  • 19. 《齐民要术》中记载:“反斧斑驳椎之,名曰嫁枣”。“嫁枣”是通过用斧背捶打树干以促进开花和结果的措施,此为树皮环割技术的雏形。其原理是:用斧背轻轻地敲击树干,使茎的(填写结构名称)受轻伤,减少向下运输,有利于开花结果。
  • 20. 健走是一种介于散步和竞走之间的运动方式,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最好的运动。

    1. (1) 如图甲是健走者手机记录的信息,配速8'20"是指每千米平均用时8分20秒,则该健走者通过的距离是米;
    2. (2) 如乙图,健走时,若以右手为参照物,手机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 21. 正确地解释现象和推理论证是一种基本科学素养。
    1. (1) 研究人员发现有八百多种开花植物在夏日晴朗的白天会出现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即在中午某段时间其光合作用强度比较低甚至处于停止状态。研究发现这些植物多起源于温度较高的陆地环境,其它种类植物没有“午休现象”。这是因为植物进化的过程中会发生,其中光合作用会出现“午休现象”的植物适应了温度较高的陆地环境而存活下来,并通过遗传将“午休现象”传递给下一代。
    2. (2)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化学式为NaNO2)食用后易造成严重的中毒事件。小嘉基于生活事实推断亚硝酸钠中有毒的是NO2ˉ,他可依据的事实是
  • 22. 图甲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可绕ON自由转动的光屏。
    1. (1) 实验中,同学们发现用光滑的塑料板做光屏E、F,实验效果不如粗糙的硬纸板理想,原因是硬纸板上易发生反射。
    2. (2) 如图乙,当纸板E固定后,红色激光笔贴着纸板E沿AO入射,发现无论如何转动屏F都无法完整地呈现反射光线,原因可能是
    3. (3) 如图丙,若让另一束光线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将沿OA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
  • 23. 春节期间热映的《流浪地球2》讲述了科学家们发现多年以后太阳正急速衰老、持续膨胀,会爆发“氦闪”,数百年内将吞噬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
    1. (1) “流浪地球”的第一步就是让地球停止自转。如果地球停止自转,继续公转,则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将(选填“变短”、“不变”或“变长”)
    2. (2) 爆发“氨闪”是由于若干年后,太阳核心的氢己耗尽,留下富含氨的核心,氦发生核(选填“聚变”或“裂变”)成碳,释放出相当于太阳在当前状态下持续数百万年所释放的能量。
  • 24. 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实验员老师告诉大家,该液体可能是过氧化氢溶液或稀硫酸。小嘉、小禾两位同学分别对未知液体取样,再各自分别加入少量的固体X、Y,观察到相同现象可得出不同结论。
    1. (1) 小嘉取样,加固体X后,若判断未知液体为过氧化氢溶液,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出相关的反应:
    2. (2) 小禾取样,加固体Y后,若判断未知液体为稀硫酸,请写出一种他可能加入的物质的化学式: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3空格,第25、26小题每空3分,第27、28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 25. 为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同学们用同种材料做的3条电阻丝a、b、c进行实验,其中a、b长度相同,b、c粗细相同,如图甲所示。连接电路,分别接通a、b、C,灯泡3次亮度见表乙所示。

    1. (1) 小嘉根据表乙的实验现象,可归纳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
    2. (2) 小禾想利用这套实验器材对电热与电阻的关系进行探究。考虑到没有计时工具,他用小木棍蘸取等量蜡烛油分别粘放在a、b、c电阻丝的中点处,然后让a、b、c同时通电,如图丙。小禾是根据来比较电阻丝产热量的大小关系。
    3. (3) 小禾结合实验现象和小嘉实验得到的a、b、c电阻大小关系,推测出: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大的电阻丝产生的电热越少,发现该结论与已学的焦耳定律矛盾,原因是
  • 26.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凝聚了不少科学家的心血。

    材料一: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某金属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煅烧,煅烧后立即打开容器进行称量,结果发现煅烧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

    材料二:1714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在密封容器中氧化汞分解前的质量和分解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间的关系,证实了质量守恒定律。

    【解释】波义耳实验中,煅烧后固体质量增加的原因是

    【证据】兴趣小组决定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拉瓦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结果

    如下表所示,如果出现关系(用字母表示,假定气体密度为ρg/cm3)则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装有氧化汞试管的总质量(克)

    反应结束冷却后议管的总质量(克)

    反应后量筒内气体体积(毫升)

    a

    b

    c

    【交流】为使测量数据更加准确,实验时加入试管中的药品氧化汞不能太多,理由

  • 27. 人在发烧时,身体中酶的活性会降低,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小嘉和小禾为验证该说法,准备好乳白色蛋白液和“胃蛋白液”(内含胃蛋白酶)待用。已知乳白色蛋白液中含有不溶于水的物质,该物质被“胃蛋白液”催化分解为可溶性的氨基酸后,蛋白液会变澄清。小嘉和小禾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 (1) 根据两人设计的方案分析,实验研究的变量是
    2. (2) 实验中滴加1滴稀盐酸的目的是
    3. (3) 小嘉和小禾设计的方案中,你认为谁的更为合理?为什么?
    4. (4) 若实验证实了人在发烧时身体中酶的活性确实会降低,预期的现象是
  • 28. 如图甲,小嘉匀速拉升木块时,发现无论往哪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在不计摩擦和绳重时,F与G的大小都相等。小嘉对此很好奇,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了探究。

    【问题】F与G的大小为什么总是相等?

    【探究】

    1. (1) 老师先给小嘉提供了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并告知OB与OA的长度相等,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此时F1G(选填“>”、“=”或“<”)
    2. (2) 接着,老师提供了模型丙(已知每根棒大小、长度相等,材质均匀,不计转动时的摩擦),引导小嘉在C点用弹簧测力计沿F2的方向拉模型匀速转动,记录测力计的示数;为了获得更多数据,小嘉接下来的操作是

      【分析】小嘉根据数量关系,进一步推理,得出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变形的等臂杠杆。

四、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第29小题6分,第30、32小题各7分,第31小题5分,第33小题8分,第34小题10分,共43分)
  • 29. 人体具有完普而精确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
    1. (1)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保证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人体血糖浓度过高时,胰岛会,从而使人体血糖恢复到正常值。
    2. (2) 上述胰岛调节血糖的过程中还需要与调节的相互配合。
    3. (3) 免疫调节是人体应对环境中各种病原体和体内异常细胞、维持内部环境稳定的重要调节机制。下列是由于免疫功能失调导致的病症有____。
      A . 过敏反应 B . 色盲 C . 艾滋病 D . 呆小症
  • 30. 每当清明时节,嘉兴人将艾草汁添加到糯米粉中制作“青团”。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所以“青团”具有独特风味。
    1. (1) 今年清明节为4月5日(农历润二月十五),请用简图表示当晚日、月、地的相对位置关系。
    2. (2) 艾草具有香脂香气这一性状是由决定的。
    3. (3) 计算73克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
  • 31. 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我国运输船行业的迅猛发展。2023年2月8日,由我国建造的7000车位汽车滚装船(如图甲)正式交付日本,该船相关参数见表乙。

    表乙

    总长(米)

    199.90

    型宽(米)

    38

    汽车甲板层数(层)

    12

    可容车辆(辆)

    7000

    总吨位(吨)

    72000

    1. (1) 该船满载时的排水量达到了72000吨,请计算此时船受到的浮力大小。
    2. (2) 假定每辆汽车质量均为1.5吨,7000辆小汽车全部装上船后,则滚装船排开水的体积增加了多少?(已知ρ河水=1.0×103kg/m3
    3. (3) 该船满载后从扬州港(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驶向日本海域的过程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将____。
      A . 先变大,后变小 B . 先变大,后不变 C . 先变小,后不变
  • 32. 某校九年级开展了“制作生态瓶”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小嘉同学在一玻璃瓶内装入一定量的水后,放入若干株健壮的水草、10颗健康的活螺蛳和5条小金鱼及其他一些水生动物,再放入少量砂石以及装饰物等,进行密封处理后,放在光线良好的地方,进行观察记录。

    1. (1) 该生态瓶构成一个(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 (2) 该生态瓶密封后,除阳光、热能外,任何物质都无法进入,瓶内这些动植物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物质是怎样获得的?
    3. (3) 需要对制作的“生态瓶”进行评价,请你拟定一条你认为最重要的指标:
  • 33. 早在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就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制取氢氧化钾以漂洗丝帛的工艺,大意是:先将干净的木头烧成灰(主要成分K2CO3),在其灰汁中加入石灰乳 [由Ca(OH)2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即可得到氢氧化钾溶液,大致流程如下。

    科学兴趣小组模拟上述流程,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钾固体。

    1. (1) “操作I”的名称是
    2. (2) 在恒温蒸发溶剂获取氢氧化钾固体时,下列科学量一定不变的是(   )
      A . 溶质的质量 B . 溶液的质量 C . 溶质的质量分数 D . 氢氧化钾的溶解度
    3. (3) 将138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钾溶液与12克石灰乳混合,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计算所得氢氧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34. 自2023年1月1日起,非标电动自行车已经不能上道路行驶。下图是某一电动自行车的相关数据。

    整车

    整车质量

    40千克

    最高车速

    25千米/时

    蓄电池

    电压

    48伏

    容量

    12安·时

    电动机

    额定电压

    48伏

    额定功率

    240瓦

    1. (1) 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规范事关财产和生命安全。常见的陋习就是充电时间过长,因为充电时电能转化为,使电池内部的电压增加,导致温度升高,易引发安全事故。
    2. (2) 一位质量为50千克的人骑此车时,如果车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1米2 , 则此时整车对地面压强为多大?
    3. (3) 若蓄电池储存能量的80%用于电动自行车行驶克服阻力做功。电动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平均阻力为40N,则该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充满一次电后最多能连续电动行驶多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