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阳市南明区第一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3-07-03 浏览次数: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 1. 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现在很多人习惯用手机阅读,主要读网络小说或社交媒体分享推送的文章,读起来轻松但内容却比较浅易。为了不做fú guāng lüè yǐng的“知道分子”,我们应当进行深阅读,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民族和国家,只有深阅读才是培养理论思维习惯、达到理论思维境界、形成理论思维成果的yào jué

  •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世界教科文组织将在协调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合作中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B .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加快,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C . 疫情期间,不可恐慌乱购药物,许多药物在名称上仅差毫厘,药效却迥然不同 D .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宫廷器座,雕刻精致,设计优美,美轮美奂,让人刮目相看
  •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代表作有小说《万尼亚舅舅》,剧本《装在套子里的人》。 B .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分国编次。 C . 朱光潜,美学家,翻译家,作品有《文艺心理学》《谈美》等,《无言之美》就是他的作品。 D . 古代男子20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 4.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渔家傲·秋思》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④凡有所学,皆成。              《谈读书》

    ,谁言天地宽。          《别云间》

    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

    ⑦《十五从军征》中直言从军时间长,与“少小离家老大回”意味相似的句子是:

    ⑧《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二、阅读能力(共16道小题,50分)
  • 5. 《儒林外史》中,出身“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却出淤泥而不染,行为中有些离经叛道的人物是(    )
    A . 匡超人 B . 王冕 C . 杜少卿 D . 牛布衣
  • 6.  阅读下面文段,说这段话的主人公是谁?你能从中读出什么?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 7. 现代文阅读

    文段一

    ①徐翔是个诗人。

    ②最近,他应一家文学杂志社的约稿,正在构思一首描写炊烟的诗。

    ③不知为啥,他在家里______了多日,始终没有找到以往那种得心应手的感觉。无奈之下,他找来一些有关炊烟的图片和视频,反复播放。

    ④只是,观看了整整一天,累得两眼发花,脑子里依旧空荡荡的。自己写作十几年了,这种_______的情况还是头一次遇到。徐翔显得十分焦躁和烦闷。难道,深藏在记忆深处的那缕缕炊烟,已被都市的雾霾和沙尘所吞没,变得荡然无存了?

    ⑤记忆中,他的童年是跟母亲在老家度过的。那时老家生活条件不好,有时他在课堂上读书,或在野外割猪草,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而每次回家看到屋顶的炊烟升起,咕咕噜噜叫的肚子就像被人安抚了,就变乖顺了,随之也不叫了。

    ⑥那时的炊烟,是那么亲切,那么温暖,那么充满诱惑力,他远远地凭着嗅觉,就能品味出家中母亲做出的饭菜是啥。

    ⑦闲着没事,他时常一个人独坐在村外西侧的土坡,遥望炊烟。没有风的时候,炊烟就像一棵树,从家里的灶房里生长起来,然后与全村的树聚合成一棵参天大树。有风的时候就不同了,家家的炊烟刚刚冒上房顶,就迅速汇集,变成一片片灰色的云,飘浮到村庄的上空,最后都消失到无边的旷野里。其实,不论是有风的时候还是无风的时候,乡村上空的炊烟都是一幅动人的画卷。可是炊烟与画卷又不同,因为炊烟里还有饭菜的香味,更有母亲殷殷的目光。

    ⑧徐翔决定回老家一趟,去重新体验一下炊烟。

    ⑨自从母亲去世后,约有二十年没回老家了。老家的路早已模糊。幸好,有车载导航仪,将徐翔带回了老家。只是,老家面目全非,早没了记忆中的样子。往昔杂乱无序的农舍早已变成了整齐划一的红瓦房。一眼望去,整个村庄却看不到一丝炊烟,徐翔顿感几分失望。

    ⑩他住进堂叔家后,期待堂婶快些燃起灶火,好尽快看到__________的炊烟。可是,厨房早都改用沼气做饭了。

    ⑪徐翔恳求堂婶,能不能再用柴火做顿饭?堂婶有些不解,说为啥要用柴火,难道俺烧的饭菜不香吗?徐翔连忙解释,说他就是想看看烟简里冒出的炊烟。堂婶无奈地叹气,唉,这就难办了,家里早就不用柴火烧饭,连灶台也拆了,哪能有炊烟冒出来啊。

    ⑫果然,徐翔整个村庄转了几圈,家家户户都没有冒出炊烟。他不死心,又到四周邻村寻找一番,也是如此。最后,在堂叔家小住了几天,就怏怏地离开了老家。

    ⑬无奈之下,徐翔想出一个办法,在城里自家的别墅,按照老家灶台的样子,依葫芦画瓢雇民工垒造了一个。他又买来木柴,在灶膛里燃起。整得屋里烟熏火燎,直呛得妻子一个劲儿地骂他犯了哪门子神经。他却不顾这些,跑到屋外,仰头一看,却见别墅烟简里冒出来的是一股浓烟,直直往上冒。他不明白,城里的柴火怎么就冒不出老家一样袅袅的炊烟呢?

    ⑭一次偶然,苦闷的徐翔被一个文友约去参加了农家乐一日游。

    ⑮那是一个偏僻的小村,还保留着农家原始的样子。虽然无人居住,却被开发成了农家乐旅游区,游客们可随意游览观光。

    ⑯徐翔兴趣大增。很快,他在一间老石屋内意外地看到了儿时的灶台。兴奋之下,他恍若回到了童年,急忙跑到附近的路沟旁。柴草是现成的,随手可拾。片刻,就抱回一捆。他燃起柴草塞进了炉灶。

    ⑰很快,炊烟钻过老石屋的烟筒在屋顶袅袅升起,徐翔手忙脚乱地操弄着相机,不停地变换着角度,拍摄着炊烟袅袅飘起的样子。看着越升越高的炊烟,他脑海里的那些闭塞的思路瞬间灵动起来。他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他手舞足蹈,诗兴大发,脱口而吟:炊烟是故乡平缓的呼吸/飘曳在一个个游子的心房/如今,已触手不及……

    ⑱见此,游人们纷纷驻足,围在老石屋旁看起热闹。

    ⑲突然,几个保安匆匆赶来,挤开人群,手里拎着灭火器,冲进屋内,厉声呵斥徐翔赶紧将炉火灭掉,并根据旅游区的安全条例,处以他200元的罚款。

    ⑳徐翔连忙灰头土脸地解释,对不起,我只想看看炊烟。

    ㉑这时,徐翔隐隐听到人群中有个小男孩在问,炊烟是啥?

    1. (1) 根据文意,第③段、第④段和第⑩段横线处应填的词语依次是(    )
      A . 朝思暮想    苦思冥想    才思枯涸 B . 才思枯涸    苦思冥想    朝思暮想 C . 苦思冥想    朝思暮想    才思枯涸 D . 苦思冥想    才思枯涸    朝思暮想
    2. (2) 文中的徐翔为了构思一首描写炊烟的诗,用了以下方式寻找灵感,请将其补充完整。

      ;②在老家的村庄和堂叔家寻找炊烟;③在城里自家别墅垒灶台造炊烟;④

    3. (3) 第⑦段画线句写徐翔回忆童年时看到的炊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 (4) 对文章结尾小男孩问“炊烟是啥”的情节,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随着乡村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们平时看不到炊烟了。 B . 说明炊烟已经消逝了很久,孩子已经不认识炊烟了。 C . 侧面表达徐翔对孩子不认识炊烟而产生的失落。 D . 借孩子的提问引发读者对如何保留乡村特点的思考。
    5. (5) 有人认为,本文题目可以拟作“又见炊烟起”,也有人认为应该拟作“寻不回来的炊烟”。你会选择哪一个作为题目?请说说理由。
  • 8. 小组准备举办“向英雄学习”主题演讲比赛,小阳搜集了下面资料。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文本一】

    ①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既有卓越之处,也有凡人的弱点,而成败不过是一时一事的结果。决定成败的因素有很多,既有英雄本人的主观努力,也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时、地利等客观因素。方寸之地,如何容得下东海蛟龙?成败之尺,又如何评判得出惊天动地的英雄气概呢?

    ②正因为如此,当文天祥、史可法,一路兵败如山倒,仍然奋然抗争时,没有人会说他们不是英雄;当斯巴达克斯和他的战友们面对强大的罗马军团流尽最后一滴鲜血时,没有人会说他们不是英雄。A

    ③然而,当成败成为评判英雄的尺度时,英雄身上那种崇高的精神品质就会被我们淡忘了;当成功成为衡量英雄的标准时,手段就变得无关紧要。于是,卑鄙成为卑鄙者的通行证,而高尚只能成为高尚者的墓志铭。如此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的英雄观,到底是会纯化我们的道德,还是会泯灭我们的良知,不是一目了然吗?以成败论英雄,看得见英雄的功业,看不见英雄的气节;看得见英雄的意气风发,看不见英雄的怆然失意;看得见功成名就的正剧英雄,看不见壮志未酬的悲剧英雄。B

    ④今天,我们呼唤英雄,是因为英雄身上寄托了我们崇高的情感;我们景仰英雄,是因为英雄身上凝聚着我们超越平庸的理想。当我们面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瑰丽景象时,会深深地为大自然雄浑的气势所感动。同样,当我们面对悲歌慷慨、壮怀激烈的英雄事迹时,又会为英雄身上那种超越成败的恢宏气度所折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当是非成败转头成空,最终留下的,是一段激昂于天地之间,不能以成败来论的英雄气概。(有删改)

    批注1:文本一开篇用两个反问句指出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观点鲜明。

    批注2:文本一结尾段进一步强化观点,即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我们要学习英雄身上超越成败的精神。照应上文,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文本二】当代青少年到底应该追什么样的星

    ①我们应该追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的“文曲星”。陆元九生于20世纪20年代那段风雨如磐的岁月,在战乱中辗转求学,远渡重洋出国深造;后冲破阻力回到祖国怀抱,为我国自动化研究与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吴天一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成为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专家。他们都是科学家,也是所有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而埋头钻研、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代表。当今中国面临着民族复兴的重大机遇,比任何时期都更迫切需要建设世界级的科技强国。青少年应当以他们为榜样,为国为民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②我们应该追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英雄星”。百年前的中国积贫积弱,但有那样一群英雄,始终胸怀抱负,不畏艰难险阻,在无尽的黑暗中探索朝向光明的道路。他们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是激励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C新时代新征程,更需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争当英雄,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贡献。

    ③我们应该追各行各业辛勤奉献、默默无闻的“无名星”。“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的张桂梅。把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谱写了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为实现“全国人民穿好衣”梦想的黄宝妹。把解决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毕生事业的“活雷锋”王兰花。D他们一生淡泊名利,默默为党工作,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在艰苦环境中恪尽职守,在平凡岗位上尽职尽贵,每个人都可以找准伟大事业中的立足点,以小我成就大我。  (作者:龙平平。有删改)

    批注3:文本二第②段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使论证更加充分。

    批注4:两个文本语言各有特色。文本一语言简洁,逻辑性强;文本二语言鲜活,生动性强。

    1. (1) 下列对两个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一中作者客观地指出了人们对“英雄”的错误认识,指出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B . 文本二中的“文曲星”“无名星”,拓宽和丰富了“英雄”的外延和内涵,符合主题要求。 C . 两文本对英雄的论述侧重点不同,但都从正反两个角度展开论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 D . 用“我们”这一人称,既是作者,也代表向英雄学习的新时代青少年,有极强的感染力。
    2. (2) 小文整理资料的同时做了相关批注,其中有两处批注有错误,结合你对两个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进行判断,并帮助其将不正确的批注予以改正。
    3. (3) 小文发现,论述性文本在论述过程中,常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来推进论证或转换话题。请从文本一第③段中找出一处,具体分析。
    4. (4) 小文在写演讲稿的时候,想要将下面的人物事例补充进去,请结合人物卡片内容和两个文本,将下列事例补充在文中ABCD的其中一处。

      人物卡片

      张黎明,30多年来始终奋战在电力抢修一线,累计巡线8万多公里,完成故障抢修等作业2万余次,被誉为电力抢修的“活地图”。他勇于创新,先后实现技术革新500余项,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的杰出代表。

  • 9. 古代诗文阅读

    斗茶记①

    唐庚

    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②。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某闽人,其所赍③宜尤高,而又次之。然大较④皆精绝。

    盖尝以为天下之物,有宜得而不得,不宜得而得之者。富贵有力之人或有所不能致,而贫贱穷厄、流离迁徙之中,或偶然获焉。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良不虛也。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而近世欧阳少师作《龙茶录序》,称嘉祐七年亲飨明堂,致斋之夕,始以小团分赐二府,人给一饼,不敢碾试,至今藏之。

    时熙宁元年也。吾闻茶不问团铤,要之⑤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千里致水,真伪固不可知,就令识真,己非活水。自嘉祐七年壬寅至熙宁元年戊申,首尾七年,更阅三朝而赐茶犹在,此岂复有茶也哉?

    今吾提瓶走龙塘,无数十步,此水宜茶,昔人以为不减清远峡。而海道趋建安,不数日可至,故每岁新茶不过三月至矣。罪戻之余,上宽不诛,得与诸公从容谈笑于此。及泉煮茗。取一时之适,虽在田野,孰与烹数千里之泉、浇七年之赐茗也哉?(选自《眉山文集》)

    注释: ① 斗茶:流行于宋代的一种品评茶叶高下的游戏。② 寄傲斋:唐庚被贬惠州时读书、品茗、会客之室。③赍(jī) :携帯。④ 大较:大略,大体。⑤ 要之:总之。

    1. (1) 作者多次运用对比手法阐述观点。理解文章内容,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对比一

      作者A

      水贵活

      李卫公不远数千里,取惠山泉

      对比二

      作者每岁新茶不过三月至

      B

      欧阳少师更阅三朝而赐茶犹在

    2. (2) 下列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不一致的是(    )
      A . 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赍傲斋   相与步于中庭  《记承天寺夜游》 B . 其所赍宜高               水清冽《小石潭记》 C . 或有所不能               无从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D . 更阅三而赐茶犹在         皆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3. (3) 对本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即交代斗茶的时间、地点及人物,叙述清晰。 B . 这一次斗茶的水是不一样的,都是客人自己带来的。 C . 文中对李卫公之水提出了质疑,认为奔波千里取来的水已不是活水。 D . 文章名为《斗茶记》,但对斗茶一事一笔带过,重在生发议论。
  • 10. 阅读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 (1) 下列诗词中,与本诗意境一致的一首是(    )
      A . 苏轼《定风波》 B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 C . 温庭筠《商山早行》 D . 王安石《登飞来峰》
    2. (2) 驱遣你的想象,请从“情”与“景”之间的关系简析“铺”、“弄”两字的妙处。
三、语言运用(共4道小题,15分)
  • 11. 受疫情影响推迟的社团招新活动开始了,请阅读以下招新宣传手册,完成各题。

    卷首语

    亲爱的小伙伴:

    你知道戏剧么?兄台请留步!

    你看过戏剧么?你喜欢戏剧么?

    你想试试自己表演戏剧么?

    以上问题,如果你的回答是“Yes”,那你很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人啦!

    戏剧,是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学戏剧,会让人更加自信、自律,有责任感和创造力。

    要成为专业演员需要系统学习多年,一般人很难实现这个梦想,而我们是能够满足你表演欲望的戏剧社团,我们是拥有专业水平的艺术社团,这里汇聚了各式各样的人才,他们各尽所能,让戏剧社光彩夺目。

    现在,戏剧社团公开招新啦!欢迎喜欢戏剧的朋友加入我们。

    关于我们

    ①“新蕾”戏剧社创立于2012年,是一个立足校园、传播高雅文化艺术。②戏剧社以弘扬中华传统戏曲艺术为特色,以学习创作与表演话剧、歌舞剧、戏曲小品等为主要内容。

    ③“新蕾”戏剧社秉承我校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传统,以其富有特色的社团文化和影响力,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社团”。④戏剧社现有成员70多人,是我校最大的艺术社团。

    你们可以选择

    演员组——

    只要你热爱戏剧、热爱表演,我们将为你提供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舞台。你能与导演探讨剧本,与老戏骨切磋演技,与其他演员密切配合,感受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灯光组和音效组——

    如果你是一个技术控,想在后台控制近百盏不同效果的灯光;又或是声音控,熟悉多种乐器,能精准地控制在每个节点放出恰当合适的音效,请千万不要错过这两个酷炫的部门。

    舞美组和服装组——

    如果你热爱DIY,我们最有经验的“工匠”会带着你去打造最写实写意的舞台效果。如果你心灵手巧,熟悉戏曲行当,化妆功力强,欢迎加入。演员的一切变装和造型就全靠你了!

    宣传组——

    表演,不是孤芳自赏,宣传非常重要。海报!宣传片!演出手册!剧照!公众号文章!等的就是能写会说的你!

    我们的日常

    我们每周都有固定的学习时间,主要了解戏剧的历史发展、表现形式等基本理论。台词、形体训练当然必不可少。我们根据场景创编不同的故事,进行表演训练。参加戏剧社,你会用行动证明:舞台上,你就是那颗最耀眼的明星。

    我们的使命

    ①作为艺术社团,我们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把继承和发扬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作为我们的责任和义务。②我们年轻一代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要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了解戏剧,热爱戏剧艺术,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③来吧,加入我们!我们一起努力!

    1. (1) 下列说法与招新宣传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
      A . “新蕾”戏剧社创立于2012年,是我校最大的艺术社团,富有特色,有影响力。 B . “新蕾”戏剧社现有成员70多人,爱好戏剧、有一技之长的同学都可以报名。 C . “新蕾”戏剧社每周都开展活动,学习戏剧理论,进行台词、形体等日常训练。 D . “新蕾”戏剧社创立以来,团结合作,勇于创新,已成为拥有专业水平的艺术社团。
    2. (2) 该手册在“关于我们”和“我们的使命”部分各有一处表达不得体,找出来并改正。

      “关于我们”处,第 句 ,改为 。

      “我们的使命”处,第 句 ,改为 。

    3. (3) 下表是戏剧社拟录用人员信息汇总表(部分)。根据手册中“你们可以选择”的内容,结合各组要求,将甲、乙分别推荐到最适合的一个组。(填字母序号)

      拟录用人员信息汇总表(部分)

      个人信息组别

      A

      演员组

      B

      灯光组

      C

      音效组

      D

      舞美组

      E

      服装组

      F

      宣传组

      生于戏剧世家,热爱戏剧,唱腔优美,有舞台经验,爱好美术,喜欢文学创作。

                 

      爱好文学,擅长写作,性格开朗,交际能力强,能言善辩,富有创造力。

                 
    4. (4) 为了助力招新宣传,戏剧社让宣传组设计一幅宣传画放在“卷首语”之前,大家一致认为该配图的文字、排版跟整个宣传手册的语言风格和谐统一,请你作具体分析。
四、写作能力(60分)
  • 12. 《我怎么没想到》

     【写作要求】写一篇600——700字的记叙文;详略得当,通过具体事例交代“我”前后的变化;充分表现“没想到”的心理过程;有逻辑地表达自己从中获得的感悟、思考;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