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

更新时间:2023-05-26 浏览次数:31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濉溪模拟) 下列中国传统手工制墨的步骤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炼烟

    B.锤墨

    C.成型

    D.描金

    原料不完全燃烧得到黑色烟尘

    将墨饼捶打均匀

    将墨放入墨模压制

    在刻好的图案上描色

    A . A   B . B   C . C      D . D
  • 2. 乙醇俗称酒精,是化学实验室常见物质之一。盛放乙醇的试剂瓶上应有下列标志中的(   )
    A . B . C . D .
  • 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B . 用于制造低温环境的来自空气 C . 空气中的O2只有点燃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D . 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用木炭代替红磷
  • 4. 干冰可用于疫苗等特殊药品的低温运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干冰由水分子构成 B . 干冰升华时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 . 构成干冰的微粒间无间隔 D . 干冰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
  • 5.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疫苗,原料之一为胰蛋白酶,其化学式为C6H15O12P3。下列关于胰蛋白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胰蛋白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5 B . 胰蛋白酶由6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和3个磷原子构成 C . 胰蛋白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D . 胰蛋白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 6. 锂(Li)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 B . 锂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C . 锂原子的核外电子分2层排布 D . 氧化钾的化学式是LiO
  • 7. 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B .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氢两种元素组成 C .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 . 为了节约用水,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 8. 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如下图所示,这种碳膜片形状如蜂巢,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下列有关碳膜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碳膜片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 B . 碳膜片与C60是同一种物质 C . 碳膜片属于一种新型的金属材料 D . 碳膜片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为二氧化碳
  • 9.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H2 , 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的生成物只有H2 B . 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发生变化 C . 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 . 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 10. 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没有对应关系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铝具有延展性

    铝块能制成铝箔

    B

    氢气具有可燃性

    用作燃料

    C

    石墨具有导电性

    用于制作铅笔芯

    D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用于冶金工业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2023九上·青岛期末) 如图,“纸火锅”是用纸做容器盛放汤料的火锅,点燃火锅时纸不会燃烧。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 . 纸不是可燃物,所以不会燃烧 B . 纸被水浸湿,导致纸的着火点降低 C . 因没有充足的空气,所以纸不会燃烧 D . 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
  • 12.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水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B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通过灼热的CuO

    C

    证明空气样品与呼出气体样品中氧气含量不同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空气样品与呼出气体样品中,观察现象

    D

    鉴别纯铝和硬铝

    将两者相互刻画,比较硬度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可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A

    B

    实验

    检查装置气密性

    探究燃烧的条件

    现象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结论

    装置气密性良好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存在可燃物


    C

    D

    实验

    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

    向鸡蛋壳中加醋酸

    现象

    导管口出现气泡,黑色粉末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木炭具有可燃性

    鸡蛋壳中含有钙元素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某冶炼厂处理尾气时,以NO为反应物,通过系列反应最终生成 , 以减少硝酸型酸雨的形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物质乙为 B . 系列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有三种 C . 转化②为分解反应 D . 转化②中,消耗的物质乙和生成的物质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二、填空题
  • 15. 钛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用途,生产钛的方法之一是利用四氯化钛与镁的反应。
    1. (1) 镁元素和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①镁元素和钛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②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③从物质的元素组成角度看,与镁、钛、氧气属于同一类别的是(填字母)。

      A.空气     B.氧化镁      C.二氧化锰      D.铁

    2. (2) 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与镁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____(填字母)。

      A . B . C . D .
    3. (3) 钛元素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如TiO2、H2TiO3。请问

      ①钛有多种化合价,TiO2读作

      ②H2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③从物质分类角度看,H2TiO3属于(填字母)。

      A.混合物   B.氧化物   C.单质   D.化合物   E.纯净物

    4. (4) 一定条件下,四氯化钛(TiCl4)与金属镁发生反应可获得金属钛,同时生成氯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
  • 16. 二氧化碳、氨气均是重要的气体。
    1. (1) Ⅰ、二氧化碳的制取

      实验室利用上述仪器制取二氧化碳,你选用的仪器除了①⑧,还需要(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将放在集气瓶口。

    2. (2)  Ⅱ、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打开K,往装置(图1)中通入CO2

      ②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

      由此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填字母)。

      A . 不燃烧 B . 不支持燃烧 C . 密度比空气大
    3. (3) 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向①、②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燃后各滴入1-2滴石蕊溶液

      向②号试管中通入CO2

      将通入CO2的②号试管加热

      ①步骤1的目的是:

      ②步骤2的理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步骤3中,加热一段时间后,②号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是;请画出加热后。发生颜色变化时,②号试管内液面上方的微观示意图(粒子数目不做要求:不考虑空气、水)。

    4. (4) 如图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没有”)影响。

    5. (5)  Ⅲ、下列反应中均有氧气(NH3)生成:

      上述反应①-③,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择(填序号),对比其他两个反应,该反应的优势为

四、综合题
  • 17. 碳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及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1. (1) Ⅰ、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但液体燃料短缺。通过“煤液化”技术,用煤炭和水制取甲醇(CH3OH)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流程如下:

      冷却器里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 (2) 合成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方框内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3. (3) 下列关于甲醇生产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
      A . 根据信息推测,甲醇是一种液体燃料 B . 煤炭与水在常温下即可生成CO和H2 C . 甲醇的生产会受到CO和H2比例的影响
    4. (4) Ⅱ、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研发二氧化碳利用技术,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成为研究热点。

      大气中的CO2过多会引起效应增强。科学家尝试通过化学反应吸收CO2

    5. (5) 工业上用CO2和物质X反应生产尿素【CO(NH2)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XCO(NH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6. (6) 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碳循环研究。

      ①图中转化①,在一定条件下CO2分解成CO和常见单质X,请写出转化①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②图中物质中含有碳元素的有(填字母)。

      A.乙酸      B.葡萄糖      C.淀粉

  • 18.               
    1. (1) Ⅰ、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天然气和煤均是不可再生能源 B . 对比天然气、煤,等量的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 C . 煤燃烧时排放出的容易造成酸雨 D . 减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2. (2) 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
    3. (3)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CH4)。

      ① 请写出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 甲烷可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能。

      ③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填字母)。

      A.甲烷       B.大理石粉      C.煤粉        D.面粉

    4. (4) Ⅱ、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试管内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分析:

      该反应开始的时间为(填“t1”或“t2”)

    5. (5) 该反应结束时可收集到的氧气质量为g。
    6. (6) P点处固体成分是(填化学式)。
    7. (7) 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g。(相对分子质量:KClO3--122.5)
  • 19. 电解水反应,水中可加入少量电解质(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为研究影响电解水反应快慢的因素,某实验小组在相同条件下,按收集等量气体的要求进行实验探究,数据如表所示:

    电压反应时间

    电解质

    12 V

    36V

    48V

    2.5%硫酸钠溶液

    无气泡

    无气泡

    非常慢

    5%硫酸钠溶液

    76分4秒

    17分16秒

    10分20秒

    5%氢氧化钠溶液

    3分54秒

    1分46秒

    1分10秒

    10%氢氧化钠溶液

    3分43秒

    t

    37秒

    1. (1) 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本实验所研究的影响因素除了电解质的种类及浓度,还有
    3. (3) 根据实验数据,其他条件不变,同种电解质浓度越大,电解水反应(填“越快”或“越慢”)。
    4. (4) 根据实验数据反映出的规律,表中数值t的合理范围是:<t<
    5. (5) 为保证实验效率和实验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可选择下列条件____(填字母)。
      A . 12V,5%硫酸钠溶液 B . 36V,5%氢氧化钠溶液 C . 48V,10%氢氧化钠溶液
  • 20.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1. (1) Ⅰ、方案一

      已知:①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

      ②淀粉和蔗糖的组成元素相同。

      小明同学认为可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经查阅,该结论并不合理,无法确定蔗糖中是否含有元素(写元素名称)。

    2. (2) Ⅱ、方案二

      【实验原理】蔗糖隔绝空气受热时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

      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实验分析及改进】

      ①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

      ②实验时观察到干冷的小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③观察到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小组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验证。实验过程和现象等见下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现象分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结论

      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加热

      玻璃管中黑色固体燃烧。

      C+O2CO2

      黑色固体是单质碳

      烧杯内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3. (3) 【实验拓展】

      兴趣小组为进一步研究蔗糖,在分析化学实验室进行测试。测得3.42g蔗糖中含有碳元素1.44g,氢元素0.22g,氧元素g。据此可知蔗糖的化学式为(填字母)。

      A.C6H5NO2 B.C6H12O6 C.C12H22O1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