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23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6-29 浏览次数:2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 1. 如果以“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你会发现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具有鲜明的特点,其特点之一表现为(    )
    A . 南北联合,协同作战 B . 由封建王公领导 C . 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 D . 建立了统一的国家
  • 2.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火爆荧屏,影片肯定女性的才能,呼吁男女平等。早在160年前,印度的巾帼英雄章西女王也不让须眉。她被印度民众尊崇为民族英雄,其原因是(    )
    A . 她是印度的一位封建王公 B . 她参与领导了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C . 她保住了章西的王位 D . 她使章西地区免受英国的殖民统治
  • 3. 下列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 是由封建地主阶级主持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 . 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 C . 动摇了封建生产关系 D . 是对农民的一次厚颜无耻的掠夺
  • 4. 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他们分别领导的战争是(    )
    A . 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B . 独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C . 独立战争、美国内战 D . 南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 5.   1863年10月,美国联邦军共组建了58个黑人军团,黑人士兵达37482人,成为一支英勇顽强的战斗力量。这是因为联邦政府颁布了(    )
    A . 《独立宣言》 B . 《1787年宪法》 C . 《宅地法》 D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6. (2017·沈阳) 19世纪晚期,内燃机被安装在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气氛。内燃机还被美国人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把谷物收割的速度提高了几十倍,后来又推广到世界各国。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美国人发明了内燃机 B . 机器的噪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C . 内燃机推动了工业生产 D . 内燃机推进了农业机械化
  • 7.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长到1891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推动英国城市化的原因是(    )
    A . 工业革命 B . “光荣革命” C . 文艺复兴 D . 新航路开辟
  • 8. 李华同学在某班级看到“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句名言,但是作者模糊不清,请你告诉他这句名言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言论(    )
    A . B . C . D .
  • 9.   1917年,俄国的一场革命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这场革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拯救了落后挨打的俄国,这场革命使俄国重新成为世界强国,这场革命也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场革命是(    )
    A . 彼得一世改革 B . 二月革命 C . 十月革命 D . 农奴制改革
  • 10. (2020·咸阳模拟) 列宁指出“商业不完全是资本主义的邪恶,它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同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今天还不能越过商品经济的发展。”集中体现列宁这一思想的政策是(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 重点发展重工业
  • 11. (2017九上·顺德月考) 如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幅海报(海报译文:这些妇女也在尽微薄之力,学习制造军火),反映了妇女们走进工厂,代替男人们维持战争工业。这表明(    )

    A . 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B . 战争减少就业机会 C . 战争波及更多民众 D . 民用工业受到影响
  • 12.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是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英雄人物

    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3. 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
    A . 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 B . 整顿金融系统,恢复银行信用 C . 兴办公共工程,扩大消费需求 D . 实行美元贬值,刺激产品出口
  • 14. 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如图,对图中第三阶段美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A . 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B . 开始复苏和繁荣 C . 经济实力增强,成为经济超级大国 D . 出现“新经济”
  • 15.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各国政局发生激烈动荡的直接原因是(    )
    A . 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B . 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C . 东欧各国改革成效不大 D . 东欧各国政治经济出现严重问题
  • 16. 巴拿马政府领导人曾说:“目睹一个外国国旗插在自己国家的心脏,谁能忍受这种屈辱呢?”1999年,巴拿马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拔掉了这面“插在自己国家的心脏”上的外国国旗,结束了屈辱的历史。被拔掉的这面外国国旗是(    )
    A . 英国国旗 B . 法国国旗 C . 西班牙国旗 D . 美国国旗
  • 17. 经济全球化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应该(    )
    A . 反对全球化,不与发达国家交往 B . 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 C . 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 . 做到趋利避害,因势利导
  • 18.   2018年4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基于“301调查”结果的中国商品拟征税清单。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大使表示,美国的行为严重违反世贸组织最基本、最核心的最惠国待遇、关税约束等规则。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职能是(    )

    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②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

    ③组织贸易谈判    
    ④解决贸易争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9. 冷战结束后,多种力量推动着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其中一支力量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 , 总体实力在不断发展增强,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这支力量指(    )
    A . 欧盟 B . 中国 C . 广大发展中国家 D . 俄罗斯
  • 20. 如图漫画《有家难回》揭示的环境问题是(    )

    A . 水资源短缺 B . 水污染 C . 固体废弃物污染 D . 土壤污染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 21. (2023九下·驻马店开学考) 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的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以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选取材料中的两个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加以论述。(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全面爆发,1945年结束)

    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统计

    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直接经济损约失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

    死亡人数约6000万,物资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

     

    数据来源: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大事记(部分)

    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东欧先后建立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7个社会主义国家。

     

    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

    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

    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召开。

     

    1920-1922年,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取得独立。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0分)
  • 22. 近代以来,大国崛起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封建农奴制度下,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奴遭受着沉重的剥削、压迫,生活极其贫困,无力购买商品,国内市场的扩大受到严重限制;同时,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资本主义经营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得不到满足,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讲话

    材料三: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四: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在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交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请完成: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2) 结合材料二,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如何实现?
    4. (4) 材料四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5. (5) 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意义和局限性。
  • 23.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日两国发展的历程引发世人深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68年开始,日本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大力发展教育。这些改革被称为“明治维新”。

    请回答:

    1. (1) “明治维新”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明治维新”的性质是什么?
    2. (2) “明治维新”在日本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什么地位和重要影响?
    3. (3) 几乎同时期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两国的改革一成一败,你从中得出什么启示?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价格跌到了最低,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1933年,美国完全失业人数所占比例高达32%。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德的影响简表

    国家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缩减

    失业人数

    罢工次数

    德国

    40.6%

    69.1%

    超过600万

    1000多次

    材料三: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为了自由正义和平,为了人民平安幸福,在亚洲,在欧洲,在非洲,在大洋洲,在世界各个战场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和人民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携手跨进同一条战壕,汇聚起挽狂澜于既倒的强大力量。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一中现象的原因,因此,美国采取什么政策应对?该政策有什么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德国应对材料中的问题采取了什么办法?
    3. (3) 材料三中“同心合力”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 25. 21世纪以来,美国调整外交战略,重返亚太,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将冷战思维引入亚太……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材料四: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及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布信息、阅读新闻报道、寻医问药,甚至在线购物、网上股票交易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已经变成了现实。

    请回答:

    1. (1) 材料一“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指的是什么?
    2. (2) 据材料二,“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美国实行哪一措施?分析指出美国协助西欧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
    3. (3) 据材料三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4. (4) 据材料四结合学习生活方面举例说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面对互联网,我们应该“做个什么样的秀才”,谈谈你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