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昆明市2023年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更新时间:2023-05-16 浏览次数:99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花开花落 B . 日出日落 C . 猫捉老鼠 D . 蜘蛛结网
  • 2. 制作并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B .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 C . 要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必须转动粗准焦螺旋 D . 要将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 3. 捞渔河湿地公园里,一排排高大挺拔的红水杉构成一道绿色生态屏障。水经过红水杉林的净化后变得清澈了,这体现了(    )
    A . 生物影响环境 B . 环境影响生物 C . 生物适应环境 D . 环境改变生物
  • 4. 如图是植物细胞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挤压水果得到的汁液主要来自② B . ③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C . 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含有⑥ D . ①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
  • 5. 云南有珍稀树种望天树。与滇金丝猴相比,望天树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
    A . 细胞 B . 器官 C . 组织 D . 系统
  • 6. 小明同学在校园里发现一种矮小的植物,其叶中没有叶脉,有假根,可推断该植物属于(    )
    A . 藻类植物 B . 苔藓植物 C . 蕨类植物 D . 种子植物
  • 7. 将结构完整、颗粒饱满的40粒绿豆种子随机均分成两组,一组置于临窗的实验台上,另一组置于不见光的储物柜中,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几天后,两组种子的发芽率均接近100%。由此说明绿豆种子萌发不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
    A . 一定的水分 B . 充足的空气 C . 适宜的温度 D . 充足的光照
  • 8. 关于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 B . 叶片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构成一组对照实验 C . 将叶片放入酒精中直接加热,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D . 实验可证明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 9. 如图是桃花的基本结构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桃花的主要结构是②和③ B . ①中的花粉落到⑤上的过程叫传粉 C . 花粉中的精子在⑥中完成受精 D . 受精完成后,④继续发育成种子
  • 10. 谷类和薯类食物富含淀粉,是城乡居民的主食。淀粉在消化道内开始消化的部位和最终分解成的物质分别是(    )
    A . 口腔、麦芽糖 B . 口腔、葡萄糖 C . 胃、脂肪酸 D . 胃、氨基酸
  • 11. 酒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在检测呼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时,驾驶员需要对着检测仪吹气,此时体内(    )
    A . 胸腔容积扩大 B . 肺扩张 C . 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 D . 肺内气压降低
  • 12. 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下列不属于毛细血管特点的是(    )
    A . 管壁非常薄 B . 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C . 内径很小 D . 数量较少
  • 13. “无偿献血,无限光荣”。下列关于献血和输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适量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B . 不提倡患有疾病的公民自愿献血 C . 为抢救A型血患者可大量输入O型血 D . 对严重贫血患者可输入血液成分中的红细胞
  • 14. 如下表是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主要成分数据(单位:g/100mL),其中表示葡萄糖的是( )

    成分

    样品

    原尿

    98

    0.03

    0.1

    0.72

    0.03

    尿液

    96

    0

    0

    1.1

    1.8

    血浆

    90

    8

    0.1

    0.72

    0.03

    A . B . C . D .
  • 15. 眼是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外界光线经过角膜、玻璃体等结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 B . 人的视线从近处向远处移动的过程中,晶状体的曲度由大变小 C . 人从明亮环境到黑暗环境中时,瞳孔会缩小 D . 近视患者眼球的前后径过短,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 16. 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疾病中,因激素分泌过少导致的是(    )
    A . 佝偻病 B . 侏儒症 C . 血友病 D . 结膜炎
  • 17. 同学们在完成膝跳反射实验后,对该反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通过生活经验积累形成 B . 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 . 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D . 需要骨骼肌参与完成
  • 18.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下列与该要求不相符的是(    )
    A . 绿色出行 B . 垃圾分类 C . 污水治理 D . 围湖建房
  • 19. 现存已知动物有150多万种,其中无脊椎动物约占95%。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水母有口有肛门 B . 蛔虫体表有角质层 C . 河蚌的运动器官是足 D . 蜻蜓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 20. 下列动物中,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是(    )
    A . 蜈蚣 B . 丹顶鹤 C . 白鳍豚 D . 鲨鱼
  • 21. 跑步时需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当肘部弯曲时,相关肌肉的舒缩情况是(    )
    A .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B .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C .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 .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 22. 如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①对细菌具有保护作用 B . ③是成形的细胞核 C . 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D . 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
  • 23.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制作的米酒气味芳香,味道甜美。制作米酒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    )
    A . 甲烷菌 B . 醋酸菌 C . 乳酸菌 D . 酵母菌
  • 24. 某兴趣小组对葡萄、苏铁、银杏、红豆杉进行分类,其中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是(    )
    A . 葡萄 B . 银杏 C . 苏铁 D . 红豆杉
  • 25. (2017七下·保定期中) 在人体的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部位(    )

    A . 卵巢 B . 子宫 C . 输卵管 D . 阴道
  • 26. 农技人员用桃溪蜜柚作为砧木,在这棵桃溪蜜柚树上培育出金桔、脐橙等品种和风味完全不同的六种果实,所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
    A . 扦插 B . 嫁接 C . 组织培养 D . 种子繁殖
  • 27. 西黑冠长臂猿是主要分布于云南的一种小型类人猿,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其生殖发育方式是(    )
    A . 胎生哺乳 B . 体外受精 C . 完全变态 D . 卵生
  • 28. 在进化过程中,螳螂家族出现体形类似兰花,四肢如花瓣般的兰花螳螂。它利用花瓣般的形态来引诱猎物,捕食昆虫,是目前有记录的,唯一种将“伪装成一朵花”作为捕食策略的动物。下列关于兰花螳螂的相关解释,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 . 为捕食昆虫产生了四肢如花瓣般的变异 B . 体形类似兰花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C . 与其他螳螂之间不存在生存斗争 D . 其特有的捕食方式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29. 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因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于1962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D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DNA在细胞中都成对存在 B . DNA上都有多个基因 C . 染色体上都有DNA D . 细胞核中都有双螺旋结构的DNA分子
  • 30. 遇到意外伤害及时施救,对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施救措施不恰当的是(    )
    A . 有人触电时立即关闭电源. B . 对心跳骤停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C . 对呼吸骤停者进行人工呼吸 D . 大动脉出血时在伤口的远心端止血
二、综合题
  • 31.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热带植物集中的遗传基因库之一。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58种,占全国保护植物的15%;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109种,是我国亚洲象种群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最长的食物链:  ,喜鹊和芒果切叶象甲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和  。
    2. (2)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物种丰富,成分复杂,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其  能力更强。
    3. (3)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亚洲象生来就会用鼻子获取食物属于  行为。
    4. (4) 云南省现已建立了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362个,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是  (答出一点即可)。
  • 32. 云南昌宁县在核桃林中种豌豆,叩开了深山致富门。豌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如图为豌豆的生殖和发育示意图,图中①②③表示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豌豆种子萌发时,种子结构中的  含有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  。
    2. (2) 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供豌豆植株利用,其中大部分水以①的状态通过  作用散失。
    3. (3) 若③为氧气,可通过  作用产生,该生理活动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4. (4) 核桃林中种豌豆,能获得核桃与豌豆的双丰收,提高了单位面积上农作物的产量。请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分析,其中的原因是  。
  • 33. 散步、慢跑、做操、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能增进健康。如图表示人体参与有氧运动的部分系统,①~⑥表示器官。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有氧运动需要消耗能量。食物中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在消化道中被消化后,主要通过图[ 吸收进入血液。再随血液循环到达骨骼肌细胞后,部分被分解,释放能量,该过程需要氧气参与,主要是在细胞内的  中进行。
    2. (2) 有氧运动强度低、节奏缓,可使身体的肌肉细胞在运动过程中不致缺氧。运动时,吸入的氧气透过  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主要由  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运输,随血液经[④]  (填“肺动脉”或“肺静脉”)流入心脏的左心房,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细胞。
    3. (3) 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通过⑥形成尿液后排出。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单位中的  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
    4. (4) 有氧运动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脑组成部分中的  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 34. 2023年央视春晚吉祥物“免圆圆”,标志性的四颗门齿取自“安徽模鼠兔”化石特征。其姿态结合了草书“卯”字的变体,将奔跃向上的癸卯兔年这一寓意和祈望演绎得意蕴无穷。若家兔毛色由显性基因B和隐性基因b控制,如图表示其毛色的遗传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中国白兔的“祖先”——“安徽模鼠兔”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的兔形动物,共四颗门齿这一性状是由  控制的。
    2. (2) 子代黑毛兔的基因组成是  。
    3. (3) 若这两只亲代白毛兔再生一窝兔子,子代出现白毛兔的可能性是  。
    4. (4) 家兔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家兔体细胞中包含1对性染色体在内共22对染色体,其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
三、资料分析题
  • 35.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流是由甲型H1N1等流感病毒引起,具有较强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在冬季和春季。一般表现为发热,头痛、咽痛、咳嗽、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肺炎,对基础疾病有诱发加重的风险。 

    甲型H1N1等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措施。另外,戴口罩、少聚集、勤通风等措施也可有效预防甲流。医生提示,人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佩戴口罩,必要时前往医院就诊。

    1. (1) 甲流的病原体是  ,其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
    2. (2) 从传染病的角度看,甲流患者属于  ,就诊途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原体的散播。
    3. (3) 健康人接种流感疫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  ,由此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四、实验探究题
  • 36. 为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某实验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 

    第一步:取塑料水槽4个,分别编号为A,B,C,D,每组加入等量清水。 

    第二步:挑选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蝌蚪(未破坏甲状腺)各15只,分别置于4个塑料水槽中,同时放入供氧装置,为蝌蚪生存提供充足的氧气。 

    第三步:A组中加入500mL清水,B组、C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甲状腺激素,D组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抑制剂。

    第四步:定时投喂适量且等量的饲料,每隔4天测量蝌蚪体长(单位:mm),计算各组的平均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处理方式

    第1次测量

    第2次测量

    第3次测量

    A

    清水

    2.73

    2.41

    2.03

    B

    甲状腺激素50μg/L

    2.70

    2.35

    1.34

    C

    甲状腺激素100μg/L

    2.78

    2.34

    1.01

    D

    甲状腺激素抑制剂

    2.83

    2.60

    2.41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中对照组是  组。该组与B组对照,变量是  。
    2. (2) 为保证实验变化只能是由实验要探究的因素引起,B、C、D组中加入的不同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抑制剂都应为 mL。
    3. (3) C组中,第3次测量与第1次测量相比,蝌蚪体长减少了 mm,变态发育现象明显。
    4. (4) 分析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