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初中名校联盟2023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5-09 浏览次数:7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 1. 在图特摩斯三世时期,古埃及统治的地区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和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达尼罗河“第四瀑布”以外的地方。古埃及成为古代世界第一个走完了从小国寡民到地域王国,再到帝国的历史过程的强大帝国,而帝国的形成是古埃及统治阶级通过野蛮且残酷的战争实现的。材料中帝国的统治区域包括(    )
    A . 欧亚非三洲 B . 欧洲和亚洲 C . 西亚和北非 D . 欧洲和北非
  • 2. 在法典的序言中,汉谟拉比宣称是神灵选择他“为人民带来幸福……令正义在大地上出现,摧毁罪恶,使强者不能欺侮弱者,像太阳一样升起照耀着人们,给大地带来光明”。他要根据神谕举行仪式以帮助做出决定。材料体现出《汉谟拉比法典》(    )
    A . 充满浓厚的神权色彩 B . 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 . 具有严格的等级观念 D .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
  • 3. “亚历山大虽然以解放波斯的奴役为号召,从小亚细亚到埃及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但是一旦遇到抵抗,他是不惜大动屠刀的。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遭洗劫一空。仅从波斯金库他就抢走了18万塔兰特的金银。辉煌的波斯王宫被付之一炬。”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亚历山大东征的(    )
    A . 背景 B . 经过 C . 结果 D . 性质
  • 4. 历史联系就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A . 工商业的繁荣推动了西欧庄园经济的发展 B . 市民阶级的分化促使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 C . 大学兴起使城市取得了完全的自由和自治 D .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加速了伊斯兰教的诞生
  • 5. “(日本)新政府废除了皇室的屯仓……把全国的土地和人民收归国有……政府每隔6年,班给6岁以上男子口分田2段,女子为男子的三分之二,奴婢为公民的三分之一。”材料中“新政府”建立的经济制度是(    )
    A . 中央集权制度 B . 公地公民制度 C . 封建农奴制度 D . 封君封臣制度
  • 6. 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三位伟大代表都是艺术家,其中米开朗琪罗的大理石雕像《大卫》、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拉菲尔的《西斯廷圣母》是最有创造力的作品。他们的作品( )
    A . 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朽 B . 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C . 赞美了人体的美和人性的伟大 D . 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
  • 7. 据下面表格中的信息,下列关于“哥伦布交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哥伦布交流: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

    1492年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物种交流开始

    16世纪初

    马和牛被引进新大陆

    1510年

    西班牙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55年

    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70年代

    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80年代

    巴西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蔗糖产地

    约1700年

    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 ~ 80%

    18世纪初

    咖啡风靡欧洲和中东,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开始生产咖啡

    ①促进了物种的交流和人口的流动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③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④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8.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地图中A国指的是(    )

    A . 英国 B . 西班牙 C . 荷兰 D . 法国
  • 9. 在16和17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西非的安哥拉地区出现了女性远远多于男性的现象。你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 . 探寻新航路 B . 文艺复兴运动 C . 三角贸易 D . 殖民扩张
  • 10. 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下表中的内容具有的共同点是(    )

    国家

    方式

    文件

    结果

    英国

    内战和“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

    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美国

    武装斗争

    《独立宣言》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法国

    激烈的革命与战争

    《人权宣言》

    经过共和国一帝国的反复,最终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 .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斗争方式是武力反抗殖民统治 C . 立法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前提和保障 D . 欧美国家社会巨变是时代潮流
  • 11. 1793年1794年、1796年,起草者先后将三种文本交立法机构讨论,均未获通过。波拿巴亲自督促起草工作,于1801年1月公布了草案。参政院对此进行了非常认真的讨论,召开会议达107次之多,波拿巴直接主持了其中的55次。民法典最后定稿于1804年3月

    21日,并正式公布实行,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名为《拿破仑法典》。材料反映了《拿破仑法典》(    )

    A . 成为欧洲国家的立法蓝本 B . 保留封建色彩,具有保守性 C . 制定过程的规范和严谨性 D . 重视平等性和契约精神
  • 12. 2018年5月,为了纪念一位被誉为“千年第一思想家”的伟人诞辰200周年,德国特里尔市将市内部分红绿灯的图案换成了以下图像。这位伟人是(    )

    A . 伏尔泰 B . 孟德斯鸠 C . 马克思 D . 穆罕默德
  • 13. 制作历史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学习卡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历史背景: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化了矛盾,激起了反抗

    代表人物:玻利瓦尔  章西女王

    反抗对象;西班牙  英国

    斗争结果:赢得了民族独立,实现了民族解放

    A . 历史背景 B . 代表人物 C . 反抗对象 D . 斗争结果
  • 14. 彼得一世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1682-1725年在位),他在掌握实权之后,为了使俄国尽快摆脱落后状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下图体现的改革内容是(    )

    A . 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B .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农奴 C .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D . 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 15. 下表为明治政府建国政策中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日本走上近代化的重要途径是靠(    )

    时间

    部门或政令

    措施

    1870年

    成立工部省

    接管矿山和工场,创办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兴建铁路

    1873年

    成立内务省

    利用国家资金,创办呢绒厂、纺纱厂等近代化企业

    1880年

    发布官业下放令

    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经营

    A . 政府主导 B . 先进技术 C . 私人垄断 D . 民间资金
  • 16. 引发1865-1917年美国工业产量变化的因素包括(    )

    ①美国独立战争    ②美国南北战争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7. 这种转变使党内许多人产生迷茫和困惑,并让他们对俄国革命失去了信心,产生了消极情绪。一位诗人写道:看!莫斯科受寒忍饥,从前整洁美丽,而现在是买卖投机。仅两年时间,共青团失去了一半团员,俄共(布)党内也有许多人退党。另有一些人批评列宁的这种过渡实际上是向资本主义过渡,是一种对革命的“背叛”。“这种转变”的实质是(    )
    A . 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B . 高度集中的经济和政治体制 C . 注重民生,维护农民的实际利益 D . 领导层面急于改变落后面貌
  •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一个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队员能感受到日本长崎一个家庭的善意,但是对美国和苏联军队来说,继续发展友谊是不可能的了。在很短的时间里,曾经击败德国和日本的联盟解体了,世界开始重建。”材料意在说明(    )
    A . 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可以相互合作 B .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C . 美苏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上的对抗 D . 德国和日本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 19. “考虑到结束欧洲分裂的历史重要性……决心实现他们经济的强大和同步发展并依据本条约的规定,建立一个包含一种单一及稳定的货币的经济和货币联盟。”材料中的“联盟”指的是(    )
    A . 国际联盟 B . 欧盟 C . 联合国 D . 世界贸易组织
  • 20. 2022年3月,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第31任发言人赵立坚在微博上提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西方主流媒体常说的‘国际社会'指哪些国家?是他们自以为可以代表全世界意愿和声音的伪‘国际社会’呢,还是真实存在的国际社会?”这个问题揭示了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
    A . 想按照自身价值观称霸世界 B . 坚持走和平的共同发展之路 C . 推动形成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D .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小明同学学习世界史后,对各个主题知识进行了整理,以下是他的学习笔记:

    笔记一

    时期:18世纪60年代

    时代特征:蒸汽时代的到来

    内容:

    1.纺织技术的革新

    2.蒸汽机和工广制度的确立

    3.

    4.工业革命的影响

    笔记二

    时期:

    时代特征:

    内容:

    1.

    2.

    3.

    4.

    1. (1) 请补全笔记一内容。
    2. (2) 请从下列提供的学习内容中选取四个,参照笔记一完成笔记二。

      瓦特改良蒸汽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相对论、电的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化学工业和新材料、蒸汽机车和蒸汽轮船、汽车和飞机、原子能、垄断组织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煤炭

  • 22. 阅读并分析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 (1) 将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只写序号)。
    2. (2) 将上述图片分成两类(只写序号) ,并说明分类的理由。
  • 23. 近代以来,世界不断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与现实]

    材料一

    材料二这场革命从英国开始,很快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蒸汽机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凭借着这场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引领与倒退]

    材料三二战以来, 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

    材料四以下是小华同学搜集过的时政信息:

    ①特朗普宣誓就职美国第45任总统后,宣称“美国优先”原则;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任总统期间,特朗普大兴贸易保护主义和“退群”。2021年10月,美国总统拜登在第16届东亚峰会上提出“印太经济框架”的构想,本质上是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服务美国的自身利益,遏制、孤立、打压中国。

    ②2017年,英国正式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开启“脱欧”进程。英国历时3年多于2020年1月31日正式“脱欧”。

    [中国连接世界]

    材料五报告从中美关系、乌克兰危机、国际金融体系、“一带一路”、国际旅游、数字经济、气候变化等十个角度梳理并预判了未来一年全球化发展趋势。报告提出2023年全球化

    发展的十大趋势包括:乌克兰危机或进入谈判和冲突并存的阶段,危机引发的经济撕裂状态将会持续;全球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将继续调整,全球资本流动性将有所改善;全球可能进入“滞胀”,中国期待将消费作为经济复苏和发展引擎;“一带一路”十周年后进入新发展阶段,更突出“多边性”和共商共建共享国际合作;中国与全球化混合经济彰显韧性,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曲折前行,区域合作机制将会体现出更高效的行动能力等。

    ——全球化智库1月9日发布《2023中国与全球化报告》

    1. (1) 材料一中,与图①相比,图②白色区域发生了什么变化?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革命”在西方完成的进程。并从不同角度谈谈“这场革命"是如何改变世界面貌的。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国优先"、“印太经济框架”和英国“脱欧"的实质。
    5. (5) 请你提炼上述材料的线索。
  • 24.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说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历史和现实早已证明:有时说比写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一次优秀的演讲甚至可以改变一个 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世界的历史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这里集会的全体人 员,包括公民和外国人在内,听了这篇演说,也会感到有意义的。我要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讲全文

    材料二: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之前给大 家看一样东西,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日本代表)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牧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声音稍大……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人面前偷了我们的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盗窃?是不是无耻?是不是极端的无耻?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圣者孔子就诞生在这里。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山东是中国的,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战略上,还是宗教文化上,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中国代表顾维钧的演讲全文.

    材料三:胡佛总统,首席法官先生,朋友们:今天,对我们的国家来说,是一个神圣的日子。我肯定,同胞们都期待我在就任总统时,会像我国目前形势所要求的那样,坦率而果断地向他们讲话。……我们唯一不得不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一种莫名其妙、丧失理智的、毫无根据的恐惧,它把人转退为进所需的种种努力化为泡影。凡在我国生活阴云密布的时刻,坦率而有活力的领导都得到过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为胜利准备了必不可少的条件。我相信,在目前危急时刻,大家会再次给予同样的支持。……交换手段在贸易过程中遭到了冻结;工业企业枯萎的落叶到处可见;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销路;千家万户多年的积蓄付之东流。……更重要的是,大批失业公民正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还有大批公民正以艰辛的劳动换取微薄的报酬。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讲全文

    材料四: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绝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下也会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丘吉尔《我们将战斗到底》演讲全文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的制度”指的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的?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段演说的历史背景。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反映出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枯萎的落叶到处可见”,采取了什么措施?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英国在二战中的历史贡献。
    5. (5) 综合上述材料,说说这些著名的演讲在历史上所起到的共同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