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龙矿学校(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

更新时间:2023-04-16 浏览次数:33 类型:开学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 1. 默写。
    1. (1) ,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 (2)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定风波》)
    3. (3) ,人间遍种自由花。(《梅岭三章》)
    4. (4) 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5. (5) 山河千古在,。(《南安军》)
    6. (6)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7. (7) ,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8. (8) 山河破碎风飘絮,。(《过零丁洋》)
    9. (9) 舂谷持作饭,。(《十五从军征》)
    10. (10) ,略无慕艳意,……(《送东阳马生序》)
  • 2. 根据提示填空。
    1. (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刻画雪中伫立不归,突出依依惜别诚挚情谊的句子是:
    2. (2) 秋瑾在《满江红》中引用典故,抒发了知音难觅、不禁清然泪下的苦闷心情的句子是:
  • 3.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国际在线报道  今天是中国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以国家之名,举行公祭仪式,向80年前那场屠城中消逝的30万无辜生命致以最高祭奠。

    上午十点零一分,南京城上空响起了尖利的防空警报声。此时,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所有参加者都低头为死难者默哀,而行驶在南京大街小巷的机动车已纷纷停下,鸣笛志哀。之后,6名代表共同撞响“和平大钟”。随着三响深沉悠远的钟声,3000羽和平鹤振翅飞翔,富意着对30万死难者的深深追思和圆梦中华的雄心壮志。

    1. (1) 请为上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6个字)
    2. (2) 从“家祭”到“国祭”,中国近代史上最沉痛的一页,正不断加固于整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中。以下是网友为纪念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而创作的四副楹联,请你将正确的选项依次写在横线处。(只写字母序号)

      ①五千年铁血所凝,,有谁敢忘?三十万亡灵且待,看长风更起,催我出征。

      ②悴冤魂,恨日寇猖狂,我族积弱;铭国耻,,吾辈图强。

      A.欣中华复兴

      B.抚泪以追昔

      C.问国耻未消

      D.祭卅万亡灵

    3. (3) 文中划线的“大街小巷”和“深深追思”从结构类型看分别属于 短语和 短语。
    4. (4) 文中划线句子“今天是中国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主干是
  • 4.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 . 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上,法国队队员们奋勇争先,前仆后继 , 终于夺得了世界杯冠军。——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 B . 挫折不是永久的失败,而是奋斗的起点。——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 C .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此句说法正确。 D . 近年来,伴随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和KTV、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增多,青少年因不当使用耳机发生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此句无语病。
  • 5. 根据名著阅读积累,回答问题。

    ①“好吧,”我耐不住终于问,“难道里德太太不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坏女人吗?”

    ②“毫无疑问,她对你不客气。因为你瞧,她不喜欢你的性格,就像斯卡查德小姐不喜欢我的脾性一样,可是你却对她的言行那么耿耿于怀!她的不公好像已经在你心坎里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无论什么虐待都不会在我的情感上烙下这样的印记。要是你忘掉她对你的严厉,忘掉由此而引起的愤慨,你不就会更愉快吗?对我来说,生命似乎太短暂了,不应用来结仇和记恨。”

    这段对话发生在①学校。说第②段话的人名字叫②,这段话表现了她③的性格,简•爱在这一章节中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是④

  • 6.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他道:“吃了好贱的云片糕,你晓得我这里头是些甚么东西?”掌舵的道:“云片糕无过是些瓜仁、核桃、洋糖、粉面做成的了,有甚么东西?”他发怒道:放你的狗屁!我因素日有个晕病,费了几百两银子合了这一料药,是省里张老爷在上党做官带了来的人参,周老爷在四川做官带了来的黄连!你这奴才,‘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说的好容易,是云片糕!方才这几片,不要说值几十两银子,‘半夜里不见了枪头子——攘到贼肚里’!只是我将来发来了晕病,却拿甚么药来医?你这奴才,害我不浅!”叫四斗子开拜匣,写帖子:“送这奴才到汤老爷衙里去,先打他几十板子再讲!”掌舵的吓了,陪着笑脸道:“小的刚才吃的甜甜的,不知道是药,只说是云片糕。”他道:“还说是云片糕?再说云片糕,先打你几个嘴巴!”

    1. (1) 文段中的“他”是①(人物),本段情节表现了“他”②的性格特点。
    2. (2) 通读全书,说说这个人物还有什么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情节加以分析。
  • 7. 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 (1) 呼尔而之   
    2. (2) 以有先生也  
    3. (3) 父母岁有裘葛之  
    4. (4) 肉食者谋之,又何焉?
    5. (5) 明日,徐公来,视之   
    6. (6) 死,死国可乎    
二、阅读(37分)
  • 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途中见杏花

    (唐)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此诗应是吴融遭贬后离开长安的途中所作。②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1. (1) 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 ,从内容看,这是一首 诗。
    2. (2) 首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3. (3) 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
  • 9. 文言文阅读。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注】①栖:退守。②知:管理。③大夫种:文种,谋略家。④贾人:商人。⑤冬则资絺:冬天就准备细葛布。

    1. (1)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号令于三军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B . 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

      先主三往,先主乃见诸葛亮

      C . 谋臣与爪牙之士

      秦王怫

      D . 今君王栖于会稽之上

      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 (2) 与“执其手而与之谋”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姓字 B . 真无马邪? C . 安陵君许寡人 D . 一犬坐于前
    3. (3) 下列成语与越王勾践无关的是(   )
      A . 卧薪尝胆 B . 兔死狗烹 C . 破釜沉舟 D . 鸟尽弓藏
    4. (4) 翻译下面句子。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5. (5) 文段中文种在进谏方式上与我们学习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有着相似之处,二人都是通过的方式委婉进行劝。文种以商人夏天就要积蓄皮货,冬天就要积蓄细葛布等“以待乏也”,暗示君王平时就要
  • 10. 现代文阅读

    月球背面不仅“厚脸皮”,还是“麻子脸”

    ①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降落在月球背面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背面到底什么样儿?嫦娥奔月再次引起人们的好奇心。

    ②千百年来,由于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加上被地球潮汐锁定,地球强大的引力让月球总是一西朝向地球,所以在地球上的人们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月球的背面,成为了“秘境中的秘境”。

    ③实际上,人们并非完全看不到月球背面。月球存在着“天秤动”,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因此,至少有10%至20%的月球背面的边缘地带可以从地球上看到,比如一个跨越1000千米的投特击盒地﹣一东海。

    ④人类探索月背的脚步从未停止。1959年10月7日,苏联“月球三号”探测器传四月球背面的第一张照片,月球背面的“真容”第一次被揭开。人类首次与月背西对面是在1968年,“阿波罗八号”在进行载人登月任务试验时,宇航员威廉。安德斯看到了月背。2010年12月2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月球勘测轨道器”拍摄了一组“惊人”的月球背面照片,这些照片的解析度是以往所拍月球背面照片的106倍,所呈现的细节精细程度创下了历史纪录。

    ⑤如今,人类观察月背的视角将从太空中变为身临其境。嫦娥四号将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尤其是还将首次利用月球背面洁净的电磁环境进行月基低频射电天文观测,这将填补人类在0.1﹣﹣40兆赫射电天文观测的空白,有望在太阳风激波、日冕物质抛射和高能电子束的产生机理等方面取得原创性的成果。

    ⑥同正面相比,月球背面这张“面孔”并不漂亮,是一张“麻子脸”,陨石坑的数量比月球正面要多得多,放眼望去随处可见。月背的“皱纹”也多,布满了沟空、峡谷和悬崖,而月球正面相对平坦的地方比较多。另外还有几处巨大的“痤疮”,这种现象似乎能够说明月球背面由于毫无遮栏地暴露在太空里,遭遇了大量天体的直接撞击。月球就像一个盾牌,为地球挡住了陨石。

    ⑦月球背面还是个“厚脸皮”,它的月壳从整体来讲比正面要厚。“厚脸皮”为月球背面的“白肤色”提供了佐证。照片显示,月球背面巨大的陨石坑都呈现出白色。科学家研究认为,由于月球正面的月壳很薄,熔岩很容易破缝流淌在表面,而背面的月壳很厚,熔岩无法滋出,所以颜色比正面要“白皙”得多。2019年1月4日,世界首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已经传回地面,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正在揭开。

    (取材于《科技日报》)

    1.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地球上的人们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的原因是: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加上被地球潮汐锁定,地球强大的引力让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 B . 在嫦娥四号之前,人类对月球背面的观察一直都是在太空中远距离完成的。 C . 月球背面这张“面孔”并不漂亮,是因为月球背面有更多的陨石坑、沟壑、缺谷和悬崖,也更容易受到大量天体的直接撞击。 D . 月球背面颜色比正面要“白皙”,充分证明了月球背面的月亮比月球正面厚。
    2. (2) 下列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厚脸皮”是指月球背面的月壳更厚,“麻子脸”是因为月球背面的陨石坑更多。文章题目以人为喻,生动形象,吸引读者, B . 选文第④⑤段采用空间顺序,依次介绍了人类对月球背面的探索。 C . 选文第⑥段采用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突出了月球背面“麻子脸”的特点,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D . 选文第⑤段中加点词语“有望”表明作者对嫦娥四号探测任务的重大意义既充满期待,又缜密慎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3. (3) 选文第3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请找出其中两种并分析其作用?

      月球存在着“天秤动”,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因此,至少有10%至20%的月球背面的边竦地带可以从地球上看到,比如一个跨越1000千米的撞击盆地——东海。

  • 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前进的时代需要英雄

    ①为了应对高原地区的体能训练,一餐能吃20个包子;常年与雪山为伍风沙做伴,脸上晒出了“高原红”。西藏高原上90后女兵袁远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我爱你,中国!”为了这句朴素的告白,为了那份像火一样藏在心底的信念,多少军人像袁远一样,在和平年代默默守卫边疆,付出青春年华、奉献一腔热血?

    ②近期走红荧屏的主旋律纪录片《我爱你,中国》,记录着激情燃烧的当代军旅传奇,向人们诉说我们时代的英雄故事。“沙场之花”袁远、“雪域雄鹰”周宇峰、“草原战狼”满广志、“雷达兵王”刘卫民、“冰花男神”张书辉……有血有肉的人物,心有大我的情怀,至诚报国的志向,正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出强烈的“英雄的气息”,让这部纪录片产生如此撼人的情感,引来如此强烈的共鸣,上线10天就获得3300多万次点击。正如网友的感慨:“他们不过是平凡人,却替我们承受了难以承受之重,为他们点赞。”

    ③英雄不应该站在云端和神坛,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亲情的普通人。在展现军中英雄报国志的同时,也记录下他们的儿女情、英雄泪,让他们的选择和坚守在家与国的“双线叙事”中更显不凡与崇高。中国空军第一人王文常,随身携带着与妻子谈恋爱时收到的百余封情书;驻守黑河的“冰花男神”张书辉,已13年没有回家过春节,每年冬天带着战士们建冰哨、刻冰雕以解乡愁。这是记录更是唤醒,是表达更是传递,它激发了人们心中深藏的种子,以一组负重前行的时代英雄群像,焕发出整个社会的爱国情怀与英雄精神。

    ④“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谭清泉在大山深处坚守40年,是导弹发射场上的“定海神针”,被人誉为“年龄越来越长,贡献越来越大”,这是精忠报国的价值血脉;王文常29年翱翔长空,3次与死神擦身,却驾驶歼击机安全飞行5000小时,刷新中国空军的纪录,这是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满广志从小立志“绝不仅为吃饱穿暖,还要干成大事”,在训练场上激励将士“赢我才能过关,胜我才能打仗”,这是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在这里,家国情怀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由许多与我们有着共同信仰的人们彼此确认的情感联结,让观众在我和祖国之间发现了“我们”。

    ⑤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这些身着戎装的当代英雄,传承的是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等民族英雄的火种,是中共一大、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以来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今天,无论是攻关核心技术还是脱贫攻坚,无论是推动转型升级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仍需要征服“雪山”“草地”,跨越“娄山关”“腊子口”,需要用爱国情怀和英雄精神汇聚起磅礴力量。

    ⑥每个前进的时代都有英雄,每个向上的民族都需要英雄精神的滋养。这是儿女对母亲的诉说,这是青春书写的誓言,这是热血铺就的长路,这是生命熔铸的丰碑。新时代,新长征,英雄精神永远是照亮我们前路的灯塔,爱国信仰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号角。

    1. (1) 第①②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2. (2) 下面这句话是郁达夫在悼念鲁迅时说的,你认为它能否替换第④段段首引用的话?请说明理由。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道尊重英雄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

    3. (3)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新时代,新长征,英雄精神永远是照亮我们前路的灯塔,爱国信仰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号角。 B . 文章列举张书辉带着战士们建冰哨、刻冰雕以解乡愁的例子,论证了英雄离我们并不遥远,英雄也有作为普通人有血有肉有亲情的一面的观点。 C .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D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要传承民族英雄的火种和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即可。
  • 12. 现代文阅读。

    一根善的拐杖

    ①14岁那年,我正在上初中,父亲在工地不小心摔断了右腿。医生说至少得休养一年半载才能好,这可愁坏了父亲,全家人都指望着他挣钱呢。

    ②父亲是个呆不住的人,刚刚休养了半个月,就让母亲给他弄了一副拐杖。他说家里太闷,要出去溜达溜达。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靠拐杖支撑着走路的父亲,晚上回来的时候,照样神奇地给我们挣回了钱,尽管只有十几元。原来,父亲在步行街那里,找了一份发广告单的活儿。想着父亲右腿上绑着厚厚的石膏,拄着拐杖,在那里一站就是一天,我的心里,仿佛飞进去一只凶恶的马蜂,不停地扎着我。

    ③周末的时候,我要替他去发广告单,他不允,狠狠训斥了我:“没出息的孩子才去发广告单,你只管给我好好读书!”而我头一次没听他的话,偷偷地跟着他。

    此时虽是上午九点多,但太阳已在尽情地释放她的热情,调皮的风儿也不见一丝踪影,路旁的几棵梧桐树也是无精打采的。来往的人们都将自己的脸儿躲在五颜六色的遮阳帽或太阳伞下。汗水在父亲的脸上肆意地流淌,可他两只胳膊还要架着拐杖,手里还拿着厚厚的一摞广告单,没办法去擦。我想过去帮父亲擦擦汗,又担心他责骂我,只好在那里暗自替父亲难受着。

    ⑤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摇摇晃晃走过父亲的身边,忽然晕倒在地上。一瞬间,呼啦啦地围上来一帮人,却没有一个去扶的。我听见有人小声议论,说前几天有个年轻人救了一个老人,却被老人讹上了,最后那个年轻人在医院花了近千元的冤枉钱,真是叫人寒心。这大概就是一大帮人没有一个肯施以援手的原因吧。

    ⑥这是一群麻木的人。我从人群中那一张张脸望过去,每一张都分明写着冷漠。不,有一张脸是个例外,如同万千枯藤上唯一鲜活的叶子,上面写着焦急。

    ⑦我看得真切,那是父亲的脸!粗糙的脸,此刻却光滑得如一面镜子,映照了人的良心。

    ⑧父亲拄着拐杖,费力地拨开人群,蹲下来,按住了老人的人中穴。原来老人中暑了。当他醒过来的时候,一再向父亲道谢,而父亲只是擦擦脸上的汗水,轻描淡写地笑笑。老人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像在风中摇曳的蜡烛,随时都有被吹灭的危险。父亲赶忙递给老人一根拐杖,轻声说:“老人家,拄着点儿走吧,能稳当些。”

    ⑨“谢谢,那你怎么办?”“没啥,我这不是还有一根吗,我只是断了一条腿,一根拐杖足够了。”父亲笑着说。

    ⑩人群出奇地安静。

    ⑪没了拐杖,我本以为父亲会摔倒,可他站在那里却像一棵参天大树。因为他的脚下有根,很深很深的根。

    ⑫人群并没有散去,开始有人伸出手来,一双,两双,十双……枯藤开始发出了新芽儿!

    ⑬我们太习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各扫门前雪,整天一副麻木不仁的模样。灾难来临时的呆若木鸡,邪恶当道时的熟视无睹,都会令你的灵魂左右飘忽,摇摇欲坠。

    ⑭父亲让我懂得,每个人都需要一根善的拐杖,使自己的灵魂不至于在风雨飘摇的尘世摇摇晃晃。

    1. (1) 结合选文具体内容,概括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写出两点即可)
    2. (2) 选文第⑦段中加点的词语“粗糙”和“光滑”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 (3) 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4. (4) 选文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5. (5) 分析选文第⑩段“人群出奇地安静”的原因。
    6. (6) 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 选文标题中的“拐杖”一语双关,既指父亲递给老人的拐杖,也指人们善良品性的精神支柱。 B . 选文第⑧段中“轻描淡写地笑笑”是对父亲的神态描写,意在表现父亲在救助老人之后轻松喜悦的心情。 C . 选文第⑫段画线的句子与第⑥段“如同万千枯藤上唯一鲜活的叶子”一句相照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助人的行为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D . 选文第⑬段以议论的表达方式,批判了当今社会部分人的冷漠。
三、写作(50分)
  • 13. 命题作文

    善良是外婆送给走街串巷卖货郎的一碗饭,也是寒冬里同学递过来的一杯奶茶。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是善,人对自然万物的呵护也是善。仁爱的心地,美好的品行,涵养化育了我们的心性,似雨露滋润了我们的青春年华……

    题目:善良,滋润我心

    要求:根据你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