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

更新时间:2023-04-11 浏览次数:10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我国南方有“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的说法。竹笋初钻出土面就有了与长成后同样的粗细。这说明竹茎的结构中没有(  )
    A . 韧皮部 B . 形成层 C . 木质部 D .
  • 2. 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质量也一定不同   B . 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剩下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 . 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和密度都变大   D .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 3. 如图所示,“●”和“〇”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下列对物质的分类,错误的(  )
    A . 单质 B . 化合物   C . 化合物 D . 混合物
  • 4. 下列力的示意图错误的是(  )
    A . 乒乓球受到的重力 B . 牙刷毛受到的摩擦力   C . 木块受到的弹力 D . 鸡蛋受到的浮力
  • 5. 某同学表演了一个魔术:取两块等大的萝卜条,各放入盛有等体积的清水和溶质质量分数为10%盐水的烧杯中,30分钟后,B烧杯中的萝卜条变软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A烧杯内是清水,B烧杯内是盐水   B . A烧杯中的萝卜条吸水,萝卜条的质量变大   C . 取出萝卜条后,A烧杯中的液面比B烧杯中的液面高   D . 魔术中的萝卜条细胞液浓度小于魔术中的盐水浓度
  • 6. 下列实例,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 . 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B . 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   C . 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 D . 潜水艇在水中实现沉浮
  • 7. 2022年3月22日,中国宇航员在中国空间站为全国青少年上了一堂“天宫课堂”。下列实验在空间站能正常完成的是(  )
    A . 用马德堡半球实验验证空间站内有气压   B . 用密度计测量水的密度   C . 用弹簧测力计和溢水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D . 用过滤法分离食盐和泥沙
  • 8. 当阻塞物阻塞咽喉时,救护者可按照如图所示方法施救。下列有关施救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膈肌上升,肺内气压变大   B . 膈肌上升,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C . 胸腔容积扩大,实现吸气   D . 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小
  • 9.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水沸腾时能顶起壶盖

    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

    40L的钢瓶能充入6000L的氧气

    分子之间有间隙

    C

    水很难被压缩

    水分子之间有引力

    D

    水在0℃时结冰不能流动

    水分子不再运动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2022年7月24日,“天问实验舱”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历经数小时飞行后与“天和核心舱”快速对接(  )

    A . 以上升的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B . “天问实验舱”完成对接后,仍受到惯性的作用   C . 对接时,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问实验舱”是静止的   D . “天问实验舱”完成对接后,若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消失,将悬停在空中
  • 11. 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曲线表示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若b代表肺,图像可以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   B . 若b代表肾脏,图像可以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   C . 若b代表脑,图像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D . 若b代表小肠,图像可以表示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 12. 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授时精度达到百亿分之三秒。如图为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 铷原子的质子数为37   C . 一个铷原子的质量为85.47g   D . Rb2SO4中Rb的化合价为+1
  • 13. 根据生物体的形态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肾小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血液滤过形成尿液   B . 植物根毛区大量的根毛,增加了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面积   C .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   D .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 14. 2022年10月,某校用无人机拍摄运动会开幕式全景,如图为用于航拍的无人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悬停在空中的无人机对地球没有作用力   B . 无人机在空中匀速旋转时,无人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 . 无人机加速上升时,空气对螺旋桨的作用力大于螺旋桨对空气的作用力   D . 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时,空气对螺旋桨的作用力与无人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15. 如图是某同学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的部分步骤。下列有关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步骤甲是为了消耗叶内原有淀粉   B . 步骤乙是为了形成对照   C . 步骤丙中小烧杯内是酒精,可以溶解叶绿素   D . 步骤丁的现象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和水
  • 16. 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硝酸铵的化学式:(NH42NO3   B . NO2:表示二氧化氮里有2个氧原子   C . :表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 . H:既可以表示一个氢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氢原子
  • 17.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实验在同一深度改变橡皮膜的朝向,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大   B . 乙实验将玻璃管略微倾斜会导致水银面高度低于 760mm   C . 丙实验将简易气压计从山底带到山顶,玻璃管内液面会上升   D . 丁实验为使烧瓶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向外拉动活塞,可增大气压,降低沸点
  • 18. 小科整理了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的思维导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物质a是氧气   B . 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C . 消化系统①过程表示食物的吸收,主要在小肠内完成   D .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只负责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
  • 19. 如图是一款吸盘式仰卧起坐辅助器,它靠一个直径12.5cm的吸盘牢牢“吸”在地面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吸盘直径大小会影响“吸”力大小   B . 与脚接触的地方有柔软的海绵,可以减小压强   C . 辅助器受到脚向上的拉力与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大小始终相等   D . 做仰卧起坐时,被“吸”在地面上的吸盘也会受到地面对它的静摩擦力
  • 20. 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用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体A、B(VA<VB),按如图两种方式放入两种液体中,待静止后B刚好浸没在甲液体中,两杯中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 . 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C . 甲液体对B下表面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A下表面的压强   D . 装甲液体的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于装乙液体的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7题,每空2分,共32分)
  • 21. 如表中A和B是分别适用于栽培叶用蔬菜和茎用蔬菜的两种培养液。

    A培养液的质量浓度/(mg.L﹣1

    B培养液的质量浓度/(mg.L﹣1

    含氮的无机盐

    2810

    1200

    含磷的无机盐

    130

    250

    含钾的无机盐

    680

    960

    1. (1)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适用于栽培叶用蔬菜的培养液是 (填“A”或“B”);
    2. (2) 植物的茎中运输无机盐的主要结构是
  • 22. 近几年道路上多了很多监控设备,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发现,竖直的立杆上面细下面粗,特别是基部,两杆组成“7”字的形状。

    1. (1) 两杆组成“7”字的形状,水平横杆没有在中间获得支撑,它是否受力平衡?(填“是”或“否”)。
    2. (2) 竖直的立杆的基部较为宽大为了减小
  • 23. 2021年9月24日,中国科学院成功研制了一条利用二氧化碳和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合成淀粉的人工路线。通过这条人工路线合成淀粉的速度是玉米淀粉合成速度的8.5倍。
    1. (1) 自然界中的淀粉主要是由植物在叶片中的 内发生光合作用而产生的。
    2. (2) 摄入到人体中的淀粉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中的葡萄糖,经过血液循环
    3. (3) 体检时若在尿液中检测到葡萄糖,可能是图中肾单位结构中的 (填序号)不能将原尿中全部葡萄糖重吸收所致。
  • 24. 用如图所示装置测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拉力F水平向右,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所用弹簧测力计已调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当F=5N时,物体A保持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则此时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N。
    2. (2) 当F=20N时,物体A向右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不变,此时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N。
  • 25. 迪迪同学将质量为12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中溢出了100cm3的水,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则此时物体在水中 (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
  • 26.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精盐计算产率。(产率=所得精盐质量÷所取样品质量×100%)

    1. (1) 如图为粗盐提纯实验中的几步主要操作,合理的顺序为 (填字母)。
    2. (2) 关于粗盐提纯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 字母)。
      A . 将粗盐直接放在天平的左盘进行称量 B . 可以将粗盐直接倒入量筒进行溶解 C . 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应重新过滤 D . 待水分全部蒸干后才可以停止加热
    3. (3) 若测得的NaCl产率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 . 粗盐溶解不充分 B . 过滤时滤纸破损 C . 蒸发时溶液飞溅 D . 所得的精盐仍潮湿
  • 27. 如图所示,均匀长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S<S′),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甲、乙顺时针旋转90°后,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关于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p(填“>”、“<”或“=”,下同),对地面的压强变化ΔpΔp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4题,每空2分,共26分)
  • 28.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设计的方案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碎屑

    唾液的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加入碘液

    2滴

    1. (1) 反应一段时间后,2号试管会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填“变蓝”或“不变蓝”)。
    2. (2) 若研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影响”应选用 (填试管编号)这三根试管进行实验。
    3. (3) 如果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有 。(填字母)

      A.碘液浓度太低

      B.搅拌不充分

      C.保温时间不够长

      D.温度不够高

  • 29.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将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液体种类

    实验序号

    物体重力

    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物体受到浮力F/N

    排开液体体积V/cm3

    ρ=1.0g/cm3

    1

    2

    1.5

    50

    2

    1.0

    1.0

    100

    3

    0.5

    1.5

    150

    酒精

    Ρ酒精=0.8g/cm3

    4

    2

    1.6

    0.4

    50

    5

    1.2

    0.8

    100

    6

    0.8

    1.2

    150

    1. (1) 放入物体前溢水杯中应加满水,为减少实验误差,下列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      
      A . 慢慢加水,目测加水到与溢水口相平即可 B . 慢慢加水,加水到溢水口有水流出即可
    2. (2) 表中实验1“☆”应为 N。
    3. (3) 根据实验2和5,可探究浮力大小与 的关系。
    4. (4) 分析实验1、2、3(或4、5、6)可得出的结论是
  • 30. 某兴趣小组用玉米幼苗作为实验材料,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

    1. (1) 为探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可在该装置的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并将装置放在 (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
    2. (2) 为探究“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在小烧杯内加入30mL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其对照实验装置中的小烧杯内应加入
    3. (3) 为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该装置需要改变的是 ,通过观察钟罩内的小水珠来判断玉米幼苗水分的散失。
  • 31. 某同学学习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做了如下实验:将同种材质且体积相等、质量都为500g的A、B两个木块,放在两块不同的长木板上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

    1. (1) 图甲中A木块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 , 图乙中B木块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2。实验过程中,关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v1一定大于v2 B . v1一定小于v2 C . v1一定等于v2 D . 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
    2. (2) 对比甲、乙两个实验,可得长木板甲表面粗糙程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长木板乙表面粗糙程度。
    3. (3) 为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还需要设置实验丙与实验甲进行对照,仅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4题,32、34、35题每题6分,33题4分,共22分)
  • 32. 清明节吃“青团”是宁波人的一种传统习俗,在“青团”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
    1. (1) 侧柏莲酮芳香油属于 (填“化合物”或“混合物”)。
    2. (2) 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 (3) 2.92g侧柏莲酮芳香油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  g。
  • 33. 在学习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后,小科做了如下实验: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扎上橡皮膜,把它竖直按入水中使橡皮膜处于水面下10cm处。再往玻璃管内注入酒精至10cm处,此时橡皮膜会上凸还是下凹?并解释橡皮膜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

  • 34.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滑雪比赛需要大量人造雪,对于雪的生产,科学小组查阅到:

    资料一:使用造雪机人工造雪,利用高压空气将水流打碎成细密的雾状,喷射至45m的高空,在落地前15s内凝固成冰晶。

    资料二:冰晶需要经过质量为6t的压雪机(履带与雪的总接触面积为2.5m2)反复碾压,才能变得紧实,成为密度为0.64g/cm3的冰状雪,即比赛用雪。

    资料三:10厘米厚的冰状雪相当于40厘米厚的天然雪,如图所示。

    求:

    1. (1) 造雪机喷出的水雾下落地面的速度不能大于 m/s;
    2. (2) 压雪机在工作时,对雪面的压强;
    3. (3) 天然雪的密度。
  • 35. 如图甲是利用汽车从湖水中打捞重物的示意图,一辆质量为1.5t的汽车通过绳子和定滑轮匀速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重物。图乙是此过程中汽车拉动重物的拉力F随重物上升高度h的变化图像。已知汽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汽车总重的0.1倍;绕过定滑轮的绳子对重物的拉力和对汽车的拉力大小相等。

    求:

    1. (1) 圆柱形重物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 (2) 圆柱形重物的密度;
    3. (3) 圆柱形重物的下表面离开水面后,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大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