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2023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3-06-02 浏览次数:56 类型:中考模拟
一、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他们是传说中中华文明的创始者,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是(   )
    A . 炎帝、黄帝 B . 周武王、齐桓公 C . 大禹、蚩尤 D . 秦始皇、汉武帝
  • 2. 下图物品(技术)的交流主要得益于当时(   )

    A . 丝绸之路开辟 B . 遣唐使来华 C . 马可·波罗访华 D . 郑和下西洋
  • 3. 317—589年的二百多年间,江南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发展到精耕细作。这主要反映了江南地区(   )
    A . 交通运输的改善 B . 环保意识的增强 C . 生产技术的进步 D . 自然条件的优越
  • 4. 下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该图主要反映了唐朝的(   )

    A . 社会风俗 B . 民族关系 C . 市井生活 D . 社会风气
  • 5.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头上。”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   )
    A . 强干弱枝 B . 分解相权 C . 民贵君轻 D . 重文轻武
  • 6. (2022·青海) 中国历史上涌现出很多维护国家主权的民族英雄。“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些诗句反映的是(   )
    A . 郑成功收复台湾 B . 戚继光抗击倭寇   C . 林则徐虎门销烟 D . 左宗棠收复新疆
  • 7. (2020·广西) 清朝前期,湖北的汉口镇已是一个“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贾户数千家”反映出汉口镇(   )
    A . 农业的发展 B . 手工业的进步 C . 商业的繁荣 D . 文化的兴盛
  •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这是后来蚕食中国大部分主权的长长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第一个”是指(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9. 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蔡元培先生挥笔书写了如下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意为‘我们’)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里的“未竟之功”是指(   )
    A . 结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 推翻满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 .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 . 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10. (2022·福建)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赞美家乡风光的《山中即景》:“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绝无人迹处,空山响流泉。”他用口语化的语言呈现诗歌内容,得益于新文化运动( )
    A .   提倡民主思想 B . 抨击旧道德 C . 主张男女平等 D . 倡导白话文
  • 11. 下图是钱币收藏爱好者韦伯伯的藏品。这枚钱币的发行是为了纪念(   )

    A . 西藏和平解放 B . 香港回归祖国 C . 澳门回归祖国 D . 战略导弹部队建立
  • 12. 1971年10月25日晚,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一项决议的表决刚结束,会议大厅一片沸腾,支持中国的各国家代表用不同的语言欢呼:“我们胜利了!”这项决议是(   )
    A .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 成立亚太经合组织 C . 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D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13. 《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据此可知,《罗马民法大全》(   )
    A . 确认了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 B . 为后世法律制订提供借鉴 C . 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D . 标志“种姓制度”的建立
  • 14. 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抨击教会,描写人的喜怒哀乐。这体现了(   )
    A . 理性主义 B . 人文主义 C . 自由主义 D . 英雄主义
  • 15. 年代轴有助于我们梳理历史发展的线索。下列年代轴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

    A .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与扩展 B .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C .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 .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与新发展
  • 16.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战国时期蜀郡守李冰总结前人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群众兴修的水利工程。它是一个以灌溉为主兼具防洪、运输功效的综合水利工程。它工程布置合理,配套严密完整,修建就地取材,整个系统自流灌溉,用工省而效益大,至今一直造福于人民。

    ——摘编《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中国历史 七年级 上册》

    材料二: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和《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材料三:某班开展“最美劳动者”评选活动,以下是评选结果。

    人  物

    成就及影响

    爱迪生

    为了解决漫漫黑夜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困扰,他通过数千次尝试,终于找到一种新材料,发明了白炽灯泡,将人类带入光明的世界。

    詹天佑

    他在修建京张铁路时,精心勘测、设计、施工,实现了“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的既定目标。这条铁路是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与中国工人,用自己的技术力量,由中国筹款,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袁隆平

    他带领团队通过十多年的实验研究,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并不断攀登水稻产量的高峰,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都江堰的主要功能及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英两国在这两个历史时期重工业发展的共同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推动两国重工业发展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3. (3) 请根据评选结果,指出三位“最美劳动者”的入选理由。
    4. (4) 参照上述三位“最美劳动者”的入选理由,请你再推荐一位近现代史上的“最美劳动者”。(写出人名及其主要成就)
  • 17.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回答每一时代的重大课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摘编自王伟光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党史的精彩华章》

    材料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中的图片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将正确序号填入空格内。)

      图1:;图2:;图3:。(①解放战争  ②红军长征  ③抗日战争 )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理论成果。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中一次会议谈谈你对其“划时代”意义的理解。(注意史论结合)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18. 人类社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如何应对困难与挑战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困难与挑战

    应对

    20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1945年至2020年,全球共发生了涉及99个国家的78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1942年,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联合国宪章规定各成员国必须参与维和行动,自1948年以来将近130国提供军队或警力维和。

    全球气候变暖速度加快;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森林资源因乱砍滥伐日益减少;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统一安排。

    为了实现低碳目标,英国政府开始用燃气发电站取代了燃煤发电站。2015年,燃煤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降至28%,2019年降至3%。

    在1960年至1991年间,占世界人口20%的最富有的人所拥有的世界收入从70%增加到85%,而20%最穷的人所拥有的极少的收入则从2.3%下降到1.4%。

    1993年起,联合国把每年10月17日定为国际消除贫困日,用以唤起世界各国对全球贫富悬殊族群、国家与社会阶层的注意、检讨与援助。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中国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2021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截至欧洲中部时间2022年3月4日17时18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达440807756例,累计死亡病例5978096例。

    2021年5月,全球健康峰会召开,与会国共同商讨如何团结协作应对新冠疫情的挑战。

    截止2021年5月,中国已为受疫情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20亿美元援助,为全球供应了2800多亿只口罩、34亿多件防护服等抗疫物资。

    ——摘编自齐晓营著《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全球生态治理困境研究》和习近平出席全球健康峰会上的讲话《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

    1. (1) 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2. (2) 阅读材料,从“联合国、国际合作、大国担当”中选取一个角度,围绕“应对困难与挑战”提出观点,并在材料中选取两个对应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