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

更新时间:2023-04-04 浏览次数:5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酒精燃烧 B . 火药爆炸 C . 食物腐败 D . 干冰升华
  • 2.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 . 在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CO中毒 C . 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D . 大气中CO2的含量上升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 3.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 混合物:空气、海水、牛奶 B . 金属元素:Na、F、Mg C . 氧化物:SO2、KClO3、MnO2 D . 化石燃料:煤、石油、水煤气
  • 4.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加热液体 C .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 点燃酒精灯
  • 5. 用于治疗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的消炎药罗红霉素片,主要成分是罗红霉素(C41H76N2O15)。下列有关罗红霉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罗红霉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 . 罗红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36 C . 罗红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 罗红霉素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5
  • 6. 下列化学符号中,关于数字“2”表示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A . 2N:表示两个氮元素 B . 2SO3:表示两个三氧化硫分子 C . Cu2+:表示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D . 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 7. 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B .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C . 该反应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 .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14:1
  • 8.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

    检验蜡烛燃烧生成水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A . A B . B C . C D . D
  • 9.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 足量的汞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充分加热 B . 电解水一段时间 C .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D . 向一定量的锌粉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二、填空题
  • 10.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1. (1) 火箭发动机在焊接时需要使用氩弧焊,氩气可作保护气的原因是化学性质
    2. (2) 宇航食品“高钙牛奶”“富硒香菇”中的“钙”“硒”指的是(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3. (3) 空间站内多余的二氧化碳可被收集系统中的分子筛分离出来。分子筛表面布满孔穴,结构类似活性炭,具有作用。
    4. (4) 氢气被看作理想的能源,理由是(写一条)。
  • 11. 钛具有很多优良性能,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的制造、化工和通讯等行业。
    1. (1) 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钛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②图中x=

    2. (2) 工业上可用镁和TiCl4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取金属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则X的化学式是
  • 12.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 (1) 实验时,“通入CO”与“加热”的先后顺序是
    2. (2) 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 (3) 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
  • 13.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表示物质间能相互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C是天然气中最主要的成分。

    1. (1) B的化学式是
    2. (2)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4.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1. (1) 铁和铝都可以用来制作炊具,主要是利用它们的性。
    2. (2) 人们大量使用的金属材料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的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的硬度(选填“大”或“小”)。
    3. (3) 如图所示,向一定量AgNO3溶液中加入铜和锌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

      ①若溶液甲呈蓝色,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若固体乙中含有锌、铜、银三种金属,则溶液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符号是

  • 15. 实验探究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在充满氮气的装置中,将A物质挤压到①处接触B物质,A、B发生化学反应,观察木炭,无明显现象;点燃②处酒精灯后,观察到木炭开始燃烧。

    1. (1) A,B物质分别是
    2. (2) ②处木炭燃烧的现象是
    3. (3)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该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16.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 (1) 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
    2.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3. (3) 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导管口(选填“b”或“c”)端通入。
    4. (4)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
三、综合题
  • 17. 学习小组同学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影响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的因素”进行了如下拓展学习与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 (1) 【作出猜想】猜想一:可能与金属本身的性质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盐酸的浓度有关。

      【分析交流】金属铝在空气中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所用金属均用砂纸打磨。

    2. (2) 【实验探究】为探究猜想一,取相同质量的铁片和铝片,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观察到甲试管中铁片缓慢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色,乙试管中铝片溶解较快。从实验现象可判断: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选填“强”或“弱”)。

      【得出结论】金属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与金属本身性质有关。

    3. (3) 【继续探究】为探究猜想二,小组同学设计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所用药品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选用金属

      盐酸浓度(均取50mL)

      每分钟产生氢气的体积/mL

      1min

      1min~2min

      2min~3min

      3min~4min

      4min~5min

      前5min共收集气体

      铁粉

      15%

      2.8

      15.8

      10.8

      8.2

      6.5

      44.1

      铁粉

      5%

      1.5

      7.6

      5.4

      4.3

      3.3

      22.1

      【得出结论】金属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与盐酸的浓度有关,其关系是相同条件下,盐酸的浓度越(选填“大”或“小”),金属与盐酸反应越剧烈。

    4. (4) 【拓展延伸】

      ①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铁粉与盐酸反应最后变慢的原因是

      ②要验证金属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与盐酸的质量分数有关,除了比较相同时间内收集到氢气的体积外,还可以

四、计算题
  • 18. 为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林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于烧杯中,分2次加入浓度相同的稀盐酸,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

    1. (1) 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g。
    2. (2) 计算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