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经开一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3-03-09 浏览次数: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   熏(táo) 狡(xiá)候(cì) 伤痕累(lěi) B . (yīng)号(chuō) 诘(nàn)雨腥风(xuè) C . 刻(qǐng) 恐(hè)袄(jiá) 一十寒(pù) D . (huán)脱(zhèng)自(jìng) 吹毛求(zī)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要决 扭绞 飞窜 取义成仁 B . 装饰 苍茫 坠毁 不屑置辨 C . 憋闷 娇贵 戏虐 千钧之力 D . 诸侯 练达 傅彩 颓唐不安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 3.   经典诗文默写。
    1. (1) 春谷持作饭, 。(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
    2. (2) 纷纷暮雪下辕门,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3)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 (4) 望西都,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 (5) 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6. (6) 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 (7) 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 (8) 陛下亦宜自谋, ,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9. (9) ,读诗使人灵秀。(培根《谈读书》)
    10. (10)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 4.   名著阅读

    “真的,我得走!”我有点恼火了,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1. (1) “我”和“你”分别是作品中的哪两个人物?
    2. (2) 你是怎样理解“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这句话的?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 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ㅤㅤ“科技冬奥”是2022年冬奥会的关键词之一,也是本届冬奥会的一大亮点,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早在2016年,在北京冬奥组委统筹协调下,科技部会同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河北省等有关部门和地方制定了“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围绕“零排供能、绿色出行、5G共享、智慧观赛、运动科技、清洁环境、安全办赛、国际合作”等八个方面统筹设计重点任务。针对办赛、参赛、观赛等冬奥会重大科技需求,科技部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并组织实施了“科技冬奥”重点专项。

    [材料二]

    ㅤㅤ在众多的科技冬奥专项中,“猎豹”就是此次北京冬奥赛场上一个亮眼的“黑科技”,它采用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历时5年研发的“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专门用于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的转播。这种系统拥有“猎豹”般的速度,在冬奥会速滑比赛中,顶尖运动员速度可达70公里/小时,而“猎豹”设计技术标准则约等于90公里/小时,不仅能实时跟踪运动员的位置,还可以根据转播需求,实现加速、减速、超越等动作,灵活捕捉比赛画面,协助裁判进行公正判决。该项目冠亚军的产生和确定,离不开“猎豹”。

    ㅤㅤ不仅如此,现代科技的运用还使观众的观赛感受有了明显提升。比如以“时间切片”的方式呈现运动员比赛精彩瞬间的A1图像处理系统,可以使观众更清晰地观赏运动员的高难度动作。还有增强现实(AR)直播呈现系统,可以通过调整播放速率来成就“毫秒瞬间”,将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开幕式的漫天雪花就是采用这项技术呈现的。

    [材料三]

    ㅤㅤ现代科技不止存在于北京冬奥会光鲜亮丽的一面,在全世界同欢共乐的开闭幕式和刷新成绩感动你我的运动员之外,在普通人没能察觉到的幕后工作中同样有应用。英特尔和合作伙伴联手打造的VSS数字孪生场馆模拟仿真服务,就让12个竞赛场馆、3个奥运村、主媒体中心都得到了数字化、动态化、三维化。换句话说,全世界的奥运工作者不用提前来到北京,在1:1复刻现实的虚拟数字世界就能完成运营和转播相关的全部工作。以往的赛事准备工作只能对着图纸发挥想象力,如今却可以通过多端可运行的高准确度三维模型,身临其境地进行考察和布置。现代科技的运用使冬奥的幕后准备工作真正做到了既高效又绿色。

    [材料四]

    发一至站

    车型

    (发-至)车次时网

    北京市清河站—北京市延庆站

    高铁

    8:00-8:26

    9:56-10:22

    12:05-12:31

    14:05-14:31

    16:10-16:36

    18:03-18:29

    20:03-20:29

    北京市清河站—张家口市太子城

    高铁

    6:20-7:10

    8:10-9:00

    9:30-10:20

    11:20-12:10

    12:40-13:30

    14:30-15:20

    15:50-16:40

    17:40-18:30

    19:00-19:50

    20:50-21:40

    ㅤㅤ图1冬奥期问高铁车次间表

    ㅤㅤ京张高铁是一列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的冬奥列车,在冬奥期间,它联通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赛区,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助力北京冬奥展现中国速度。京张高铁不仅实现了车站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车站精准自动对标停车、自动开门防护等服务,调度和运维等也都实现全面智能化。

    ㅤㅤ本届冬奥会中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全部赛事保障车辆中占比84.9%,氢燃料电池汽车更是表现亮眼。根据冬奥会组委会数据,本届冬奥会示范运营1000多辆氢燃料电池车、30多个加氢站,显示了我国氢能的发展速度,以及进行能源革命、减排二氧化碳的决心。在北京冬奥会交通保障过程中,智慧交通得到了充分体现。

    1. (1) 请结合上述四则材料的内容,说说北京冬奥会现代科技运用的效果体现在哪些方面?
    2. (2) 结合[材料四]的内容,请你概括出冬奥会的比赛场馆分布在三个赛区,但丝毫不会影响人们出行观赛的原因。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运用现代科技,以能够完成北京冬奥运营和转播相关的大部分工作,使冬奥的幕后准备工作真正做到了既高效又绿色。 B . 在冬奥短道速滑决赛中,选手之间多次出现碰撞,通过回看“猎豹”系统,裁判最终可以准确认定冠亚军人选。 C . 冬奥开幕式中的雪花是运用AR技术实时制作,通过调整播放速率来成就“毫秒瞬间”的。 D . AI图像处理系统可以使观众更清晰地观赏运动员的高难度动作,欣赏比赛精彩瞬间。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总想为你唱支歌

    ㅤ  ①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

    ㅤㅤ②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

    ㅤㅤ③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虞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

    ㅤㅤ④去民勤县拜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翰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是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曰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曰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踽踽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ㅤㅤ⑤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痉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ㅤㅤ⑥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

     ㅤㅤ⑦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苦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湖。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地涌动一层情思。

    ㅤㅤ⑧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 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成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

    ㅤㅤ⑨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

    1. (1) 文中①-②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 (2) 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3. (3) 说说你对文章中划线句的理解。

      ①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②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4. (4) 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 (5) 文章后半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ㅤㅤ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ㅤㅤ(刘备)率诸将自江南缘山截岭,军于夷道猇亭。吴将皆欲迎击之。陆逊曰:“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故也。今但且奖励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若此闲则是平原广野,当恐有焱音标沛交驰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于木石之间,徐制其弊耳。”诸将不解,以为逊畏之,各怀愤恨。

    ㅤㅤ……

    ㅤㅤ闰月,逊将进攻汉军,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经七八月,其诸要害已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 , 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 , 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乃攻一

    营,不利。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夷道猇(xiāo)亭:地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②纵:即使、纵然。③罢:同“疲”,疲乏。④制:掌握。⑤猾虏:狡猾的家伙。⑥尝:经历。⑦干:做。⑧便:便利。⑨犄(jī)角: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⑩敕:命令。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①公将

      ②彼竭我

      ③犹难尽

      ④诸将

    2. (2) 下列句子加点的“以”,和“以观其变”中“以”意义和用法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物喜,不以己悲 B . 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C . D . 昭陛下平明之理
    3.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②夫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

    4. (4) 曹刿与陆逊都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他们采取的方法有哪些共同之处。
六、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 8.   阅读下面语段,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ㅤㅤ①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②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③历史只会眷顾_______者、______者、______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④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 。

    1. (1) 第①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建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2) 请将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在第③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搏击

      B.坚定

      C.奋进

    3. (3) 填写完整后的第③句是一个表示 关系的复句。
    4. (4) 找出第④句中画横线的部分的状语成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