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3-04-23 浏览次数:3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航天员在空间站内生活,因失重易导致骨质疏松。除了运动,还应该补充的元素是(   )
    A . B . C . D .
  • 2. 一种含氯消毒剂的制备反应为:2NaOH+Cl2=NaCl+NaClO+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aOH属于盐 B . Cl2是单质 C . NaCl是消毒剂 D . NaClO是氧化物
  • 3. 免洗消毒洗手液配方中含有乙醇(C2H6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B . 乙醇中含有C,H,O元素 C . 乙醇中H的质量分数最高 D . 乙醇属于无机化合物
  • 4. 无锡特色美食酱排骨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   )
    A . 蛋白质 B . 脂肪 C . 维生素 D . 矿物质
  • 5. 汽水饮料可补充人体需要的电解质,下列电解质离子带负电荷的是(   )
    A . 钠离子 B . 氯离子 C . 钾离子 D . 镁离子
  • 6. 下列纯净物中含有O2的是(   )
    A . 液氧 B . 过氧化氢 C . 氧化钙 D . 二氧化锰
  • 7. (2019九上·丰宁月考) 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A . O2 B . H2 C . N2 D . CO2
  • 8.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类资源是(   )
    A . MgCl2 B . NaCl C . CaCl2 D . KI
  • 9. 溶洞中存在的化学反应:CaCO3 + CO2 + H2O= Ca(HCO3)2 , 此反应属于(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 10.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可在大气中形成硫酸或硝酸酸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酸雨的pH小于7 B . 酸雨中含有H+ C . 硝酸的化学式为HNO2 D . 酸雨破坏生态环境
  • 11. 制备锂电池的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有关锂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元素符号为Li B . 原子序数为3 C . 属于金属元素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 12. 为检测白醋的酸碱性,将白醋滴到紫色石蕊试纸上,试纸显示的颜色为(   )
    A . 红色 B . 蓝色 C . 紫色 D . 黄色
  • 1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铜用于制作导线 B . 干冰用作制冷剂 C . 水用于制滑雪场冰面 D . 石灰石用于制石灰
  • 14. 物质A不含结晶水,200℃内不分解。A的溶解度表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30

    4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A . 20℃时,68.4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A 31.6g B . 30℃时,100g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C . 40℃时,将50gA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饱和溶液 D . 20℃-40℃时,将A饱和溶液逐步降温,有晶体析出
  • 15. 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制备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下列说法的错误的是(   )

    A . 在甲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B . 在乙中装入浓硫酸 C . 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D . 用湿润的无色酚酞试纸对气体检满
  • 16. 熟石灰(氢氧化钙)是常用的建筑材料。检验熟石灰是否变质的试剂可以是(   )
    A . 盐酸 B . 烧碱溶液 C . 酚酞试液 D . 硫酸铜溶液
  • 17. 下列金属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的是(   )
    A . B . C . D .
  • 18. 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相同质量的水中,硝酸钾溶解的质量比氯化钠溶解的多 B . 溶液从20℃升到60℃,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 C . 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10g硝酸钾 D . 可用热溶解-降温-过滤的方法从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中分离硝酸钾
  • 19. 铜基催化剂常温下可有效催化甲醛氧化,反应如图所示,从图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 反应物是甲醛和氧气 B . 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 C .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变化 D . 该反应可用于消除居室甲醛污染
  • 20. 中国探月工程发现月壤中含有纯净的辉钼矿(MoxSy)。为测定该矿物的成分,取经过粉碎的样品16.01g,在封闭的石英管中高温加热,同时通入高纯氧气流充分灼烧使硫元素转变为二氧化硫,将高温气流冷却后通入过氧化氢溶液充分吸收,发生反应为:SO2+H2O2=H2SO4.再用10%NaOH溶液中和所得硫酸,消耗10%NaOH溶液160g。则该辉钼矿中钼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 60% B . 50% C . 40% D . 30%
二、填空题
  • 21. 过氧化氢溶液常用作消毒剂。
    1. (1) 过氧化氢溶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成分为(填化学式)。
    2. (2) 过氧化氢不稳定,易分解。过氧化氢常温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对不同金属进行腐蚀性实验,结果如下:

      金属种类

      不锈钢

      铝片

      铜片

      腐蚀速率(mg/h)

      0.001

      0.01

      0.404

      下列金属制品用该溶液消毒时,最容易被腐蚀的是(填序号)。

      a.不锈钢锅         b.铝饭盒         c.铜火锅

  • 22. 某家用净水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 (1) 自来水生产时常添加氯气,氯气的作用是
    2. (2) 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常被二次污染。PP棉的作用是
    3. (3) 活性炭可除去自来水中的异味,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良好的性。
  • 23. 我国提出的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
    1. (1) “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

      a.碳元素       b.二氧化碳     c.含碳化合物

    2. (2) 二氧化碳超量排放造成全球大气温度升高的效应被称为
    3. (3) 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的使用比例过高。大量使用煤作为燃料,不光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还造成的不良后果有
    4. (4) 将化石燃料转变为氢气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有效途径。全球化石燃料制氢的比例如图所示。

      ①煤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气体(合成气),该合成气在200℃和催化剂作用下可合成甲醇(CH3OH)。则合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甲烷转变为氢气的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催化1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你认为化石能源制氢的缺点是

    5. (5) 我国要如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从能源利用的角度,你认为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有
三、综合题
  • 24. 用赤铁矿、焦炭、空气等炼铁,转化过程如图:

    1. (1)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的化学式是
    2. (2) 上述转化步骤中,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炼铁过程中,焦炭的作用除了生成一氧化碳,还具有的作用是
    4. (4) 上述炼铁工艺得到的“生铁”,硬度比纯铁大,原因是
  • 25. 下图为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制取和贮存氢气的新工艺。

    1. (1) ZnFe2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2. (2) 制氢和贮氢反应中,需要将原料ZnFe2O4、Mg2Cu等粉碎,目的是
    3. (3) 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与化石能源相比,氢能的优点是
  • 26. NaCl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从海水中提取粗盐的流程如下:

    1. (1) “沉淀”的作用是
    2. (2) 粗盐中含有泥沙杂质,除去泥沙杂质的方法是
    3. (3) 进一步除去粗盐固体中含有的MgCl2可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案:取粗盐样品,加适量水充分搅拌使食盐充分溶解,,在蒸发皿中蒸发结晶,得到纯净氯化钠固体。(完成实验方案。供选试剂:NaOH溶液、稀盐酸、pH试纸,所用仪器任选。)
    4. (4)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如图所示。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27. 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碳元素是人类接触和利用最早的元素之一、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可分为无定型碳,过渡态碳和晶型碳三大类。

    石墨是制作铅笔芯的原料之一,在16世纪被发现后,曾被误认为是含铅的物质。直到18世纪,化学家将石墨与KNO3共熔后产生CO2 , 才确定了它是含碳的物质。

    碳纤维既有碳材料的固有本质特征,又有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综合性能优异,目前我国已形成碳纤维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应用等产业链。

    科学界不断研发出新型碳材料,碳气凝胶就是其中一种。碳气凝胶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在环境净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浙江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的世界上最轻固体材料—“全碳气凝胶”,其密度仅为每立方厘米0.16毫克,是空气密度的六分之一、这种材料结构韧性十分出色,它可以在数千次被压缩至原体积的20%之后迅速复原;它也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其吸收量可高达自身质量的900倍。全碳气凝胶的密度和微观结构如下图所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碳材料的潜能不断被激发,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依据原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金刚石属于(填序号)

      a.无定形碳    b.过渡态碳   c.晶型碳

    2. (2) 石墨可用做(填序号)

      a.制造铅笔芯    b.电池的电极   c.耐高温材料

    3. (3) 石墨与KNO3高温共熔,生成氮气、氧化钾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碳纤维用做制造飞机的材料比使用铝合金材料的优势是
    5. (5) 全碳气凝胶密度小的原因是。推测全碳气凝胶炭的一种合理应用
  • 28. 天然碱(xNa2CO3‧yNaHCO3‧zH2O)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纺织、医疗、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小组对天然碱的组成进行探究和测定。

    查阅资料:300℃时,NaHCO3完全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①:在2支分别盛有少量Na2CO3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盐酸,2支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如实验①所示。

    实验②:向Ⅱ中加入试剂a,向Ⅰ中加入少量Na2CO3或NaHCO3两种固体,分别加热一段时间。Na2CO3受热时Ⅱ中无明显现象,NaHCO3受热时Ⅱ中出现浑浊。

    实验③:称取一定质量的天然碱样品于试管中,300℃时充分加热至完全分解,产生0.22gCO2和0.45g水。

    实验④:另取与实验③相同质量的天然碱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产生1.32g CO2

    1. (1) 实验①中,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足量7.3%的盐酸与10.6g碳酸钠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是g。
    3. (3) 实验②中,试剂a是
    4. (4) 计算确定天然碱(xNa2CO3▪yNaHCO3▪zH2O)的化学式 (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