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3-03-28 浏览次数:6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初二某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墙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林则徐可归入的栏目是(    )
    A . 甲午英烈 B . 农民领袖 C . 禁毒先驱 D . 变法志士
  • 2. (2021八上·安阳月考) 今天,在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遗址公园里,仍能看到仅存的山形水系、园林格局和建筑基址、假山叠石、雕刻残迹。这为我们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提供了(   )
    A . 文献史料 B . 口述史料 C . 实物史料 D . 档案文书
  • 3. 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与歌谣相关的史实为(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洋务运动 D . 维新变法运动
  • 4. (2021·岳阳) “大将西征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这句诗赞颂的收复新疆的湖南人是(   )
    A . 曾国藩 B . 李鸿章 C . 左宗棠 D . 张之洞
  • 5. 某同学梳理了近代一场战争的过程: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由此判断这场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6. 黄海海战结束后,光绪帝为海战中壮烈殉国的海军将领垂泪撰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位海军将领是(    )
    A . 左宝贵 B . 邓世昌 C . 关天培 D . 丁汝昌
  • 7. 1898年,“戊戌六君子”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其中,临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人物是(    )
    A . 刘光第 B . 杨深秀 C . 康广仁 D . 谭嗣同
  • 8. 下面是小张同学所做的读书卡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口号:“扶清灭洋”

    ●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A . 虎门销烟 B . 戊戌变法 C . 太平天国运动 D . 义和团运动
  • 9. 下表是一位伟人为中国民主革会做出的部分贡献。据此判断。他是(    )

    1905年

    成立中国同盟会

    1907年

    领导广西起义

    1912年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24年

    创办黄埔军校

    A . 康有为 B . 孙中山 C . 李大钊 D . 陈独秀
  • 10. (2021·紫金四模) 吴玉章在《辛亥革命亲历记》中提到:“辛亥革命的胜利,也使五四运动不可避免。因为人民在经过了这样一次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后,精神上和思想上获得了相当大的解放……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的革命理论。”以上材料论述的是(   )
    A . 辛亥革命的背景 B . 辛亥革命的经过   C . 辛亥革命的特点 D . 辛亥革命的影响
  • 11. (2021·南充) 它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根本性制度变革,这是武装斗争手段换来的制度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清帝退位诏减少了流血冲突,缩短了革命进程,确有积极作用。材料中的“它”指(    )
    A . 太平天国 B . 中华民国 C . 南京国民政府 D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12. 孙中山在一篇宣言中写道:“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一人冠冕”是指(    )
    A . 张勋复辟 B . 袁世凯称帝 C . 蒋介石任总统 D . 溥仪称帝
  • 13. (2021·天水) 以下列人物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20世纪初掀起了一场主张改造国民思想的新文化运动。他们标举的口号是(   )
    A . 救亡图存
      
    B . 民主共和
      
    C . 实业救国
       
    D . 民主与科学
  • 14. 在五四运动中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单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看出五四运动(    )
    A . 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 . 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 .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15. (2021九上·石城月考) 某校为迎接建党100周年,举办“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展。下列内容符合“红船启航”版块的是(    )
    A .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B . 武装起义军旗飘扬 C . 众志成城全民抗战 D . 百万雄狮橫渡长江
  • 16.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度携手共度难关。假如你穿越到1924年,可能看到孙中山、蒋介石和周恩来在商量筹建(    )
    A . 京师同文馆 B . 福州船政学堂 C . 京师大学堂 D . 黄埔军校
  • 17. (2021·铜仁) 民谣亦能证史。江西有一民谣“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能成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吴起镇会师 B . 井冈山会师 C . 会宁会师 D . 懋功会师
  • 18. (2021九上·郑州开学考) 这次会议是在红军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的,它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这次会议(   )
    A . 创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 B .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 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D . 为人民指明了抗战后的奋斗方向
  • 1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这条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 . 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 . 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D . 七七事变的爆发
  • 20. (2021·泸县) 朱汉国在《明确“十四年抗战”有重要意义》一文中指出:从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看,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前六年是局部抗战,后八年是全国性抗战。其中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转折性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中共七大
  • 21. 下图所示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对这次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

    A . 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 B .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C . 确定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D . 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 22. 运用时间轴培养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与下面时间轴上1947年相对应的事件是(    )

    A . 中共七大的召开 B . “双十协定”的签署 C . 全面内战的爆发 D . 千里挺进大别山
  • 23. 以下文字取自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文中对话反映的主旨是(    )

    (时间:1898年初秋。地点:北京裕泰大茶馆。)

    秦仲义把本钱拢到一块儿,开工厂

    王利发  开工厂?

    秦仲义  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富强!

    A . 民生主义 B . 思想解放 C . 实业救国 D . 外争主权
  • 24. 存在我国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从创立到废除的起止朝代(    )
    A . 隋朝——明朝 B . 唐朝——明朝 C . 隋朝——清朝 D . 唐朝——清朝
二、探究题(16分)
  • 25.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庚、辛、、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午、未、申、、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年法 , 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依天干地支纪年法,2020年是庚子年,从年初到年末新冠病毒一直在世界肆虐。中国近代以来,庚子年均发生了重大的历史事件,请根据所学知识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
    1. (1) 近代以来共经历了四个庚子年,第一个庚子年发生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此事件后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此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2. (2) 近代以来的第二个庚子年又发生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此事件后签订了哪不平等条约?此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3. (3) 2020年(庚子年)初新冠病毒在全国蔓延 ,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很快控制了病毒的传播,从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三、材料解析题(36分)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次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已经五十多年了……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 (1) 材料一中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此“自强运动”有何积极作用?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康有为认为强国的具体主张是什么?
    3. (3) 如何正确理解材料三中毛泽东所说的“也有它失败的地方”?
    4. (4) 材料一和材料二、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在探索近代化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局部抗战九一八,全面爆发卢沟桥。恐怖南京大屠杀,国共合作共赴难。爱国将士勇激战,重大胜利台儿庄。深入敌后打游击,日军闻风胆皆丧。百团大战显神功;中共七大道路通。十四年抗战成正果,血肉之躯筑长城。

    材料四:日军攻克了中国首都南京。因为南京战是激战,两军死亡人数在10多万。当时,在南京有20万一般市民,这些市民几乎都逃到安全区避难,所以避免了大的受害。占领南京后,日军对南京的“良民”进行了保护。

    ——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教料书

    1. (1) 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如何?
    2. (2) 材料二反映了一个伟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请说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中国军队英勇抗战的事例。面对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是怎样团结抗战、同仇敌忾的?
    4. (4) 材料四反映了日本怎样的行为?请你就今后中日关系的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