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六安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3-03 浏览次数:3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年10月12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开播,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神舟十四号”里生活的下列细节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用吸管吸出密封袋里的水,密封袋变瘪 B . 把吃剩下的食物包起并压缩使体积变小 C . 穿上镶有特制织物的衣服,吸收气味 D . 天宫二号里栽培的生菜一天天长大
  • 2.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 . 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碘元素 C . 活性炭能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D . 发生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身迅速离开
  • 3. 下列图标不属于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的是(   )
    A . B . C . D .
  • 4.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一实验相关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a管内的气体可作燃料 B . 图二实验盖上瓶盖振荡后软塑料瓶变瘪,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C . 图三实验用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 . 图四实验用于探究分子不断运动,可证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还可达到节约药品,减少对空气污染的目的
  • 5. 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芯片产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是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镓属于金属元素,m=3 B . 镓元素的位置在Z处 C . 镓形成的阳离子为Ga3+ D . 镓与铝电子层数相同
  • 6. 近期,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在液态锡催化作用下的高效制氢设备,该设备发生反应的微观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烷是由碳原子和氢分子构成 B . 反应前后液态锡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 . 反应后可能产生炭黑 D . 反应过程中,CH4与H2分子数之比为1:2
  • 7. 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的有效成分之一是连翘苷(化学式为C27H34O11),下列有关连翘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连翘苷是氧化物 B . 连翘苷由27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 C . 连翘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 连翘苷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34:11
  • 8.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O2②2H2O③Cu2+④2O⑤

    A . ⑤和⑥属于同一种元素 B . ①和②均可2表示宏观物质 C . ①和④中的“2”含义相同,③和⑦中的“2”含义相同 D . 由③和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CuO2
  • 9. 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换关系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属于转化a B . 转化c可能是合成水的反应 C . 转化c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 . 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 10.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火箭发射过程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 ”表示2个氮原子 C . 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6 D . 该反应中反应物分子重新组合
  • 11.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性质与用途

    B.构成物质的微粒

    ①稀有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用于霓虹灯

    ②活性炭有吸附性—用于除冰箱中的异味

    ①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②原子变为离子,电子层数不一定变化

    C.物质的除杂

    D.生活安全常识

    ①除去CO中的CO2—通过灼热的CuO

    ②除去硬水中可溶性Ca2+、Mg2+—加肥皂水,振荡

    ①CO中毒—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通风处

    ②夜间发现家里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1探究氧气的性质,将透明的实验盒中间用隔板插入细沙分成两部分,将O2倒入倾倒室,然后一段时间后提起中间隔板,得到倾倒室内氧气浓度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通过装置和数据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 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大约为20% B . MN段曲线快速上升,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C . 实验中“提起中间隔板”操作对应的时间点约在第25s D . NP段蜡烛燃烧越来越微弱,最后在P点熄灭
二、科普阅读题
  • 13.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超临界二氧化碳是指温度低于31.26℃,压力高于72.9个大气压时,CO2形成气态与液态交融在一起的流体,超临界CO2在减压、升温又可变成普通气体。超临界CO2流体具有惊人的溶解能力,可用它作为高效绿色的环保溶剂,尤其是用来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

    水在温度、压强分别超过374℃和219个大气压时转变为超临界状态。超临界水能够与氧气以任意比例互溶,因此在高温高压下,可将有机物不经过燃烧直接完全氧化为清洁的H2O、CO2 , 该技术称为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如550℃时,在密闭容器中,测得乙醇(C2H6O)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结果如图所示。

    1. (1) 文中超临界CO2流体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2) 写出乙醇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3.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形成不同物质的超临界流体所需条件不同 B . 超临界CO2流体与普通CO2气体化学性质不同 C . 物质形成超临界流体后所含分子不再运动 D . 超临界CO2溶解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后减压、升温可与之分离 E .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相对物质直接燃烧具有的优点是节能、环保
    4. (4) 图中CO分布分数先增后降的原因是
三、综合题
  • 14. 实验室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有关的化学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你写出仪器乙的名称:
    2. (2) 实验室用D装置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什么不选择C装置制取氧气原因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装置C作为发生装置,优点是,利用向上排空气法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的木条应放在(填“a”或“b”)端。
  • 15. 2022年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新国标将于2023年4月1日正式实施。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如下图所示。

    1. (1) 新国标在无机物指标中增加了钡、铍、硼等。这里的钡、铍、硼指的是____(填序号)。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元素 D . 单质
    2. (2) 用于消毒的ClO2 , 其读法是;其中Cl的化合价是 价。
    3. (3) 写出一种自来水生产使用的净水方法
    4. (4) 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一定的灭菌作用。
  • 16. 几年前,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无色、冰状固体,是最具开发前景的能源之一。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CH4·nH2O,在开采过程中若甲烷泄漏,会导致严重温室效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 , 不完全燃烧生成CO;

    ②无水CuSO4遇水变蓝;

    ③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1. (1) 【猜想与假设】甲:CO2、H2O 乙:CO、H2O 丙:NH3、H2O 丁:CO2、CO、H2O

      你认为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

    2. (2)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进行验证:

      【实验结论】

      ①A装置中无水CuSO4变蓝,则证明甲烷燃烧产物中有

      ②B装置的作用是,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黑色氧化铜变红色,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也变浑浊,则证明甲烷燃烧产物中有

      ④由此推断的猜想成立。

    3. (3) 【交流反思】

      ①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理由是

      ②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③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有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四、计算题
  • 17. 为探究CuO和C反应的最佳质量比(忽略副反应),化学兴趣小组取CuO和C的混合物17.2g,按不同的质量比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混合物中CuO所占的质量分数,纵坐标表示生成物中Cu的质量。

    1. (1) 分析可知,CuO和C的最佳质量比对应图中的点。
    2. (2) 计算a点时,产生CO2的质量(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