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23-03-03 浏览次数:3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九上·长沙期中) 下列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措施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裁剪熔喷布制作口罩 B . 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C . 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 D . 喷洒医用酒精杀菌
  • 2. 化学学科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 . 在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 . 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 C . 深埋处理废弃电池 D . 垃圾分类投放,将易拉罐投入可回收垃圾箱
  • 3. 铷原子钟被称作北斗卫星的“心脏”,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铷的元素符号是RB C . 铷原子的质子数是37 D .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g
  • 4. 2022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为“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室内着火,立即打开门窗 B . 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C . 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远离着火区域 D . 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5. 用于治疗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消炎药——罗红霉素片的主要成分是罗红霉素(C41H76N2O15)。下列有关罗红霉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由四种元素组成 B .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相对分子质量为836 D . 其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5
  • 6.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闻药品气味 B . 滴加液体 C . 连接仪器 D . 点燃酒精灯
  • 7. 石墨烯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是世界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其导电、导热性能很强。下列有关石墨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石墨烯是化合物 B . 石墨烯具有导电性 C . 石墨烯具有导热性 D . 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氧气反应
  • 8. 含义丰富的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关于下列符号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2O   ②Cu2+   ③CO2 ④2O3

    A . ③能表示宏观物质 B .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④ C . ②中数字“2”的含义是每个铜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 . ⑤中数字“-1”的含义是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 9. 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B . 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 . 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数目都不变 D .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14:1
  • 10. 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B . 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 . 活泼金属加入稀盐酸中能产生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 . 铝比铁活泼,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被腐蚀
  • 11. 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 . 探究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 C . 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D . 探究燃烧的所有条件
  • 12. 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B . 实验时应先通入CO再点燃酒精灯 C . 充分加热后,a处固体由红棕色变为黑色 D . 可用水吸收尾气中的CO
二、科普阅读题
  • 13. 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我国首个3.35m直径铝锂合金火箭贮箱的诞生,是我国运载火箭结构效率和运载能力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标志。

    很多运载火箭芯的二级贮箱采用液氢、液氧做推进剂。贮箱占箭体结构重量和空间的50%以上,其内部加注的燃料占火箭总重量的90%以上,因此降低贮箱结构重量是降低结构重量、提高火箭运载能力的关键。铝锂合金是一种先进的轻量化结构材料,最大的优势是密度小、强度高。锂是元素周期表中最轻的金属元素,在铝中每加入1%的锂,密度降低3%,弹性反而提升6%。

    1. (1) 铝锂合金属于材料,能被制成火箭贮箱是利用了金属的性质。
    2. (2) 氢气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的原因是(写出1条即可)。
    3. (3) 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液氧,从微观角度看,发生改变的是
    4. (4) 铝锂合金可显著提高火箭运载能力的主要原因是
三、综合题
  • 14.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制取氧气,向装置中加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若想测量产生氧气的体积,应将装置D中的导管口(选填“a”或“b”)端与量筒连接。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含有大量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科学家设想的有关人类利用月壤资源的流程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步骤I中获得的金属有Ti和
    2. (2) 步骤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步骤III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 (4) 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16. 铜是人类使用最早、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某小组以“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主题,开展了如下探究。
    1. (1) 【活动一】探究铜、铁、镍(Ni)的金属活动性

      【查阅资料】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NiSO4 , 并放出氢气。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比较出铁、镍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2. (2)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铁片和铜片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iSO4溶液中

      铁片表面有固体析出,铜片表面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 (3) 用镍片、硫酸铜溶液和溶液进行实验也能判断铜、铁、镍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4. (4) 【活动二】探究铜锈的组成

      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试管中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干燥管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考虑装置中空气对实验的影响)。已知: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为蓝色。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由实验推测,铜锈中含有种元素。
    6. (6) 【活动三】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小组同学利用下表中的装置和表中的物质分别进行实验,放置相同的时间,实验现象如下表。

      装置

      编号

      瓶中的物质

      O2、CO2和H2O

      O2和CO2

      O2和H2O

      CO2和H2O

      固体颜色

      固体变成绿色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①得出“铜生锈与C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填编号)。

      ②对比实验I和实验IV可得出的结论是

      ③由实验探究可知,铜生锈的条件是

四、计算题
  • 17. 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并加热,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 (1) 产生氧气的总质量是g。
    2. (2) 计算:取用高锰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