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淮北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百校联赢”大...

更新时间:2023-03-07 浏览次数:3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春风化雨 B . 滴水成冰 C . 蜡烛成灰 D . 叶落知秋
  • 2. 2021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题是“修复我们的地球(Restore Our Earth)”。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焚烧或掩埋废弃塑料 B . 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C . 推广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能源汽车 D . 研发新的制冷剂,减少氟利昂的使用
  • 3. 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   )
    A . 烧碱、NaOH、碱、精炼石油     B . 干冰、CO2、酸、作制冷剂 C . 水银、Ag、单质、作体温计 D . 生石灰、CaO、氧化物、补钙剂
  • 4.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B . 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 C . 过氧乙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D . 过氧乙酸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 5. 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稀土元素中的铕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铕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则关于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铕原子中子数为63 B . 铕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3 C . 铕元素是金属元素 D . 铕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g
  • 6. 人体吸入的O2有2%转化为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我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亚硒酸钠)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亚硒酸钠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发生了还原反应 B . 人经常呼吸纯氧能防衰老 C . 亚硒酸钠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D . 亚硒酸钠是由一种金属和两种非金属组成的
  • 7. 下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B .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2:1 C . 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均为混合物 D .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药品 B . 取用固体药品 C .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 . 稀释浓硫酸
  • 9. 为验证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 . Zn、Cu、FeCl2溶液 B . ZnCl2溶液、Fe、CuCl2溶液 C . Zn、Fe、CuCl2溶液、稀盐酸 D . ZnCl2溶液、Fe、Cu
  • 10. 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3.0 B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 丁可能是单质
  • 11.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t2℃时,A,C的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相等 B . t2℃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可以配制140gA的溶液 C .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D . 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其中A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多
  • 12. (2017·黔东南)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 . 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 .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 . 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二、科普阅读题
  • 13. 我国自主研制的天问一号搭载祝融号火星车,其主体由新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制作而成,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登陆火星。研究表明,火星上有大气,但总量很小,密度只有地球空气的1%左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年平均气温-55℃,冬季最低至-133℃,夏季最高至27℃。火星地表没有发现水,但地表下发现有水冰的痕迹,并有大量干冰。土壤及岩石中含有的无机盐跟地球相似,表层土壤主要为氧化铁。到目前为止,火星上还没有发现生命迹象。
    1. (1) 移居火星是人类的梦想,根据题中信息回答:跟地球相比,火星上没有或含量不足以支持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有等。
    2. (2) 由于碳化硅天然含量甚少,碳化硅主要多为人造。常见的方法是将石英砂(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与焦炭混合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碳化硅和一氧化碳,写出二氧化硅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表层土壤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在工业上可用于(填用途)。
三、综合题
  • 14.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仪器a的名称:
    2. (2) B中a仪器下端必须伸到液面以下的目的是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择的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
    4. (4) 若要收集干燥的CO2 , 可将含有水蒸气的CO2从装置F的(填“m”或“n”)端导入,X是(填试剂名称)。
    5. (5) G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 15. 制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如图是制备高纯硅的一种工艺流程:

    请回答:

    1. (1) 操作①的名称为,操作①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2. (2) 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反应Ⅱ的基本类型属于
    4. (4) 上述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 16. 如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的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已知:反应后碳和氧化铜均无剩余。

    【查阅资料】I.氧化亚铜(Cu2O)为红色固体:

    II.氧化亚铜能和稀硫酸反应:

    III.氮气不与碳和氧化铜发生反应。

    1. (1) 【提出问题1】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

      【作出猜想】猜想I:CO:猜想Ⅱ:CO2;猜想Ⅲ:

    2. (2) 【设计方案】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灯和酒精喷灯,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喷灯和酒精灯,打开K,再通入一段时间氮气。

      ①实验时装置A处的现象是

      ②若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处的气体不能被点燃,则猜想(填序号)成立.

      ③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目的是。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喷灯和酒精灯,打开K,再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目的是

    3. (3) 【提出问题2】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固体中是否有Cu2O?

      【设计实验】取少量反应后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现象,说明红色固体含Cu2O。请写出产生氧化亚铜的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
  • 17. 利用铁的缓慢氧化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比用燃磷法实验更加精确,姜怡同学尝试利用铜粉代替铁粉完成该实验,查阅资料:

    1. (1) 若量筒内的0.16g氧气完全反应,理论上会消耗多少铜?(写出计算过程)
    2. (2) 实验分析: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姜怡同学发现量筒内液面几乎不上升,检查发现装置气密性良好,请从实验原理分析实验失败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