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3-02-08 浏览次数:6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你知道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它的开端吗?(    )
    A . 虎门销烟 B . 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五四运动
  • 2. 和“洪秀全、农民阶级、反侵略反封建”等关键信息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黄海大战 C . 虎门海战 D . 台湾民众的抵抗
  • 3. 促使侵略者感叹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中国最不宜瓜分”的反帝爱国运动是( )
    A . 三元里抗英 B . 义和团运动 C . 反割台斗争 D . 五四运动
  • 4. (2020九上·江门开学考) 革命的理论思想是指导革命行动的指南,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 . 自强求富 B . 救亡图存 C . 民主科学 D . 三民主义
  • 5. 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网上搜集了“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 . 师夷长技 B . 维新变法 C . 实现共和 D . 军阀割据
  • 6.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其主要内容包括:(    )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   
    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③提倡文言文,反对白话文

    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下图是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    )

    A . 中共二大 B . “八七会议” C . 遵义会议 D . 中共七大
  • 8. “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帅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 . 孙中山 B . 李宗仁 C . 叶挺 D . 张学良
  • 9.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是在(    )

    ①北伐战争时期    ②十年内战时期    ③抗日战争时期    ④解放战争时期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彭德怀元帅》展示了彭德怀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下列战役属于彭德怀指挥的是(    )
    A . “淞沪会战” B . 平型关大捷 C . 台儿庄战役 D . 百团大战
  • 11. “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年风范,建党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这幅国民党撰写的挽联,称赞的人历史人物是(    )
    A . 叶挺 B . 张学良 C . 李宗仁 D . 孙中山
  • 12. (2018八上·卫辉期末) 1936年李宗仁发表了《焦土抗战论》,表示“用大刀阔斧来答复侵略者,表现中华民族自存自立之伟大能力与精神。”李宗仁抗战志向与决心在下列哪次战斗中得到体现(  )
    A . 血染卢沟桥 B . 平型关大捷 C . 血战台儿庄 D . 百团大战
  • 13. (2018八上·卫辉期末) 毛泽东曾经赋诗说:“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下列由“彭大将军’’指挥的战役是(  )
    A . 台儿庄战役 B . 平型关大捷 C . 百团大战 D . 渡江战役
  • 14. (2018八上·卫辉期末) 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了如下两个纪念日。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9月3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①铭记睢利,勿忘牺牲和耻辱。以史为鉴,自强自立

    ②我们要以希特勒为榜样,走民族复仇之路

    ③告诉世界:必须维护和平、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④要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把抗战的正义性、对死难英烈的纪念和缅怀永久性地固定下来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15. (2018八上·卫辉期末) “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这个“奇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 长征的胜利,红军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B .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提出和平解决的方针 C . 中共七大的召开,全党在组织上空前团结 D . 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全民族抗战
  • 16.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是因为召开了(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二大 C . 中共三大 D . 国民党一大
  • 17. 歌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精神。下图歌曲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是(    )

    A . 公车上书 B . 辛亥革命 C . 五四运动 D . 北伐战争
  • 18. (2019八下·武邑月考) 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开始的地方。 “这里”是(    )
    A . 武昌 B . 郑州 C . 南昌 D . 广州
  • 19. 下列历史事件与其内容或意义搭配错误的是(    )

    选项

    历史事件

    内容或意义

    A

    八七会议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B

    秋收起义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C

    三湾改编

    决定攻打敌人的中心城市

    D

    古田会议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伟大传奇”指的是(    )
    A . 二次革命 B . 国民革命 C . 南昌起义 D . 红军长征
二、材料分析和问答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 21. 近代中国饱受外来欺凌,值得庆幸的是先进的中国人从未沉沦,他们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救亡图存运动,开展了近百年荡气回肠的近代化的探索进程。

    材料一: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而被称为“鬼子六”的奕䜣力倡洋务……李鸿章一生事业与洋务相连……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甲午战败让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惟一值得中国人庆幸的是,失败后的中国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

    ——马勇《甲午战争影响:沉痛的转身》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人物和哪一救国运动密切相关?
    2. (2) 材料二中“甲午战败”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先进的中国人“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进行了戊戌变法,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哪两位?
    3. (3) 材料三中的陈独秀于1915年开始领导了哪一救国运动?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被打破,近代文明传入中国,猛烈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下面两幅图的变化

    材料二:清朝官场“大人”、“老爷”的称呼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反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政府的各个部门仍沿用着前清官场的旧称呼,孙中山认为“查前清官厅视官等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殊为共和之玷”。他下令革除这些恶称,一律改称职务。在民间普通称呼中改用的“先生”、“君”是中国固有的称呼,只表示对人的尊敬,没有等级之差,人人可就用。从此,这些称呼很快在社会交往中流行起来。

    1. (1) 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图中的人物主要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哪些方面发生的变化?
    2. (2) 材料二中,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称呼方面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这一变化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什么思想观念?
    3. (3) 请你说出有关近代社会习俗的一些其他变化的一个例子?并且找到除材料二以外其他的变化原因?
    4. (4) 当今社会,一些中学生将自己的头发染成红色、黄色或其他颜色,他们认为这属于个性张扬,与世界接轨,对此,你如何看待的?
  • 23.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向大会作报告,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二: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材料三: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材料四: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1. (1) 请写出材料一中大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多少周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2. (2) 结合材料二会议内容指出该会议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3. (3) 材料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哪次重要会议的内容?该会议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写入了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该理论是指什么思想理论?
    4. (4) 请分别指出“井冈号角”、“长征壮歌”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材料四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中共开创的什么革命道路?
    5. (5) 回首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