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23-01-30 浏览次数:3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环境的理念的是(   )
    A .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 . 垃圾全部直接焚烧 C . 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D . 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 2.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 液氧——混合物 B . 氯酸钾——氧化物 C . 干冰——纯净物 D . 天然气——单质
  • 3. (2019九上·安徽月考) 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家庭厨房里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开水沸腾 B . 葡萄酿酒 C . 冲洗蔬菜 D . 大豆磨浆
  • 4. (2018九上·南山期末) 在日常生活或化学实验中都应加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 当发生火灾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 B . 在实验室不小心把酒精灯碰倒了,要赶紧用大量水泼灭 C .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将尾气直接排放 D . 家中液化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
  • 5.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向试管中加固体 B . 检验O2 C . 检验H2的纯度 D . 检验CO2
  • 6. 下列气体中既能燃烧又能还原金属氧化物的是(   )
    A . 氧气 B . 一氧化碳 C . 二氧化碳 D . 氮气
  • 7.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A .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B .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 C .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都可以用于灭火
  • 8. (2019·泰安) 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下列有关青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从宏观上看:青蒿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从微观上看:青蒿素中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C . 从变化上看:青蒿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D . 从质量上看: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4
  • 9.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性质与应用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A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 B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 C . 酒精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D . 石墨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干电池的电极
  • 10. 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等微粒。已知N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一种单质 B . 1个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C . 1个中共含有35个质子 D . 1个中共含有35个电子
  • 11.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收集一瓶氧气 B . 检验二氧化碳 C . 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D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12. (2020·合肥模拟) 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
    A . 化石燃料模型 B . 物质的分类模型 C . 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 D . 地壳中元素含量的模型
  • 13.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 B . C . D .
  • 14. (2019九上·新华期中) 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C的质量为( )

    A . 6.8g B . 9.6g C . 8.8g D . 4.4g
  • 15. (2019九上·长春期中) 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正确的是(    )

    选项

    方法

    示例

    A

    类比法

    试管可以直接加热,推测烧杯也可以直接加热

    B

    观察法

    物质的变化中,观察到有发光、发热现象即可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C

    分类法

    根据所含物质种类,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D

    归纳法

    二氧化锰可以做过氧化氢及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归纳出二氧化锰可以做所有化学反应催化剂

    A . A B . B C . C D . D
  • 16. 常温下,能与发生化合反应的物质是(    )
    A . C B . C . D .
  • 17. 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归纳与整理错误的一组是(    )

    A守恒观

    B能量观

    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

    ②某物质燃烧后生成二 氧化碳和水,可以推测出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①化石燃料燃烧放出大 量的热

    ②用过氧化氢、高锰酸 钾、氯酸钾制取氧气不都是吸热反应

    C微粒观

    D分类观

    ①冰和干冰都是由分子 构成的

    ②钻石和黄金都是由原 子构成的

    ①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 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都是氧化物

    A . A B . B C . C D . D
  • 18. (2017·扬州) 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 B . 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 C . 该图可示意CO与O2的反应 D . 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
  • 19.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网络图(图中 “” 表示转化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CO2→CO”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为化合反应 B . “C→CO2”的基本反应类型不一定为化合反应 C . “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 . “CO2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
  • 20. 下列从微粒角度对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事实

    解释

    A

    湿衣服变干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H2O2能杀菌而H2O不能

    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C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D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 21.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

    20

    17

    2

    反应后质量/g

    m

    29

    0

    10

    A . m的值是0 B . 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9:8 D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22. (2020·北京) 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
    A . H2S    B . P2O5    C . AgNO3    D . H2O
  • 23. (2020九上·紫金月考) 二氧化氮通入水中发生如下反应: ,X的化学式是(    )
    A . NO B . N2O C . N2O5 D . N2O3
  • 24. 甲、乙、丙、丁分别为1~18号元素中的一种,且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甲的单质是一种最理想的燃料,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丙的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丁与乙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和乙元素组成的物质分解能得到氧气 B . 丙和丁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失去电子 C . 由甲、乙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D . 丁的单质在乙的单质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 25. 由组成的混合物,测得该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 % B . % C . % D . %
二、综合题
  • 26.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  。
    2. (2) 注射器H可用于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  处。

      ②将注射器H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向外拉动注射器H的活塞,观察到  ,表示装置B的气密性良好。

    3. (3) 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其发生装置可选择  (填字母序号),甲烷气体可选择E装置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下图,由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  。

    4. (4) 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通过排水量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装置选用A、F、G)。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若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b→c→d,F装置内导管(“b”或“c”)该怎样延伸?请画出  。

      ③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算出的氧气体积为理论值。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大于理论值(水的体积测量准确),你认为原因是  。

    5. (5) 若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则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实验室若用装置B制取O2时,如用注射器H代替长颈漏斗,优点是  。
  • 27. 2017年3月22日是第25届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Wastewater”(废水),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 (1) 废水中常含有难溶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操作是(填“过滤”、“吸附”或“蒸馏”),实验完成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有(填序号),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 (2) 除去难溶性杂质后,可利用活性炭(填“过滤”、“吸附”或“蒸馏”)废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污水经物理、化学或生化方法进行分级处理后得到中水,中水不可饮用,请列举中水的一项用途:
    3. (3) 取某中水水样,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该水样属于(填“硬水”或“软水”)。
    4. (4) 家庭用水水费清单中不包含的一项是(填序号)

      A电费   B水资源费   C自来水费  D污水处理费

    5. (5) 如图2所示的是电解水 的实验过程。

      ①气体a为

      ②通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通电后中间球形容器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 28. (2018九上·沧县期末)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1. (1) 【实验验证】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

    2. (2) 方案二:小刚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观察到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3. (3) 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想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图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点燃酒精灯

      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4. (4) 【拓展交流】

      ①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

      ②查阅资料得知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小红发现:蔗糖分子中氢原子的数目是氧原子数目的2倍,但是,蔗糖中氧元素质量却是氢元素质量的8倍,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三、计算题
  • 29. 某同学用21g不纯的锌与100g足量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提示:),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0.4g,求:
    1. (1) 生成氢气多少克?
    2. (2) 该锌的纯度(即锌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