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

更新时间:2023-01-30 浏览次数:6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 1. 钛和钛的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下列用途不切合实际的是(  )

    A . 用来做保险丝 B . 用于制造航天飞机 C . 用来制造人造骨 D . 用于制造船舶
  • 2. 正确操作是实验成功、保证安全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闻气味 B . 测定溶液的pH C . 验证酸碱之间反应 D . 稀释浓硫酸
  • 3. 人体内一些体液的正常pH值范围如下表,据此表判断正确的是( )

    体液

    尿液

    胃液

    血浆

    胰液

    pH

    4.7~8.4

    0.9~1.5

    7.35~7.45

    7.5~8.0

    A . 人体的尿液一定呈碱性 B . 人体的胃液含有H+ C . 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 pH试纸能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 4. 某些电子集成电路常用黄金镀膜。废旧电子产品上的黄金通过某种溶液的溶解后,加入某种金属,即可回收。对黄金在电子产品上的应用和回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集成电路用黄金镀膜可防止线路氧化  B . 回收时往溶液中加入的金属可以选用铜 C . 回收时溶解黄金的溶液不会是硫酸 D . 回收时加入的金属与溶液发生了化合反应
  • 5. 如图,O为杠杆的支点,A点挂一重物,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B点施加一个力并使该力最小,该力应沿(   )

    A . BM方向 B . BN方向 C . BP方向 D . BQ方向
  • 6.

    请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的情况是(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的影响)(    )

    A . A处上升,B处下降  B . A、B两处都下降 C . A处下降,B处上升     D . A、B两处都不变
  • 7. 科学推论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 .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 .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C . 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D . 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 8. 小黎在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时,记录了的部分实验及现象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A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固体受潮,逐渐溶解

    B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C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氯化钠生成

    D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A . A B . B C . C D . D
  • 9. 小阳打排球,排球离开手后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回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关于排球离开手后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小阳对排球做功 B . 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的重力势能变小 C . 排球在上升过程中,排球受到的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D . 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所受的重力一直在做功
  • 10.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操作

    A

    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加热沸腾,水蒸气冷凝

    B

    区别化纤与羊毛面料

    分别取样点燃,闻气味

    C

    除去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气体通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中

    D

    探究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如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中,让同一铜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探究的是物体动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 B . 该实验探究的是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C . 该实验中,物体的动能是指木块B的动能 D . 该实验结论可以解释为什么要对机动车限速
  • 12. 如图所示,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均匀硬棒重为G,在棒的一端始终施加水平力F,将棒从图示.位置缓慢提起至虚线位置的过程中( )

    A . F的力臂变小,F的大小变大 B . F的力臂变大,F的大小变小 C . 重力G与它的力臂乘积保持不变 D . 重力G与它的力臂乘积变大
  • 13. (2016九上·浙江期中) 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 CO(CO2)--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B . MnO2粉末(KCl)--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 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锌粉、过滤 D . Na2SO4溶液(NaCl)--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 14. 如图所示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 . 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做功后,瓶子内空气的内能增加 C . 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小 D . 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内能减少
  • 15. 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在相同时间内把重物G提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滑轮组更省力 B . 力F2做功的功率大 C . 两个滑轮组机械效率一样大 D . 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乙滑轮组高
  • 16. 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如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的是(   )

    选项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

    烧碱溶液

    B

    稀硫酸和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C

    镁铝合金

    稀盐酸

    D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初温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c),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则(   )
    A . 会发生热传递,热从铁块传给铝块 B . 不会发生热传递 C . 会发生热传递,热从铝块传给铁块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18. 如图,木块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点,到C点滑出,下落至D点。A和B,C和D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对木块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D点与A点相比,动能增加,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B . A点到C点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C点到D点减少的重力势能 C . 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A点的动能 D . 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D点的动能,但一定大于A点的动能
  • 19. 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 . 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 . 本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 该实验中CO是还原剂,发生了还原反应
  • 20. (2016·永嘉保送考试) 某同学为研究相同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哪个还原氧化铁的量更多,将一氧化碳和氢气等体积混合后先通过图甲装置,再通过图乙中的仪器组合。为达到实验目的,图乙中仪器选择和连接最好的是(         )
    A . cba B . cda C . cbd  D . bca
二、填空题(共29分)
  • 21. 我国自主设计的大型客机成功试飞,首艘航母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国的合金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航母所用到的合金是一种。(填“混合物”“化合物”或“单质”)
    2. (2) 为保证航母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_。
      A . 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 B . 刷防锈漆 C . 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 D . 给某些部位涂油
    3. (3) 某合金中含有金属钪(Sc)。相同条件下,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钪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锌更快,则这两种金属活动性是。(填“Sc>Zn”或“Sc<2n”)
  • 22. 推断两种物质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需要有证据来支持。
    1. (1) 在A试管中加有5mL澄清石灰水,往里面滴加5mL碳酸钠溶液,试管里的两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可观察到的证据是
    2. (2) 在B试管中装有5mL的无水酒精,为检验里面的酒精是否真的“无水”,可以往里面加入,并根据你加入的物质是否变色来作出判断,则其颜色变化是
  • 23.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H+、Cl-和SO42- , 现在想要检测两种阴离子是否存在,请你帮助完成实验:
    1. (1) 取适量溶液,先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有SO42-存在;
    2. (2) 再取上层清液加溶液,又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有Cl-存在。
    3. (3) 若要检测是否含有H+ , 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 24. 从微观视角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的化学反应。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 (1) 图甲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下列物质中能验证该反应确实能够发生的是 (选填字母)。

      A.Fe   B.酚酞溶液   C.CuSO4   D.Ba(NO3)2

    2. (2) 图乙表示的反应中涉及4种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25. 如图所示,当F1=4N,F2=3N时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弹簧测力计读数为N,拉力F2的功率为W,如果增大F2 , 物体A(选填“可能”、“不可能”)向左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

  • 26. 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三、实验探究题(共41分)
  • 27. 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化仪器对镁与盐酸反应进行研究。实验前先用砂纸将镁条打磨,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锥形瓶中,再将注射器中稀盐酸快速压入锥形瓶中,通过数字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中密闭容器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

    1. (1) 实验前先将镁条需先打磨的原因是
    2. (2) 将注射器刚注入盐酸时镁条表面无明显气泡,但此时压强上升迅速,原因可能是
    3. (3) ac段容器内压强增大,而cd段容器内压强逐渐减小,观察发现,至图中c点镁条恰好完全溶解,说明镁与盐酸反应还会(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 (4) 用pH试纸测出ab段溶液的pH7(选填“>”“<”或“=”)。
  • 28. 某兴趣小组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稀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可能是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猜想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 (1) 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后,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的目的是。实验结果表明酚酞试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 (2) 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请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由此说明酚酞试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 (3) 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0%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过大:
    4. (4) 方案二: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将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编号

      盐酸

      NaOH溶液

      △t/℃

      1

      3.65%

      2.00%

      3.5

      2

      3.65%

      4.00%

      x

      3

      7.30%

      8.00%

      14

      ①小青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现象可以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②请你帮助该组同学完成实验数据,x的值为

  • 29. 某校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探究:

    探究一: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兴趣小组同学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回同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判断该样品已经发生变质。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2) 探究二: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程度

      【查阅资料】:

      ①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②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ρ=1.977g/L

      ③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能发生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

      【设计实验】:甲、乙两兴趣小组同学分别称取2g氢氧化钠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通过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量进行计算。甲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一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注:不考虑稀盐酸中HCl气体的挥发)

      【交流讨论】

      乙小组同学认为方案一的C装置气管水面上应覆盖一层植物油,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由此提出了方案二,但甲小组同学认为方案二的装置也存在缺陷,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请你指出产生影响的原因:(写一点)。

    3. (3) 【拓展探究】:经过交流讨论,甲、乙两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来测定固体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操作I”的名称是

    4. (4) 在获得以上数据后,小金经过计算得到固体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如果沉淀N没有经过洗涤,就直接烘干称量,则导致测得的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30. 小金在课外活动时,偶然将两个弹性球叠放在一起同时自由下落,发现上面小球反弹的高度大于下落的高度,于是,他开始探究同一个上面小球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提出三个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两个弹性球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下面弹性球的质量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下面弹性球的材料有关。

    小金选取A球作为上面的反弹小球,用体积相同的B、C、D三个球分别作为下面的弹性球进行实验。其中B、C两球质量相同但材料不同,C、D两球材料相同但质量不同。小金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了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下面弹性球

    质量/kg

    下落高度/m

    A球反弹高度/m

    1

    B

    0.5

    0.9

    1.6

    2

    1.1

    1.9

    3

    1.3

    2.1

    4

    C

    0.5

    0.9

    1.7

    5

    1.1

    2.0

    6

    1.3

    2.5

    7

    D

    0.8

    0.9

    2.2

    8

    1.1

    2.3

    9

    1.3

    2.8

    1. (1) 比较三次实验序号,可以验证猜想一;
    2. (2) 比较实验序号4、7(或5、8或6、9),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下面弹性球的材料、下落高度等条件一定时,,上面弹性球反弹的高度越高;
    3. (3) 为了探究猜想三,小金选取A球作为上面的反弹小球外,还应选两球进行实验。
  • 31. 小金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

    1. (1) 在实验过程中,应拉着物体沿着斜面向上做运动。
    2. (2) 若斜长为s,斜面高为h,拉力为F,物重为G,那么测得斜面的机械效率为。(用题中字母表示)
    3. (3) 若斜面的倾斜程度、粗糙程度和物重都保持不变,只增加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长度,则所测斜面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2. 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m)的分子构成。取W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开始时,首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
    2. (2) 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A和D两处,操作时应先点燃处的酒精灯。
    3. (3) E装置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
    4. (4) 实验测得B、C装置分别增重4.5克和8.8克,则该物质化学式中x、y之比为
四、解答题(共30分)
  • 33. “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普遍使用的起重设备。如图所示的“塔吊”,AB是竖直支架,CD是水平臂,其中OC段叫平衡臂,C端装有配重体,OD段叫吊臂,E处装有滑轮组,可在O、D两点间移动,滑轮组重力及摩擦忽略不计。OC=10米,OE=15米时,若用此“塔吊”能起吊重物的最大重力是8000牛,求:

    1. (1) 配重体有多重?
    2. (2) 当滑轮组移到D点(OD=25米)时能够安全起吊重物的最大重力是多少?
  • 34. 如图甲所示是某种升降电梯工作原理图,它由轿厢、对重、电动机、钢丝绳、滑轮等部件连接组成。电动机和对重通过钢丝绳分别给轿厢施加拉力,连接轿厢的两根钢丝绳非常靠近,轿厢与对重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反。对重的质量为400千克,空轿厢的质量是500千克,额定载重量是1000千克,某次电梯满载上升时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钢丝绳重力和一切摩擦。求:

    1. (1) 电梯匀速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2. (2) 电梯匀速运动阶段,对重的重力做的功是多少?
    3. (3) 电梯匀速运动时,电动机钢丝绳对轿厢拉力的功率是多少?(g取10牛/千克)
  • 35. (2021·宁波模拟) 煤酚皂是酚类消毒剂中常用的一种,对病毒有抑制杀灭作用。据了解,煤酚皂的主要成分是甲基苯酚(C6H4CH3OH)。
    1. (1) 甲基苯酚属于(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 (2) 甲基苯酚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3. (3) g甲基苯酚中含6g氢元素。
  • 36. 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小金同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得知: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且HCl与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HCO3=NaCl+H2O+CO2↑,洁厕灵中其它成分均不参与反应。

    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克该品牌的洁厕灵,再加入溶质质量分数7%的NaHCO3溶液120g,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是215.6g。试计算下列问题: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克。

    ②所加NaHCO3溶液中溶质质量是克。

    ③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是

  • 37. 清洁能源汽车,又称为新能源汽车、清洁汽车,是以清洁燃料取代传统汽油的环保型汽车的统称,其特征在于能耗低、污染物排放少,属于环保友好型。车用清洁燃料的研究在世界上己有多年历史,在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作为车用燃料的车辆已经越来越多,这是多项现代新技术在汽车上综合运用的成果,也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之一。

    1. (1)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为响应国家号召,2019年5月6日,杭城首批30辆氢燃料新能源公交车投放使用。氢燃料具有清洁无污染、效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求质量为0.3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J。若这些热量全部被质量为200kg,温度为20℃的水吸收,则水升高的温度为。[已知:c=4.2×103J/(kg·℃);q=1.4×108J/kg]
    3. (3) 请你为杭州建设清洁城市提供一条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